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人工智能最新资讯  > 正文

AI哨所|“解码”人类大脑:科学家开发出无创AI系统

2023-05-02 14:01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AI哨所》北京时间5月2日消息,根据周一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篇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了一种无创人工智能(AI)系统,专注于将人的大脑活动转化为一连串文本。

这个系统被称为语义解码器,最终可能会使那些因中风、瘫痪或其他退行性疾病而失去身体交流能力的患者受益。此前,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语言解码方法,可以让失去说话能力的人尝试说话,让瘫痪的人在想写的时候也能写。但新的语义解码器是首批不依赖大脑植入物的解码器之一。在这项研究中,它能够将一个人想象中的语言转化为实际的语言,在观看无声电影时可以对屏幕上发生的事情产生相对准确的描述。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开发该系统时部分使用了“变换模型”(Transformer),该模型类似于支撑Open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和谷歌聊天机器人Bard的语言模型。这项研究的参与者通过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仪上倾听几个小时的播客来训练解码器。fMRI扫描仪是一种测量大脑活动的大型机器。

凤凰网科技 《AI哨所》了解到,科学家们记录了三名参与者听了16个小时叙述性故事时的核磁共振成像数据,以训练模型在大脑活动和语义特征之间建立映射,捕捉某些短语的含义以及相关的大脑反应。

“这不仅仅是一种语言刺激,”得州大学的神经科学家亚历山大胡斯(Alexander Huth)说,他协助领导了这项研究,“我们正在听懂意思,关于正在发生的事情的一些想法。可能发生的事实是非常令人兴奋的。”

一旦AI系统经过训练,当参与者正在倾听或想象讲述一个新故事时,它可以生成一连串文本。这种生成的文本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文字记录,研究人员设计它的目的是捕捉一般的想法或观点。

根据得州大学大学奥斯汀分校发布的一份新闻稿,经过训练的AI系统生成的文本在大约一半时间里与参与者原话想表达的意思非常接近或精确匹配。例如,当参与者在实验中听到“我还没有驾照”这句话时,这种想法被翻译成“她甚至还没有开始学开车”。

“对于无创方法来说,这和之前相比实现了一个真正的飞跃,之前的方法通常只能生成单词或简短的句子,”胡斯在新闻稿中称,“我们正在让这个模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解码具有复杂思想的连续语言。”

新闻稿称,参与者还被要求在扫描仪中观看四个没有音频的视频,AI系统能够准确描述其中的“某些事件”。

局限性

不过,胡斯博士和他的同事们指出,这种语言解码方法存在局限性。首先,fMRI扫描仪体积庞大,价格昂贵。此外,训练模型是一个漫长而乏味的过程,为了做到有效必须对个人进行训练。当研究人员试图使用在一个人身上训练过的解码器来读取另一个人的大脑活动时,它失败了,这表明每个大脑都有独特的表达意思的方式。

截至周一,解码器还无法在实验室环境之外使用,因为它依赖于fMRI扫描仪。但研究人员相信,它最终可以通过更便携式的脑成像系统来使用。该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员已经为该技术申请了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

而且,参与者还能够屏蔽他们的内心独白,通过思考其他事情来摆脱解码器。AI也许能够读懂人类的思想,但目前它只能在人类允许的情况下,一次读一个。

举报

  • 相关推荐
  • 全球首个AI科学家天团出道!007做实验碾压人类博士,生化环材圈巨震

    非营利组织FutureHouse发布全球首个公开可用的AI科学家系统,包含四个专业AI智能体:通用智能体Crow、文献综述智能体Falcon、调研智能体Owl和实验智能体Phoenix。这些AI在科学文献搜索准确率上已超越GPT-4.5等主流模型,能访问完整科学文献并评估信息来源质量。平台提供透明推理过程和API接口,支持科研流程自动化。测试显示AI在PCOS疾病研究中,仅用几分钟就完成传统需数周的文献调研,并能生成可验证假设。创始人表示这些AI将大幅提升科研效率,未来两年内有望替代科学家大部分案头工作。

  •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外可能存在生命:相关物质仅能通过生物代谢产生

    近日,天文学领域传来一项引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一支科研团队借助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搭载的尖端仪器,对一颗距离地球124光年的系外行星展开深度观测。这颗编号为K2-18b的行星位于狮子座方向,其质量约为地球的8.6倍,体积相当于地球的2.6倍。研究团队通过精密光谱分析,在其大气层中捕捉到二甲基硫醚(DMS)与二甲基二硫醚(DMDS)的独特化学信号——这两种含硫化合物在�

  • 对标斯坦福!曹德旺:福耀科技大学将是中国科学家摇篮

    今年2月,由玻璃大王”、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捐100亿设立的福建福耀科技大学正式获批,并宣布王树国任校长。日前,曹德旺、王树国在《对话》节目中回应了为什么要建立大学?学校已初步荟聚了一支高水平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包括海内外院士15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56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80人,具有境外教育背景或教科研经历教师占比71.2%。

  • AI教父”杰弗里·辛顿再次发出警告:AI可能正在“失控”!

    “如果你不能确定这只小老虎长大后会不会把你咬死,那你就应该感到担忧。” AI教父杰弗里·辛顿再次就 AI 失控风险发出了警告……

  • 或超过人类平均水平!AI 大模型将如何改造智能客服?

    本文探讨了AI大模型如何推动智能客服升级。每日互动产品总监高志成指出,传统智能客服存在"答非所问"问题,主要受限于算法覆盖不足、相似性匹配机制和逐句识别方式。而大语言模型能基于上下文深度理解,精准把握客户意图,实现"所答即所问"的基本要求。未来智能客服将朝五个方向升级:1)精准理解应答;2)更自然的沟通方式;3)主动挖掘需求和销售转化;4)自动构建决策模型;5)实现营销服务一体化应用。高志成认为,随着AI技术发展,智能客服水平将超越人工客服平均水平,不仅能处理售前咨询,还能部分解决售后问题。企业需构建完善的知识库体系,将商品信息、活动信息等单独做成知识库,通过数据标注构建更立体的用户画像。最终,智能客服将向"售前+售后"全能型发展,承担更大责任。

  • 解码Z世代AI使用场景:Soul发布用户行为研究报告

    Soul App旗下Just So Soul研究院发布的《2025Z世代AI使用报告》显示:Z世代已成为"AI原住民",95%年轻人习惯用AI辅助工作学习,05后高频使用占比达62.5%。AI显著提升效率,近八成年轻人认为工作效率提升超50%。在情感领域,超四成年轻人每天使用AI获得情感陪伴,71.1%愿与虚拟人做朋友,平均每人拥有1.8个AI伙伴。尽管存在隐私安全等"AI焦虑",但年轻人积极应对:59.2%看到AI催生新职业的潜力,19.9%已通过AI创收。报告展现了Z世代与AI的深度共生关系,AI正重塑其工作、情感与经济价值创造方式。

  • 离谱!美国AI购物应用被发现实际由菲律宾的人类员工操作

    美国司法部发布的新闻稿显示,人工智能购物应用Nate的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AlbertSaniger被指控通过‌虚假宣传AI技术‌骗取超4000万美元投资,导致投资者几乎全损。起诉书显示,Nate成立于2018年,Nate通过一个独特的定义性特征与其他电子商务公司和应用程序区分开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且快速地在所有电子商务网站上完成零售交易。这种欺骗不仅使无辜的投资者受害使资金从合法初创企业流失,使投资者对真正的突破持怀疑态度,并最终阻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

  • 节目效果拉满!AI机器人遇“椅子危机”破防 人类主持救场成亮点

    近日,第七届中国升学指导大会在湖北武汉隆重开幕。作为国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教育盛会之一,本届大会由ChinaICAC升学指导研究中心主办,武汉爱莎学校承办,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教育工作者参会。这一插曲虽短暂,却展现了科技与人文的碰撞,为严肃的学术讨论增添了一抹趣味。

  • AI 潜入Reddit,骗过99%人类!苏黎世大学操纵实测“AI洗脑术”,网友怒炸:我们是实验鼠?

    苏黎世大学研究团队在Reddit的"ChangeMyView"论坛进行未经授权的AI操控实验,引发争议。研究人员伪装成普通用户发布1783条评论,成功改变137名用户观点,说服率达18%。实验采用三类AI角色:通用AI、模仿社区风格的AI和个性化AI(根据用户历史定制说服策略)。最受争议的是AI会虚构身份(如性侵幸存者、残疾人士等)博取信任。尽管校方辩称实验旨在警示AI操控风险且内�

  • 李想AI Talk第二季来了:理想VLA司机大模型是从动物到人类的进化

    在这期间,李想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的最新思考,以及包含智能驾驶和理想同学在内的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并宣布基于自研基座大模型Mind GPT的理想同学从车机进入手机,App已于12月27日全量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