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ChatGPT最新资讯  > 正文

ChatGPT很牛?它还是个老版本 而且是仓促推出的

2023-02-05 13:43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5日消息,知情人士称,目前火爆全球的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其实只是一个老版本,而且是仓促推出的,它的走红就连其开发商OpenAI自己都没想到。

紧急发布旧版本

去年11月中旬的一天,OpenAI员工接到了一项意外任务:发布一个聊天机器人,而且还得快。

OpenAI的一位高管宣布,“GPT-3.5聊天机器人”(Chat with GPT-3.5)将免费向公众开放,时间是在两周后。

这一消息让OpenAI的一些员工感到困惑。一整年来,这家旧金山AI公司一直在致力于GPT-4的发布。这是一种新的AI模型,在撰写文章、解决复杂的编码问题等方面表现出色。经过几个月的测试和微调,GPT-4几乎准备就绪。据三位了解OpenAI内部运作的人士透露,该公司的计划是在2023年初发布该模型以及一些聊天机器人,让用户自己尝试。

OpenAI抢先发布ChatGPT

但是,OpenAI的高管们改变了主意。据了解OpenAI的人士透露,一些高官担心竞争对手可能会赶在GPT-4之前发布自己的AI聊天机器人,抢走他们的风头。他们认为,使用旧模型快速推出新产品可以帮助他们收集反馈,以改进新模型。

于是,他们决定拿出长期不用的旧产品,更新了一个尚未发布的聊天机器人,使用的是GPT-3的加强版。GPT-3是该公司之前的语言模型,在2020年推出。

13天后,ChatGPT诞生了。

意外爆红

自从首次亮相后,ChatGPT在几个月时间内就成为了一种全球现象。数以百万计的人用它来写诗、开发应用以及进行临时心理治疗。它已被新闻出版商、营销公司和商业领袖所接受(结果喜忧参半),引爆了试图加入下一波AI繁荣浪潮的投资者。

在OpenAI内部,ChatGPT一直是一个重大惊喜,但一夜成名带来的成功同时创造了机遇和头痛问题。在ChatGPT推出之前,OpenAI的一些员工对该项目能否成功持怀疑态度。毕竟,脸书母公司Meta几个月前发布的一个AI聊天机器人BlenderBot失败了,另一个AI项目Galactica仅在三天之后就被叫停了。一些员工因为每天都接触最先进的AI系统而变得麻木,他们认为一个基于只有两年历史的AI模型构建的聊天机器人可能看起来很无聊。

但据两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推出两个月后,ChatGPT已积累了逾3000万用户,每天的访问量约为500万次。这使得它成为记忆中增长最快的软件产品之一。相比之下,Instagram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获得了首批1000万用户。

这种增长也带来了挑战。由于处理性能不足,ChatGPT经常宕机,用户已经找到了一些绕过机器人安全功能的方法。围绕ChatGPT的大肆宣传也惹恼了一些大型科技公司的竞争对手。他们指出,严格来说,ChatGPT的底层技术并不新颖。

ChatGPT目前也是一个花钱无底洞。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在推特上发帖称,ChatGPT上没有广告,花在处理能力上的平均每次对话成本为不到10美分,每周可能高达数百万美元。为了抵消成本,该公司本周宣布将开始销售每月20美元的订阅服务,即ChatGPT Plus。

对手着急

尽管存在局限性,但ChatGPT的成功还是让OpenAI跻身硅谷强势企业之列,让其他巨头感受到了压力。

微软最近与OpenAI达成了一项1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后者计划将这家创业公司的技术整合到其必应搜索引擎和其他产品中。与此同时,谷歌拉响了“红色警报”以回应ChatGPT,快速跟进旗下许多AI产品,试图迎头赶上。除了硅谷,中国搜索公司百度正准备在3月份推出一款类似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初期将把它整合到主搜索服务中。

OpenAI计划在今年推出GPT-4模型。到那时,它的能力可能会让ChatGPT显得古怪。现在,人们正在适应一个新的强大AI工具,下一个或许看起来就没那么令人震惊了。

举报

  • 相关推荐
  • 女子用ChatGPT选号中百万大奖 全部捐出帮助有需要的人

    美国弗吉尼亚州女子卡丽爱德华为非经常购彩者,近日通过手机向ChatGPT询问彩票号码建议,AI提供几组数字供参考。她购买后幸运中得15万美元(约106万元人民币)大奖。领奖时她当场宣布将全部奖金捐出,帮助有需要的人,并表示自己已足够幸运,希望以此鼓励其他中奖者回馈社会。

  • 曝苹果为新Siri做了内部版ChatGPT 正测试搜索个人数据、执行App内操作等功能

    苹果公司正在开发一款类似ChatGPT的手机应用“Veritas”,用于内部测试明年将推出的新版Siri。该应用可快速评估Siri新功能,包括搜索个人数据、执行App内操作(如编辑照片)等。虽然不面向消费者发布,但该工具标志着苹果对Siri的全面升级已进入新阶段,旨在帮助员工高效完成测试。

  • AI日报:腾讯重磅发布混元图像3.0;快手发布KAT系列Agentic Coding大模型;苹果悄然研发ChatGPT式应用

    快手发布KAT系列代码大模型,腾讯推出“混元图像3.0”实现多模态突破,苹果研发类ChatGPT应用升级Siri,谷歌更新Gemini 2.5 Flash Lite提升效率。苹果还推出Manzano图像模型,YouTube Music测试AI音乐主播功能,VideoFrom3D框架简化3D视频生成,Moondream 3.0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GPT-5等顶尖模型,展现强大性能。

  • ChatExcel重磅发布:基于AMD锐龙AI MAX+ 395处理器的数据分析Mini AI 工作站

    ChatExcel发布搭载AMD锐龙AI MAX+395处理器的Mini AI工作站,重构数据全链路,打造“找数-做数-分析数-看数-用数”的商业闭环平台。依托处理器96GB超大显存和统一内存架构,实现本地流畅运行GPT-oss-120B等大型模型,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显著提升分析效率。该方案以财务场景为例,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将原本需1天完成的月度报表压缩至2小时,解决“数据不外发”与“高效处理”的核心矛盾。

  • 续科天下发布全新XUKE TECH产品体系,为AI时代构建可靠数据基石

    续科天下发布XUKE TECH完整AI数据处理系统,推出Base、Embed、Vault三款核心产品,解决企业AI化过程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难题。该系统能统一处理多模态数据,通过向量化转换和安全存储管理,形成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将70%的数据预处理精力转向模型开发,显著缩短AI项目上线周期,已在金融、互联网等领域验证实效。

  • OPPO Watch S官宣:轻薄表皇

    OPPO宣布将于10月16日推出OPPO Watch S智能手表,主打“轻薄表皇”设计,厚度不足9mm,号称目前市面上最薄的智能圆表。搭载全新智能手表系统,操作体验媲美手机,健康配置亦有惊喜。同时具备“健身教练”功能,可自动识别运动并提供超100种运动模式,专业记录数据。此外,发布会还将推出OPPO Find X9和X9 Pro旗舰手机,首批搭载联发科天玑9500平台,出厂预装全新ColorOS 16系统。

  • 华为WATCH GT 6/Pro系列手表发布 售价1488元起

    华为于9月24日正式发布WATCH GT6系列智能手表,起售价1488元。该系列提供41mm和46mm两种尺寸,搭载OLED屏幕,续航最长可达21天,支持5ATM防水和IP69防尘。GT6 Pro新增跌倒检测、ECG心电图分析及专业运动模式,并配备蓝宝石玻璃表镜。全系采用高硅叠片电池技术,能量密度提升37%,支持无线快充。此外,首次应用骑行模拟功率功能,并搭载TruSense技术,精准监测心率、血氧等健康指标。GT6 Pro起售价2488元,进一步满足专业用户需求。

  • HUAWEI WATCH GT 6系列全新发布: 驭风而行 实力进阶

    9月24日,华为发布HUAWEI WATCH GT 6智能手表,主打“驭风而行”理念,兼顾运动健康与时尚设计。新品搭载全新高硅叠片异形电池,续航大幅提升,Pro版最长可达21天。升级版向日葵定位系统提升定位精度20%,新增骑行模拟功率功能,适配越野跑、滑雪等户外场景。健康管理全面升级,支持12种情绪识别及房颤负荷统计功能。设计上,Pro版采用立式计时表圈,46mm款灵感源自骑行,41mm款更小巧轻盈。售价1488元起,9月29日正式开售。

  • 华为AI城市峰会:共建城市数智底座,AI CITY先锋城市案例发布

    9月18日,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期间举办AI城市峰会,聚焦智慧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与产业升级。华为发布“AI CITY 1234MNX”参考架构,通过智能云底座、安全保障体系及统一平台,推动城市全域智能化转型。会议分享了深圳、广州等地的实践案例,展示AI在政务、城市管理及工业领域的应用成效,并呼吁各方共建AI城市生态,加速数字化进程。

  • StarRocks Connect 2025 圆满落幕:AI Native 时代,数据分析未来已来

    StarRocks Connect 2025峰会圆满落幕,聚焦AI Native时代的数据分析未来。活动汇聚全球开发者与行业专家,分享StarRocks在复杂业务场景中的实践,探讨技术演进方向。从性能引擎到AI原生平台,StarRocks 4.0将支持多智能体协作框架,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多家企业展示应用案例,覆盖电商、金融、旅游等领域,验证了其高性能与成本优势。开源精神推动技术创新,共同探索数据智能的无限可能。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