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凌晨2:00,三星正式发布了Galaxy S23系列手机,系列共有三款,分别是S23、S23+、S23 Ultra,目前发布会已经开始,新机采用了全新的外观设计,而此次发布会的视频直播也来自三星Galaxy S23现场拍摄。
三星Galaxy S23新机布局和上一代基本相同,更多细节还请继续关注。

(举报)
OPPO Find X9系列已经定档,将于10月16日19:00发布,这次率先推出OPPO Find X9、OPPO Find X9 Pro。 根据爆料,主打极致影像的OPPO Find X9 Ultra将会在明年初发布,该机将是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机型中,唯一的双长焦机型,配备超大底双潜望镜。
努比亚宣布将在本月推出年度旗舰努比亚Z80 Ultra。 根据官方公布的海报,努比亚Z80 Ultra采用真全面屏形态,是行业首款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全面屏旗舰。 作为年度旗舰,努比亚Z80 Ultra不仅拥有真全面屏,影像也有大幅升级,该机采用罕见的三主摄方案,除了主摄和潜望长焦外还有一颗超大底超广角,传感器尺寸是1/1.55,拥有1m大像素,光圈还做到了f/1.8,边缘畸变控制会更好�
三星将于10月11日发布W26折叠屏手机,主打万元旗舰定位。新机延续Z Fold7设计,采用黑金配色与金属雕花边框,配备“心系天下”专属徽标。展开厚度仅3.9mm,搭载8.2英寸无开孔内屏与6.5英寸外屏,支持屏下摄像头。核心采用4.47GHz高频版骁龙8芯片,已通过国内3C认证,支持25W充电与卫星通信功能。
小米17系列已提前上市,国庆销量破百万。爆料显示,小米17 Ultra将元旦前发布,首次采用国产豪威科技1英寸主摄OV50X,配备四摄方案:5000万像素主摄、超广角、长焦及2亿像素潜望长焦。该主摄支持单次曝光HDR、四合一大像素及高帧率视频,可实现电影级拍摄。此外配备6.85英寸2K LTPO OLED窄边屏、骁龙8 Elite Gen5平台,支持无线快充与大容量电池。
三星Galaxy S25系列专为学生群体打造,融合AI生产力与影像创造力。搭载Galaxy AI提供笔记助手、实时翻译等功能提升学习效率;配备多摄系统,支持逆光夜景拍摄,满足校园记录需求;采用骁龙8芯片与优化散热系统,兼顾性能与续航。轻薄设计搭配多款配色,通过教育优惠活动,助力学生开启智慧校园生活。
小米17系列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首销两天销量突破百万,成为国产旗舰中的佼佼者。目前三款机型只是开胃菜,真正的旗舰小米17+Ultra预计元旦前发布,影像能力大幅提升,配备2亿像素无损变焦和徕卡增距镜,实现全链路真光变,长焦体验升级。该机搭载高通骁龙8 Elite Gen5平台,配备6.85英寸LTPO OLED 2K屏,边框比iPhone更窄,支持无线快充、防水和大电池。此外,小米NAS将与新机同台发布,主打普及和生态联动,兼容苹果设备,优化相册管理、存储等功能体验。
今年三星Galaxy旗舰手机通过结构重构与材料创新,实现了轻薄化与高性能的平衡。Galaxy S25 Edge采用镂空结构设计,取消前置金属框架,提升散热效率;Galaxy Z Fold7通过超闭合精工装甲铰链,实现展开后4.2毫米、163克的极致轻薄。两款机型均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支持端侧大模型运行,NPU性能提升41%,结合2亿像素主摄与AI增强超视觉引擎,提供专业级影像体验。Galaxy Z Fold7还优化了分屏多任务处理与智能收藏等功能,拓展折叠屏使用场景。三星以创新证明,轻薄机身同样能容纳顶级性能与丰富体验,推动旗舰手机迈向更智能、更实用的新时代。
三星Galaxy智能新品于9月19日正式开售,包括Tab S11 Ultra、Tab S11、Tab S10 Lite平板及Buds3 FE耳机。新品搭载AI功能,支持多设备互联,提供大屏交互、专业音频体验。Tab S11 Ultra起售价8999元,Tab S11起售5999元,Tab S10 Lite起售2599元,Buds3 FE售价949元。即日起消费者可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购买,享受购机好礼。
2025年空调行业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库存高达6000万套。科龙凭借41年技术积累,以“反内卷”思路推出静省电Ultra系列,通过美芝压缩机、双排7mm紫铜管等核心升级,APF值达6.26,结合AI节能技术再省电45%。产品定位2000-3000元主流区间,以“技术普惠”打破高能效必高价的认知,兼顾用户利益与社会责任,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价值创造。
小米17系列新品爆料:Ultra版主打专业影像,无背屏设计;Pro系列独享定制化背屏,可同步打车、外卖等实时信息。小米总裁卢伟冰称背屏斥资10亿打造,友商难跟进。Ultra版升级三摄,采用大R角直屏、极窄边框,搭载骁龙8 Gen5平台,支持UWB技术,预计春节前发布。小米与徕卡合作深化,将通过光学、芯片、算法提升移动影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