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科学WE大会揭秘大国重器 腾讯前海新总部将建百年“科技树”

2022-11-07 07:35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11月7日早间消息,腾讯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在腾讯科学WE大会十周年现场宣布,腾讯正在深圳前海总部建造一座开放的永久科技馆,将联合顶尖科研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和全真互联技术,打造一棵数实融合的人类百年“科技树”。

腾讯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发布“科技树”。

今年的WE大会由韦布空间望远镜高级科学家约翰马瑟、DNA修复之父托马斯林达尔两位诺奖得主领衔,铸就“大国重器”的四位技术带头人——“人造太阳”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刚,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宏,中国天眼(FAST)总工程师姜鹏,“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以及重新定义“从鱼到人”演化史的古鱼类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敏同台,分享在未来能源、空海探索、生命科学等领域的最新突破和发现。

“从洪水频发、到热带气旋和高温干旱,几乎地球的每个角落都见证着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在开场演讲中提出,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学来指导人类如何保护地球、如何让生态系统更可持续,通过科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更好地维系人类现代文明的基石。

腾讯首席探索官网大为发表开场演讲。

能否在地球上建造一个“太阳”,持续供应清洁能源,应对化石能源枯竭带来的危机?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李建刚分享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能源研究的前沿突破。

我国自主研发的东方超环(EAST)是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有“人造太阳”之称。去年,EAST两次刷新世界纪录,实现了可重复的1.2亿摄氏度101秒、7000万摄氏度1056秒的离子体运行。李建刚表示:“下一步,我们计划实现亿度上千秒,甚至不限时地运行,为未来发电奠定扎实基础。我们也在推进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的建设,携手国际共同实现‘终极能源’的梦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离子体物理学家李建刚演讲。

“浩瀚太空是资源丰富的宝库,载人航天事业是通向这座宝库的桥梁。”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讲述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近十年密集攻坚系列关键技术的发展之路。梦天实验舱入轨后顺利转位,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合体,“天宫”由此完成‘T字构型’组建。

“独创的三舱构型可以整合重构多舱段、多航天器的系统,大幅提升整体运行的可靠性,也为后续扩展打下基础。”杨宏表示,“中国空间站是开放型的太空实验室,欢迎全球科学家在此开展生物学、基础物理等领域的科学实验,共同开发空间资源,为增进人类福祉作出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演讲。

宇宙大爆炸后发生了什么?作为迄今性能最强、造价最高的红外波段太空望远镜,“韦布”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拉格朗日2点”帮助科学家探索早期宇宙的奥秘。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韦布空间望远镜高级科学家约翰马瑟介绍了韦布的系列观测成果。对于探秘早期宇宙,他表示,“这与科技树‘根系过去,枝连未来’的理念一致,韦布望远镜帮助我们了解宇宙的诞生及发展,我们将能以此更好地预测未来。”

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韦布空间望远镜高级科学家约翰马瑟演讲。

“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全球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主要以接收宇宙电磁信号、检测星际分子和星际通信讯号等方式,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巨大工程体量与毫米级动态控制精度的矛盾,是贯穿FAST整个建设阶段的核心难点”,FAST总工程师姜鹏揭秘关键技术的创新突破。在展示FAST探测到迄今最大原子气体系统、发现660颗脉冲星等观测成果时,姜鹏也分享了他对拓展探测视野的思考,“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阻止不了下一代‘观天巨眼’的到来,未来会将人类视野再往前拓展一步。”

FAST总工程师姜鹏演讲。

近日,约翰马瑟还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及巡天空间望远镜光学设施责任科学家詹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以及游戏AI技术专家、“全变源追踪猎人星座计划”(CATCH)腾讯方面负责人邓大付交流,深入探讨宇宙探测的未来可能,包括韦布空间望远镜、中国巡天望远镜、CATCH计划等大型天文观测项目的工程突破、观测计划,以及如何应用游戏AI技术辅助天文观测及处理观测数据。

托马斯林达尔在2015年因“DNA修复机制研究”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他发现的“碱基切除修复”为理解癌症等疾病的发生机制、癌症预防和治疗打开了新窗口。

这次,林达尔带来了癌症治疗的最新研究。他表示:“我们希望尝试‘暂停DNA修复’,将癌细胞的DNA短暂地暴露于平时不怎么起作用的破坏介质,来获得打击癌细胞的好机会,从而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

林达尔还带领观众回顾生命起源与进化的重要节点,呼吁科学家探寻地球最早期生命的痕迹,“生命和自然还有太多未解之谜,我们要思考、探寻地球上是否存在另一种生命形式,这将对生命科学的研究价值巨大。”

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癌症研究专家托马斯林达尔演讲。

“读懂过去,才能了解现在,探索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朱敏展示“从鱼到人”探源研究的最新成果时,表达了与林达尔同样的观点。

他说:“我们通过亿万年前的化石实证、多学科交叉,模拟重建过去的生命世界,可以加深对有颌类重要器官和身体构型演化的认识,也有可能揭示环境因素之外,生物间相互作用对各主要类群兴起与灭绝的影响。这是人类认识当今地球生物和环境协同演变规律的重要途径。”

9月底,《自然》杂志以封面形式同期发表朱敏团队的四篇论文,详细报道了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它改写了有颌脊椎动物崛起的传统认知,将若干人类身体结构的起源追溯到4.36亿年前的化石鱼类。

中国科学院院士、古鱼类学家朱敏演讲。

人类每年新发现的生物物种,80%以上来自海洋。“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展示了中国载人深潜从“蛟龙”号开始自主攻坚构建起全海深潜水器谱系的历程,以及重要的科学发现。

据叶聪介绍,去年“奋斗者”号在海底采集到一批珍贵的深渊水体、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品,参航科学家团队基于此发起《马里亚纳共识》倡议,并启动“马里亚纳海沟生态环境科研计划”,邀请全球研究学者围绕马里亚纳万米深渊科考,协力攻坚深海地球科学系统的形成与演化、生命起源与环境适应、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问题。

“目前,我们为科学家提供了1000多条海洋环境、生物的数据量,这应该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深渊数据库。”

“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演讲。

举报

  • 相关推荐
  • 男子10年暴涨100斤半年减30斤 科学减重方法揭晓

    ​近日,一名男子的体重管理经历引发社会关注。据公开信息显示,该男子因长期工作压力导致体重在十年间激增100斤,最高体重达223斤,后通过半年坚持跑步与节食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减重30斤,目前体重降至193斤,并自述精力较减重前显著提升。 医学专家指出,成年男性体重短期内大幅增长可能引发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风险,而科学减重能有效改善身体机能。该�

  • 百惠金控:2025年最大科技股IPO出炉 投资Figma潜力与挑战并存?

    Figma作为云端设计协作平台,近期在美股IPO引发市场关注。其颠覆性创新改变了产品设计流程,实现高效团队协作,用户粘性高且增长迅速。虽面临高估值、巨头竞争及宏观经济压力等挑战,但凭借巨大市场潜力、强大产品生态和持续创新能力,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需理性看待其成长性,关注业务模式与行业竞争,以长远眼光布局。

  • 重识vivo:做MR和家用机器人的隐性逻辑

    尽管苹果Vision Pro在发布一年后,市场表现并不如其它同门那样好,但2024年它仍以3499美元的高价拿下全球5.2%的市场份额,紧随Meta和索尼之后。 当然重要的不是份额,而是苹果对于空间计算的引领,以及对于智能头显市场的推波助澜。 IDC预计,在软硬件技术革新、AI大模型快速发展、交互技术进一步融合的趋势下,2025年全球智能头显市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26%至1280万台,其中�

  • 科学WE大会十周年揭秘大国重器 腾讯前海新总部将建永久科技馆与百年科技树

    ”腾讯高级副总裁郭凯天现场宣布,腾讯正在深圳前海总部建造一座开放的永久科技馆,将联合顶尖科研机构,运用人工智能和全真互联技术,打造一棵数实融合的人类百年“科技树”...本届WE大会运用游戏科技的引擎渲染和腾讯CDD虚拟影棚拍摄技术,将科学家演说及“科技树”发布打造成一场影视级“科幻大片”,高精度还原呈现“人造太阳”、中国空间站等代表国家科技突破的宏大科学装置,让观众可以360°观察装置,跟随嘉宾演讲感受“太空出舱作业”、“大海万米深潜”等场景的科技壮美......

  • 一起追更科学浪漫!9月我只蹲这个直播间

    9月1日起,中国科协将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科普月大型网络展播活动“科普之光”。活动包含19场主题策划和11场特别节目,覆盖大国重器、科学冷知识、实验室突破等硬核科技内容,通过直播、慢直播等形式,让公众沉浸式体验科学魅力。活动还设有地域特色科普内容,聚焦西藏、新疆等地的科技发展成就。适合全年龄段参与,旨在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 腾讯会议打通腾讯元宝,“AI纪要”实现开会边开边总结

    腾讯会议8月25日上线“AI纪要”功能,可实时生成会议摘要,每2分钟自动同步,并支持会后跳转至元宝进行提问和追溯。该功能聚焦核心内容,剔除冗余信息,提升会议效率,同时打通腾讯元宝,支持混元、DeepSeek双模型切换,优化信息检索。未来还将拓展面试助手、法律顾问等垂直场景,持续探索AI与协作的深度融合。

  • 揭秘云创兽:硬核科技背后的高效布局与核心实力

    文章介绍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下面临的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出海难题,重点展示了云创兽科技公司如何通过AI技术提供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该公司以AIGC技术为核心,开发了涵盖内容生成、语言翻译、智能分发的全流程服务,已成功帮助HKIT等企业在微短剧出海领域获得巨大流量。其AI技术能实现高质量内容生产、精准语境翻译,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推荐。在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上,云创兽的解决方案获得广泛关注。未来公司计划拓展更多行业应用场景,助力中小企业实现全球化发展。

  • 家用净水器哪种好?RO反渗透和超滤怎么选

    本文深度对比RO反渗透与超滤净水技术。RO技术过滤精度达0.0001微米,可去除重金属、病毒等200多种污染物,出水接近纯水,适合水质差或敏感人群家庭,但会产生废水且成本较高。超滤技术依靠物理筛分,保留矿物质,无废水且维护简单,适合水质较好地区,但无法去除重金属和水垢。建议根据水质、预算和使用场景选择,北方硬水区优选RO,南方达标水质可考虑超滤,也可组合使用前置过滤+末端净水方案提升效果。

  • 南极惊现一具冰封66年遗骸:身世揭秘

    随着全球变暖,冰川消融,一些被掩盖其中的历史逐渐重现天日。 今年1月,一支波兰科考队在南极发现了一具遗骸,遗骸旁还有超200件个人物品。 这具遗骸随即被英国当局运回伦敦,医生通过DNA鉴定对比,查明他真实身份,也就是1959年在南极丧生的英国气象工作者丹尼斯贝尔。 据悉,当天在进行地质勘测工作时他不慎坠入了冰缝,好在身上绑着绳子,并且还能回应搭档杰

  • 腾讯加速造“世界”

    ​“如果没有开源,没有去和社区交流,我们靠闭门造车是空想不出来的。”近日,在接受字母榜独家专访时,腾讯混元3D团队负责人郭春超这样说道。 郭春超的感慨来自于在近期的开源社区中,国产模型“搅动”了整个大模型业界的开源生态, Hugging Face的模型热度榜单被中国企业连续“霸榜”。最多时,前10开源席位中有9个来自中国。在排名前几的选手中,除了 “Text Genera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