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消息:6月22日,据相关爆料,红米手机即将在印度发布红米K50i,新机或将采用天玑8100处理器,6.6英寸LCD屏幕,硬件配置与国内红米Note11T Pro无异。

据悉,红米K50i是专供印度的版本,除了旗舰处理器外,该机还将配备5000mAh大容量电池与67W快充。前置为1600万像素主摄,后置为6400万像素主摄、800万像素超广角以及200万像素景深镜头,将配备6GB+128GB、8GB+128GB两个内存方案,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举报)
REDMI产品经理笋寸与米粉互动时表示,REDMI K90标准版的外观跟Pro Max版不一样,后面会单独预热。 据悉,REDMI K90标准版搭载高通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这是REDMI史上最强标准版,该机同样配备2K直屏,屏幕、性能、续航都全面拉满。 资料显示,高通骁龙8至尊版于
Redmi K90 Pro Max凭借全方位升级引发市场关注。搭载7560mAh超大电池,支持100W有线秒充、50W无线秒充及22.5W反向充电,兼容100W PPS快充协议。配备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与AI独显芯片D2,通过硬件级超分技术提升游戏表现。采用6700mm² 3D冰封循环冷泵散热系统,实现“小米史上最强性能释放”。屏幕采用6.9英寸超级像素屏,通过特殊像素排列实现938万子像素总量。影像系统搭载1/1.31英寸大底主摄,首次配备支持5倍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长焦镜头,补齐高端长焦短板。
Redmi K90作为史上最强标准版手机正式发布,起售价2599元。该机首次采用6.59英寸黄金中尺寸屏幕,兼顾握持手感与视觉体验。背部采用与iPhone17同款一体冷雕工艺,大幅提升质感。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后置5000万AI三摄系统(首次加入2.5X长焦),配备7100mAh电池与100W快充,支持IP68/69防水及经Bose调音的双扬声器。雷军评价其设计工艺彰显旗舰气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Redmi K90标准版正式发布,官方称其为品牌迄今最强标准版机型。该机在质感工艺上实现显著进化,性能与屏幕表现追求极致。最大亮点是配备与K90 Pro+ Max同款的Sound by Bose联合调音技术,带来专业级音质体验。外观延续横向超大矩阵Deco设计,镜头右侧直接印有Bose标识彰显音频优势。产品经理透露,K90将在颜值、影像、体验等多维度带来惊喜,有望成为旗舰市场的"焊门员",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10月22日,Redmi正式发布K90系列,官方称其为史上最强标准版。产品采用6.59英寸黄金尺寸屏幕,经用户调研精选得出,兼顾单手操作与沉浸体验。K90实现五大升级:一体冷雕工艺提升质感;搭载超级像素技术优化显示;配备1115对称双扬联合Bose调音;首次在标准版加入2.5X长焦镜头;内置7100mAh电池支持100W快充,全面满足用户对性能、续航与体验的高要求。
vivo将于11月10日发布Y500Pro新机,定位“国民小旗舰”。该机搭载三星HP5主摄,配备2亿超高像素与专业防抖技术,主打清晰影像记录。设计采用旗舰同款AG玻璃工艺与超窄边框,首配1.5K护眼屏兼顾显示细腻度与用眼健康。性能方面搭载超百万跑分处理器,支持《王者荣耀》120帧模式,配合新系统承诺五年流畅使用。续航配备7000mAh半固态电池,支持-30℃极端环境使用,并通过IP68/69防水认证,成为行业首款获国标可靠性认证的中端机型。
iQOO Neo11于10月30日发布,起售价2599元。配备6.78英寸2K+144Hz京东方Q10+屏,搭载骁龙8至尊版芯片与自研电竞芯片Q2,安兔兔跑分超354万。内置7500mAh电池,支持100W快充。后置5000万像素索尼主摄,支持IP68/69防尘防水。提供疾影黑、像素方橙等配色,机身厚8.05mm、重210g。首期限时优惠,12GB+256GB版2599元。
vivo Y500 Pro将于11月10日发布,定位国民小旗舰。新机采用旗舰级设计语言,配备1.37mm极窄边框和四款配色。首发三星HP5主摄,支持专业防抖和长焦增强算法,是全球首款商用0.5μm像素传感器。搭载天玑7400处理器、7000mAh电池,支持IP68/IP69防水和5年流畅系统。配备1.5K护眼屏,突破超视网膜PPI,支持《王者荣耀》120帧高清体验。
小米17 Ultra并没有开案2K屏,依然是全RGB无损排列,也就是会采用小米17 Pro Max同款的超级像素屏幕。 超级像素技术主要是排列方式上与以往的OLED有明显区别,经由全RGB像素独立排布,在OLED领域首次克服了高ppi与低良率之间的难题,彻底告别像素公摊”问题,每一颗子像素都能精准发光。
11月2日,为期两天的全球开源技术峰会GOT C2025在北京圆满落幕。本届峰会聚焦开源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汇聚全球顶尖专家、行业领袖与数千开发者,共同探讨开源驱动的AI未来蓝图。现场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500万,全网曝光超6亿次。大会设立十二大专题论坛,覆盖大模型应用、AI编程、云原生AI等前沿领域,并发布Open AgentKit等关键项目。通过“论坛+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