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机器学习最新资讯  > 正文

MIT研究人员利用AI技术发现多层电子材料的隐藏磁力特性

2022-04-03 08:02 · 稿源: cnbeta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团队利用人工智能来促进对一种有趣的材料现象的检测,这种现象可以催生出不存在能量耗散的电子器件。长期以来,超导体一直被认为是实现没有电阻率的电子产品的主要方法。在过去的十年中,一个新的量子材料系列,"拓扑材料"为实现没有能量耗散(或损失)的电子产品提供了一个替代但有希望的手段。

与超导体相比,拓扑材料具有一些优势,如抗干扰性强。为了达到无耗散的电子状态,一个关键的途径是所谓的"磁接近效应",当磁力稍微渗透到拓扑材料的表面时,就会发生这种效应。然而,观察临近效应一直是个挑战。

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博士生陈占涛(音译)说,"问题是,人们正在寻找的表明存在这种效应的信号通常太弱,无法用传统方法进行确凿的检测。"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科学家团队--位于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决定尝试一种非传统的方法最终产生了令人惊讶的好结果。

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人员依靠一种被称为偏振中子反射仪(PNR)的技术来探测多层材料的深度相关的磁性结构,以及寻找诸如磁接近效应等现象。在PNR中,两个具有相反自旋的偏振中子束被从样品中反射出来,并在一个探测器上收集。"如果中子遇到一个磁通,比如在磁性材料内部发现的磁通,它具有相反的方向,它将改变其自旋状态,导致从自旋上升和自旋下降的中子束中测量到不同的信号,"材料科学和工程博士Nina Andrejevic解释道。因此,如果一个通常非磁性材料的薄层--紧挨着磁性材料放置--显示出被磁化,就可以检测到磁接近效应。

但是这种效应非常微妙,只延伸了大约1纳米的深度,当涉及到解释实验结果时,可能会出现含糊不清的情况和挑战。领导该研究小组的核科学与工程系Norman C. Rasmussen职业发展教授李明达(音译)指出:"通过将机器学习引入我们的方法,我们希望能更清楚地了解发生了什么。这一希望确实得到了证实,研究小组的发现于2022年3月17日发表在《应用物理评论》上。"

研究人员调查了一种拓扑绝缘体--一种在内部是电绝缘的,但在表面可以传导电流的材料。他们选择关注一个由拓扑绝缘体硒化铋(Bi2Se3)和铁磁绝缘体硫化铕(EuS)组成的层状材料系统。Bi2Se3本身是一种非磁性材料,因此磁性的EuS层主导了两个偏振中子束测量的信号之间的差异。然而,在机器学习的帮助下,研究人员能够识别并量化对PNR信号的另一个贡献--在Bi2Se3与相邻的EuS层的界面上诱导的磁化。Andrejevic说:"机器学习方法在从复杂的数据中引出潜在的模式方面非常有效,使我们有可能辨别出PNR测量中像邻近磁化那样的微妙影响。"

当PNR信号第一次被送入机器学习模型时,它是非常复杂的。该模型能够简化这一信号,使接近效应被放大,从而变得更加显眼。利用PNR信号的这种简化表示,该模型然后可以量化诱导磁化--表明是否观察到磁接近效应--以及材料系统的其他属性,如组成层的厚度、密度和粗糙度。

通过人工智能更好地辅助观察

"我们已经减少了以前分析中出现的模糊性,这要归功于使用机器学习辅助方法实现的分辨率翻倍,"参与这项研究的本科生研究人员Leon Fan和Henry Heiberger说。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0.5纳米的长度尺度上辨别材料特性,这是接近效应的典型空间范围的一半。这就好比从20英尺外看黑板上的文字,却无法看清任何文字。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个距离减少一半,你可能就能看清所有内容。

通过对机器学习的依赖,数据分析过程也可以大大加快。该框架已被安装在几条反射仪光束线上,以支持更广泛类型的材料分析。

一些外部观察家赞扬了这项新的研究--它是第一个评估机器学习在识别接近效应方面的有效性的研究,也是第一批用于PNR数据分析的基于机器学习的软件包之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电气工程系特聘教授兼雷神讲座教授Kang L. Wang说:"Andrejevic等人的工作为捕捉PNR数据中的精细细节提供了另一种途径,显示了如何能够持续实现更高的分辨率。"

明尼苏达大学麦克奈特大学特聘教授Chris Leighton评论说:"这确实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进步。他们新的机器学习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过程,而且可以从现有数据中挤出更多的材料信息"。

由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小组已经在考虑扩大他们的研究范围。"磁接近效应并不是我们唯一关心的弱效应,"Andrejevic说。"我们开发的机器学习框架很容易转移到不同种类的问题上,比如超导接近效应,这在量子计算领域是很有意义的。"

举报

  • 相关推荐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 数据分析迎来“智能体”时代,火山引擎披露多智能体架构性能优化关键

    在2025智能大会暨第18届中国R会议上,火山引擎专家分享了Data Agent在业务数据分析中的性能调优实践。报告指出,数据分析正从传统商业智能向数据智能体跃迁,其核心能力扩展到复杂任务的自主执行与决策。Data Agent通过工具生态、运行时管理与安全环境设计,实现全场景覆盖,具备多步骤任务规划与动态调整能力,显著降低企业数据分析门槛并提升洞察效率。未来该技术将融合多模态理解与实时计算能力,在金融、制造、医疗等领域形成规模化落地,成为企业数据价值释放的核心引擎。

  • 行业唯一!海尔健康空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中国轻工联评为“优秀”

    在南京召开的轻工业科技创新大会上,海尔健康空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空调行业唯一入选单位,获评“优秀”等级。其凭借“水洗空气净化”技术升级至洗空气空调2.0,实现高效除尘除甲醛;通过声纹识别与大数据算法提供个性化服务,并首创Wi-Fi感控一体技术,实现主动送风与节能控制。这些创新技术经鉴定达国际领先水平,持续引领行业升级,将科技融入日常,为用户带来健康舒适体验。

  • 苹果回应输入法宁死不屈:具备记忆功能与学习机制

    近日苹果自带输入法因体验问题再登热搜,用户集中吐槽其“宁死不屈”的倔强表现:输入部分词汇需反复手动选字,甚至被果粉自嘲“用iPhone后骂人从未赢过”。苹果客服回应称,默认输入法具备记忆功能,用户高频词汇会通过键盘词典实现首字母联想加载。该词典为互联网动态更新,但以常见内容为主,生僻词或诗词可能未被收录。同时补充说明键盘词典会基于用户习惯持续学习优化,初期体验可能不佳,但长期积累后流畅度将显著提升。

  • 从“实现需求”到“共创价值”:AI Native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工程师团队?

    在1024程序员节,小红书技术副总裁风笛出席CCF工程师文化日五周年庆典,分享AI时代技术团队转型方向。他指出传统开发模式下工程师仅1/3时间编码,其余被会议沟通挤占,导致技术成长受阻、创新力下降。提出AI Native时代需重构协作模式:通过任务导向的扁平化组织,让工程师从需求执行者转变为价值创造者。以48小时上线翻译功能为例,展示新型协作效能。强调AI不会取代工程师,而是将其角色提升至系统定义和复杂性管理的新高度。

  • 人形机器人让小鹏走上了神坛

    这场由机器人引爆的重估,效果或许超乎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预料。 IRON登场那几天,全网都在找拉链,还有批评声指出,何小鹏在演戏。这种不信任,恰恰是市场对小鹏,乃至所有中国车企的刻板印象:会堆料、会营销,但搞不定具身智能这种真科技。 市场越是质疑里面藏人,那把最终亮出的剪刀就越有分量。何小鹏要的,本就不是一句“信了”,而是一个迫使资�

  • 填补行业空白!《终端智能体可信互联技术要求》标准正式发布

    近日,IIFAA联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终端智能体可信互联技术要求》,旨在解决跨设备、跨平台智能体协同的底层信任问题。该标准基于ASL核心能力构建,聚焦可信连接、身份、意图与授权四大维度,为智能体产业提供统一安全协作框架。当前智能体互联缺乏统一标准,存在恶意攻击、隐私泄露等风险。IIFAA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填补行业空白,推动构建安全可信的智能终�

  • 小鹏机器人会走猫步太像人了!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

    在第七届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发布全新人形机器人IRON,其拟人化程度领先,拥有仿生脊柱、肌肉及柔性皮肤,配备3D曲面显示与灵巧双手,实现22个自由度。搭载3颗图灵AI芯片,算力达2250TOPS,支持对话、行走等智能交互,并采用全固态电池提升安全性。集成自研物理世界模型与VLT/VLA/VLM能力,实现环境感知与反馈。IRON将优先应用于商业场景,并与宝钢合作探索工业巡检。小鹏宣布开放SDK,邀请全球开发者共建机器人应用生态。

  • 澳门建筑机械工程商会会长萧东文一行到访itc保伦股份,共话湾区合作新篇章

    10月27日,澳门建筑机械工程商会会长萧东文率团27人考察广东保伦电子(ITC股份)。代表团参观了ITC智慧展厅、AI智慧体育等智能化场景,深入了解其发展历程、产品特色及企业规划。ITC营销总经理林哲鑫介绍了公司在自主研发、全场景解决方案及技术投入方面的成果。双方就区域产业合作、资源共享等议题深入交流,期待未来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推动音视频行业高质量发展。此次考察为两地企业搭建了沟通平台,标志着合作新篇章的开启。

  • 百度发布全球最大通用智能体 活跃用户超2000万

    在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百度正式宣布其智能体产品GenFlow3.0已在百度文库与百度网盘全端上线,目前活跃用户突破2000万,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通用智能体,致力于帮助用户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成为超级个体”。 GenFlow3.0被定位为全球首个全端通用智能体,具备更强大的多模态通用能力,可实现全模态内容的输入、处理与输出。 该产品采用中心化原生Multi-Agent架构,结合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