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半导体最新资讯  > 正文

行业面临劳动力短缺,芯片制造商争夺人才

2022-01-03 14:30 · 稿源: cnbeta

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商正在争夺工人以便为他们在世界各地建造的价值超10亿美元的设施配备人员,从而进一步解决全球半导体短缺的问题。多年来,合格工人的供应不断减少,这让半导体高管们感到担忧。

据行业官员称,现在这种担忧已被全球劳动力短缺、由新冠大流行引发的对所有数字事物的需求及各国政府为加强本地芯片制造能力的竞赛所放大。

许多行业都在经历着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虽然芯片制造商有一个优势,因为他们的流程是最自动化的,但他们的设施所使用的高科技设备仍需要熟练的员工来操作它。现在发生的大规模扩张正在创造对人员的特殊需求,通常发生在特殊领域。

半导体生产工具制造商ASML Holding NV的执行副总裁Jim Koonmen表示:“我们绝对是在打一场人才战。”

新芯片制造设施被称为制造厂或“原晶长”需要成千上万受过大学教育的工程师来操作。技术人员监督和管理制造过程,而研究人员则帮助创新新类型的芯片和制造方法。

“整个半导体行业,需要增长的技能从建筑业支持我们的工厂建设一直到最先进的研究人员,”英特尔执行副总裁Ann Kelleher在最近一次美国国会听证会上说道。据悉,他以前负责监督该公司的制造业务。

英特尔已承诺在未来几年内在美国和欧洲进行超1000亿美元的芯片工厂投资。中国台湾地区的半导体制造公司、三星电子公司和其他公司也都有大型扩张计划。

根据人才管理公司Eightfold.ai的一份报告显示,仅在美国,到2025年就必须在2020年的基础上增加约7万至9万名工人以此来满足预期工厂扩张的最关键劳动力需求。根据该研究,为使美国独立于外国供应,一些国会议员正在敦促进行更雄心勃勃的扩张,这将使该数字增加到30万名工人。

根据104 Job Bank的数据,在全球芯片制造地--台湾,那里的招聘缺口达到六年多来的最高水平。该招聘平台8月份的一份报告估计,半导体工人的月平均缺口约为27,700人,比前一年增长44%。报告还称,芯片制造业的月平均工资上升到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

“人才短缺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主要是因为需求的增加,”中国台湾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Yao-Wen Chang说道,“我对我们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感到乐观。”

Koonmen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ASML这家荷兰公司的人员需求预计将每年增加10%或更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全球各地新建芯片工厂激增所带来的对其工具的蓬勃需求。

为了吸引员工,Koonmen指出:“我们正在许多方面加强我们的游戏,包括加强其招聘职能。”他称,公司正在微调其寻找合适的人才并加深跟大学的联系以拥有一个毕业生管道。该公司需要具备从光学、软件技能到电子工程等技能的人才。

GlobalFoundries Inc首席财务官David Reeder表示:“在我看来,美国的劳动力市场对我们来说可能是最具竞争力的劳动力市场。”另外,他还补充称,这可能会在几年内保持一个紧张的市场。

工程学教授们称,加剧这种担忧的是,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对芯片制造的兴趣已经减弱,因为许多人现在更愿意在软件或互联网服务领域找到工作,并且不愿意在没有可观的工资回报的情况下攻读博士学位。

罗切斯特理工学院教授Santosh Kurinec则表示,在该校电气工程专业本科就读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从80年代中期的约50人减少到现在的约10人。“有些人想去为Google和Facebook以及其他公司开发一款应用。”

在中国台湾,由于半导体变得更加复杂,缺乏高技能的工程师可能会破坏保持先进技术前沿的努力。行业协会SEMI的全球首席营销官兼中国台湾分会会长Terry Tsao指出:“我们需要更多的博士,他们也要参与到半导体行业的下一代中来。”

在急于吸引人才的过程中,政府可能会发挥关键作用。美国的芯片公司已经游说立法者,允许他们从海外招聘,因为美国毕业生的数量已经减少,并且毕业生的入学率已经转向外国学生。

去年5月,中国台湾地区通过了一项法律以促进半导体等高科技领域的创新和教育,这让台湾的几所大学跟包括台积电在内的公司合作开办了专门的半导体学院。

中国大陆也已经推出了专门的半导体研究学校和培训中心,以此作为其推动先进技术自给自足的一部分,其中包括芯片和人工智能。截至12月,中国有12所大学建立了以芯片为重点的学院,包括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著名院校。

总部设在北京的技术研究公司EqualOcean的研究经理Ivan Platonov估计,由于对芯片领域的投资增加,中国半导体劳动力在过去五年里几乎翻了一番,然而该国在2020年却缺少了约25万名工程师。

举报

  • 相关推荐
  • 英伟达将首次在美制造 AI 超算、及 Blackwell 芯片

    站长之家(ChinaZ.com) 4月15日 消息:随着 AI 行业的蓬勃发展,英伟达位于美国的人工智能芯片和超 级计算机工厂将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科技巨头英伟达(NVIDIA)宣布,其 AI 超 级计算机将完全在美国本土生产。在全球贸易战的背景下,英伟达这一举动是为了减少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并促进美国国内的生产。英伟达确认,他们已开始在台积电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工厂生产�

  • 谷歌 50% 败诉!面临“强制分拆务”的危机

    凭借这项收入,谷歌在 2023 年获得了 310 亿美元的收益 —— 约占谷歌总收益的 10%。

  • 新能源技师严重短缺 超7成门店认为未来修车只剩“老头”

    快科技4月13日消息,AC汽车日前发布《2025年汽服店用工现状》报告。报告称,调研显示,80%的汽修门店员工以80后和90后为主,而00后对汽修行业的兴趣却显著下降。行业老人流失与新人不愿入行的矛盾加剧,导致汽修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青黄不接问题。同时,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也导致很多修理厂招不到修理工,特别是技术好的修理工。更为棘手的是,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人员的缺口正在急剧加大。有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人才缺口超百万人,新能源汽修工不足十万人。一方面传统技师因电路基础知识薄弱,转型新能源维修

  • 建鼎智能:助力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浙江建鼎智能科技专注于智能制造和工业自动化领域,致力于推动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公司提供智能工厂规划、自动化设备研发、工业机器人应用等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焊接、搬运、装配等多个领域。凭借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与数据分析,提供实时监控和预测性维护服务。已获得4项ISO认证、3项软著及16项专利,技术实力雄厚。母公司浙江大盟智能科技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为建鼎发展提供坚实后盾。公司正引领制造业迈向智能化升级新征程,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 百度、优酷,要打一场“横竖争夺战”

    当小屏幕上收获的注意力超越大银幕,互联网大厂们的集体All in戏码再度上演。国家电影局今年元旦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内2024年电影市场总票房为425.02亿元。《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中则提到,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4亿元。而此前的2023年,电影对比短剧的优势差额还在150亿元之上。形势逆转之快,出乎了大多数人的意料。在短剧刚刚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

  • 智能锁行业首届导购大赛收官,德施曼引领行业服务标准升级

    2025 年 4 月 17 日,由德施曼智能锁主办的“智锁未来,服务领航——首届智能锁行业全国王牌导购大赛”在杭州圆满落幕。作为行业首个聚焦导购服务能力与新媒体营销实战的全国性赛事,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国 300 余名精英导购参与角逐,最终通过线上初赛、线下复赛及直播决赛的层层选拔,诞生了全国三强及十强标杆导购。大赛不仅展现了德施曼导购团队的专业实力,更以创

  • 轻喜到家:以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为家政职化保驾护航

    2024年,中国家政服务呈现出细分化、专业化的发展趋势。面对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家政服务不仅扩展了其服务范围在消费场景和服务项目上实现了更精细的划分。通过发挥头部企业的影响力和品牌实力,轻喜到家正在赋能家政产业的现代化建设,也在为更多现代生活服务产品的出现奠定基础。

  • 海尔集团 2 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4月28日,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和重庆海尔洗衣机公司喷粉班组长卢跃富获表彰。周云杰37年来从基层做起,带领海尔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物联网生态品牌,推动科技创新,使海尔年营收突破4000亿元,连续16年全球家电零售量第一。卢跃富通过40余项工艺创新,将喷粉一次下线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培养20余名技术骨干。文章强调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对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指出科技创新是品牌立足世界的关键,海尔牵头制定120余项国际标准,获17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 销售易做客腾讯沈阳“产研荟”,共探东北制造业的AI变革趋势

    4月22日,腾讯旗下CRM销售易受邀出席腾讯云"AI"沈阳大模型产品技术分享会,聚焦东北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活动探讨了如何利用AI技术赋能制造业升级,吸引了百余家东北制造企业参与。销售易副总裁杨坤分享了《人工智能重塑CRM》主题演讲,指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向"以客户为中心"。销售易发布的AI CRM产品NeoAgent通过六大智能体协同运作,已助力多家制造企业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目前销售易已服务中化信息、海康威视、柳工国际等众多500强企业,在大中型企业市场占有率第一。未来,销售易将继续深化AI技术应用,助力中国制造业向"智造"转型。

  • 成都知希五恒致敬劳动者,精益施工筑就品质生活!

    五一劳动节之际,知希五恒向所有劳动者致敬。文章重点介绍了该公司专业的施工团队,这支由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组成的队伍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方案设计到施工执行都严格把控质量。他们不畏艰难,确保每个项目都成为标杆。知希五恒致力于为客户打造高品质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恒静系统,创造健康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节日期间公司全员在岗,欢迎客户前来体验交流,专业团队将提供贴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