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播客最新资讯  > 正文

NASA首席科学家Jim Green宣布将于2022年年初退休

2021-09-27 08:07 · 稿源: cnbeta

美国宇航局(NASA)首席科学家Jim Green宣布,在该机构工作了40多年后,他将于2022年年初退休。“我为我在NASA所做的活动感到无比自豪,”Green说。“在许多方面,NASA不是一份工作。它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一直在寻找方法来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我们继续成功和做这些事情的事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兴奋,这不仅对NASA重要,而且对整个国家都很重要。”

从开发NASA的空间物理分析网络到进行突破性研究,再到主持NASA流行的播客节目《Gravity Assist》,Green对该机构的贡献是数不胜数的。

"在NASA的四十多年里,Jim成功地领导团队完成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任务--包括新视野号探测器飞越冥王星,朱诺号探测器飞越木星,以及好奇号探测器登陆火星,"NASA局长比尔-纳尔逊说。"Jim的贡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太阳系和我们在其中的位置。我祝愿他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最好的成绩。"

Green于1980年在NASA位于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磁层物理处开始其职业生涯。在那里,他开发并管理了空间物理分析网络(SPAN),这是NASA的第一个互联网版本。SPAN帮助预示了开放科学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全世界的科学家可以迅速地获取数据和信息,并相互交流。

在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Green还担任了马歇尔中性浮力池的安全潜水员,进行了150多次潜水。在那里,他与宇航员和工程师合作,训练他们在航天飞机上飞行,进行太空行走,以及在卫星的轨道上进行维修,如太阳极大期任务和哈勃等。

在他的科学生涯中,Green专门研究太阳系的磁场、电场和低能量等离子体。在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他担任磁层顶到极光全球探测卫星成像器(IMAGE)任务的共同研究员和副项目科学家,这是第一个专门为地球磁层成像的航天器。他还成为两个太阳物理学任务的任务操作和数据分析的副项目科学家,这些任务研究近地环境中的太阳活动:Wind和POLAR。

格林的贡献后来远远超出了磁层科学。他对太空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在有参考价值的期刊上撰写了超过125篇科学文章,涉及行星科学和天体物理学的许多不同主题。他还写了50多篇关于数据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各方面的技术文章。

2006年,Green成为NASA总部行星科学部的主任,他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直到2018年。他最大的成就之一是好奇号项目的成功,该探测器于2012年在火星表面着陆,首次采用了涉及“天空起重机”的危险而复杂的操作方式。Green对让公众对这一事件感到兴奋非常感兴趣,并帮助确保世界将庆祝这一成功着陆。

他表示:“我开始意识到告诉公众我们在做什么,让他们一起参与进来是多么重要。这真的是从好奇号的着陆开始的。”

在Green的领导下,NASA还成功地看到朱诺号调查木星,MESSENGER研究水星,黎明号环绕灶神星和谷神星,新视野号飞过冥王星,以及更多。Green还批准了毅力号探测器的计划,该探测器于2021年2月在火星上登陆。

2016年,当Green被邀请主持NASA的播客节目时,他帮助开发了一种让公众参与的新方式。节目《Gravity Assist》以采访该机构的科学活动和实现太空探索的人为主。他将其命名为“Gravity Assist”(重力辅助),因为当航天器飞过一个行星体时,它的速度会得到提升。但从比喻的角度来看,"Gravity Assist"是指激励某人进入其选择的职业的人、地点、事物或事件,因为它使他们向不同的方向加速,并达到一个新的目标。

自从2018年成为该机构的首席科学家以来,Green继续撰写科学论文,在激发人们对太空探索的兴奋方面仍然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他为该机构工作的剩余时间里,他将参与寻找新的首席科学家并协助新官员的过渡。

NASA副局长 Pam Melroy表示:“Jim在他在NASA辉煌的职业生涯中接触了如此多的重要任务,更不用说他给许多在太空项目中领先的人提供的灵感了。他的贡献对我们任务的成功至关重要,使我们能够更多地了解我们的太阳系,以造福我们的国家和人类。我们非常感谢他的服务,我祝愿他在退休后一切顺利。”

在退休后,Green计划继续与该机构合作,从事科学工作,并在任何可能的地方给予“重力辅助”。

举报

  • 相关推荐
  • B站想用「视频播客」吸引更多优质创作者

    近两个月,「视频播客」作为一种新的内容形态火了起来。不止一个平台入局,不止一个创作者参与。鲁豫与易立竞的对谈,罗永浩与李想、何小鹏的对谈,不仅在B站获得百万播放,切片内容还在全网传播。最近,甚至有人建议罗永浩邀请贾国龙录一期《罗永浩的十字路口》。 但「视频播客」与音频播客的区别是什么、与其他视频内容有何不同、市场空间和商业化前景如何�

  • 当视频播客陷入“形式之争”,成就UP主才是真正的增量

    随着B站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相继加码,名人效应与资源倾斜不断助推着这一内容形态站上风口。与此同时,质疑也随之而来,“播客视频化是否只是一个伪命题?”“到底是视频播客化还是播客视频化?”等议论愈演愈烈。 而在这些争论之外,一个更值得思考的议题正在浮现:当公众在讨论视频播客的概念是否成立时,行业能否借此机会跳出形式之�

  • B站为何需要视频播客?

    ​最近,内容平台最大的风莫过于视频播客了。 各大平台纷纷发力,竞相涌入这一新赛道。其中,B站则重磅推出《视频播客出圈计划》,吸引了于谦、鲁豫、蔡明、罗永浩、杨迪等众多名人入驻,各类媒体播客也相继加入战局。 从扶持力度上和势头上看,B站无疑将视频播客视为下一个重点发力领域。那么,B站为何需要视频播客?它又能否成为B站新的品牌IP?

  • 大厂押注的AI和视频化,能成为播客的好出路吗?

    长期在国内市场不温不火的播客赛道,正在焕发出越来越蓬勃的新机。 8月15日,自带流量和多重话题标签的罗永浩入驻B站,并宣布将开启一档视频播客节目《罗永浩的十字路口》,8月19日,罗永浩发布了第一条视频播客,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进行了近4小时的深度对话,一度引发热议,在B站内的观看量超230万。 而由罗永浩掀起的这一波流量热潮背后,可以看出B站对于视频

  • 微信悄悄上线AI播客,新闻主播们的活儿可能真要被抢了。

    起猛了,周末发现,微信又上一个新的跟AI相关的功能了。 他们正在灰度内测AI播客。 入口在一个非常隐蔽且神奇的地方,叫快讯。 如果你不怎么打开公众号的话,它可能会出现在你的公众号页面顶部,就像这样。

  • 不再是孤岛:播客兴起的背后

    当 Jenna Weiss-Berman 今年年初辞去 Buzzfeed 音频部门负责人一职的时候,她希望能为自己的新播客初创公司拉来一些起始资金。确实,她完全可以:就在四周内,至少有四家 VC 开始向她和 Pineapple Street Media 的联合创始人 Max Linsky 提供投资。

  • 如何发布自己的播客

    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立博客,拥有自己富有个性的域名,甚至很多人还为自己的博客配置了 SSL 增加安全性防止页面被 ISP 劫持,那么大家想过发布自己的播客吗?其实发布播客并没有想象中的难,我与 Rebornix 和 SNK 老师就在这几天发布了我们自己的博客——三人行,下面我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们发布播客的整个过程,带领大家一步一步发布自己的播客!

  • 做了播客却没流量?这些播客平台和头部播客这么说

    文章主要分为平台篇和主播篇,平台篇的内容包括如何在喜马拉雅、蜻蜓和荔枝三家播客平台获得更多的流量,如何登上播客首页排行榜等,主播篇的内容包括新主播如何获得第一批受众、如何处理音乐版权问题、发布节目后如何进行推广等...平台需要好内容,创作者也需要平台的支持,各大平台的播客运营团队也设置了具体的对接人,创作者可以直接沟通了解更多平台的信息,通过参与活动,或者拿自己的内容方案和平台方建立推广资源等合作,这些都是增加站内粉丝的有效方式......

  • 播客复兴:如何借此营销?

    在坐了多年冷板凳之后,播客(Podcast)终于站上了中央舞台,其听众和内容发布人都看到了它再次兴起的曙光。

  • 据说这个叫做播客的东西,要火了

    播客是什么?维基百科的定义是:一种包含音频、数字电台、PDF 或 ePub 文件的数字媒介,以集为单位、以下载或流媒体的方式顺次播放。很难说这个定义对于理解播客有什么帮助。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