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微信最新资讯  > 正文

微信:2020年处理超3.3万条侵犯知识产权的短视频

2021-04-26 14:06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4月26日 消息:今日,微信发布《2020微信知识产权保护数据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微信处理超过3.3万条侵犯知识产权的短视频,收录9.9万个关键词,处理超过3.3万条侵犯知识产权的短视频,包括了2.3万条商标侵权视频以及1万条版权侵权视频。

同时,视频号品牌保护与微信个人帐号关联打击创新机制,主动挖掘并打击650+个侵权微信个人帐号。搭建的视频号帐号名称保护系统已收录9.9万个关键词,其中品牌类关键词已达到己2.9万个。畅通侵权投诉通道,累计清理近5千场次侵权类直播,通过版权权利预警机制,对近千个重点影视作品进行动态保护。

微信品牌维权平台方面,2020年累计处理超过6.5万个违规个人帐号,全年共向品牌权利人输送举报线索超过41万条,累计处理售假微信个人帐号超过6.5万个。

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方面,2020年处理版权侵权信息11万条,文字抄袭类侵权超5.5万条,图片素材侵权类超9千条,盗版教材书本与软件超1.8万条,影视作品侵叔己2.7万条,处理版权侵权信息近11万条,平均每月处理版权侵权信息超9千条。微信公众平台累计收入6.4万余个关键词,其中超过3万个商标关键词,日均拦截超12000次。

微信小游戏方面,2020年微信保护创意价值,前置拦截5千余个侵权游戏,前置审核拦截侵权小游戏5000+,处理侵权150个,评定创意小游戏51款。

微信方面强调,一直以来,微信都将保护第三方知识产权视为己任,持续完善第三方权利保护体系,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同时,微信团队创新出台关键词前置保护机制、帐号关联打击机制,以及用户教育与违规打击并行机制等,最大程度保护品牌权利人的权益。

举报

  • 相关推荐
  • 王扁模仿王源走红疑开多号接受打赏 律师:这种情况或侵权

    网红“王扁”因高度模仿明星王源的造型、动作及表情迅速走红,其视频播放量激增。然而,其开设多个账号的操作引发争议:一个账号专门发布模仿视频但关闭打赏功能,另一个账号则开启打赏却不进行模仿。网友质疑此举意在规避侵权风险。法律界指出,模仿本身不构成侵权,但若带有贬低或侮辱性质,可能侵犯名誉权。目前是否侵权尚无定论,但若超出合理限度造成负面影响,或将面临法律追责。事件提醒网红在追求流量和利益时,需尊重他人权益,遵守法律法规。

  • 从撕吧到丝瓜,短视频模仿秀进化史

    “火之前还觉得挺快乐的,老师还有同学都特别和蔼可亲的。但火了之后就感觉,人都突然变了。就同学什么的,都觉得你像个怪物一样。” 在抖音人物故事《生活闪亮时2025》“美错如是”里,18岁的钟美美回到母校,回想2020年的那场爆火,依旧胆战心惊。 互联网与现实就是那么割裂,并行着两个时代的道德体系。硬糖君小学写作文,爱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凑字数。

  • 电影《731》官方郑重声明:有人盗摄、直播 立即停止侵权

    电影《731》官方9月18日发布声明,称影片上映首日即遭侵权,部分平台及个人未经授权通过盗摄、直播等方式非法使用影片内容,严重侵犯制片方权益。官方要求立即停止传播侵权内容,并强调该片为重大历史题材作品,严禁任何未经许可的滥用、恶搞或商业化利用。制片方已采取法律手段追究侵权责任,情节严重者将移交行政机关或追究刑事责任。影片票房已突破2亿,单日场次超25.7万场,创中国影史单日场次纪录。

  • 谁在视频号上,为短剧“买单”?

    ​短剧的风这下是真的吹到了视频号。 “00后帅气多金董事长爱上干保洁40岁离异的我”;“和自己闪婚的黄昏恋老伴,竟然是豪门。”……最近小编一打开手机随便刷一刷视频号,便能邂逅许多爆款“雷人”短剧。 前几天,就连金融反腐题材的《K线成长记》都火了,证券时报发的全集转发就突破1万+。 它们剧情够爽、反转够快,即便有的剧情夸张、逻辑欠缺,依旧赢得网友

  • 从版权输出到生态共建,国剧出海步入新生态

    2020年,柠萌影视的《三十而已》凭借精准切中女性群体痛点的叙事,爆火出圈,成为都市剧的代表。 王漫妮、顾佳、钟晓芹在三十岁节点面临的困境、选择与成长,占领国内观众客厅的同时,还在海外市场激起了水花。不仅有东南亚观众通过字幕平台自发追剧,还被越南、泰国先后改编。 日前,《三十而已·曼谷篇》在腾讯视频和Disney+正式上线,而据柠萌影视表示,日本、

  • 微信员工支招:帮你找到微信大文件 轻松瘦身

    9月19日,微信员工回应网友关于推出大容量文件清理功能的建议,表示微信已支持通过“设置-通用-存储空间”查看聊天记录,可按文件大小排序精准清理大文件,并提醒用户勿使用第三方清理代码,以免误删文件。微信采用硬链接技术,相同文件仅存储一次,后缀(1)、(2)等仅为避免重名冲突,不占实际空间。

  • 节假日用微信工作算加班吗 法院判了

    王先生因在职期间休息日及法定节假日通过微信处理工作,起诉前公司索要加班费。法院审理认为,微信聊天记录证明其付出了实质性劳动,公司明显占用了休息时间,最终判决公司支付加班费5000元。律师指出,数字化办公普及下“隐形加班”频发,认定加班应综合工作内容而非仅凭场所,劳动者需留存聊天记录等证据,用人单位也需规范用工管理。

  • 网友编写微信瘦身代码!微信员工:可能带来很麻烦的后果

    博主“木人舟”发布Python代码称可快速清理微信重复文件,但微信员工表示该代码无效且可能带来麻烦。微信采用硬链接技术,同一文件只存储一次,文件名后缀仅为避免重名冲突。该代码粗暴删除带(1)、(2)后缀的文件,既无法释放存储空间,还可能误删正常文件,强烈建议不要尝试。

  • 网友编写代码让微信瘦身!微信员工:非常不建议这么做

    9月18日有博主发文质疑微信占用存储空间过大,认为其文件转发策略导致重复保存。博主分享Python代码可删除重复文件,但微信员工表示反对,指出微信实际采用硬链接技术避免重复存储,粗暴删除可能导致消息打不开或误删风险。

  • 大文件传输必备,QQ闪传支持批量发照片给微信好友

    国庆假期临近,出行人群、摄影爱好者和婚礼参与者对大文件传输需求激增。QQ近期推出“闪传”功能,单文件上限提升至10GB,支持批量传输且不限速,可生成链接或二维码直接分享至微信等平台,接收方无需登录QQ即可下载。该功能省去压缩步骤,支持实时预览,提升个人分享与团队协作效率。用户反馈显示,闪传在摄影交片、班级资料分发等场景中表现高效,体现了QQ持续优化核心功能、强化跨平台文件流转能力的创新方向。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