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头条的模式与百度如此相近,使得它不可能接受百度投资。如果接受,就是被吃掉的命运。
但它与腾讯,本来大面上是相安无事的。
头条与腾讯新闻客户端、天天快报之类,是有竞争关系的,关于版权方面的各种官司也打了有年头,但这种擦枪走火式的矛盾,并不重要。
与头条有诸多摩擦的OMG,并不是腾讯最要害的部门。OMG甚至到了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17 年年底的乌镇东兴局上,还可以看到张一鸣受邀出席,与马化腾把酒言欢。
与搜索引擎追求用户最快速度得到结果并离开去往目标网站所不同的是,头条虽然商业逻辑上类似但使用体验上完全不同。头条对用户是有时长粘度的。到了抖音崛起后,腾讯与其矛盾越来越为尖锐。
18 年年头,抖音切换了slogan,从“专注新生代的音乐短视频社区”到“记录美好生活”,摆明了从特定人群向最广大的大众出发。这个产品,已经直接威胁到腾讯的要害部门:互动娱乐。
拜“推一下就可以看下一个”这种带有些成瘾机制的产品设计,抖音杀时间的成效相当明显。而腾讯的王者荣耀也不如顶峰期那么王者那么荣耀。一款杀时间的产品,对移动游戏的威胁,是显而易见的。
腾讯正好也碰上了麻烦。王者荣耀之后,腾讯对吃鸡类游戏寄予厚望,但《绝地求生》迟迟无法拿到牌照成为一个无法收费纯消耗的产品,抖音又在这个空档大举侵占用户时间,这使得腾讯不得不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
阑夕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并带有这样的文字表示:这些都是同父异母的短视频APP
我琢磨着,腾讯内部谁能有效遏制(不需要击败)头条系对用户时长的占有,谁就能被提拔为SVP,被马化腾每周都叫去开总裁办会吧。
九
圈内一直在流传阿里系要投资今日头条。
在我看来,有三个原因。
TMD中,美团和滴滴都有A或者T的投资,大家觉得T(头条)不能例外
阿里似乎一直有投流量产品为自己电商导流的兴趣,微博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最重要的,头条的业务,和阿里没有冲突。
但头条到底还是进入了电商领域,拿出了一款叫“值点”的电商APP。
显然头条在构建信息流广告之后的“第二条业务曲线”,从而能支撑它的估值。毕竟, 750 亿美金,已经超越了主营关键词广告的百度 680 亿的市值。
不少科技文章都认为头条在打造第二个拼多多,我倒不这么看。
毕竟以这个体量,去做拼多多式的生意,这里有个身段问题。
我倾向于头条电商主打的是ODM,也就是接近网易严选式的模式:大牌的御用生产厂商为自己贴牌生产,暗示消费者质量都差不多,但价格实惠很多。
拼多多也在摸索ODM,到底上了市,游击队也到了要穿鞋的时候。但拼多多可能依然会走平台的道路,别家去ODM,我聚合这些ODM产品。头条应该类似。
头条很难像拼多多那样玩社交裂变,中国最大的两个sns两微,和头条关系都不咋滴。而自家的微头条还没有形成真正的气候。
但头条不缺流量,这是一个有利因素。
不过,作为一个被头条个别同学称为“互联网活化石”的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不缺流量的百度,在电商上是怎样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
电商平台的成功经验是:要么偏向于运营商品(京东型),要么偏向于运营商家(阿里型),只靠流量是不能当饭吃的。
这第二根业务曲线的建立,头条不得不为,但对工程师出身的张一鸣,的确是一个考验。
十
我见过张一鸣三次。
第一次见面,纯属寒暄,打了个招呼彼此拜拜。
第二次见面,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6 年年底,头条组织的一个饭局,彼时张一鸣因故迟到了一会儿。我半开玩笑地问已经在座的一位头条高管:你们什么时候结束非法运营?
我指的是视频业务。这位高管是老互联网人,从一个顶尖门户跳槽到头条。职业经理人的她,回答非常中规中矩,我们的确在考虑牌照问题,可能会去收购一张。
而另外一个高管,则显得有点不太在乎,认为这件事并不是什么大事。考虑到她的出身,我并不奇怪。
张一鸣到了后,赵何娟撺掇我再问了一遍。
刚刚还在微笑寒暄的张一鸣,脸上瞬间变得有些忧愁起来,嗯这个问题很要紧,我们在抓紧。
次年年头,公开新闻说,头条从山西某公司那里购入一张。
但当时张一鸣有那么点喜忧形于色的状态,让我不得不有这样一个推论:还是不脱理科男工程师的本色啊。
另外还有一个瓜分享给各位,是一个女性朋友在朋友圈提及的:
我记得四年前在一个群里,还有位女性友人揪住张一鸣不放,我们围观者各种打圆场,最后一鸣还是愤而退群。。。
生起气来,管你女的男的,哈哈哈哈
十一
与朋友闲聊时,我提及头条的所谓“价值观”问题。
或者说,信仰问题。
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个 750 亿美金估值的公司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算没有超过如何做电商,也与之同等。
头条过去的信仰是非常清晰的:算法是好的,算法有助于人。
但种种原因,这个信仰被打掉了。
也因为种种原因,头条不得不在内部甚至是外部检讨这个信仰,承认算法有很大的问题。
我在小米调整组织架构时,借用梁宁的理论做了一个小小的分析。小米变阵,与组织的三个支点。
对头条一样适用。
作为个体,我依然倾向于算法好处多于坏处。但这只是我个人,我愿意相信什么也很难有什么强力能管到我。
作为一家那么大的公司,显然继续坚持这个,是不利的。
那么,替代信仰是什么呢?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