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Tide最新资讯  > 正文

“心理学”视角下的“公益众筹”:Tide听到届全国心理学公益大赛上海起航

2018-08-28 14:40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现在的很多人都会认为心理学专业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脱节,我们就是希望可以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公益帮扶过程中。”8月26日下午,由学生公益组织Tide听到主办,EF英孚教育,云南恐龙谷赞助的Tide听到第一届全国心理学公益大赛在上海EF英孚亚太地区总部落下帷幕。比赛选手运用自己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扶贫、女性权益、职业发展等五个公益组织时常面临的讨论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运作方案。

据Tide听到负责人应览策介绍,本次比赛,立足于目前心理学界“高校教育少实践、人才供需不匹配,创新势能难释放”的问题,希望给广大心理学人才提供一个高效实践自己所学理论,用创新思路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机会。

比赛从六月中旬开始筹办,与30余个青年组织建立了合作,共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个高校的173人报名,最终筛选录取了66人。经过两天的比赛,杨强、杨梦文、胡竹彦、单文博、杨文静五位同学所组成的第十组获得了第一名的成绩,第八组、第十一组分列第二、第三名。

为了使比赛更加贴近公益组织的实际需求,本次比赛主办方Tide听到与Education Without Barriers、 GYMI、广州性别教育中心、林荫公益、职慧等国内外的公益组织进行深入的讨论研究,共同商议出留守儿童、流动儿童、教育扶贫、女性权益、职业发展等五个公益组织时常面临的讨论议题,供本次比赛的参赛选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提出创新性的相应解决方案。

晚上11点,参赛者熬夜工作

西交利物浦大学胡竹彦是本次比赛的选手之一,她长期关注公益,小学时曾帮助过一个被父母抛弃的农村贫困女孩,因此在这次报名时她选择了女性权益和教育扶贫两个主题。

最后她和其他来自不同学校的同学被分配到了“运用心理学减轻受助儿童的被帮扶感”这一主题。他们创新性的提出了“以工换学+交互课堂”的解决方案,使帮扶过程中被帮扶者的身份由被动变为主动,获得了评审团队的一致好评,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赛后,小组成员单博文表示希望在各方的帮助下将团队的方案落地实施,真正的帮助到公益组织的运作中。

参赛者在嘉宾评委前展示项目

据“Tide 听到”负责人Lance介绍,“Tide 听到”注册于2017年,一个由国内外大学生发起和运营的青年学生组织。他表示Tide听到致力于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大众对心理学的认知,希望通过心理教育和科技来创造性地提升年轻人的幸福水平。

2018年5月“Tide 听到”曾在云南楚雄州禄丰县开展了为期6天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主题活动。这次的比赛,就是Tide听到团队在面对现在支教过程中暴露的问题,用心理学来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公益活动的效益和影响的一次尝试。未来,Tide听到团队还将逐步推出一套青少年的心理课程以及一个线上心理资源平台,用心理学的知识解决更多的社会问题。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