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公民个人信息最新资讯  > 正文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类刑事案件—大数据分析报告(2013-2016)

2017-06-02 10:3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编者按: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形势较为严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现象日益增多,更为严重的是,此类违法犯罪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利益链,甚至是灰色产业链。在此背景下,最高法、最高检颁布《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

......

111本文由站长之家用户投稿发布于站长之家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索引服务。为了保证文章信息的及时性,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平台将不提供完全的内容展现,本页面内容仅为平台搜索索引使用。需阅读完整内容的用户,请查看原文,获取内容详情。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B站回应拉黑指定用户可屏蔽开屏广告:不实信息

    近日,“B站拉黑指定用户可屏蔽开屏广告”话题登上热搜。起因是网友发现B站疑似通过零等级、无头像的隐藏账号发布视频实现开屏广告投放,网上还流传一份“拉黑名单”。部分网友称实测有效,但经媒体实测发现该方法无效。B站官方回应称此说法为不实信息,提醒用户理性看待网络谣言,切勿相信和传播。

  • 低代码赋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效破局之道

    在数字经济加速渗透的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与机遇。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因定制周期长、成本高、依赖专业团队,使企业难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如今,低代码平台以“标准功能+低代码拓展”的组合,通过可视化配置和拖拽组件,帮助企业灵活搭建覆盖项目管理、库存管理、合同管理及预算管理等系统,显著降低技术门槛与成本。这种模式不仅满足基础需求,更以高效、低成本优势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助力中小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 甘肃高院判出借人与玖富系信息中介关系 出借人应法催实际借款人

    甘肃高院近期审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认定出借人与网贷平台仅构成信息服务关系,未形成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法院指出,民间借贷需双方具有借贷合意且款项实际交付,而本案中出借人系通过平台向实际借款人出借资金,平台不承担还款责任。裁决强调,出借人应依法向实际借款人主张债权,通过司法催收程序实现回款,这是当前最有效且具法律保障的途径。

  • 打破跨境合作信息壁垒,邓白氏首款C端产品“龙易查™”于第八届进博会发布

    2025年11月5日,邓白氏在进博会推出首款面向中国C端用户的企业信息查询平台“龙易查™”。该平台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超8.5亿家企业数据,提供全球企业实时查询、境外股权穿透、企业付款洞察等功能,通过手机即可快速获取企业工商信息、风险数据等关键资料,助力用户跨境商业决策。产品还独家引入企业付款指数(PAYDEX®),直观评估合作方付款信用,帮助规避潜在坏账风险。邓白氏旨在通过数据透明提升商业韧性,重塑全球商业信任基础。

  • 最高法:微信号可认为是公民个人信息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35批指导性案例。该批案例分别涉及人脸识别信息、居民身份证信息、微信等社交媒体账号、手机验证码等刑法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范围、性质,对于明确类案裁判规则,依法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微信号和手机实名绑定,与银行卡绑定,和自然人一一对应,故微信号可认为是公民个人信息。

  • 企业主必须知道的AI搜索排名GEO信息

    文章指出AI搜索正颠覆传统流量格局:2024年超58%的谷歌搜索变为"零点击",用户直接从AI生成答案获取信息。ChatGPT月活用户超4亿,企业若未出现在AI答案中将彻底失去曝光。生成式引擎优化(GEO)成为新刚需——通过提升内容权威性、结构化数据和引用质量,使品牌被AI推荐。研究显示,实施GEO的企业AI流量增长800%,财富500强公司在6周内通过GEO获得32%销售线索。企业需转变思维:从追求搜索排名转向提升AI答案出现频率和推荐强度,在现有SEO基础上增加"AI可读性"层。

  • 海淀警方破获特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案 查获信息上亿条

    【TechWeb报道】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 张丽)从小酷爱钻研黑客技术,发现多家网络公司服务器漏洞,遂编写程序代码获取网络公司用户信息售卖给网络黑产公司。近日,在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指导下,海淀警方打掉一个特大售卖公民个人信息团伙,查获各类数据信息上亿条。

  • 博士黑客贩卖信息:警方查获公民个人信息累计超60G

    想必大家都很关注信息安全,最怕的是自己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盗窃使用,近日,一则“博士黑客贩卖信息”消息引发关注,据报道称,长阳警方近日捉获贩卖信息的博士黑客相关团伙成员,据了解,于2015年从北京某高校博士

  • 杭州4人售卖明星航班信息被抓:官方重申公民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不管是明显还是普通公民,大家的乘坐飞机时的个人信息都是受到法律保护。据钱江晚报报道称,日前萧山警方在萧山机场周边窝点抓获朱某某、赵某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经过调查,4名嫌疑人都是00后、95后,本身也追星,曾经也购买过自己爱豆”的航班信息。之后,自己也开始干。这一团伙从事贩卖有两三个月,贩卖过包括王嘉尔、肖战等明星的航班信息。对于这些人来说,做的生意就是:拿到明星们的航班信息后,他们开始在社交软件的追星群

  • 超暴利!警方揭秘窃取50亿条公民个人信息大案

    日前,公安部破了一个窃取 50 亿条公民个人信息大案,抓获犯罪嫌疑人96 名,查获涉及交通、物流、医疗、社交、银行等各类被窃公民个人信息高达 50 多亿条。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