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挂牌仪式最新资讯  > 正文

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2017-05-12 13:4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5 月 10 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技术创新中心挂牌仪式在京隆重举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绳立成,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知识产权局)局长李宏,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李冬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服务局副局长捷菲出席了挂牌仪式。“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首批获得授牌的六个技术创新平台之一。

图:北京国千智能制造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王林(左二)代表创新中心接受授牌

图:创新中心代表合影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 2025》制造强国战略行动纲领将制造业国家创新中心建设作为五大战略任务之首。 2016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的《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通知中强调将坚持和强化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地位,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和核心支撑作用。为此,北京市委还成立创新中心办公室,由北京市市长担任办公室主任,推进“三城一区”规划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推动央地科技资源融合创新发展。

增材制造是一项解决我国制造业瓶颈环节——“产品开发成本和周期”的利器,可为产品和装备结构带来颠覆性变化,目前处于技术发展的井喷期、产业的高速增长期,但存在原创技术、核心技术、专业人才缺乏,资源浪费、研发工作重复、无序与低端竞争等问题,急需建设增材制造创新平台,为行业提供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速产业转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新材料作为先进制造业的物质基础,是实现产品技术突破和产业升级换代的核心关键。材料基因理念的融合及高通量技术的引入,将加速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的研发。同时,充分发挥增材制造灵活可控、快速、高精度、低成本的优势,开发一系列高通量材料研发、试制装备,也将加速构建材料基因研究能力体系,突破关键材料研发效率的瓶颈。

作为北京高端制造业与新材料领域首批筹建的先进制造创新中心,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立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科技创新中心主阵地,组织国内外增材制造和新材料制造企业、研究机构等,形成全球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开放创新核心区和产业聚集区,将建成为世界领先的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产业发展生态链系统,明确赶超目标、联合研究共性技术、快速转化研究成果、共商产业链分工,加速我国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系统国际领先、工业化和应用产业化。同时,为使北京成为全球科技创新引领者、高端经济增长极、创新人才首选地、文化创新先行区和生态建设示范城做贡献。

增材制造和新材料制造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建成后,将首先专注 8 个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产业发展方向:

1. 开发能降低制造成本和提升制造速度的新型增材制造技术,同时提升现有增材制造系统的工业化程度,扩充耗材品类和降低耗材成本以适应更广泛的应用。围绕突破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提升工艺技术水平、发展关键装备及核心器件的需要,重点突破数字化建模、材料研发、新型工艺装备、硬件控制技术与开放式数控系统、后处理装备的集成技术等环节的共性关键技术,来实现增材制造技术、产品及服务在各个行业的创新应用;

2. 开发能加快新材料研发的材料基因组技术,通过结合高通量材料计算引擎、高通量实验平台及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材料大数据智能系统,突破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品种及质量不足的研发瓶颈,在立足增材制造领域、加速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研发的同时,面向关系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领域,实现高性能合金材料、复合结构材料、陶瓷材料、玻璃材料、新能源材料、半导体材料、超导材料和生物医药材料等关键材料高效快速的筛选优化,同时充分利用材料大数据智能系统,开发新型材料相适应的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推进重大领域关键新材料的快速研发;

3.在核电工业、船舶海洋、航天航空、汽车、铸造、电子电器、动力电池、建筑节能等重点行业的材料研发需求、产品设计与验证、模具加工、零部件直接制造、部件修复等关键领域,针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在优选材料体系、优化系统级结构设计、工艺结构与材料融合、结构件制造与后处理工艺等环节的基础上,实现材料组分及工艺灵活化、结构轻量化、提升部件功能、缩短制造周期、降低制造成本;

4. 将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融入康复、医疗器械制造、生物传感、精准诊疗、生物医药体系。在康复医疗领域,针对临床需求量较大、个性化需求特征较高方向的需求,基于医疗器械(含医用非医疗器械)和生物医疗产品的个性化建模、设计、定制和综合评价认证,增材制造出精度和性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的CFDA认证产品,并推广使用;在生物传感和精准诊疗领域,通过融入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开发一系列生物芯片及检测诊疗设备,推动药物筛选、早期诊疗及生物检验的快速发展;在生物医药领域,充分融合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快速高效寻找和发展可诱导组织再生的新一代生物材料,建立我国可诱导组织再生的生物材料和植入器械新兴产业;

5.在教育、文化创意、消费品等领域,针对学生教育、创新创意设计、产品快速建模设计以及个性化产品消费的需求,依托低成本的材料与制造、智能人机交互、新型易用设计软件、创意设计服务平台等关键技术,开发可降低大众消费和专业设计门槛、可推广性强,并能推动高端设计产业、个性化定制产业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增材制造应用体系,推动增材制造在教育、文化创意、消费品等领域产业化产值提升;

6.建立增材云制造C2M个性化定制平台。围绕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融合应用,助力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不断扩展行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可通过云制造平台为用户/企业提供创新设计、产品优化、快速原型、模具开发等增材制造应用服务,通过用户与设计师的直接沟通实现高度定制化;

7.建立国际增材制造及工业大数据云中心。在传统企业通过转型与升级迈向智能制造的过程中,工业大数据无疑扮演着重要角色。工业大数据不仅包括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管理等过程中所产生的企业数据,也包括如经济运行、行业、市场、竞争对手等外部数据,对这些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应用,将成为驱动企业转型与升级的巨大动力。大数据云中心将致力于深化工业大数据在生产过程控制、设备故障预测、产品研发与设计、销售与生产预测、供应链优化等方面的应用,并通过大数据服务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其数字化、智能化、互联网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8.建立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提供标准、检测、认证和知识产权等主要服务项目。标准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已成为国际通用语;检测是提升产品质量,保证产品达到设计水平的重要手段;认证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解决“质量谁说了算”问题的必经之路;知识产权是鼓励和保护创新,加速技术创新步伐关键环节。标准、检测、认证和知识产权具有公益性和基础性,是平台运行的核心内容。同时平台还将提供信息资源服务、“四众”服务、技术成果评估和转化、大数据服务,为平台的市场化运营提供支撑和保障。

创新中心主任宗贵升博士认为,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内的生态应该是同一平台上的合作博弈,这是第一个基本要求。这个要求既区别于企业内的组织关系和树状供应链关系,也区别于一般市场上的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关系。因此,创新中心必须拥有一个维持和优化中心运营关系的平台,形成多个基于多方契约关系下的多边市场。

创新中心依托北京国千智能制造科技研究院运作,建立增材制造和新材料公性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化平台;创新中心将联合全球增材制造和新材料学术联盟(GAMA)、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中国粉末冶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技术和产业发展;创新中心将协助国内知名基金如亦庄国投、金科君创、资正基金等发起增材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基金,整合增材制造和新材料产业链,推动产业规模扩展;创新中心还将推动增材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吸引增材制造和新材料产业聚集和人才聚集。

目前创新平台已有国内外多名院士、教授、研究员、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及二十多家高科技创新企业,协同创新研发课题 20 多个。创新平台将于 2017 年 6 月召开平台工作会议,欢迎业内企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等参与协同创新、参加议事,共同推动平台健康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同宇新材:多举措并进,赋能企业稳健发展

    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优化公司治理、强化生产管理和人才培养三大举措提升企业竞争力。在治理方面,完善决策流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生产上采用DCS自动化控制系统和ERP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效率和质量稳定性;人才战略上通过多渠道引进和培养计划构建合理人才梯队。这些措施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未来将继续优化管理、提升效率,迈向新发展阶段。(140字)

  • HKIT携手WALLX推出创新区块链奖励模型,引领心理治疗与AI技术融合新趋势

    香港智能有限公司(HKIT)与WALLX公司合作,将AI技术与心理治疗相结合,开发出基于区块链的奖励和参与模式。该创新系统能精准评估用户心理状态并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利用区块链确保数据安全。双方还推出奖励机制,用户参与心理课程或贡献数据可获得,用于兑换咨询服务或健康产品。这一模式获得市场广泛关注,多家机构表达合作意向,被视为心理健康服�

  • 官宣 | 蕾特恩与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达成战略合作

    2025年7月9日,蕾特恩集团与国家奥体中心达成战略合作,获授"国家奥体中心供应商"称号。国家奥体中心副主任张红霞、蕾特恩总裁郑金清等出席授牌仪式。此次合作标志着蕾特恩从美容产业向全民健康领域拓展,其系列产品将应用于国家运动员训练及全民健身场景。奥运冠军雷声作为运动员代表发言,强调科学护肤对运动表现的重要性。双方将共同推进"体医融合",助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建设。此次合作既为奥体中心提供专业支持,也为蕾特恩品牌开辟新发展空间。

  • 寒武纪:连续盈利韧性显现 技术创新挖掘增量市场潜力

    寒武纪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的科技公司,产品覆盖终端、边缘计算和云端三大场景。公司2024年营收11.74亿元,同比增长65.56%,2025年Q1营收达11.11亿元,同比增长4230.22%。近期获批49.8亿元再融资,将用于大模型芯片平台研发。其芯片支持主流开源大模型训练推理,包括LLaMA、GPT等系列。面对AI产业变革,寒武纪将持续加强技术创新,拓展大模型及垂直领域应用,巩固在智能芯片赛道的领先地位。

  • 伊顿 Bussmann 西安熔断器制造中心专注电路保护,助力能源转型

    库柏西安熔断器有限公司是伊顿Bussmann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熔断器研发制造中心之一,专注于生产Bussmann系列高压/低压/快速/智能熔断器及周边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转换、电力传输、轨道交通、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获得国内外客户广泛认可。公司拥有自动化生产线和数字化管理体系,生产近万种符合国际标准的熔断保护产品。作为伊顿全球六大研发中心之一,西安研发中心在铜银复合熔体、新型EV熔断器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依托"全球平台+本地智造"模式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公司连续六年获评"伊顿世界级工厂"称号,积极践行绿色制造理念,通过部署光储一体化能源管理系统降低碳排放,入选国家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伊顿公司作为百年企业,2024年全球销售额将达250亿美元,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在中国,伊顿拥有约8,000名员工和19个生产基地,持续推动能源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 制造问题搞不定!苹果可折叠iPad折戟:需求也不足

    继iPhone之后,苹果可折叠产品系列的下一步无疑是iPad,但遗憾的是,最新消息称苹果遇到了一系列问题,迫使其不得不为可折叠平板的开发进程踩刹车。 报道称,苹果公司也一直在探索在推出iPhone的同时推出可折叠iPad,不过该公司已决定暂时停止这款最大的可折叠设备的研发。 业内专家将这一决定归因于制造困难、生产成本的增加,尤其是与柔性显示技术相关的成本增加�

  • 青岛首家标准化家电回收分拣中心在海尔投入运营

    7月7日,海尔循环产业家电回收分拣中心在青岛启用,这是青岛首家标准化家电回收分拣中心。该中心通过"渠道回收+区域分拣+配套物流"一体化模式,构建标准化、数字化运营管理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家电回收分散、运输成本高、信息不畅等行业难题。中心前端连接回收渠道,后端直连规范拆解厂,实现从高效回收到规范拆解的完整闭环。通过"一机一码"全程可视化追踪,彻底改变了过去信息不透明的状况。在"家电生产企业回收目标责任制"政策背景下,海尔从源头理顺回收全链条,不仅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更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新范本。

  • 理想汽车成立十周年!李想真情难抑登台献唱《朋友》 台下欢呼

    今日,理想汽车迎来意义非凡的十周年里程碑时刻,创始人李想亲临周年庆活动现场,与全体员工共同庆祝这一重要时刻。 活动现场,李想真情难抑,携手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马东辉、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李铁以及首席技术官谢炎一同登台,四位高管共同唱响《朋友》。 那熟悉的旋律响起,仿佛将时光回溯,十年间理想汽车历经的风雨坎坷、拼搏奋进,都浓缩在这悠�

  • 魔乐社区AIGC创作专区正式上线

    魔乐社区推出免费开放的AIGC创作专区,提供快速生图和专业生图两大核心功能。专区首页汇聚热门AI模型和优质作品展示,支持中英文输入和多种艺术风格模板。快速生图功能操作简单,用户输入文字描述即可一键生成高质量图像;专业生图模块提供LoRA模型组合、采样方法等高级参数调节,满足商业设计等专业需求。同时推出"AI夏日造梦"创作活动,7月12日至8月12日期间分享作品可参与人气打榜赢取奖品。该平台整合免费NPU算力资源,为从入门到专业的创作者提供高效低门槛的AI内容创作环境。

  • 微云全息(NASDAQ: HOLO)引领车联网数据安全新纪元:创新分片技术重塑区块链存储与计算

    随着车联网(IoV)技术发展,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区块链技术凭借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特性,在解决车联网数据安全需求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微云全息(NASDAQ: HOLO)针对区块链存储压力大和跨分片通信效率低两大挑战,创新性地提出内容分片和节点分片两种解决方案。内容分片通过智能合约将数据分类存储在不同节点,降低单节点存储压力;节点分片则将网络节点分组协作,减少跨分片通信次数。这两种方法有效提升了系统性能和可扩展性,为车联网数据安全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