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阿里通电话最新资讯  > 正文

阿里通电话品牌升级 十年坚持不改初衷

2016-06-15 11:03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十年网络电话的老品牌“阿里通电话”在各大应用市场发布了android和IOS的比较新版本软件,与此同时还启用了新的LOGO,不少老用户发现,阿里通以一贯低调的姿态更换了新的品牌形象。

笔者了解到,这次品牌升级并非偶然。“作为一款运营了近十年的网络电话产品,历史沉淀的老用户和过去根深蒂固的旧品牌形象是阿里通最甜蜜的负担,本次品牌升级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阿里通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接下来看看,阿里通在这一次的升级中做出了哪些改变:

打破壁垒,让沟通有温度

新LOGO继承了原有品牌符号,为了增强用户感知,以萌娃头部和电话手柄合成圆形,更好的凸显了行业属性;圆内辅以亲和力十足的笑脸,强化沟通的圆融与自然,不仅增加了品牌的亲和力,更传递了愉快沟通的正能量信号。

新的品牌形象删减了不必要的细节,以小角度视觉变换的方式突出轻松、亲和的笑容。同样的设计理念,我们还可以在闻名世界的Smiley公司笑脸商标上看到,为了凸显笑脸本身的亲和力,利用眼睛和嘴角的组合,传递出微笑生生不息的魅力。

在色彩方面,阿里通将原本的深蓝色改为更时尚的天蓝色与白色搭配,与笑脸这一核心元素的搭配更显愉悦,从心理上消除人们对电话沟通的紧迫感。

此次品牌形象的升级,,在视觉体验方面做了优化。新的品牌形象从符号与色彩,结合阿里通提供的低费率、超高清的语音服务,它们传达出一个讯息:电话是透过内心的自然发声,它是轻松愉悦的交流,有阿里通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连线,沟通无后顾之忧。

响个电话,让想念有声音

回首十年,阿里通品牌品牌形象几经转变,从最初的“阿里通,通天下”、“最稳定的网络电话”,到此次的“想念了,就联系“,10年品牌发展,历经了“通话工具——专业电话品牌——有温度的电话品牌”三个阶段,这是阿里通不断完善自身的结果。

据阿里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品牌升级的过程中,阿里通一贯坚持的“清晰稳定”的品质理念不会改变,此次提出“想念了,就联系“的品牌主张,是因为阿里通更倾向进行有声音的情感交流。在这个人际关系淡漠,刷朋友圈比吃饭喝水还频繁的时代,通话虽然不再是仅有的交流方式,但声音可以传递的情感不是文字和符号所能比拟;了解一个人,一通电话的交流也许比刷半天的朋友圈更可靠;对于离家的亲人而言,将“我很好“三个字说出来比写出来,更让人安心。

阿里通希望人们进行更多有声音的交流,故而在此次品牌升级中,提出“想念了,就联系”的品牌主张。

惊喜功能,让声音有价值

阿里通在品牌升级的同时,也进行了产品版本的迭代中加入了一些新功能,旨在“让声音更有价值”。

功能一:在这个版本,阿里通推出了双向通话录音功能,它是市面上仅有同时支持安卓与ios端通话录音的电话app。使用者可以在拨打电话的界面中,点击录音按钮开启。这一实用功能有效地帮助了商旅人士记录工作电话,方便整理工作内容和计划;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人们记录通话过程中容易消逝的美好时光,以便日后重温甜蜜时刻。

功能二:新增的邀请码分享功能。通过邀请码的分享,可以同时让自己和小伙伴们一起获得大量的免费通话分钟数,再加上阿里通电话本身就支持对亲情号码的的夜间7小时免费回拨,用户可享受的免费电话服务更多了。

全新的阿里通电话,更多的精彩内容,将在近期陆续推向用户。阿里通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品牌升级既是为了顺应市场的潮流,也是鞭策自身,阿里通会不断完善自身,提供更优质的通话服务,并推动人们进行有声音、有温度的交流。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Qwen3-Max成阿里通义“地表最强”:性能超GPT5 数学推理直接满分

    9月24日,2025云栖大会开幕,阿里通义千问旗舰模型Qwen3-Max重磅亮相,性能超越GPT-5、Claude+Opus 4等,跻身全球前三。该模型包含指令和推理两大版本,预训练数据量达36T tokens,总参数超万亿,具备极强编程和工具调用能力。在SWE-Bench测试中,指令版斩获69.6分全球第一;Tau2-Bench工具调用测试达74.8分,超越同类模型。推理增强版Qwen3-Max-Thinking在数学推理测试中获满分,国内首次突破。通义千问系列已实现全尺寸覆盖,包含三百多个模型。即日起,用户可在QwenChat免费体验Qwen3-Max,或通过阿里云百炼平台调用API服务。

  • 高德扫街,阿里“成团”

    进入三季度,本地生活的硝烟从到家逐渐向到店蔓延。 9月10日,高德发布扫街榜,从信用资产入手,重新构建点评体系。到9月20日,淘宝、支付宝、高德三端低调上线团购业务。据了解淘宝x饿了么和高德将分别做自己的到店业务,同时业务间又会协同作战。 面对阿里持续加码,美团亦有不少对应动作,包括推出个人AI Agent产品小美。与此同时,日前有行业人士与美团交流,�

  • 阿里、美团和抖音,重划到店新战场

    继外卖大战后,几家头部平台对本地生活业务的竞逐再次掀起波澜,这次,目标对准了到店业务。 9月10日,阿里发布重磅业务,高德地图推出全球首个基于用户行为产生的榜单“高德扫街榜”,不同于此前的各类以用户图文评价为基准的美食榜单,高德扫街榜开创性地将用户真实的导航到店行为与评价反馈相结合,意在避免常规榜单容易被刷分、注水等问题。这一举动被市场

  • AI落地难?阿里云AI先锋新成员实战证明,对症的场景化方案才是关键

    本文探讨AI技术如何通过精准定位与协同合作破解行业难题。文章指出,AI渗透速度远超传统技术,IDC预测2025年全球AI支出将达3370亿美元。以阿里云为例,其通过算力底座与通用技术链接垂直领域伙伴,提供"技术+场景"一体化方案。文中列举挖地兔、集思科技等6家企业案例,展示AI在量化投资、电商直播等场景的实际应用,强调AI落地需找准对应场景,而阿里云的技术支撑与生态协同正推动千行百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 阿里 Qoder 限时五折启动,支持支付宝,性价比远超Cursor

    阿里巴巴旗下新一代AI编程平台Qoder近期推出限时5折优惠活动,支持支付宝付款,旨在吸引更多开发者体验其高效编程能力。Qoder集成全球顶级编程模型,具备强大的代码处理功能,可一次性检测10万个代码文件,并首发Repo Wiki功能,自动生成结构化项目文档。平台检索召回率和代码生成准确率分别领先行业标杆12%和13%,显著提升复杂工程的理解与生成效率。实测显示,利用Qoder开发电商全栈应用可将数天工作量压缩至十分钟内完成。目前已有数十万开发者深度使用,团队重视用户反馈并持续升级核心功能,如新增“远程委派”和“上下文压缩”功能,优化开发体验。此次活动诚意邀请全球开发者感受AI编程的技术革新。

  • 模型即服务,应用即未来:阿里云助力中小企业AI应用规模化落地

    阿里云针对中小企业AI落地“不会用、用不起、用不好”痛点,提出全链路解决方案。数据显示,77%全球中小企业已定期使用AI工具,中国市场需求增长强劲。阿里云通过通义大模型技术迭代、AIStack一体化底座及4R服务框架,降低使用门槛与成本。典型案例如万小智AI员工实现“分钟级交付”,博登智能提升数据处理效率7倍。方案覆盖制造、医疗等12大行业,助力企业从“有算力”到“能落地”,推动AI应用成为行业常态。

  • 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开展合作:股价大涨9% 创4年新高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大涨近9%,市值突破3.3万亿港元,创2020年以来新高。市场普遍认为,此次股价异动与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战略布局密切相关。在当日举行的2025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宣布与英伟达达成全面Physical AI合作,覆盖数据处理、模型训练优化等核心技术环节。集团CEO吴泳铭首次提出“阿里云要做AI时代的安卓”的战略定位,强调将推进通义千问大模型开源生

  • 阿里妈妈发布万相台AI无界:新流量新节奏之下的双11,AI是经营唯一解

    电商生态持续演化。 闪购业务的爆发,为淘宝带来了大量新增用户和更高的下单频次;超级88购物节激活了更加轻量、日常的“小促”形式,消费者从一年一度的“囤货式购买”,转变为高频次的“循环式购买”;“红猫计划”则支持用户从小红书笔记直达淘宝货品链接,显著缩短转化链路。 这一系列变化揭示了:淘系在走向全域大消费平台的路上,新的流量场景正在涌现,新�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小米和阿里下场,正在改变AI百镜大战的局面

    AI眼镜正从极客玩具发展为AI大模型落地的重要载体。2024年上半年,市场发布超10款新品,包括雷鸟、雷神等创业品牌及华为、创维等大厂产品。全球出货量激增,预计2025年中国市场将达290.7万台,同比增长121.1%。小米、阿里等巨头入局推动竞争升级,但行业仍面临芯片成本高、续航短、生态不足等挑战。未来大厂凭借供应链和生态优势或主导市场,而创业公司需在细分场景寻�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