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未上线,便获得万级投资;上线初始,其社群覆盖全国十余省,影响几十万人;1.0版本后,获赛伯乐基金合伙人唐闻、《众创时代》作者吴霁虹教授大力称赞,这个APP叫Timeline(时间轴)。
Timeline是一款基于人的时间交易创新型社交搜索软件,用户可将自己的时间作为商品,自行标价在APP上出售,真正实现时间变现。2015年12月28日, Timeline2.0版本隆重上线,它将率先建好通往社交4.0时代的快速通道。
共享经济,以人为本,实现O2O闭环
不管是打车巨头Uber,还是Airbnb,事实上,人类一直都在共享的路上乐此不疲,不管是实物、情感,还是时间。而Timeline要做的,是把注重用户服务的行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人,做到较好的。
在现在许多主流的电商网站或垂直行业中的O2O平台,长时间内都是在依靠输出标准化产品,恰恰忽略了交易两端最重要的一环——“人的个性化”。“这些个性化需求的频率远比大众化需求要低,若把所有的个性化需求汇合起来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在移动互联不断升级的今天,只要能解决生活的痛点,真正的需求,就在你身边。
SOD模式,开启互联网下一个风口
“SOD模式”,即按需服务。Timeline更加注重产品体验中个性化与差异化的需求。生活中吃喝住行等大众刚性需求成为了市场主要的供需关系,而大多数人的一些相当个性化而小众的需求想找到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却并非易事。
“就产品层面来说,Timeline解决了广泛适用性的问题,不会遭遇业务天花板难题,我们的客户群体涉猎范围覆盖生活中任何一个细节,所有的服务以时间价格计费,不局限于某个行业或某类群体,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暴发性。”在这里,每一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只要有时间、有技能,有资源、有空间,都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比较大化。
无信任,不社交
Timeline更特别注重人文关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性:生活中经常遇到迟到、爽约、不守信的情况在Timeline可以得以避免,2.0版本地图功能实时显示好友及附近人的地理坐标,挽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
不仅如此,Timeline有一个功能类似于微信朋友圈,叫“时间轴”。这个功能只有一个目的——真实。所有的照片信息真实,及时发送,出售时间后的评价会展示在记录功能里。每个人的专业能力、性格人品,都会收到交易完成后其他人的评价。通过这样一个大数据建立个人的信用档案,卸下面具,回归真实。Timeline的人文关怀就是以个人诚信建设为入口,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信任指数。
“君子”之约,多重机制保障
生活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同样的一个人,在微信上他可能是“君子”,而到了陌陌上却变成了“伪君子”,具体的场景决定了社交的氛围,Timeline采用真实姓名+身份认证+支付宝三重体系保障每一位用户的体验,营造一个“君子”之约社交氛围。
而同类社交应用如:偶尔、约单、在行等,都是以“第三方”身份链接用户,充当担保角色,Timeline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建立真实的用户信任基础,让互联网社交更加透明直接。
在后期,Timeline还会植入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进一步提高社交真实性。 “现有的所有搜索引擎能搜索的人物仅仅是已经有了影响力的一些人,但千千万万的普通人才是真正的巨大市场。”Timeline投资人、赛伯乐基金合伙人唐闻说,“再小的个体都有其伟大的价值。”Timeline的诞生和发展也是共享经济众创时代的一个缩影。
目前在Timeline安卓、苹果应用市场均可下载,安卓用户搜索“Timeline”;IOS用户搜索“时间轴—再小的个体都有伟大的价值”,均可下载进行体验。
文章来源:Timeline(时间轴)https://www.timelinespace.com/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