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站长之家合作伙伴自媒体作者“IT168”授权发布于站长之家平台,本平台仅提供信息索引服务。由于内容发布时间超过平台更新维护时间,为了保证文章信息的及时性,内容观点的准确性,平台将不提供完全的内容展现,本页面内容仅为平台搜索索引使用。需阅读完整内容的用户,请查看原文,获取内容详情。
(举报)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等机构发布“2025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榜单,入围企业总营收达51.1万亿元,平均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元。数禾科技首次入榜即位列第449名,成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黑马”。同时,数禾科技还入选上海多项百强榜单,展现其十年发展成果。作为科技驱动企业,数禾科技通过深耕普惠金融,构建数字引擎,破解传统金融痛点,实现商业与社会价值统一。其合规经营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模式,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样本。
至誉科技展台提供免费笔记本屏幕校色服务,现场参与互动可领取贴纸、钥匙扣等礼品。美图云修、东芝、索尼、适马、永诺、雷克沙、富图宝、神牛、艺卓、唯卓仕、斯丹德等品牌均设有产品体验区和互动活动,参与者可通过关注社交媒体账号、打卡拍照等方式赢取显示器、相机镜头、存储设备及周边礼品。现场还可体验专业校色仪及新品设备,机会难得。
2025年短视频创作进入专业化时代,佳能R50V作为全新EOS V系列首款机型,以“视频强优化,拍照不妥协”为核心优势。其支持6K超采样4K 30P、4K 60P及全高清120P慢动作,竖屏适配移动端生态,USB直连实现4K 60P直播,并具备2小时持续录制能力。拍照方面搭载2420万像素APS-C传感器,支持15张/秒高速连拍,机身仅323克轻巧便携。R50V兼顾专业视频输出与高质量拍照,满足创作者多场景需求,实现一机双修。
随着消费者对手机长焦拍摄需求提升,vivo X300 Pro、三星Galaxy S25 Ultra、小米14 Ultra与荣耀Magic6 Pro成为行业标杆。vivo X300 Pro凭借蔡司灭霸级潜望长焦、三焦段变焦闪光灯系统及软硬件协同,实现全场景清晰成像,DXOMARK评分177位居榜首;三星S25 Ultra以双长焦系统满足超远距细节捕捉;小米14 Ultra搭载徕卡光学,色彩均衡;荣耀Magic6 Pro则擅长运动场景动态捕捉。这些机型共同推动手机长焦从“看得远”向“拍得清、稳、美”演进,重塑移动影像标准。
AFAC2025金融智能创新大赛总决赛9月10日在沪落幕,近5000支队伍、上万名选手经过数月角逐,最终34支优秀队伍脱颖而出获奖。本届大赛聚焦技术硬核与实用性,展现青年科技人才对金融场景的理解与快速技术迭代能力,为行业带来跨学科、跨领域兼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00后选手成为创新主力,体现技术突破与商业落地的结合,推动金融科技生态发展。
微星科技于9月27日在武汉举办“龙盾局”活动,联合AMD、英特尔等十余家硬件品牌,展示全系列创新产品。现场发布B850M主板、500Hz AI显示器等新品,通过超频实战、技术分享及多轮抽奖环节,呈现从主板到外设的硬核实力。活动还推出校园人才计划,构建玩家成长生态,以豪礼抽奖和互动体验点燃全场热情,彰显微星与玩家共建“硬件江湖”的承诺。
9月26日,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杭州举行,聚焦AI与大数据如何重塑营销价值。每日互动朱晓鸣提出,企业需转变思维,从数据中洞察价值而非仅追求数据量,并介绍了“大数据联合计算模式”以平衡合规与营销增效。大会还推出AI营销产品AITA助手,结合大数据与行业经验,为品牌提供智能策略,助力降本增效,推动营销新纪元。
2025云栖大会于9月24-26日在杭州召开,以“云智一体·碳硅共生”为主题,聚焦AI技术演进与产业落地。大会汇聚全球2000多位嘉宾,围绕Agentic AI、Physical AI等前沿话题展开探讨。中科天瞳作为数据智能领军企业,展示了数据引擎、智能体等核心产品,通过现场演示验证其技术实力,吸引阿里云高层及行业代表关注。展位互动热烈,体现了中科天瞳在构建“数据到智能”闭环解决方案上的行业引领地位,为千行百业数字化注入新动能。
2025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将于9月25日至29日在杭州举办,主题聚焦“数字贸易与AI深度融合”。每日互动作为参展企业,将展示其创新成果GAI Station智能工作站和“发数站”数据基础设施。GAI Station整合私域与公域数据,提供一站式AI应用方案,覆盖办公场景;发数站则通过可信数据空间促进数据流通,已在医疗、交通等领域落地。展会期间将举办多场论坛、产品体验及互动活动,并设置机器狗讲解等环节,线上线下同步开放参与。核心亮点在于推动数据智能与人工智能融合,助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
悄然间,专业级无线音视频行业走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方面,技术升级明显加快。5G通讯、星闪(SparkLink)等前沿技术普及,将低延时、稳定性、传输效率竞赛推向高潮;AI端侧落地,则为降噪、声源定位、画质增强等场景找准突破口。 另一方面,市场需求持续爆发,从传统影视业到直播、短视频等新兴行业都积极拥抱无线化、智能化的生产工具。以无线麦克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