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块讯(Chinaz.com) 5 月 9 日消息今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 2017 年)》,报告分析了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下一步努力方向。
其中针对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努力方向,报告表示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加强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显示、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无人驾驶、区块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垂直行业技术深度融合。
(举报)
今日块讯(Chinaz.com) 5 月 9 日消息今天,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 2017 年)》,报告分析了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并提出了下一步努力方向。
其中针对数字中国建设面临的形势和努力方向,报告表示强化战略性前沿技术超前布局,加强量子通信、未来网络、类脑计算、人工智能、全息显示、虚拟现实、大数据认知分析、无人驾驶、区块链、基因编辑等新技术基础研发和前沿布局,促进网络信息技术与垂直行业技术深度融合。
(举报)
微算科技开发的隐私计算区块链将区块链技术融入多方安全计算(MPC),构建安全可信的分布式计算平台。通过区块链共识机制、加密算法和智能合约,对MPC参与方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存储、任务执行及结果验证等环节进行保护,确保数据“可用不可见”。该技术显著提升数据隐私保护和计算可靠性,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实现跨主体数据安全协作,释放数据价值。
WEEX确认将出席2025年10月28-30日在迪拜举行的Blockchain Life峰会。这场被誉为中东最具影响力的区块链盛会预计吸引超万名从业者,聚焦加密资产、Web3与区块链产业新趋势。WEEX将携团队亮相,与全球伙伴交流平台在交易安全、产品创新及全球布局的最新进展,展现其深耕国际市场的决心。此次参会是平台全球化战略深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其2025下半年重点行程之一。
IDC最新报告显示,趣链科技凭借"区块链+隐私计算"双轮驱动技术,成为国内数据要素市场安全可信能力十大代表厂商之一。其核心产品可信数据空间已通过国家权威机构专项评测,具备全链路数据安全管理能力,覆盖政务协同、金融监管等多元场景。公司通过独立团队持续创新产品矩阵,在温州、河南等地落地多个大型数据要素项目,推动数据流通生态规范化、价值化发展。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推出基于AI的动态权重学习模型,解决区块链账户关联分析中传统静态模型难以适应业务快速变化的问题。该模型采用分层架构,结合注意力机制LSTM、联邦学习等技术,实时捕捉交易模式演变,动态调整账户关联权重。在分片效率、风险控制、资源分配等领域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交易处理速度与欺诈识别率。未来计划融合多模态数据,探索量子机器�
物联网设备激增带来海量数据,区块链技术虽能保障安全交互,但可扩展性不足。微算法科技提出基于信任场模型的异构物联网区块链分片算法,通过多维度评估设备信任度并聚类分片,实现并行交易处理。该方案提升系统扩展性、安全性和效率,在智能电网、智慧交通、医疗物联网等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推动区块链与物联网深度融合。
太平洋电信推出数字化服务平台E-com,通过模块化架构将复杂云网安方案拆解为标准化组件,实现可视化配置管理。该平台提供方案设计、在线采购、售后服务全流程支持,内置模板降低技术门槛,让企业用户可自主搭建专属方案。同时整合e-Go在线商城实现快速下单,推动行业从价格竞争转向服务价值竞争,构建开放服务生态。
微柏软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通过结构化数据与全文检索实现文件快速定位,借助线上协同与数据联动保障跨部门信息流转顺畅,并通过电子文件同步归档与四性检测确保档案真实完整。系统已应用于深中通道等国家重大工程,成功实现无纸化、协同化管理,并获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奖,为工程档案数字化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11月6日开幕。每日互动公司(股票代码:300766)在创业20周年之际,携多款战略产品亮相,展示“数据要素+AI”融合创新成果。其核心产品“个知·智能工作站”聚焦办公场景,通过会议纪要、写作助手等功能提升效率;“发数站”作为数据基础设施,推动公共与产业数据融合,已在交通、医疗等领域落地应用,助力产业升级。此外,云深AI机器�
全球顶级视觉特效公司数字王国计划联合多家国际企业,在上海打造以人工智能为技术支撑、融合多个国际知名IP的综合性文旅项目。该公司拥有30年虚拟人、视觉特效技术积累,曾获奥斯卡奖项,并开发虚拟人邓丽君等经典IP。项目将结合VR/AR/MR技术,推出沉浸式体验,并计划引入好莱坞电影IP及中国原创文化内容,构建全球化沉浸体验空间。此举旨在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助力上海静安、杨浦两区打造城市新地标与文旅新生态。
科杰科技董事善于洋在2025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发表演讲,强调高质量数据集是人工智能产业决胜关键。他指出,算力、算法和数据构成AI三大要素,而数据决定模型认知边界与输出可靠性。当前需构建Data&AI一体化平台作为核心基础设施,通过集中管理、分散赋能模式,打通数据采集、治理到AI训练全链路,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该平台已在制造、金融等领域落地,助力企业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