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使用动效,而不是突兀的切换
有些界面元素会随着用户的行为而隐藏、呈现、移动、缩放。如果能让这些反馈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呈现出来,那么它们将更加容易被理解。动效,让反馈行为得到刻意的延缓,这可以使用户的认知过程得到尊重,给他们更多时间来理解界面元素在位置和尺寸上的变化所代表的意义。不过要记得,如果动效过程超过0.5秒,用户通常就会产生“缓慢”的感知。所以对那些需要快速完成的交互任务来说,动效的持续时长一定要控制好。
22.尝试渐进式吸引,而不是急匆匆的要用户注册
与其不明不白的让用户立刻注册,为什么不让用户试着执行一些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产品的价值与个性呢?一旦用户了解了产品的价值,并知道怎样去获得它,他们就会更愿意完成转化。渐进式吸引可以尽量推迟注册流程,给用户更多的时间和自由去体验你的产品。
23.少些边框,少些干扰
边框会对页面中的主要内容产生干扰作用。用户的注意力,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资源,因为我们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抓住那么一点点。诚然,从设计的角度说,边框可以用来清晰而准确的界定空间范围,但同时,它们也会消耗用户的认知能量。想要清晰的定义界面元素之间的逻辑关联,同时又不会过多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你可以试着通过优先级、对齐、背景色、字体等方式对元素进行分组。在使用一些比较抽象化的UI设计(原型)工具时,我们很容易把线框矩形放的到处都是。在实际界面中,这些线框矩形会带来一种隔离感,使其中的内容脱离页面整体的逻辑控制。因此,包含过多条条框框的页面总会给人一种嘈杂凌乱的感觉。当然有些时候,在这里或那里放一些分隔线还是有用的,但尽量首先思考一下是否有更清爽清晰的方式,既确保逻辑关系的体现,又能减少对主要内容的干扰。
24.体现好处,而不是陈述功能
以目标为导向,人们更关注产品能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好处,而不是产品具有哪些功能。“好处”可以更加清晰的定义产品的价值。Chris Guillebeau在"The $100 Startup”当中写道,人们非常关注于拥有更多的爱、金钱、认同、能自由分配的时间;同时希望有更少的压力、矛盾、麻烦与不确定性。当你向用户介绍产品时,我相信总会有一定的空间来向他们展示产品所带来的好处,能帮他们解决的问题,等等。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