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AI浏览器最新资讯  > 正文

谁能成为中国的ChatGPT?夸克抢先交卷

2025-10-27 13:42 · 稿源: 窄播公众号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窄播,作者:李威,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在OpenAI上线自己家AI浏览器ChatGPT Atlas的同一周,微软在海外发布了新的AI助手Mico和更AI化的Edge浏览器,夸克则在国内推出了新的「对话助手」功能。

这一系列消息背后,新旧巨头、两个市场产生了两个确定的共识:一个是AI助理与AI浏览器的融合会进一步深化,入口之争就是系统之争;另一个是对话会成为人与AI交互的主要方式,自然语言就是未来的编程语言。

在海外市场,OpenAI先是抓住被巨头忽略的战略机遇期,做出了月活跃用户数达到8亿的AI助理ChatGPT,现在又通过ChatGPT Atlas的发布,补全了入口体验,展开了面向Chrome、Edge和一系列新AI浏览器的防御。

在国内市场,AI创业公司中目前并没有跑出一个中国的OpenAI,更有希望的DeepSeek也一直醉心模型能力提升,没有向产品和基础设施投入太多精力。巨头们布局相对完整,但产品众多,总让用户摸不到重点,此前没有一个产品形成了「中国的ChatGPT」的认知。而夸克,正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夸克在这个时间点推出对话助手,也是在直接向外界明确自己想要成为「中国的ChatGPT」。这也是巨头布局中第一个明确自身前进方向和发展重点的AI产品。从这一点来看,对话助手为夸克注入了灵魂核心,已经抢占了一种先声。

对话助手要做到好用且可靠

更新到最新版本的夸克App之后,用户通过点击搜索框左下角的「助手」或滑动屏幕,可以进入到和ChatGPT一样的对话式聊天界面中,然后在聊天框里输入问题,就能获得参考答案和建议。

图片

在形态切换之外,夸克对话助手的回答效果也有了很大的提升。我问了夸克对话助手一个「天工f4和司马f4有什么不同」的问题。首先,这是一个小众的水弹发射器的问题,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天工和司马是啥;其次,这个问题中的司马f4写错了,应该是司马M4。

图片

夸克给到的答案对于判断购买哪一款产品很有帮助。首先,它识别并纠正了司马f4的错误。其次,它会给到一些产品细节,比如天工f4导轨软,不适合安装负重件,司马m4的射速和续航会更好,并且配件可扩展性更强。在追问中,夸克对话助手还能给到一些改装件的推荐。

图片

与豆包等偏向娱乐化的产品不同,夸克更愿意进行深度的推理和提供严谨的回答,并通过各种工具去解决一个真实存在的复杂问题。

成为中国的ChatGPT需要哪些条件

OpenAI CEO奥特曼曾提到,有人开始把ChatGPT当作一个操作系统来使用,把所有的东西,把他们的整个生活都放进去。在今年的ChatGPT身上,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未来前景的雏形。同时,在向成为「中国的ChatGPT」发力的夸克身上,我们也能够看到这样一个雏形。

除了好用且靠谱的对话能力,夸克还将深度搜索、拍照搜题、AI写作、翻译、打电话、文件阅读等功能集成到了对话助手中,丰富它的能力生态。但这显然不足以支撑夸克成为「中国的ChatGPT」。

ChatGPT是一个操作系统,这个系统的几个核心支柱是模型能力、技能生态和记忆能力。相较而言,背靠阿里的夸克在这几个方面也都具备一定的积累,这才是夸克去竞争「中国的ChatGPT」头衔的更大筹码。

首先,拥有强大、领先的自有模型能力也很重要,会带来战略上的主动权。在夸克对话助手里提问:9.11和9.8谁大,可以看到夸克有更清晰的思考逻辑,最终给出了正确答案。相比之下,豆包不仅思考过程较短,答案也自相矛盾。

图片

夸克善于思考的能力依托于首次曝光的阿里Qwen闭源模型,给了夸克领先的搜索推理能力。这背后是夸克与通义实验室的合作,专注于「搜索推理」与「可信生成」两大核心方向。

此外,技能生态则是为AI准备的工具箱。AI助理会在AI浏览器的协助下,完成对不同技能的调用,搭建出一个个AI工作流,帮助用户完成复杂任务。更高效搭建起一个庞大的工具生态,也是竞争优势的一部分。

比如,我最近在准备出国留学,于是让夸克帮我搜索全网的雅思考试资料,它不仅能找到最新最优质的内容,还就能够直接提供网盘链接,一键转存到自己的网盘进行资料整理。

图片

对话助手的上线,让夸克在能力和风格上对标ChatGPT,但在使用场景上更有中国本土化特色。后续,夸克还会有AI浏览器等更具想象力的新产品,挑战Chrome一家独大的固有格局。同时,夸克AI眼镜的开售,会使其具备更清晰的发展主线,牵引其走向一个软硬结合的AI系统。谁是中国的ChatGPT自然会变得明确起来。

举报

  • 相关推荐
  • OpenAI推出AI浏览器ChatGPT Atlas 开启个性化上网新体验

    OpenAI于10月22日推出首款AI驱动浏览器ChatGPT Atlas,以个性化上网体验为核心。用户点击“Ask ChatGPT”即可在侧边栏实时互动,实现网页摘要生成、航班预订、文档编辑等多样化任务。目前仅支持macOS,未来将扩展至Windows和移动端。高级代理功能暂限付费用户使用,其特色包括自动捕捉页面上下文、分屏浏览及记忆用户操作历史,旨在通过自然对话提升网络使用效率。

  • OpenAI也来了,巨头为何决战AI浏览器?

    AI浏览器赛道再添一位重量级玩家——ChatGPT Atlas,这是OpenAI推出的首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网页浏览器。 这也被外界认为OpenAI要向谷歌宣战,挑战Chrome一直以来的浏览器霸王地位。ChatGPT Atlas发布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应声下挫,盘中最大跌幅接近5%,足见市场对这一新品的敏感度。 近一年来,AI浏览器的战略价值成为行业共识,从业者更是将其与智能代理(Agent)、搜索引�

  • 如何提升品牌在AI回答中的提及率?GEO优化3招,让ChatGPT主动提及你的品牌

    本文探讨AI搜索时代品牌面临的"隐身危机",指出AI搜索用户年增538.7%,但品牌在AI回答中提及率不足20%。提出三大核心策略:1)构建权威背书矩阵,通过知乎等高权重平台获取自然提及;2)优化AI友好内容,采用对话式标题和结构化数据;3)建立数据监测闭环,通过A/B测试持续迭代。强调需善用监测工具实时追踪品牌在豆包、文心一言等AI模型的曝光表现,避免内容"注水"。最终实现从"被动等待"到主动抢占AI"第一屏"的转变。

  • AI日报:OpenAI发布浏览器Atlas;通义Qwen3-VL新增2B、32B两个模型尺寸;百川发布循环证据增强大模型

    本文汇总AI领域最新动态:OpenAI推出集成ChatGPT的Atlas浏览器,实现多任务自主处理;阿里通义千问新增2B/32B视觉语言模型,手机可流畅运行;谷歌AI Studio升级Vibe Coding功能,简化应用开发流程;百川发布医疗大模型M2Plus,通过循证推理降低误诊率;奇瑞墨甲机器人实现L3级技术突破,计划多行业应用;YouTube推出AI肖像识别工具,打击虚假内容;三星宣布2026年推出AI眼镜,融合AR与语音助手;Claude客户端更新,支持截图分析和语音交互功能。

  • 如何让你的内容被 ChatGPT 优先引用?——GEO 优化实战指南

    传统SEO追求"谷歌首页排名",生成式AI时代则需追求"被AI引用"。AI模型不提供明确排名算法,更像黑箱,使内容创作者困惑。GEO优化的核心是让内容具备"可引用性":权威清晰、结构化信息、语义覆盖多维度、模型检索映射。需通过AIBase等GEO排名查询工具验证"AI曝光率",分析引用语境、竞争差距,调整内容结构以提升AI引用倾向。SEO优化机器如何找到你,GEO则优化AI如何引用你。

  • GEO如何改变ChatGPT搜索和Perplexity的游戏规则

    本文对比ChatGPT与Perplexity两大AI搜索平台:ChatGPT作为全能型助手,整合搜索与多任务处理,但存在信息时效性不足;Perplexity专注垂直搜索,强调引用透明与权威来源。针对AI搜索优化(GEO),提出差异化策略:面向ChatGPT需构建结构化知识库、强化品牌实体识别;面向Perplexity需注重权威数据引用和元数据优化。文章还介绍了AIBase的GEO监测工具,通过曝光率等指标量化内容在AI生态中的可见度,并给出可落地的优化行动方案。

  • OpenAI 推出浏览器:“让位吧,Chrome”

    ​北京时间10月22日凌晨,没等来传闻中的Gemini3,等来了OpenAI正式发布首款AI浏览器ChatGPT Atlas。 简单来说,这是一个把ChatGPT"塞进"浏览器的产品,你在任何网页上都能随时唤出ChatGPT侧边栏,让AI帮你总结内容、编辑文字、甚至代替你完成购物和预订任务。 听起来有点像Chrome装了个ChatGPT插件?确实如此,但OpenAI的野心远不止于此。

  • RTE&对话式 AI 产品论坛开启报名 探索人机交互的下一代范式

    生成式AI与多模态大模型推动实时互动行业变革,从人人互动迈向人机、人物交互。Convo AI & RTE2025大会将于10月31日在北京举办,聚焦AI与RTE深度融合,设20余场论坛探讨对话式AI场景实践。声网将发布对话引擎2.0及零代码智能体工厂,商汤、MiniMax等企业将分享数字人、语音大模型等创新应用。大会免费报名,扫描文章二维码即可参与。

  • Qwen登顶AI赚钱大赛只是开始?“弃GPT投Qwen”已在硅谷蔓延开来

    近期AI炒币大赛Alpha Arena引发关注,六款主流大模型用1万美元本金在币圈实战。戏剧性的是,被寄予厚望的GPT-5和Gemini因高杠杆操作亏损惨重,而中国开源模型表现亮眼——通义千问Qwen以53%回报率逆袭登顶,DeepSeek紧随其后。硅谷巨头Airbnb CEO公开表态依赖Qwen,投资人Chamath也承认将业务转向中国模型。市场用真金白银投票:预测平台押注Qwen胜率高达36%,远超OpenAI的3%。这场竞赛�

  • 【CIM 加速,AI有方】No.2|格创东智GT Insights用AI工作流改写半导体智造决策范式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成为提升良率、降低成本的核心。传统数据分析系统面临三大挑战:技术门槛高、分析周期长、知识传承难。格创东智推出的GT+Insights产品,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对话即分析”,大幅降低使用门槛。该系统采用语义建模技术,将复杂物理数据转化为业务友好模型,支持分钟级全链路良率根因分析。目前已在多家半导体企业成功落地,助力客户显著提升生产效率,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持续迈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