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系列热销带动"钉子户"换机潮
10月12日,随着小米17系列销量突破百万大关,不少长期使用小米6的忠实用户终于迎来了升级换代的机会。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对此现象表示关注,在社交媒体上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还有这么多小米6用户在坚守。"
一位换机用户表示,使用多年的小米6在运行速度和拍照效果上已显疲态,而升级到小米17后体验有了质的飞跃。
10月12日,随着小米17系列销量突破百万大关,不少长期使用小米6的忠实用户终于迎来了升级换代的机会。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对此现象表示关注,在社交媒体上以幽默的方式回应:"还有这么多小米6用户在坚守。"
一位换机用户表示,使用多年的小米6在运行速度和拍照效果上已显疲态,而升级到小米17后体验有了质的飞跃。
小米17系列手机上市一周销量突破百万台,创2025年国产手机新纪录。该系列搭载骁龙8 Elite Gen5处理器、7000mAh电池与100W闪充,配合徕卡三摄系统,在性能、续航、影像方面实现跨越式升级。此前坚守小米6的"钉子户"用户因手机卡顿、拍照落后纷纷换机,小米总裁卢伟冰也以幽默方式回应这一群体。业内形容此次升级如同"鸟枪换炮",彻底解决了老用户的续航焦虑与性能需求。
日前,小米中国区总裁卢伟冰开启返场直播,回答大家关于小米17系列关心的话题,并透露小米下一代手机及REDMI新品信息。 卢伟冰表示,小米17整体销量比上代同比增长了20%,Pro系列的销量大概是上代的三倍。 他还透露小米17系列中Pro Max卖的最好,在提及小米17产品团队年终奖金翻倍时,其称可以考虑考虑。 根据小米公布的数据,小米17全系开售仅5分钟便刷新了2025年国产�
昨晚卢伟冰进行了直播,期间其透露,小米17系列真的是太好卖了,同时不少果粉也在加速转投到小米阵营中。 按照卢伟冰的说法,小米17系列自9月25日发布、9月27日开售以来,市场反响热烈,整体销量表现远超预期。 卢伟冰透露,截至目前,小米17系列整体销量相比上代产品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Pro系列销量约为上代的三倍,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动力。
小米17 Pro的副屏功能正加紧开发,投入超10亿元。该副屏采用与主屏同材质的龙晶玻璃,支持LTPO自适应刷新率技术,2.1英寸AMOLED屏幕横向覆盖后摄模组,兼具美观与实用。用户可通过副屏快速查看通知、接听来电,无需翻转手机;拍照时可作实时取景器,提升构图效率;还支持自定义壁纸功能。小米高管透露用户对副屏需求全面爆发,各类定制化诉求层出不穷,团队将持续推进新功能规划与开发。
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宣布将于10月15日20:00开启返场直播,重点回应小米17系列相关热议。该系列上市后销量持续攀升,累计已突破100万台,较上代同期增长20%,其中17 Pro系列为主力机型。全新妙享背屏引发市场关注,支持自定义显示与实时自拍预览功能,研发投入达10亿元。卢伟冰透露将在直播中详细介绍背屏技术后续开发计划,行业分析指出该设计通过个性化定制增强用户粘性,或成高端机型差异化竞争新赛道。
小米17系列已提前上市,国庆销量破百万。爆料显示,小米17 Ultra将元旦前发布,首次采用国产豪威科技1英寸主摄OV50X,配备四摄方案:5000万像素主摄、超广角、长焦及2亿像素潜望长焦。该主摄支持单次曝光HDR、四合一大像素及高帧率视频,可实现电影级拍摄。此外配备6.85英寸2K LTPO OLED窄边屏、骁龙8 Elite Gen5平台,支持无线快充与大容量电池。
小米17系列手机上市后市场反响热烈,5天内销量突破100万台,远超往代产品。其凭借"妙享背屏"创新设计、卓越影像能力等亮点,迅速成为消费者新宠。小米正全力提升生产效率、增加备货,力求满足市场需求。部分热门版本已出现缺货现象,线上线下均供不应求。其中17 Pro Max单机型表现尤为抢眼,打破今年国产手机首销日销量与销售额纪录,彰显小米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强大竞争力。
10月3日,小米14 Pro Max推送澎湃OS 3.0.16版本更新,核心优化“妙享背屏”体验,修复相机与系统稳定性问题。重点调整高频交互场景下的动态通知显示逻辑,提升待机能耗和自动亮度表现,解决龙湖App闪退异常。相机方面优化长焦镜头对焦噪点,加快启动速度,增强连拍与动态照片流畅度,全面改善使用体验。
小米一款型号为25128PNA1C”的新机已经入网,这将是小米17 Ultra的双卫星版本,预计是最顶配,支持支持天通一号、北斗短报文,12月发布。 另外,该机与此前入网的普通版一样,标配了UWB天线,之后可能会逐渐成为小米所有旗舰的标配,能够实现更方便精准的汽车解锁。
小米17系列首销成绩亮眼,5分钟刷新国产手机销售纪录,销量突破100万台。雷军宣布延长首销权益至10月31日,并提供碎屏险、只换不修等三大权益。其中Pro Max机型表现突出,突破6000元价格门槛,实现产品结构历史性改善。小米通过创新策略和用户需求洞察,成功打消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顾虑,市场反馈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