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猫抓病最新资讯  > 正文

13岁男孩手臂长瘤确诊猫抓病 医生:或因其常喂流浪猫

2025-09-10 13:51 · 稿源: 快科技

青少年手臂现异常肿块 医生确诊罕见"猫抓病"

9月10日,福州某医院接诊了一名特殊病例。13岁患者小宇(化名)因右上臂出现不明原因肿块就医,经诊断确诊为罕见的"猫抓病"。

据了解,患者最初表现为手臂内侧红肿症状,且肿块持续增大。接诊医生通过磁共振检查发现,该病灶特征与普通肿瘤存在明显差异,结合患者有长期接触流浪猫的病史,初步怀疑为猫抓病感染。

医学专家介绍,猫抓病是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猫科动物抓咬传播。典型症状包括发热、皮肤损伤及淋巴结肿大,青少年群体发病率较高。

在诊断过程中,医院组织了多学科会诊。尽管常规检测未能检出致病菌,但医疗团队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最终采取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方案。经过系统治疗,患者康复情况良好,一个月后复查显示肿块完全消退。

专家特别提醒,猫抓病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神经系统损伤、眼部病变及内脏器官异常等。建议被猫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彻底清洗伤口,并及时就医处理。同时,家养宠物应做好定期驱虫和健康管理,减少与流浪动物的接触。

该病例的及时确诊和治疗,为类似症状的鉴别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医疗专家呼吁公众提高对动物源性传染病的防范意识。

举报

  • 相关推荐
  • 女子眼睛一按就咯吱响:如有这些症状需注意

    ​11月2日,上海一名女子在化妆过程中,意外发现自己的眼睛在轻轻按压时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这一异常现象让她感到十分困惑,随即拍摄视频向网友求助,询问这种情况是否正常。 针对这一现象,眼科专家指出,按压眼角或揉眼时偶尔出现声音,若未伴随其他不适症状,通常无需过度担忧,也不需要特殊处理。这可能是由于眼部结构或眼周肌肉在特定动作下产生的

  • 专家:男性更年期早期出现大约在40岁 会出现这些症状

    医学专家指出,男性更年期可能比想象中更早出现,约40岁左右进入早期阶段。长期缺乏运动、久坐不动会加剧相关症状,如精力体力下降、情绪波动等。数据显示,40岁以上男性约30%出现激素水平下滑,55-59岁为高发期。专家提醒,若持续出现兴趣丧失、情绪低落、紧张焦虑等症状,并伴有查不出病因的身体不适,应警惕更年期抑郁症,及时就医治疗。

  • 科大讯飞1024发布:讯飞翻译APP迭代焕新,同声传译+音视频翻译重构沟通体验

    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期间,讯飞翻译APP迎来关键升级,重点强化同声传译功能。通过搭载全新语音同传大模型,实现翻译更准、响应更快;新增实时分享、记录留存、悬浮字幕等特性,支持跨场景高效应用。该产品已在东盟博览会等国际场合验证实用性,结合IDC报告八大维度第一的权威背书,彰显了AI翻译技术从研发到落地的全链条优势,为跨语言沟通提供简单如母语的体验。

  • 盖茨:癌症治愈技术将来可能攻克所有传染病

    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日前在摩根大通于旧金山举办的“年度医疗大会”(Annual Healthcare Conference)上表示,医学研究者们正在研究的癌症治愈技术,将来可能被用来“控制所有的传染病”。

  • 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出现这些症状应小心

    一名59岁的男子因被猫抓伤后出现了反复发烧、肘部淋巴结肿大和身体发冷等不寻常症状。经过医生的诊断,确认他患上了罕见的“猫抓病”。对于这些人群来说,预防猫抓病尤为重要。

  • 男子被猫抓伤后确诊“猫抓病”:出现反复发烧症状

    一名59岁男子被猫抓伤后,出现了反复发烧、肘部淋巴结肿大、身体发冷等多种症状。这位患者得的是猫抓病”。小猫比大猫更易传播猫抓病,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尤其要当心,例如肿瘤患者、艾滋病患者、器官移植后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人员以及糖尿病人群感染猫抓病后可能病情加重。

  • 美国顶级传染病专家福奇:美国低估了新冠死亡病例数 百年未见

    近期新冠疫情的关注点都在印度身上,但其实欧美的形势依然很严峻。美国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在一档节目中提出,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比报道的要高,事实上,美国低估了”新冠死亡人数。他说:毫无疑问,我认为我们一直低估了这一数字。”由于统计口径不同,美国新冠疫情也有不同的数字。Worldometer的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5月10日6时30分左右,美国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33475283例,累计死亡病例595811例,24小时内新增确诊病例23929

  • 女子喜欢养鸡鸭患鹦鹉热住进ICU 春季传染病高发

    “杭州日报”报道,今年50岁的女子,近日因高热、重症肺炎难以消退入院,但在进行治疗后,并无好转,当地医生向其本人及家属坦言,病因不明,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建议转院,于是她被送到浙江省人民医院。在做了肺部CT检查后,感染科主任医生发现其右肺都已变白,在详细询问她起居生活后,找到了真凶,就是鹦鹉热。原来该女子住在农村,养有鸡鸭,并且跟�

  • 妈咪爱益生菌怎么样?春季孩子肠道传染病多发家中可常备

    一切蛰伏的美好都被唤醒,万物生机盎然。随着气候逐渐回暖,病菌大量繁殖、传播,极易趁虚侵袭肌体引起各种健康问题,三月尤其高发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家长们需要警惕起来!目前,孩子易发的三大疾病:呼吸道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肠道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过敏,春季风多,孩子更容易接触到花粉、飞絮等各种过敏原,引发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做好以上几点,远离春季多发疾病,好好享受这个美丽的春天。

  • 区块链技术赋能传染病预警系统,担纲“事前诸葛亮”

    自疫情爆发以来,中国人共同经历了太多的遗憾:遗憾偌大个武汉城为了疫情控制不得不封锁自己,遗憾无数的医护人员不得不在全家团圆的节日里奔赴救援一线……回顾疫情的整个过程,我们好奇难道没有重大疫情预警的相关机制对疫情早期进行预警吗?当然有。早在2008年,我国就上线了“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对已知的数十种传染病的监测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预警应急响应。与此同时,还相继建设了国家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以?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