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智元机器人全系列产品818商城开售最新资讯  > 正文

从24小时直播到破界进化:智元机器人的技术突破与未来图景

2025-08-18 10:3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智元机器人全系列产品818商城开售

#智元全系列产品上线商城

#智元机器人产品全面商业化

#智元远征A2直播24小时CityWalk

2025年8月17日8:20至8月18日8:20,智元机器人在上海浦东新区启动“夏日City Walk”24小时全直播活动。其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完成全球首次高温环境下完全自主的24小时行走作业挑战,全程模拟真实户外场景,涵盖柏油、砖石等多材质路面,设置锥桶、减速带等障碍,更经历日间35℃以上高温、夜间弱光等复杂条件。直播中,远征A2全程无遥控干预,自主完成避障、路径规划、步态调整等动作,并通过“热插拔换电”技术实现快速补能,验证了自主行走稳定性、环境适应性及硬件可靠性,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演示迈向实用化的关键一步。

直播期间,“畅想机器人的‘破界’进化之旅”圆桌对谈同步开启。本次对谈汇聚四位跨领域嘉宾,包括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CTO彭志辉、首形科技创始人兼CEO及CTO胡宇航、科技博主洪玲、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共同探讨AI与机器人融合的技术突破、场景落地及未来形态。

主持人:从技术实现、场景落地到用户体验的不同维度,AI为机器人赋予了哪些突破传统机械执行模式的具象能力?这些能力如何让机器人更贴近真实世界的复杂需求?

彭志辉:从常规技术角度,按感知、决策、执行三段论划分,真正的泛化智能并非流水线式的固定作业,而是类即兴应对的能力。真实生产生活中存在大量非结构化环境,例如机器人在仓库取零件时遇到货架移位,倒水时面对不同颜色、形状的杯子,甚至在家庭场景中遭遇宠物干扰等,这些情况都需要机器人具备泛化性,需依托系统架构及大小脑分层架构实现突破。当前技术的重点不仅在于让机器人感知世界,更在于使其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则与上下文逻辑。真正的智能,是在不按预设剧本运行的世界中仍能保持优雅与从容,这需要多项技术突破支撑。

主持人:在技术演进中,“通用智能”的核心特征是什么?从当前弱AI到强AI的跨越,需要突破哪些技术与场景门槛?

彭志辉:通用智能的核心特征是泛化性,这也是其区别于传统自动化规则式弱AI的关键,当前技术正逐步向强AI状态靠近。实现通用智能需要机器人在开放环境中完成开放任务,具备多模态感知、自主决策与任务闭环能力,实现“大脑”与本体的有机结合及端到端执行,每一步都面临巨大挑战。机器人为何需要类人形态?因物理世界是为人类设计的,台阶高度、门把手位置、工具使用方式等均适配人类身体,这不仅能体现生产力价值,还能提供情绪价值,但需突破“恐怖谷效应”,让人产生与伙伴交互的感受,这需要技术突破,应用前景广阔。

主持人:从工具到伙伴,人机关系的进化背后,是人类对“能力延伸”的需求还是对“共生体”的期待?这种融合将如何重构人类的认知与行动边界?

彭志辉:这涉及对机器人的定位,是工具、伙伴还是其他角色。从技术角度看,可类比于人类与手的关系:手是实用工具,若将自我定义为思想、大脑与意识,那么整个身体均可视为工具。人类的自我认知是在与环境交互中形成的自我建模,例如原始人将武器视为手臂的延伸,现代人将手机视为“电子器官”。未来机器人可能逐步具备意识与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替代人类完成任务,成为身体或器官的延伸,届时“替代”的讨论将不复存在,就像现在人们不会担忧“手机替代大脑”一样,机器人也会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持人:技术发展常被低估,若以十年为期,具身智能产业在技术成熟度、场景渗透与社会接受度上可能呈现哪些标志性特征?

王闯:过去一年,机器人从蹒跚学步演进到能够跑、跳、进行双语对话及完成操作任务,变化极为迅速。十年后,我坚信机器人能够承担照顾老人的工作,解决人类不愿从事的任务,甚至能在太空参与城市建设,火星等星球缺乏氧气与食物,人类需依赖生命维持系统,而机器人可先行参与基地建设。若十年后再次访谈,或许已有机器人在火星开展建设工作。

洪玲:作为观察者,我对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但王闯的展望更为前瞻。十年后,人形机器人可能会像汽车、手机一样普及,人们对机器人出现在街头将习以为常,实现人机协同共生与互补,这将是理想的社会形态。

胡宇航:未来可能催生诸多新业态。迪士尼乐园的角色让人们感受到童话世界的氛围,而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面对陌生人。未来或许能在街头见到许多熟悉的机器人角色,它们不一定完全仿真,也可结合远程AR技术,依托大语言模型实现更自然的交互,整个环境如同一个更广阔的开放式迪士尼乐园。

主持人:安全是机器人走进生活的前提,这种“前置化”的安全考量,反映了公众对技术的哪些深层担忧?构建安全体系时,硬件、软件与算法层面需形成怎样的全链路冗余?

王闯:我们始终重视安全建设,作为行业首个量产企业,也是唯一获中美欧三国认证的企业,投入大量资源优化设计以通过安全认证,覆盖硬件、软件、算法层,对系统能力要求极高。我们制定了严格的稳定性标准,如8台机器人连续行走60小时、360小时,目前正开展720小时测试,本次直播也是因为实验已验证其稳定性。

洪玲:工业场景的安全冗余较高,但进入家庭后需考虑老人、儿童等复杂环境,涉及力度控制、本体安全、交互安全等多维度。信任是关键,如同自动驾驶初期存在的担忧,随着使用增多,信任建立后安全问题会逐步缓解。当前对机器人的接纳是第一步,信任需要技术支撑,家庭场景的安全问题会更为突出。

胡宇航:C端场景风险较高,我们会先从B端切入。交互中的安全涉及避免误导用户或产生负面内容,我们会进行严格管控。

主持人:从技术本质与用户需求出发,好的人形机器人应具备哪些核心特质?这些标准背后,是优先考量工具价值还是伙伴价值?

胡宇航:首先是安全,能预判人类场景中的风险,防止伤人;其次,对工具属性需有容忍度,能完成任务即可,再追求更快更高效;最后,能与人自然交互。

洪玲:进入生活的机器人,需安全、美观、智能且反应迅速,当下许多机器人反应不够快,但技术迭代会加速,未来有望实现快速对答。目前对机器人的包容度较高,未来需提高要求以推动技术进步。

王闯:智元的标准包括:成本可控,避免过高定价;无明显短板,本体强壮、交互智能、运动能力适配生活场景、作业能力持续提升。最终机器人未必需要无所不能,但商业化后可能有几百万台出货量,就像人类虽有短板仍能在社会立足。

主持人:从感知、决策到执行,当前制约机器人大规模落地的最核心技术瓶颈是什么?突破这些瓶颈需要哪些跨领域的协同与生态支撑?

胡宇航:首行科技认为,模型反应速度与智能水平影响交互智能,关键在于小脑与大脑的协同,这是AI技术的核心瓶颈。制造业能造出精密设备(如手表、飞船),硬件问题可解决,更底层的瓶颈在于模型智能。

洪玲:作为观察者,我认为只要保持对技术的好奇心、支持与信任,创业者坚守产业信念,用户愿意体验,就没有难以突破的难题。不必恐慌“被替代”,未来将是深度人机协同时代。

王闯:机器人与人类的差距巨大:人类全身具备触觉、温度感知,味觉难以模拟,视觉避障能力强,大小脑协同能力(如闭眼扣扣子、系鞋带)对机器人而言极具挑战。从硬件到软件算法,处处都是难题,需要上下游伙伴共同攻克,再深耕十年应该能持续突破。

本次对谈围绕AI赋予机器人的核心能力、通用智能的本质与门槛、情感交互与生产力的融合、外观美学的价值、技术瓶颈与未来图景等核心议题展开,四位嘉宾从技术研发、商业落地、用户视角等维度,勾勒出机器人从“机械执行”到“智能协同”的“破界”路径。

从远征A2的24小时直播验证,到对谈中对通用智能、人机融合的深入探讨,这场交流不仅连接了技术突破与真实场景,更揭示了机器人进化的底层逻辑,以技术可靠性为基,以场景需求为纲,以人机协同为向。它既是对当下技术成果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锚定:机器人的“破界”不仅是技术参数的突破,更是对“如何服务人类”这一核心命题的持续回应,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方向指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智元四足机器人 D1 系列重磅发布 ,同步上线智元商城开售

    智元机器人8月18日发布三款四足机器人产品:D1Pro(文娱商演)、D1Edu(教育科研)和D1Ultra(工业级应用)。D1Pro主打轻量化(15kg)与高动态性能,可实现3.7m/s奔跑、35cm跳跃及2小时续航;D1Edu配备标准化接口支持二次开发,适配复杂地形教学研究;D1Ultra具备IP54防护和2kW/kg功率密度,支持8kg负载及恶劣环境作业,集成360°监控与智能识别功能。全系列产品已登陆电商平台,覆盖消费级到工业级应用场景,加速四足机器人产业化进程。

  • 智元机器人OmniHand 2025灵巧手上市 灵动款首发9800元起

    智元机器人正式推出新一代OmniHand 2025系列灵巧手,标志着其在机器人关键部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该系列包含灵动款”与专业款”两大类别,分别针对交互服务场景和专业作业需求设计。 其中,灵动款”OmniHand 2025灵巧手将于8月18日在智元商城及京东平台同步开启预售。其市场指导价为1.48万元,8月18日至31日新品首发期间,用户可享限时优惠价9800元(直降5000元)。同时,具

  • 普渡机器人闪耀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全形态具身智能产品矩阵震撼首秀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8月8日在北京开幕,主题为"让机器人更智慧,让具身更智能"。深圳普渡科技携全形态具身智能产品矩阵参展,重点展示包括全球首款类人形具身智能服务机器人"闪电匣Arm"、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PUDU D9、猫形机器人贝拉Pro及新款机器狗PUDU D5-W等创新产品。"闪电匣Arm"突破电梯控制难题,实现自主乘梯;D5-W机器狗具备超强运动性能,适应复杂地形。普渡通过"一脑多形"技术架构,构建了业界领先的具身智能体系,产品覆盖专用、类人形、人形及机器狗等多元形态,彰显技术整合与创新能力。目前公司业务已扩展至8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货超10万台。

  • 智元机器人姚卯青:以世界模型驱动飞轮,解锁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探索成果与未来方向。公司已发布多款机器人产品,建成规模化生产线与训练场,并在算法领域实现多项创新。为解决数据难题,智元开源了AgiBot World百万真机数据集,并推出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O-1,该模型在三大场景测试中表现优异。公司创新性地提出"本体-数据-模型-场景"全栈布局理念,通过飞轮迭代逻辑加速技术突破。智元还推出GE Bench评测工具,并计划下半年发布新一代机器人AgiBot G2。过去一年,智元已在柔性制造、物流分拣等多个场景取得突破性应用成果。

  • 智元机器人将召开首届合作伙伴大会

    智元机器人将于8月21日举办首届合作伙伴大会,展示具身智能领域最新成果。大会将呈现科技感十足的沉浸式体验空间,重点展示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等八大核心服务场景。远征A2、精灵G1等多款机器人将现场演示迎宾接待、数据采集等硬核技能。当晚还将举办"百台机器人派对",展现自主完成调酒、送餐等餐饮服务的创新应用。公司计划通过渠道网络建设和生态体系发展,加速技术研发与商业落地的核心突破,推动具身智能在更多场景规模化商用。

  • 智元机器人获富临精工数千万元订单,工业具身智能迎来规模化商用突破

    智元机器人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项目合作,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将落地富临精工工厂,这是国内首个工业领域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商业签约案例,也是该品类在全球智能制造场景的首次规模化落地。2025年7月,首套远征A2-W已在富临精工生产线完成工业常态化作业直播,单班次完成1000箱周转箱配送。此次部署实现机器人从"单厂试点验证"到"多厂全线覆盖"的跨越式升级,每日承担500台以上产能的原材料配送任务。该系统通过"具身机器人+AMR"构建深度协同系统,实现从物料出库、产线上料到空箱回收的全流程作业。富临精工表示机器人表现超出预期,单班近万次操作零故障。智元机器人表示此次合作验证了具身机器人技术成熟度,将作为工业具身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标杆案例。

  • 生活小妙招:戴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即可轻松保持健康

    三星Galaxy Watch8系列智能手表通过9大健康技巧帮助用户轻松实现"网红同款"健康生活:1)规律作息时间;2)优化睡眠环境;3)每日正念练习;4)个性化健康目标设定;5)坚持规律运动;6)训练后充分恢复;7)多样化蔬果摄入;8)控制酒精与夜宵;9)保持充足水分。手表配备睡眠指导、生物电阻抗分析、抗氧化指数检测等功能,可提供个性化健康建议,实时追踪身体指标,并通过SmartThings设备优化生活环境,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

  • 全球首个女团机器人被拍卖:成交价超万元

    昨晚,价值9999元灵童念NIA-F01人形机器人在某拍卖平台以1元起拍,最终以10580元成交。 这款全球首款AI具身人形桌面机器人号称全球首个女团机器人”,其身高56厘米,为三分之一人类大小,裸机重量不超过700克。 皮肤采用软质PVC材质,细腻亲肤,触感平滑,骨架由ABS及金属等材料构成,支持用户自行绘制体妆和面妆。 基于自研6-8毫米微型数字伺服舵机,拥有最高34个自由度

  • 周鸿祎与机器人PK球技:带球突破 被机器人抢断

    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现场迎来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决”——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现身加速进化机器人展台,亲自下场与机器人展开1V1足球大战,以球技较量科技实力,引发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根据现场拍摄的视频画面,这场人机足球赛战况异常激烈。比赛伊始,周鸿祎迅速进入状态,展现出灵活的盘带技术,在绿茵场上灵活穿梭,甚至一度险些晃过面前的机器人对手,

  • 起猛了 看到“兵马俑”跳舞了:人形机器人“光子”惊艳亮相

    ​2025年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赛事正酣,8月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群体舞蹈赛吸引了全球目光。来自武汉的人形机器人“光子”凭借出色表现,一举夺得该赛事冠军,成为赛场上的耀眼明星。 在这场比赛中,9台由光谷东智精心研发的“光子”人形机器人与一名专业舞者携手共舞,演绎了经典曲目《秦俑魂》。舞者身着华服,饰演威风凛凛的“将军俑”,而“光子”机器人则�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