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无人机最新资讯  > 正文

索尼ILX-LR1助力无人机实现高效罂粟巡查

2025-08-04 10:4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随着无人机在安防、农业、测绘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在禁种铲毒工作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相较传统人工踏查方式,无人机具备高空广域、低风险、高效率等优势,正逐步成为“智慧禁毒”的关键技术手段之一。顺应这一趋势,连云港空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空巡智能”)致力于罂粟等毒品原植物AI识别系统开发,并在2025年的禁种铲毒巡检项目中,正式将搭载索尼ILX-LR1的无人机云台投入实战使用,为禁种监测带来新突破。

使用索尼ILX-LR1作业中的无人机

精准识别,赋能高效巡检

空巡智能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无人机飞行平台和智慧平台服务,涵盖罂粟识别、风机巡检、光伏板巡检、电力巡检等业务。依托团队自主开发的AI智能识图模型,系统专攻可见光条件下罂粟特征建模,可通过叶片形态、颜色、花果特征等细微差异精准识别,在罂粟苗期的识别率高达90%,花期和果期的识别率不低于95%,哪怕是藏在作物丛中的单株罂粟,也能清晰成像。

索尼ILX-LR1云台于2025年正式投用于禁种铲毒巡检项目,其高像素、轻量化的结构设计,可灵活适配多旋翼和复合翼无人机,高效覆盖山林、农田等地形复杂区域,支持约3张/秒的航拍频率与GPS信息关联,即便在高时速飞行条件下也能确保图像清晰稳定。通过航拍采集到的高清图像,将由AI空巡智能识别系统进行特征分析与目标比对,输出疑似种植点位,为禁毒部门提供高效、精准的预警信息,提供“看得见、辨得准”的硬核科技支持。

使用索尼ILX-LR1前后对比

为什么选择ILX-LR1?核心优势解析

-6100万高像素,精准捕捉植物细节

ILX-LR1搭载约6100万有效像素,具备出色的灵敏度、画面分辨率和动态范围表现。其ISO100-32000的宽感光度范围,使相机能够适应大多数日光环境下的航拍需求,保证图像的清晰度与细节还原能力。此外,ILX-LR1为一款可更换镜头的相机,支持索尼E卡口镜头系统,可根据不同作业场景灵活选用合适镜头。在罂粟巡查等实际应用中,ILX-LR1能够精准捕捉植物叶片纹理、形态结构等细微特征,即便是隐藏在作物丛中的单株罂粟,也能清晰成像,为AI识别系统提供高质量图像基础。

ILX-LR1搭载约6100万有效像素,成像清晰

- 紧凑轻便设计,保障高空作业稳定性

ILX-LR1专为工业应用而设计,具备小巧紧凑的机身机构,尺寸约为100x74x42.5mm,重量仅约243克(本机无显示器、取景器和电池),很好地契合了无人机航拍对小巧体积与轻量化的严苛要求。较轻的机身不仅有助于提升无人机飞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也更有利于延长续航时间,可快速完成高空拍摄任务,有效扩展单次巡检时长,从而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ILX-LR1机身重量仅约243克

- 开放性与高效集成,释放作业效率潜力

得益于深圳鹏扬智慧依据SONY SDK开发的控制系统,实现更加高效的无人机与相机控制。ILX-LR1支持通过相机遥控软件开发包Camera Remote SDK进行远程控制,用户可通过自定义软件调节光圈、快门速度、ISO、焦点位置及影像质量等多个关键参数,提升图像采集的灵活性与有效操控性。此外,机身自带的6Pin接口和SDK模块可与市面上主流的多旋翼无人机和复合翼无人机高效适配,支持相机与无人机的电池模块共享电源,进一步提升了这套组合的集成度和便携性。

在单张拍摄模式下,ILX-LR1可通过模拟控制信号实现约每秒3张的远程遥控拍摄,同时支持将拍摄图像与GPS信息相关联,这对于动态场景或需要快速捕捉变化的场景尤为重要,提升了数据的可信度与实用性。在实际作业中,多旋翼无人机的飞行高度达到100-130米,飞行速度可以达到8-10m/s;复合翼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可以达到150-200米,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0m/s。相较以往方案,整体作业效率提升近10倍,经济效益亦实现大幅增长。

远程遥控调节参数的ILX-LR1

与以往的作业方式相比,在相同地面分辨率的前提下,ILX-LR1的航拍高度提升至原来的5-8倍,整体作业效率提升约8-10倍。这不仅是技术参数上的跃升,更代表着禁种巡查工作效率与成果质量的双重突破。“直到ILX-LR1的出现,我们的作业效率才有了飞跃式的提升。”空巡智能负责人丁远洋表示,“它所搭载的6100万像素全画幅传感器,让藏匿的单株罂粟也能清晰识别,小巧轻量的设计也让航时大幅提升。”

凭借高像素、高开放性与轻量化设计,索尼ILX-LR1成为空巡智能禁种识别系统中的核心设备之一。未来,双方将继续深化合作,探索ILX-LR1搭载不同索尼E卡口镜头的场景化应用,携手以科技赋能智慧禁毒,为国家禁毒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技术动能。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无人机、婴幼儿护理成热门专业!《2025快手高考季数据报告》揭秘新趋势

    快手发布《2025快手高考数据报告》显示:国防科技大学超越清华成为最受欢迎高校;无人机、婴幼儿托育等新兴专业受关注;平台开展"百城志愿报考"公益活动,开设8942场志愿填报直播,总观看量超6.6亿次;"志愿填报"话题视频播放量73.5亿次,搜索量437.6万次;河北、山西等省份用户最关注志愿填报。报告反映出考生选择呈现多元化趋势,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打破信息壁垒,助力高考志愿填报。

  • 无人机被土拨鼠叼进洞 游客求助客服:后者幽默回应

    近日,四川阿坝州一处草原上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趣事:一名游客的大疆Mini 4 Pro无人机在拍摄土拨鼠时,不慎被土拨鼠叼进了洞里,游客无奈之下向大疆客服求助,客服的幽默回应瞬间引爆网络。 事发当天,游客李先生带着心爱的大疆Mini 4 Pro无人机来到草原,打算捕捉土拨鼠的可爱瞬间。在调整拍摄参数时,他将无人机临时放置在了土拨鼠洞口边缘。然而,令人意想�

  • 男子不慎坠崖5日获救:救援人员用无人机连人带担架空运

    科技的发展进步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改变,利用得当,可以很好地造福于民。 据央视新闻报道,近日,河南省新乡市一名男子不慎失足坠崖,被困120多个小时后,最终在多方救援力量的接力协作下,通过无人机定位并吊运脱险。 据悉,由于坠崖地点地势险峻、植被茂密,传统搜救方式难以快速定位,救援人员决定启用无人机进行高空侦察。 经过多次飞行搜索,无人机最终在�

  • 老人用狗试毒蘑菇:结果全家仍然中毒

    四川一家三口误食野蘑菇中毒入院,父亲担心有毒让狗先试吃,见狗没事才敢吃,但没想到的是食用后家人开始呕吐,最终经过治疗后才慢慢恢复。 在此提醒,野生蘑菇不要随便吃,当前随着降雨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然而蘑菇美丽的外表下却暗藏杀机,蘑菇中毒后没有专一特效的解药”,病死率较高。 而且野生蘑菇是否有毒一般人难以准确鉴别,千万不要跟着�

  • 老人用狗试毒蘑菇结果全家仍然中毒 医生:勿采食不明野生菌

    ​近日,四川遂宁发生一起因误食毒蘑菇引发的家庭中毒事件。一名74岁老人为辨别野生菌毒性,让家中宠物狗试吃后,见狗无异常便将蘑菇烹煮供全家食用,不料导致三人集体入院治疗。 目前,患者经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但该事件再次为公众敲响野生菌安全警钟。

  • 老人被蛇咬伤后用白酒消毒 医生提醒:无法达到消毒效果

    ​7 月 28 日有消息报道,近日,四川遂宁发生了一起因毒蛇咬伤处理不当而引发关注的事件。 70 岁的李大爷在户外活动时,不慎被毒蛇咬伤脚踝。情急之下,李大爷自行用白酒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随后才前往医院就医。 然而,当医生检查时,发现李大爷被毒蛇咬伤的部位已经“肿胀发硬”,情况较为严重。根据李大爷提供的毒蛇照片,医生确认咬伤他的是一条蝮蛇。蝮蛇�

  • “银狐”肆虐?锐捷防火墙多维斩杀,让攻击“毒不过墙

    "银狐"病毒严重威胁企业信息安全,锐捷网络推出网安融合解决方案。该病毒通过社交工程学手段,利用钓鱼邮件、伪造网站等方式传播,主要针对企业财务人员。锐捷Z系列防火墙和EG-E系列网关等产品凭借本地多源情报库和20000条IPS规则库,构建全闭环防护体系。病毒采用"白加黑"技术对抗杀毒软件检测,并持续升级攻击手法。企业需通过系统加固、权限管控等�

  • 女子听信偏方感染超级细菌 医生:当心“毒草”偏方陷阱

    浙江东阳53岁的何大姐近日因感觉膝盖发沉,听信街坊敷毛莨能祛湿通络”的偏方,竟从田间挖来毛莨草捣碎敷在双膝上,并用保鲜膜紧紧包裹以求促进吸收”。 然而,当揭下草药时,她双侧膝关节已严重红肿,布满破溃的水泡和渗着黄色脓液的溃烂创面。当晚何大姐还突发高热,被紧急送医。

  • 男子被毒蛇咬伤 网友隔空提醒救命:注射蛇毒血清 及时获救

    ​7月19日,云南玉龙县石头乡发生惊险一幕:一名五旬男子在家中干活时,不慎被一条青黑色带网纹的毒蛇咬伤。事发时男子正在清理杂草,蛇突然从杂物中窜出攻击,其右臂当场出现明显咬痕。 危急时刻,男子通过社交平台发布求助信息,迅速引发网友关注。多位具有野外生存经验的网友隔空指导:立即用绳带扎紧伤口近心端延缓毒液扩散,保持伤口低于心脏位置,切勿剧烈�

  • 男子雨天穿洞洞鞋蹚水感染丹毒:高烧39℃

    据媒体报道,一名男子在雨天穿洞洞鞋蹚水后感染丹毒,整条小腿红肿,伴随39℃高烧。 据医生介绍,如果脚部有伤口,蹚水就会容易感染丹毒,所以皮肤有伤口时要远离脏水。 资料显示,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性疾病。一般发病急剧,常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接近。 所以尽量不要光脚蹚水,蹚水后要及时用肥皂清洗腿和脚并擦干,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