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杀虫剂中毒最新资讯  > 正文

女子紧闭窗户在家狂喷杀虫剂致中毒 需保持室内通风

2025-09-17 10:15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近日,一则女子因在家紧闭窗户狂喷杀虫剂而不慎中毒的事件引发关注。据悉,该女子因家中蚊虫较多,为了增强杀虫效果,选择紧闭家中所有窗户,随后开始大量喷洒杀虫剂。

由于长时间处于密闭空间,且杀虫剂使用量过大,女子很快出现了头晕、呕吐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正是吸入性中毒的典型表现,当杀虫剂剂量较小时,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和全身乏力;而此次女子因密闭环境且用量大,情况较为严重。

发现女子中毒后,家人迅速将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所幸送医及时,经过医护人员的紧急处理,女子最终脱离了危险。

专家提醒,杀虫剂虽然能有效杀灭蚊虫,但同时也可能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高浓度的杀虫剂,其气味和药物成分可能引发人体产生不适症状,甚至导致中毒。夏季人们穿着较为单薄且皮肤毛孔扩张,在喷洒农药类杀虫剂时务必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口罩、穿着长衣长裤等,以避免呼吸或皮肤接触中毒。

在使用杀虫剂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不能为了追求杀虫效果而紧闭门窗。喷洒时要适量,不可大面积过度喷洒,尽量减少在密闭空间内的使用。若在使用杀虫剂后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通风良好的地方,解开其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顺畅;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多喝水,促进排尿以加速毒物排出;要是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

举报

  • 相关推荐
  • 女子紧闭窗户在家狂喷杀虫剂致中毒:切勿在密闭环境中使用

    一名女子因在密闭空间过量喷洒杀虫剂导致中毒,经及时送医已脱险。事件提醒公众:使用杀虫剂需保持通风,控制用量;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应立即移至通风处并就医;家有老人幼儿时更需谨慎。敲响安全警钟,化学用品使用务必小心。

  • 女子用“厨房神器”烤肉致全家中毒:燃气燃烧不充分产生一氧化碳

    张女士一家在使用安装有聚能环”的燃气灶烤肉时,因关闭门窗通风不畅,导致三人一氧化碳中毒。 事发时,张女士将五花肉放在灶上烘烤,为隔绝室外热浪,她关闭门窗并开启了空调。不久后,张女士自觉头部昏沉,身旁的儿子也表示没力气”、头痛,丈夫也出现胸闷症状。 三人随即前往杭州市中医院就诊,均被诊断为一氧化碳中毒,并接受了高压氧治疗。所幸因送医及�

  • 重庆一家七口误食蘑菇中毒 60岁老人吃大青褶伞住进ICU

    近日,重庆市南川区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食物中毒事件,一家七口因误食毒蘑菇而集体中毒,其中一位60岁的老人病情尤为严重,已被紧急送入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抢救,至今仍未脱离生命危险。 据野生菌类科普博主“鸡枞猎人”发布的视频及后续报道,这起中毒事件发生在9月15日的一次家庭聚餐中。当时,这家人食用了自采的野生蘑菇,不料这些蘑菇中竟混有毒性极强的�

  • 男友被毒蛇咬伤 女子第一时间拍照:赢得救治宝贵时间

    近日,重庆巫山县福田镇发生一起毒蛇咬伤事件。一名男子散步时被毒蛇咬伤,其女友陈女士冷静应对:立即拍下蛇的照片,简单清洗伤口并拨打120。照片帮助医生提前识别蛇种,迅速注射抗蛇毒血清,男子仅30分钟获救且病情稳定。网友称赞陈女士“教科书式”急救。专家提醒,被蛇咬伤后应远离现场,尽量记住蛇的特征或拍照,简单处理伤口并尽快就医。此事展现了应急知识的重要性。

  • 男子被毒蛇咬伤 女友教科书级应对:第一时间拿起手机拍照

    重庆巫山县一男子散步时被毒蛇咬伤,女友冷静应对:立即拍照记录蛇样,用清水清洗伤口并拨打120,同步将照片发送医生。经专家辨认确认为原矛头蝮蛇,迅速定位抗蛇毒血清医院,半小时抵达。经三天治疗病情好转,正稳步康复。该案例为公众提供被蛇咬伤后的正确处置示范:拍照存证、清洗伤口、及时就医。

  • 8岁男孩常吃辣条确诊结肠癌 医生警示:需注意添加剂

    ​8月28日,河南郑州一名8岁男孩因频繁腹痛就医,竟被确诊为结肠癌,这一消息令其家人震惊不已。据家属透露,孩子自幼儿园起便经常将方便面、辣条等零食当作正餐食用,长期不良饮食习惯或为致病诱因。 主治医生在诊断后严肃指出,高油、高盐、辛辣刺激类食物会严重损害儿童肠胃功能,增加消化系统疾病风险。他特别提醒家长:"孩子肠胃娇嫩,饮食需格外注意营�

  • 锁定30万级家用SUV销冠!全新一代问界M7上市:27.98万起

    全新问界M7于9月23日上市,推出增程和纯电两种动力共6款车型,售价27.98-37.98万元。新车采用家族化鲲鹏展翼设计,轴距增至3030mm,空间表现更优。内饰升级16.1英寸3K中控屏、副驾娱乐屏及HUD抬头显示,配备零重力座椅和舒云座椅,支持一键放平。智能化方面搭载华为乾崑ADS 4.0辅助驾驶,配备激光雷达和34个传感器,支持全场景智能驾驶。安全上通过超标准碰撞测试,动力提供增程版综合续航1625公里,纯电版续航710公里,支持超快充。

  • 研究人员在柬埔寨发现超级蚊子:对杀虫剂免疫

    好家伙,科幻电影中出现的某些场景竟然成真了!近日消息,据多家海外媒体报道,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对登革热多发的越南和柬埔寨两国蚊子展开研究时发现,当地一种传播登革热、黄疸病和寨卡病毒的蚊子出现变异的比例竟高达78%,能对合成除虫菊酯这种常见杀虫剂成分产生免疫。日本东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的葛西信治及其同事对加纳、越南、印尼和台湾地区的23个蚊子种群进行了采样,研究小组对每个种群都喷洒了大剂量的氯菊酯,这是一种普遍使用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理论上应该能杀死99%的昆虫。有两类蚊子产生了抗药性,而它们雌性个体在接触

  • 欧盟禁止户外使用对蜜蜂有害的杀虫剂 减少伤害

    欧盟成员国星期五通过了最新的投票表决,禁止户外使用对蜜蜂有害的杀虫剂,新限制超出了2013年实施的限制。今天通过的措施全面禁止三种物质(吡虫啉,噻虫胺和噻虫嗪),称为新烟碱类,科学研究表明,在室外

  • 这种“解压”玩具含有毒硼砂 ​专家:家长购买时需注意

    近日,一种号称“解压神器”的软泥类玩具在市场上热销,尤其受到儿童的喜爱。然而,这类玩具的安全性却引发了广泛担忧,原因是其中部分产品被检测出含有毒硼砂成分,对儿童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专家指出,软泥类玩具之所以受到儿童喜爱,是因为其具有可塑性和趣味性,能够满足孩子们的创造和娱乐需求。然而,部分不良商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玩具的延展性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