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大模型最新资讯  > 正文

信通院联合三六零发布《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总体能力要求》

2025-06-24 21:41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为提升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技术、管理、服务等多方面能力,6月24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三六零集团(601360.SH,下称“360”)等企业参与编制的《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总体能力要求技术规范(AIIA/T0225-2025)正式发布。

该技术规范由中国信通院牵头,依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联合360、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亚信科技、百度、信华信、中电万维等20余家单位及40余位专家共同编制。

该技术规范从基础能力、大模型服务能力、行业实践能力和项目质量与风险管理能力四方面,明确了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的总体能力要求,涵盖关键服务能力评价细则及核心能力考核指标,为大模型应用交付供应商明确了能力提升方向和规范依据,助力提高交付质量与效率,也为应用方提供了供应商选择与评估参考。

作为国内大模型头部厂商,360在国内较早布局人工智能大模型发,自研千亿规模通用大模型“360智脑”核心能力位居国内第一梯队。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曾多次表示,大模型只是能力不是产品,只有结合场景才能发挥作用。而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和最丰富的工业场景,为AI技术的深度应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如何让AI赋能百行千业成了亟需面对的时代新课题。

作为AI应用的核心,智能体已成为AI下半场的主角。智能体的应运而出,赋予了大模型“手”和“脚”,恰好弥补了大模型的能力不足,让AI真正融入产业落地应用,释放出巨大价值,推动传统行业实现数转智改。

为进一步探索智能体应用的落地实践,今年6月,360发布了国内首个“超级搜索智能体”——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作为国内首个基于超级智能体技术改造的搜索产品,纳米AI超级搜索智能体仅需用户提出需求,便可依托超级智能体能力理解用户意图,打破各平台的“信息围墙”,直接调用复杂工具,全流程自动执行为用户交付答案,并以“八大核心能力”开启搜索引擎3.0时代,为更多智能体应用的广泛落地提供路径参考。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AI大模型对比完全指南: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大模型?

    文章探讨了当前AI大模型市场众多选择带来的选择困难问题。面对GPT-4、Claude、文心一言等各具特色的模型,普通用户和企业难以科学评估和选择。文章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评估体系,包括基础能力、技术性能、应用场景和商业考量四个维度,并建议采用标准化测试和实际场景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同时介绍了2025年主流AI模型的特点:GPT-4o在多模态交互领先,Claude3在编程和逻辑分析突出,Gemini2.5擅长长文本处理,国产DeepSeek则以高性价比见长。最后强调选择AI模型应基于具体需求,而非简单追求性能排名,建议通过专业对比平台和实际测试来验证。

  • 哪个大模型性价比最高?用这个 AI 大模型费用计算器轻松比价

    AI大模型快速发展,但不同厂商的定价规则差异大,导致选择困难。AIbase推出的AI大模型费用计算器(https://model.aibase.com/zh/calculator)能帮助开发者快速比较主流模型的调用成本。该工具覆盖GPT-4、Claude、文心一言等国内外热门模型,支持输入输出分开计费,实时更新官方定价,无需注册即可使用。用户只需输入文本,系统自动拆分token数并精准计算费用,结果清晰直观可排序。建议根据场景需求选择模型:平衡成本与性能可选GPT-4o、DeepSeek-V2;高精度需求选GPT-4 Turbo;中文场景优选国产模型。使用前通过计算器模拟成本,可避免项目超支风险。

  • 智元机器人姚卯青:以世界模型驱动飞轮,解锁具身智能规模化应用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表演讲,系统阐述了公司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探索成果与未来方向。公司已发布多款机器人产品,建成规模化生产线与训练场,并在算法领域实现多项创新。为解决数据难题,智元开源了AgiBot World百万真机数据集,并推出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O-1,该模型在三大场景测试中表现优异。公司创新性地提出"本体-数据-模型-场景"全栈布局理念,通过飞轮迭代逻辑加速技术突破。智元还推出GE Bench评测工具,并计划下半年发布新一代机器人AgiBot G2。过去一年,智元已在柔性制造、物流分拣等多个场景取得突破性应用成果。

  • 百川开源最新医疗大模型,中国力量领跑医疗AI赛道

    专注医疗后,百川智能交出第一份答卷! 8月11日,百川智能发布第二款开源医疗增强推理大模型Baichuan-M2,其以32B的参数量,在OpenAI的Healthbench评测集上,超越其刚刚发布5天的开源模型gpt-oss-120b。

  • “无限量”供应Claude,就是AI IDE们的百亿补贴

    Anthropic于2025年7月28日宣布,将从8月28日起对Claude Code工具新增每周调用限额——因为少数重度用户全天候高频使用,一次使用成本甚至高达数万美元,远远超过普通订阅预期。 同样在上个月,Cursor曾因其“I’ll keep it unlimited”的Pro收费模式悄然变更为计算tokens限制,导致大量用户抱怨“实际上并非无限”,纷纷在社群中吐槽,迫使公司CEO出面道歉、甚至给出退款补偿。 这两�

  • 2025年国内AI大模型哪家强?上AI大模型选型对比工具,用数据说话!

    文章分析了国内AI大模型市场竞争格局,指出百度、阿里、腾讯、字节等科技巨头与初创公司纷纷布局,呈现繁荣景象。针对用户选型难题,提出需综合考虑参数规模、场景适配、成本效益等关键因素,并介绍了AIbase推出的AI大模型选型对比工具。该工具汇集主流模型最新数据,支持多维度能力对比和场景化筛选,帮助用户快速定位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模型。最后强调没有"最强"的通用模型,只有最匹配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

  • AI模型怎么计费?大模型费用计算器助你精准预算,告别复杂参数困扰

    随着AI大模型普及应用,企业开发者面临复杂的计费挑战:主流模型采用Token计费,但不同模型Token换算差异大(如1Token=1.8汉字或1汉字),输入输出Token分开计价且输出更贵,隐藏成本包括上下文累积、重复调用等。定价模式多样(按量/包月),模型间价差显著(如DeepSeek V3成本仅为GLM-4Plus的1/3)。专业工具AIbase费用计算器(https://model.aibase.com/zh/calculator)可精准预估成本,覆盖GPT-4、文心一言等主流模型,智能处理Token换算和隐藏成本,提供多模型对比分析。实际案例显示,处理10万次咨询时文心一言成本(800元)显著低于GPT-4(2000+元)。未来趋势包括价格战推动成本下降、计费模式多元化(任务分级/套餐组合),建议企业建立成本监控体系,通过场景化分析和动态模型调整实现性价比最优。AI时代,专业计费工具将成为精准控制成本的关键。

  • 聚焦大模型训练效率提升 北大依托昇腾突破细粒度混合并行技术

    北京大学崔斌教授团队在鹏城实验室支持下,研发了面向大模型的高效分布式训练框架。该框架通过统一训练接口、细粒度模型切分与并行策略搜索算法,解决了训练任务多样性和负载不均问题,实现训练效率提升15%。同时利用昇腾计算资源管理能力,优化硬件通信效率,通过计算通信重叠技术提升流水线效率。研究成果已在NeurIPS等顶会发表3篇论文,展现了国产算力在分布式计算领域的潜力,为AI产业自主化突破提供支撑。

  • 工业大模型进入能力正赛,权威评测北电数智骄阳·工业大模型拿下综合排名第一

    国产工业大模型正从概念热潮走向应用深水区。7月24日,SuperCLUE发布中文工业大模型评测基准SC-Industry最新榜单,北电数智"骄阳·工业大模型"以83.44分获综合第一,在应用能力(90.07分)、工业数据分析(90.38分)和工业智能体(89.97分)三个细分维度均居榜首。报告指出,产业级应用能力成为新分水岭,国产模型在工业任务能力方面实现突破。北电数智通过建立工业数据标准体系、研发场景化微调数据生成技术等举措,构建了精准垂类认知、高质量数据治理和合规管控机制三大优势。该模型将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享"AI+生产"等核心场景的创新实践。

  • AI 大模型选型指南:如何在众多模型中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本文探讨了如何从众多AI大模型中选择最适合自身需求的模型。文章提出应从四个核心维度进行评估:1)核心能力对比,包括通用任务表现和特定领域专长;2)成本与效率,考量API调用成本和响应速度;3)本地化与数据安全,满足合规要求;4)生态与社区支持,关注开发者活跃度和文档完善度。为解决模型对比难题,推荐使用专业平台如AIbase模型广场,可一站式对比主流模型的多维参数和评测数据。通过系统化评估,开发者能更高效地选择契合业务需求的AI模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