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华为最新资讯  > 正文

华为云盘古预测大模型首创 Triplet Transformer 统一预训练架构

2025-06-20 18:1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6月20日,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5(HDC2025)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CEO张平安重磅发布盘古大模型5.5,五大基础模型全面升级,为行业提供全新价值。其中,盘古预测大模型持续探索复杂工业场景下模型泛化的难题,帮助工业领域实现各种工艺优化,系统寻优,解决生产难题。

本次盘古预测大模型的关键升级点是,采用业界首创的triplet transformer统一预训练架构,将不同行业的数据,包括工艺参数的表格数据,设备运行日志的时间序列数据,产品检测的图片数据进行统一的三元组编码,并在同一框架内高效处理和预训练,极大地提升预测大模型的精度,并大幅提升跨行业、跨场景的泛化性。

海螺水泥采用盘古大模型,实现了熟料3天、28天强度预测,科学指导生料配料,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可以添加更多城市建筑废弃物、工业废弃物等固废作为混合材料,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可以协助处理城市废弃物,修复生态环境。

同时,盘古预测大模型已被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供热等多个行业,在工业领域帮助客户实现工艺优化和系统寻优。如宝武钢铁高炉大模型正式上线运行以后,出铁温度合格率稳定在90%以上,每吨铁水可节省2公斤燃料,一个高炉每天就可节省20吨燃料。云南铝业通过坤安大模型,在电解铝场景预测氧化铝添加间隔、氟化铝添加量和出铝量,提升了电解槽综合生产指标,每年降低电耗2600万度。天津能源使用盘古预测大模型,精准预测供热需求,在刚结束的供暖季,实现了100%的均衡供热,能耗降低了10%。

从技术突破到实践落地,盘古大模型始终聚焦行业,在解难题、做难事的道路上不断攻坚克难,以创新技术赋能千行万业智能化转型。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政策引领,云计算支撑脑机接口加速突破

    中国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建立先进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2030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近期,中国脑机接口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脑虎科技通过256通道柔性脑机接口,成功帮助运动障碍患者意念操控智能设备,并实现汉语实时解码,每分钟输出50字、延迟小于100毫秒。这些成果获《自然》期刊专题报道,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优刻得云服务为技术突破提供算力支持,助力数据处理和模型优化。随着技术向高精度、低延迟、多模态发展,应用场景正从实验室加速拓展至临床和消费市场。

  • 哪个大模型性价比最高?用这个 AI 大模型费用计算器轻松比价

    AI大模型快速发展,但不同厂商的定价规则差异大,导致选择困难。AIbase推出的AI大模型费用计算器(https://model.aibase.com/zh/calculator)能帮助开发者快速比较主流模型的调用成本。该工具覆盖GPT-4、Claude、文心一言等国内外热门模型,支持输入输出分开计费,实时更新官方定价,无需注册即可使用。用户只需输入文本,系统自动拆分token数并精准计算费用,结果清晰直观可排序。建议根据场景需求选择模型:平衡成本与性能可选GPT-4o、DeepSeek-V2;高精度需求选GPT-4 Turbo;中文场景优选国产模型。使用前通过计算器模拟成本,可避免项目超支风险。

  • 如何科学比价AI大模型?一文教你用好这个AI大模型比价免费计算工具

    本文探讨了当前AI大模型调用成本计算的重要性,介绍了AIbase费用计算器的实用功能。主要内容包括:1)不同厂商计费方式差异大,存在token/字符/调用次数等不同标准;2)AIbase工具支持主流模型费用对比,实时更新官方价格;3)提供输入输出分开计费模拟,支持自定义参数和结果排序;4)完全免费无需登录,适合快速查询。文章还给出选型建议:轻量任务选Claude Instant等低成本模�

  • 工业大模型进入能力正赛,权威评测北电数智骄阳·工业大模型拿下综合排名第一

    国产工业大模型正从概念热潮走向应用深水区。7月24日,SuperCLUE发布中文工业大模型评测基准SC-Industry最新榜单,北电数智"骄阳·工业大模型"以83.44分获综合第一,在应用能力(90.07分)、工业数据分析(90.38分)和工业智能体(89.97分)三个细分维度均居榜首。报告指出,产业级应用能力成为新分水岭,国产模型在工业任务能力方面实现突破。北电数智通过建立工业数据标准体系、研发场景化微调数据生成技术等举措,构建了精准垂类认知、高质量数据治理和合规管控机制三大优势。该模型将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分享"AI+生产"等核心场景的创新实践。

  • 广域铭岛的工业AI精准决策三要素:实时数据、机理模型与反馈机制

    广域锚岛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发布"Geega工业AI平台+工业智造超级智能体"双引擎,通过实时数据感知、工业Know-How与AI算法融合、决策-执行-验证闭环反馈三大能力,构建工业智能决策体系。该平台覆盖研发、生产、物流等全领域,日均处理百万级调度事务,使工作效率提升30%,年节省24000小时。其创新在于将行业机理知识内化为AI模型,并通过仿真验证持续优化,实现AI与制造业的深度耦合,推动工业智能化从理论走向规模化应用。

  • AI模型怎么计费?大模型费用计算器助你精准预算,告别复杂参数困扰

    随着AI大模型普及应用,企业开发者面临复杂的计费挑战:主流模型采用Token计费,但不同模型Token换算差异大(如1Token=1.8汉字或1汉字),输入输出Token分开计价且输出更贵,隐藏成本包括上下文累积、重复调用等。定价模式多样(按量/包月),模型间价差显著(如DeepSeek V3成本仅为GLM-4Plus的1/3)。专业工具AIbase费用计算器(https://model.aibase.com/zh/calculator)可精准预估成本,覆盖GPT-4、文心一言等主流模型,智能处理Token换算和隐藏成本,提供多模型对比分析。实际案例显示,处理10万次咨询时文心一言成本(800元)显著低于GPT-4(2000+元)。未来趋势包括价格战推动成本下降、计费模式多元化(任务分级/套餐组合),建议企业建立成本监控体系,通过场景化分析和动态模型调整实现性价比最优。AI时代,专业计费工具将成为精准控制成本的关键。

  • 梅卡曼德:赋能新型工业化,为全球工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文章聚焦AI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指出AI技术正重塑工业生产流程、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梅卡曼德CEO邵天兰在WAIC2025论坛上强调,工业机器人需从"自动执行"升级为"协同决策",具备感知、规划、执行闭环能力。针对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场景,提出机器人需强化基础能力(如物体识别、操作技能)和快速部署能力。文章还探讨了具身智能技术发展路径,认为需打通"大脑-小脑-肢体"全栈技术,并分享梅卡曼德全球应用案例——其自研"眼脑手"全栈技术已服务50多国客户,参与制定的工业机器人3D视觉国家标准即将实施。最后指出工业AI落地的核心在于技术工程化能力与行业Know-How的深度融合。

  • 国产算力筑基AI产业变革 并行优化与行业模型WAIC现场共探新未来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由是石科技主办的"算力为基——并行优化与行业模型赋能AI产业变革"高端圆桌对话在上海举行。会议聚焦国产算力突破、并行优化技术及行业模型实践,探讨如何通过软硬件协同创新提升AI产业效率。专家指出,国产超算平台已具备服务大模型能力,但需解决存储扩展及能效瓶颈问题。会议展示了AI在医药研发、能源革命等垂直领域的应用成�

  • 调动不同AI大模型费用怎么算?AI模型费用计算神器算清每一分投入!

    本文探讨了企业在调用不同AI大模型时的费用计算问题。随着GPT-4、Claude、文心一言等模型广泛应用,各厂商的计费规则差异显著:有的按Token收费,有的按调用次数,还有地区定价差异。相同任务在不同模型上的成本可能相差10倍。文章推荐使用AIbase费用计算器(https://model.aibase.com/zh/calculator),该工具覆盖主流模型,支持自定义参数,能快速对比不同模型的调用成本,帮助企业实现精准预算控制,选择最具性价比的AI服务方案。

  • 猿辅导AI大模型:技术深融与场景革新,重构学习体验

    2025年教育科技领域迎来智能化新浪潮。猿辅导集团通过自主研发的"猿力大模型"与开源推理大模型DeepSeek深度融合,构建覆盖"数据-场景-交互"全链路的AI教育生态。其技术方案已获信通院"模型开发5级"认证,成为教育行业首个获此最高评级的大模型。硬件方面推出"小猿学练机"和"小猿AI学习机",实现学习平板与智能基座结合,支持打印、情感交互等功能。校园端覆盖25省市超1000所学校,通过"AI安全驾驶模拟"等项目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编程教育领域推出支持代码实时监测的AI-Agent工具。凭借300亿条学情数据和15亿题库构建的高质量素材库,显著降低"幻觉"风险68%。目前旗下出海产品已服务100多个国家,推动中国教育科技走向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