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工产业蓬勃发展背景下,中国正从「化工大国」向「化工强国」迈进。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业作为化工产业链上游的关键细分领域,不仅承载化工产业基石功能,还广泛应用于农、工、医等国民经济关键领域。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令行业人才与薪酬发展备受关注。
为更好把握行业脉搏,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工会委员会特此发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人才与薪酬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基于薪智平台多维度行业人才数据与薪酬数据,以期为产业上下游各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本次报告涵盖行业上下游分析、龙头企业人效数据、行业人才需求及薪酬水平、行业从业者劳动技能及弹性福利等多方面,全面拆解与还原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以下节选部分核心内容展示,由薪智市场人才大数据平台整理。
01 上游产业现状分析
能源化工行业作为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的上游,其人才需求与薪酬水平对整个产业链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波动与产能优化影响,能源化工行业的招聘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尽管招聘量有所减少,但行业平均月薪稳步攀升,从 2023 年Q1 的8, 964 元/月稳步攀升至 2024 年Q4 的9, 608 元/月,累计增幅7.2%。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对技术导向、复合型导向的人才趋势。
图注:能源化工招聘量及薪酬趋势
1)城市招聘量: 2023 至 2024 年,能源化工行业在主要城市的招聘需求普遍收缩,所有城市招聘量均呈现负增长,平均降幅达30%。其中:杭州(-39%)、青岛(-34%)、上海(-33%)降幅最为显著,重庆(-20%)收缩幅度最小,显示出区域间人才需求分化。
图注:各城市能源化工招聘量
2)城市招聘月薪: 2023 至 2024 年,能源化工行业在主要城市的招聘月薪普遍上涨,平均薪酬增长率达6%,反映出行业对人才质量要求的提升及结构性需求调整。尽管招聘量整体收缩,但薪酬增长表明企业对核心岗位的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的要求提升,行业呈现 “量减质升” 趋势。
图注:各城市能源化工招聘薪酬
3)细分领域发展对比:相较于能源化工业各细分领域,新能源领域收入水平位居首位,而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领域,则因产品标准化程度高,附加值低等产业特性,薪酬水平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也呈现出稳步增长趋势。整体上,各细分领域收入水平分层显著。
以一线城市年总现金收入为例:
新能源:从助理到专家/总监级,新能源行业的年总现金收入均保持领先地位,专家/总监级年薪达77. 69 万元,较矿业高2.0%,较油气高18.9%,较基础化学原料制造(63. 91 万元)高出21.5%。
矿业:年总现金收入紧随新能源之后,但高层级薪酬增幅趋缓,专家/总监级年薪较新能源低4.1%。
油气、精细化工:中高层级(佼佼者/经理及以上)的年总现金收入差距逐步扩大,例如专家/总监级薪酬分别为65. 36 万元和67. 3 万元,较新能源低 18.9%、15.4%。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年总现金收入整体偏低,专家/总监级年薪仅为新能源的82.3%。
02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人才与薪酬
1)龙头企业营收与人效分析:为更全面了解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产业经营状况,《报告》选取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头部企业,并着重分析企业营收与人效水平:
●营收对比:从 2015 年到 2024 年,液化空气、林德和空气化工三家国际巨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尽管在某些年份有所波动,但整体表现强劲。相比之下,杭氧股份和金宏气体这两家本土企业虽然营收规模较小,但也显示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在 2021 年后增速加快。
图注:行业头部企业近 10 年营收
●毛利率:上述几家企业中,液化空气、林德和空气化工的毛利率在这几年间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尤其在 2024 年显著下降。而杭氧股份和金宏气体的毛利率则表现得相对平稳,但金宏气体在 2018 年至 2021 年间有明显的波动。这些变化可能反映了各公司在面对市场环境变化时的成本控制和定价策略调整。
图注:行业头部企业近年毛利率
●人效水平:从 2018 年到 2024 年,液化空气和林德的人均营收(人效)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尽管在某些年份有所波动,特别是在 2022 年和 2023 年达到较高水平。
相比之下,空气化工的人效在 2022 年达到峰值后略有下降,而杭氧股份和金宏气体的人效则表现出较为平稳的增长,显示出这两家本土企业在提升员工生产力方面的持续进步。
图注:行业头部企业人均营收
2)人力核心指标分析:《报告》研究表明,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涨薪率在2022- 2025 年期间呈“先高后稳”,整体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
●涨薪率方面:研发类剧烈波动,工程类市场类相对稳定不同职能岗位涨薪率分化显著,研发类岗位受行业周期影响明显,而生产、销售等职能呈现“缓涨缓跌”特征;反映出行业技术升级与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影响:
研发类岗位剧烈波动: 2022 年涨薪率9.1%居首, 2024 年骤降至 1.4%,反映产能过剩导致的研发投入收缩; 2025 年预计反弹至5.6%,研发领域人才需求可能重启。
工程类岗位成“稳定器”:涨薪率波动幅度仅1.5%,年均增速稳定在 5.0%-5.7%,凸显其在生产工艺优化、设备智能化改造中的不可替代性。
生产类职能“成本管控优先” : 2024 年生产类涨薪率仅1.6%,低附加值环节可能进一步向自动化、低人力成本区域转移。销售类岗位受市场周期性影响巨大,等待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3)应届生起薪方面:学历溢价率分歧,硕士起薪结构性回调。2021- 2024 届应届生起薪中,硕士与本科学历溢价持续减少,重点院校的部分专业博士薪酬增幅领跑全学历层级。值得注意的是, 2024 届硕士起薪出现分化:重点院校硕士薪酬较 2023 届下降6.9%(16,000-14, 900 元),而普通院校硕士微涨2.5%,反映企业在高学历人才招聘中更注重“性价比”。硕士与本科薪酬的差值越来越少,倒逼硕士生向研发技术岗聚集。
4)人才需求:《报告》分别对比了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近年来招聘量趋势及薪酬水平。
●招聘量:周期性波动显著, 2023 年后进入调整期。
扩张期(2021Q1-2022Q4):行业在疫情后快速复苏, 2022 年Q3-Q4 招聘量同比增幅达34.3%、11.9%,对应月薪突破11, 000 元门槛。此阶段与全球供应链重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激增( 2023 年前三季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0%)密切相关,企业通过扩大产能争夺市场份额。
收缩期(2023Q1-2024Q4): 2023 年Q1 招聘量达到95, 773 的历史峰值后,连续 6 个季度环比负增长, 2024 年Q4 较峰值缩水49.6%。这与全球需求疲软、国内产能过剩压力加剧直接相关—— 2024 年行业产能利用率降至72%,落后产能淘汰政策加速出清低效岗位。
●薪酬水平:“量减质升”特征明显。
相对薪酬持续攀升:平均月薪从2021Q1 的9, 145 元增至2024Q4 的 12, 239 元,累计增幅33.8%,远超同期CPI涨幅(约8.2%),其中 2022 年 Q1-Q3 薪酬增速最快(季度增幅3.9%-6.3%)。
薪酬—招聘量负相关性增强: 2023 年后出现“招聘量每下降1%,月薪提升0.4%”的负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薪酬水平并未随着招聘量的下降而下降,反而保持稳步增长。
这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成本并未下降,刚性成本在影响薪酬水平;另一方面是因为技术迭代重塑人才结构,提升了整体的劳动生产率。
除上述节选内容之外,《报告》着眼于行业人才需求特征、人才管理趋势以及员工体验等多维度需求,同时还整合基础化学原料制造行业从业者劳动技能要求、弹性福利等相关数据。
关于薪智:
薪智平台是易路旗下人才薪酬大数据平台——以企业人才规划、招聘、职位体系搭建、薪酬管理为主要业务场景,运用AI算法+知识图谱+大样本数据处理技术,融合人力资源专业知识搭建的市场人才数据分析SaaS平台。
作为国内领先的人才薪酬大数据平台,薪智以覆盖 10 亿+人才数据量,月度新增 2000 万, 100 多人力资源核心指标,覆盖企业所需多维度市场人才数据:对标企业招聘动态、行业人力数据、企业人效数据等,在市场独树一帜,高度贴合当下市场环境中企业亟需比较准确管控成本同时吸引、保留人才的刚需,有别于目前市场上类似于招聘平台、传统薪酬调研机构的数据样本量来源单一、周期长落后于市场形势变化,薪智以大而全的数据量、多渠道数据来源、实时更新的特点获得了诸多世界 500 强、中国 500 强的青睐,帮助中大型企业在全球化经营过程中,准确制定薪酬战略。除此之外,薪智人才薪酬大数据平台底层接入DeepSeek等先进的语言模型,让企业HR及管理者不仅能够及时查询全行业比较新薪酬数据、岗位数据、人才数据,对标竞品布局,而且可以通过平台上的薪酬AI助手,以问答的形式快速总结、提炼,挖掘薪酬数据趋势背后的原因,驱动业务准确决策,先竞争对手一步布局未来。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