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二次元周边最新资讯  > 正文

Soul《2024 Z世代新兴趣报告》正式发布:00后每月愿意用1/4收入为兴趣爱好买单

2024-09-26 14:4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捏捏、谷子(“Goods”商品的谐音,泛指二次元周边)、吧唧(泛指徽章类周边)、痛包、拆卡、包搭子、徒步...... 2024 年,这些新名词是否频繁出现在你的视野中?

根据兴趣社交平台Soul App数据显示,今年6~ 8 月,关于谷子、吧唧等话题的分享量环比增长576%,阅读量环比增长 1270%;而捏捏、慢回弹等话题的内容分享量环比增长120% , 阅读量环比增长531%。

无论是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双人 10 米台的赛后采访中展示的痛包,还是热到发烫、被众多二次元爱好者追捧的线下谷子店的限量周边,如今,这些兴趣爱好正成为年轻人之间新的社交货币,也是年轻人在找寻生活锚点时重构“附近”的最小单位。

以兴趣展现个性化的自我,相遇志同道合的伙伴,碰撞创造的火花,年轻人中新的兴趣风向也正掀起新的消费、娱乐的热潮。现阶段,年轻人中流行怎样的新潮流文化?他们又因何而买单?新的兴趣爱好创造了哪些价值?近期,Just So Soul研究院基于Soul App展开兴趣调研,共有 3481 位年轻人参与,其中超过八成为Z世代。

根据此次调研发布的《2024 Z世代新兴趣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年轻人正在重新定义兴趣,“新兴趣”指向了更多时间、金钱的投入以及更深的情感映射;年轻人愿意为爱消费,平均每月在自己的兴趣上花费 1645 元。新兴趣产生新链接,Z世代平均因爱好认识5. 8 个新朋友;新兴趣也诞生新价值,超一成Z世代已在爱好中赚到钱。

「新兴趣」——

超 7 成Z世代人均三个以上爱好,

9 成年轻人重新定义「兴趣」

当快节奏的工作不断挤压生活的空间,身处其中的年轻人正通过兴趣爱好重拾对生活的热情,也在重寻“日常感”中明确生活的确定性。

报告显示,年轻人中仅10%选择“没有兴趣爱好”,其中,超 7 成Z世代人均三个以上爱好。读书、绘画、制作捏捏、骑行、露营、逛博物馆......因为兴趣爱好产生的快乐,让人在超脱日常中获得片刻喘息,同时也构成了多元日常的本身。

以代际来看,年龄不同,热爱也有差异。从调研数据可以看出,因门槛低、普及程度高,在各年龄层中,娱乐休闲(听音乐、追剧、看电影、逛博物馆等)和体育运动(如健身、户外徒步、露营、钓鱼等)都是被选择最多的两个兴趣爱好——或许是因为年龄增长后,更需要健康平衡工作和生活, 90 后明显更注重体育运动。除了娱乐休闲和体育运动, 00 后展现出了对泛二次元(游戏、动漫等)的热爱,而 95 后则更偏好养宠(猫猫狗狗、异宠等)。

有趣的是,从年轻人的选择来看,食玩,咕卡、手账、捏捏等DIY手工、三坑(JK、汉服、Lolita)这些曾经“小众”的兴趣爱好也进入了热门选项前八位。

和曾经流行的兴趣爱好相比,当下,年轻人已经明显感受了变化在产生——兴趣被重新定义,“新兴趣”已出现。

调研结果显示,仅2.3%的Z世代认为,和年长一辈相比,这代年轻人的兴趣爱好没有任何改变,而超九成的年轻人则认为有变化,其中,70.6%认为“有很大变化”。

而这些改变具体体现在,对兴趣爱好的投入更深入,包括投入更多的时间、金钱、情感(49.2%),兴趣爱好更容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影响(48.1%),兴趣爱好对生活和幸福感的重要性越来越高(44.1%),更多元、细分、具体(41%),对兴趣爱好的参与度更高(34.9%),大家的创造力更强(32%)等。

近年来,捏捏、咕卡、痛包等在年轻人中快速流行, 2024 年 6 月~ 8 月,兴趣社交平台Soul App上的数据增长也体现了这一趋势,例如,痛包等话题内容的分享量环比增长223% ,阅读量环比增长791%;徒步、露营等话题内容分享量环比增长169% ,阅读量环比增长275%。

在这背后正是“新兴趣”的崛起,即兴趣与人们日常生活的链接更加紧密,意味着更多的时间、金钱投入和更深的情感映射。数据显示,34.12%的年轻人每周在兴趣爱好上投入5~ 10 个小时,甚至19.42%的年轻人每周投入时长超过 20 个小时。

「新链接」——

Z世代平均因爱好认识5. 8 个新朋友,

年轻人平均每月“为爱”消费 1645 元

入坑,有时仅仅需要一个契机。在社交平台上看到网友分享(54.69%),朋友、同事安利(46.14%),线下偶然接触到(39.39%),这是发现兴趣爱好、“缘分开始”的三种最主要的方式。

而入坑后,谁又能克制住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热爱?毕竟,兴趣是人与世界、与他人链接的最 好方式。因兴趣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与同好们共同形成自在舒适的同温层,也是在投入兴趣爱好过程中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报告显示,在年轻人中,仅9.5%“不找同好,自己一个人玩”,而更多年轻人都在积极寻找同好,其中,从身边朋友、已经认识的人中挖掘(49.8%),Soul App等兴趣社交平台(47%),相关话题、社区、群聊(35.7%)是发展同好、分享交流的主要渠道和方式。

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个体逐渐“原子化”,传统的地缘、亲缘关系网络式微,而围绕兴趣爱好建立的趣缘社交成为重要的社交组成部分。

此次调研显示,Z世代平均因爱好认识5. 8 个新朋友,39.2%的年轻人因兴趣爱好结识 3 个以内的新朋友,27.4%结识4~ 6 个新伙伴,10.7%则认识了7~ 10 个新朋友,甚至有22.7%的认识了 10 个以上新朋友。

这些因兴趣诞生的友情,有的成为了同好搭子,有些则转化为了至交好友。在回答关于“和因兴趣爱好而结识的同好,通常会维持多久的友谊 ”时,42.4%的年轻人表示“很持久,除了兴趣爱好之外,也会不时联系”,40.37%的年轻人则主要在“有兴趣爱好相关话题的时候才会联系”,18.23%则“参加完活动或者交流过一两次后就不会再联系”。

兴趣诞生友谊,同时,兴趣也延展出巨大的消费前景,为爱买单、为情绪价值买单,已经成为现阶段年轻人消费的一大特征。

根据报告数据,仅10.6%的年轻人表示“爱好基本不花钱”,更多年轻人都有定期为兴趣爱好消费的行为,其中,26.2%每月为兴趣爱好而消费“ 500 元以内”,月消费在500~ 1000 元、1001~ 2000 元、2000~ 3000 元、3000~ 5000 元的比例分别为24.4%、12.8%、9.4%和6.4%,此外,还有10.2%的年轻人每月“氪金” 5000 元以上。

总体来看,此次参与调研的年轻人平均每月“为爱”消费 1645 元。而对比年轻人的税后月收入,这已经算是不小的一笔支出。特别是对刚刚步入职场、拥有独立经济能力的 00 后来说,他们每月愿意花费税后月收入的四分之一为爱好买单,获得情绪反馈。

为兴趣消费有时无关商品的使用价值逻辑,而重在附加的情感价值,此时原本的消费决策有了不一样的影响因素。超六成的年轻人表示在为兴趣而消费时,并不太具备“价格敏感”,其中,34.05%表示价格敏感度“一般”,10.13%选择“价格不敏感”,还有8.33%的年轻人“完全不在乎价格,为爱买单”。

「新价值」——

超一成Z世代已通过爱好赚到钱

过半年轻人愿意将兴趣爱好发展为职业

人类学家项飙曾经提出当下年轻人普遍面对的“意义贫困”议题,即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社会流动性加大、价值多元冲击等因素影响下,个体在主导意义系统中工具性意义与价值性意义的连接发生断裂,导致个体在生活、工作等方面感到缺乏目标和价值感。

丧失生活感和幸福感的感知力,也造成了很多年轻人普遍感到“精神内耗”,陷入焦虑的漩涡。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年轻人希望以兴趣构建全新的生活哲学和价值体系,重新掌握生活的“舵”。

在“兴趣爱好给生活带来了哪些价值”的问题上,情绪价值、精神或情感健康(57.6%),充实业余生活(47.3%),表达自我、提升自我认同感、满足感(41.4%),提升自我技能、个人成长和学习(39%),社交联系、扩大社交圈(36.9%)是年轻人普遍感受到的价值点。

有趣的是,有15.2%的年轻人表示兴趣爱好已经为其带来了收入。其中,因兴趣爱好获得经济收益 1000 元以下、1000~ 3000 元、3000~ 5000 元、5000~ 1 万元和 1 万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1.2%、17.9%、16.5%、12.9%和21.5%。

而以兴趣创造收入的方式包括了从事相关行业、创业(57.59%),产出相关的周边、手工艺品,如捏捏、串珠、棉花娃娃、同人谷子等(50%),二手转卖周边、道具(44.3%)等不同的方式。

从调研结果来看,如今将兴趣发展为职业、事业并不是一件小众的事情,过半年轻人选择愿意发展为职业或者将其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中,12.1%的年轻人表示“已经是我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职业了”,还有20.4%的年轻人表示“算副业,是较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新的兴趣也正在创造新的职业,谷店店主、捏脸师、Coser、捏捏手工制作者等是年轻人调研中比较多提及因兴趣爱好而尝试的新职业。例如,在社交平台Soul上诞生的捏脸师,便是热爱头像创作的年轻人通过分享、售卖自身作品,在平台系统支持下赚取收益,据媒体报道,有捏脸师曾月收入近 5 万元。

以兴趣创造价值(包括情绪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年轻人创造美好生活的努力。而无论兴趣爱好如何变化,潮流文化如何迭代,在以兴趣拥抱世界的过程中,年轻人正摆脱“悬浮”,以热爱重建属于自己的“附近”。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浙江小伙二次入伍 女友含泪送别:等他回来娶我

    近日,在浙江发生了感人至深的一幕,一位年轻小伙踏上二次入伍的征程,其女友含着热泪前来送别,并深情表示“已经等过他两年,现在继续等他回来娶我”。 据悉,这位浙江小伙此前已有过一段军旅经历,如今他再次

  • 女子结婚请18个“摩友”给自己接亲 两人均是摩托车爱好者

    ​近日,江苏徐州一场别开生面的机车婚礼吸引了众多网友的目光。新娘王女士与新郎均是摩托车爱好者,两人因摩托车结缘,最终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为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婚礼,王女士特意邀请了 18 位摩友组成接亲车队,为他们的爱情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 婚礼当天,新娘王女士身着洁白的婚纱,与身着礼服的新郎一同骑上摩托车,行驶在车队的最前方。他们身后, 1

  • 2025,年轻人情绪消费新趋势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最近几年,消费者总喜欢买那些“看起来没用,但买了就开心”的小物件,比如打工人办公室流行的解压神器蒜鸟、电子木鱼、云烧香App,小红书上风靡的“钱来钱来”手机贴纸,朋友圈里晒不停的限量版盲盒手办,抖音上话题播放量超35亿、火得一塌糊涂的史莱姆,还有助眠神器香薰、ASMR音乐与视频,甚至有人专程在周末去“躺平主题”咖啡馆LIE DOWN COFFE

  • 女子患肾结石22年4次手术 老公帮忙倒立排结石

    云南临沧的徐女士从12岁起就被肾结石困扰,22年4次手术,更棘手的是,结石恰好卡在肾下盏,加上导管狭窄,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 难能可贵的是,她的丈夫始终没有一丝不耐烦,反而每天换着花样帮她完成一件听起来有些特别的事倒立。 由于夫妻二人有生育二胎的计划,医生建议她尝试借助倒

  • 租客长租15年不到1年就被劝退:总租金 16 万元 已一次性付清

    近日,杭州滨江区发生的一起租房纠纷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多方报道,租客夏女士于 2024 年 12 月通过中介与房东签订了一份为期 15 年的租赁合同,总租金 16 万元且一次性付清,月均租金仅 888 元,远低于市场价。然而,入住不到一年,夏女士便因转租问题遭遇房东断水断电,并被贴出《腾退通知》,要求其立即搬离。 据悉,夏女士因家中老人生病需回老家照顾,遂将�

  • 雷军2025年已健身96次 本周有望达成100次全年目标

    今天一早,雷军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健身动态。 其配文健身房打卡,2025年第96次,坚持健身!”,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从进度来看,距离100次的全年健身目标仅差4次,以一周剩余时间推算,本周内他大概率能顺利达成这一目标,其长期坚持的健身态度也成为不少人学习的榜样。

  • 以科技美学重塑生活方式:三星电视与小红书“夜人节”一起打开夜晚的无限可能

    9月19日至25日,小红书“夜人节”在上海中国船舶馆举办,三星携Neo QLED 8K/4K系列、The Frame画壁艺术电视及绚幕激光投影仪Premiere5亮相,通过卓越显示技术与艺术美学提供全方位视觉解决方案。活动以“夜务大厅”和“夜校”为核心体验区,展现夜间娱乐与学习的多元场景。三星产品凭借量子点矩阵技术、AI芯片算力及纤薄设计,打造沉浸式观感,突破时空限制,助力年轻人探索昼夜平衡的生活方式,实现工作与生活的无缝衔接。

  • 谁在真实回应年轻人的 AI 社交需求

    当AI 化身职场军师、创作助手、学习搭子,展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人类角色外包」特质。于是,更多人开始期待,AI伴侣。 这符合商业历史规律,不管互联网处于哪一阶段,社交都是最为关键的基础产品。这更是人类天性使然,彼此连接,对抗孤独的心理与生俱来。AI应用落地大潮中,社交自然也是最为关注的变革方向。 AI 社交原生应用大多是大模型公司探索的产物,工具

  • Soul旗下研究院发布《2025年轻人减肥报告》,解读年轻人减肥态度

    Soul App发布《2025年年轻人减肥报告》,基于2249份Z世代问卷。报告显示,年轻人减肥态度更趋主体性,近六成视减肥为自我管理途径,近半认为是健康管理手段。减肥动机中“外貌好看”占54.7%,但健康因素占比达45.7%。超六成年轻人在三个月内放弃减肥,“坚持难”和“管不住嘴”是主因。值得注意的是,超两成人曾成功减重20斤,对减肥成功的定义也更趋多元,不再仅关注体重数字,更重视身体状态和健康改善。

  • 雷军称最关键的改变发生在2020年 都是被巨大挑战逼出来的

    小米创始人雷军将于9月25日晚发表年度演讲,首次系统披露公司战略转型背后的挑战与突破。演讲将重点揭示两大核心项目:被视为“手机芯片终极突围”的小米玄戒自研芯片,以及汽车业务“十年磨一剑”的技术布局。同时,小米汽车在自动驾驶、电池管理等领域的进展,以及通过“手机×汽车”生态协同构建差异化竞争力的路径也将公开。分析指出,小米从消费电子巨头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的蜕变,既是中国制造业升级的缩影,也反映了全球科技产业格局的深刻变革。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