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储能产业技术最新资讯  > 正文

ESIE 2024 | 应大储之势,瑞浦兰钧宣布进入6.9MWh系统时代并携两大问顶新品亮相

2024-04-15 11:1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主办的第12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4)于2024年4月10日-13日,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盛大举办。

本次峰会围绕“发展储能新质生产力,开创能源转型新格局”的主题,举办高端对话、闭门会议、主题论坛等,上百场新品全球优先发布。同期展览汇聚了500+储能一线品牌,20万+来自政府机构、监管单位、科研院所、及储能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行业同仁齐聚,共同聆听产业前沿之声,共探产业发展之势。

瑞浦兰钧应储能市场大容量之势,在“储能增效,问顶未来”储能系统发布会上正式宣布进入6.9GWh储能系统时代。同期,问顶34优秀h储能电芯、全新升级储能电池舱两大明星产品重磅亮相ESIE2024。

瑞浦兰钧于此次ESIE2024宣布全面进入6.9MWh储能系统时代,将推出6.9MWh储能系统,运用全新中压平台并且实现5年零衰减,从安全防护、智能有效、长程服役三个方面的特点上实现差异化优势,以产品的迭代升级应市场之需。

瑞浦兰钧宣布进入6.9GWh储能系统时代正是对市场需求的及时响应,是问顶技术应用的再次升级和拓展。未来,瑞浦兰钧将持续聚焦极 致储能解决方案,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为市场带来更高性能与安全的储能产品。

同期,瑞浦兰钧全球储能市场总经理易辉琼在ESIE2024新能源与储能融合发展论坛上发表了主题为《问顶电池助力绿色储能产业发展》的演讲报告,并于下午,在瑞浦兰钧展台详细介绍问顶34优秀h储能电芯全面升级的创新优势,以降本增效赋能全储能应用场景,树立新能源行业新标杆。

瑞浦兰钧问顶34优秀h储能电芯采用独 家专利技术“问顶技术”,融合了结构创新技术、工艺技术和装备技术及电化学固液界面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在保持与280Ah电芯同一尺寸下,容量全面提升23%至350Ah以上,具备10000周长循环寿命和20年日历寿命,同时维持至少70%的末期电池寿命。能量效率提升至96.2%,减少了能量在转换过程中的损耗,降低7%的成本,能够为配套储能系统提升32%占地用率,减少10%以上碳排放,在为客户实现进一步降本增效的同时共同实现碳中和目标。

问顶34优秀h储能电芯已获得由德国莱茵TÜV Rheinland颁发的UL9540A热失控风险分析报告、UL1973、IEC62619等认证,具备了通往北美、欧洲等全球市场的通行证。TÜV莱茵大中华区太阳能与商用产品事业部副总经理董斌先生出席发布会并开展了颁证仪式,瑞浦兰钧也进一步以问顶技术的应用拓展打开全球市场,推动全球向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过渡。

问顶34优秀h储能电芯配套的系统产品5.51MWh储能电池舱已在今年二月量产并实现批量交付,也于此次会上进行了量产成果展示。

瑞浦兰钧深耕新能源产业,致力于为行业贡献领先技术和优质产品,提升中国储能产业在国际市场的声量,成功入围本次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2023年度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四。

《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密切追踪主流国家和地区的储能项目、厂商、电力市场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并对其市场发展特点进行了客观总结,作为联盟的奖牌研究成果,连续发布十三年,得到行业的高度认可。瑞浦兰钧成功入围本次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24》2023年度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四,再一次证明了瑞浦兰钧在储能领域的专业技术实力和行业领先的产品力,作为储能行业的领军企业,瑞浦兰钧将继续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可靠的储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与广大合作伙伴共同见证新能源储能行业的蓬勃发展。

在全球能源加速绿色转型、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瑞浦兰钧一直致力于储能电池关键技术的革新和系统应用创新。瑞浦兰钧也将秉持技术创新驱动的理念,应市场之势,以问顶技术为基石,降本增效为主旋律,拓展新能源储能应用场景,让清洁能源遍布全球,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远东电缆石墨烯材料技术赋能新能源转型

    石墨烯正从实验室走向产业核心,被誉为能源革命的“梦幻材料”。凭借超强导电性、导热性和机械强度,直击新能源效率与寿命痛点。国内企业远东电缆率先突破分子级焊接技术,开发石墨烯-铜复合材料,大幅提升导电与散热性能。该材料已通过权威认证,未来将应用于5G基站、新能源车电控系统等高功率场景,重塑能源存储与传输规则。

  • 工业软件“大脑”植入国产操作系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麒麟方案

    全球工业软件巨头达索系统与国产操作系统银河麒麟完成深度技术适配,达索核心平台3DEXPERIENCE(3DX)在银河麒麟系统上实现稳定运行。这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高端工业软件生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新动能。3DX平台作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工业软件,其与国产系统的兼容性验证通过,意味着中国企业可摆脱对国外操作系统的依赖,无缝运行国际主流工业软件。此次合作既验证了银河麒麟系统在高端工业场景的可靠性,也为国产基础软件与国际顶尖工业软件的融合树立标杆,将助力构建安全创新的数字化环境。

  • 持续领跑行业!海辰储能背后的故事:专注只做一件事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成立五年即实现跨越式发展:2019年成立后,2023年储能电池出货量跃居全球前三,2024年上半年升至全球第二。其成功源于专注储能赛道的差异化战略,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全产业链研发体系(全球专利超3900项),推出314Ah电池、∞Cell1175Ah等标杆产品,并首创循环寿命超2万次的钠离子电池。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海外收入从2022年33万元飙升至2024年37亿元,美国得州工厂投产加速本土化。海辰以"极致专注"重塑行业格局,在长时储能、钠电等领域的持续投入,正推动全球能源转型进程。

  • 全球权威榜单发布:海辰储能2025上半年储能出货量位列全球Top 2

    海辰储能凭借定制化解决方案和全球化交付能力,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中跃居第二,电力储能出货量同样位列全球第二。其产品已覆盖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度参与国内外大型储能项目。公司持续技术创新,发布多款长时储能电池系统,完善不同场景解决方案。未来将继续专注储能赛道,以技术驱动全球布局,为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 大眼橙C3系列新品发布会看点十足:“行业巨头+划时代新品”

    大眼橙新品发布会将于8月28日15点举行,线上多平台同步直播。本次将发布三款1LCD投影仪新品:C3 Air、C3D和C3 Ultra,均为现售产品线的升级版。新品在外观、亮度、芯片等方面全面升级,搭载行业首创一体化夜灯云台、120Hz高刷屏及旗舰芯片,重新定义1LCD投影新标准。大眼橙携手TCL华星、联发科、腾讯视频等巨头,带来技术革新。凭借极致性价比策略,有望再次引领智能投影行业,开启1LCD新篇章。

  • 从“同质化”到“价值创造”,LED行业迎来转型关键点

    LED封装行业在成本高压与政策东风交织下掀起自救式涨价潮。2025年8月木林森率先调价,东山精密、晶台光电等企业跟进,形成近十年规模最大、节奏最密集的涨价。行业长期陷于低价竞争恶性循环,政策层面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低于成本倾销,推动行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头部企业凭借供应链和技术优势加速整合,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压力。此次涨价是成本压力下的短期反弹,也是行业告别内卷、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信号。

  • 从经验驱动转向智能驱动,AI为企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传统企业决策依赖管理者经验与直觉,存在主观性、信息不全面、数据处理滞后等问题,常导致决策偏差。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推动决策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提升精准度与效率。启信慧眼等工具整合多维度数据,构建智能决策系统,助力企业规避风险、捕捉机遇,实现科学高效的数字化转型。

  •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昇腾突破知识增强大模型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骞团队基于昇腾平台开发了工业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和大模型增强推理技术。该研究通过融合领域小模型与大语言模型,构建了"初始识别-知识抽取-知识引导反思"三阶段框架,显著提升了知识抽取准确性。在智能运维系统应用中,团队采用ETL架构处理多模态数据,结合RDF语义网技术构建知识图谱,并研发故障智能预测诊断模块。同时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增强与过滤框架,利用PLM嵌入空间降低计算负担,有效提升知识增强的灵活性。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工业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适配,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长时储能赛道爆发!海辰储能以11%全球份额领跑千亿市场

    全球储能市场快速发展,2024年锂离子储能电池市场规模突破3000亿元,其中4小时以上长时储能占比15.4%,预计2030年将提升至50%。中国作为最大储能市场,"十四五"规划新型储能装机目标30GW,长时储能占比不低于20%。海辰储能聚焦长时储能,推出1175Ah专用电芯和6.25MWh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直流侧系统降本15%以上。2024年其海外收入达37亿元,同比增长366%,全球专利超3900项,在欧美建立研发中心和产能基地。海辰通过"技术-产能-市场"闭环生态布局,正成为定义长时储能时代的关键力量。

  • AI钉铛智造全新发布“钉铛云AI OS”,为制造业数智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红壹科技在第二十届中博会期间发布“钉铼云AI OS”工业操作系统,该系统采用“一体·双翼·三擎”架构,整合AI与工业数字化能力,聚焦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痛点。已服务全国50余个制造业核心城市的上万家企业,通过AI智能预测、工艺优化等功能显著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公司核心团队来自阿里、华为等头部企业,致力于构建开放协同的工业生态,助力中国智造走向全球。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