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抖音最新资讯  > 正文

转战垂直领域,抖音、B站、微博、小红书们摸着对方过河

2023-11-23 11:09 · 稿源: 新立场pro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 新立场pro(ID:xinlichang66),作者:V V,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CTR移动互联网用户趋势报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活规模达14.2亿,同比增长1.9%,行业整体流量见顶,头部APP竞争格局相对稳定。在存量竞争时代下,市场增量由垂直领域驱动,通过对高价值用户和特定潜力人群精准定位,获取新增长。

基于此,互联网领域的商业竞争正上演着极具戏剧性的一幕。

自19年抖音切断电商的跳转外链后,“闭环”一词开始兴起。这一原本将流量截留在APP内,搭建垂直产业生态的思路,正逐渐被各大平台所重视,并希冀进一步借此激发品牌广告和效果广告之外的广告需求,带动其找到新的营收引擎。

例如20年小红书推出了垂类建设计划,每年拿出100亿的流量扶持创作者;B站的COO李旎在今年BiliBili渠道合作伙伴大会上,宣布B站将针对美妆、食饮、数码家电、网教金、汽车、电商+大健康、游戏等七大垂直行业,提供针对性的投放模型;

而一向以社会热点和文娱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微博,今年也同样加紧布局垂直领域。在4月的“微博红人节”上,宣布推出“生活+”计划,覆盖时尚、美妆、旅游、运动、美食、母婴以及数码、汽车等消费决策领域,从大V和热点两个方向提升垂直内容权重。

初步看来,各家的举措多少见到一些成效。今年双十一期间,B站垂直行业的商家带来的新客率超过50%;第三季度微博日均垂直热搜流量环比增长了29%,垂直领域内容热搜占比超过了20%。

然而战术的勤奋也并不能完全掩盖过往战略上的懒惰。当下的B站和小红书由于此前在商业化和社区氛围之间的战略摇摆,正深受“塔西陀”陷阱之苦;而互联网资历最老,也是最早布局垂类生态的微博,却因过往比较侧重内容传播效率,对垂类内容布局的深度不足,被外界贴上了“娱乐至上”的标签。

从B站、微博、小红书当下的频频动作来看,大家还是不想放弃垂直市场这块蛋糕,各大平台的垂直领域战局也才厮杀至中局,即便过往贴有二次元以及娱乐至上刻板标签的B站和微博,似乎也都还积蓄着奋力一搏的余勇。

01、谁是垂直领域的“大众点评”

闭环所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互联网流量结构的改变。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9月,抖音、快手、小红书、哔哩哔哩、微博五大典型新媒体平台去重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0.88亿,渗透率达到88.9%,三大梯队态势基本形成,其中,抖音以7.43亿月活独占鳌头;哔哩哔哩和小红书则位居第三阵营,月活分别为3.24亿、1.99亿;而据最新的财报显示,位居第二阵营的快手、微博月活分别为6.85亿、6.05亿。

今年各大平台一方面,“明修栈道”:平台内容精细化、多元化运营、增强用户黏性,图文、音乐、小说、短剧,一再突破内容的边界;另一方面,又在“暗度陈仓”,悄然抢夺用户、冲击变现。

对用户而言,面对当下互联网上呈指数级增长的内容,在纷纷杂杂的内容信息流中,如何降低学习成本,筛选有用信息便显得至关重要。因此一个可以将美妆、美食、数码、汽车、运动等等垂类都囊括在内,类似于“大众点评”的信息聚合平台,或许才是未来演化的趋势。

在这里,由于抖快两家短视频平台在某些商业逻辑以及产品调性的相似性,《新立场》仅以抖音为代表,选取抖音、小红书、B站以及微博四家平台进行拆解分析。

从商业生态上来看。

抖音的核心逻辑是内容找人,在围绕用户兴趣的算法逻辑下,如何把产品植入不同圈层的兴趣内容中,把卖点演绎到多个圈层对应的场景便显得尤为重要。

而抖音可以通过强大的人群数据去触达到相应消费者,这种全链路转化能力,依旧是其基于人群运营的最大价值,尤其是在当下越来越强调品效合一的预算紧缩时期,是其余三者都不能比拟的。

说完抖音,再来说小红书。作为当下最为主流的两个种草平台,小红书和抖音虽然都是首页信息流产品,但二者的内容推荐算法逻辑却大不相同。小红书基于互动效率做流量池的不断放大,给了尾部创作者的长尾内容机会,因此用户经常能在首屏刷到只有个位数点赞的内容。

但这也是间接导致小红书的社区运营之前在内部的话语权一度高于商业化部门,导致其商业化进程不顺的原因。并且目前小红书的MAU和抖快、微博还不在一个量级。

关于B站,其实B站的核心资产并不是内容,而是创作者,内容反倒是创作者之下的二级单位。所以B站的商业化其实主要是围绕UP主本身,尽量发挥创作者的创意能力,撮合和品牌方的合作,用优质内容作为商业变现的出口,至于上热门、流量加投等商业化手段则是在这个核心的延展。

因此以二次元ACG内容起家的B站,社区氛围较其余三者显得尤为浓厚,而带来的一个弊端则是,在本就不算高的MAU前提下,平台还需要时刻思考如何维持商业化和社区氛围的平衡。

微博和前三者的最大差别是内容载体形式,虽然目前微博也有视频内容,但更多还是以图文形式,这就降低了用户参与门槛,提高了即时性和热度。其次,微博热搜可以通过连接话题页,间接承载媒体内容和UGC内容,形成一个网状的传播结构。

不得不承认,通常在整个互联网平台上爆发的热点、话题,往往都会借由微博讨论,二次爆发,并反流至外站长尾传播和演绎一段时间。

例如在对新品发布热点心智有“刚需”的数码、汽车领域,今年小米14系列的预热,澎湃OS系统的宣传,以及小鹏和华为的“AEB”大论战等,都是从微博发起并引发破圈讨论,这种舆论放大器的功能性显然是稀缺的。

所以对比来看,基于抖音在人群运营的优势以及微博在热点运营上的独特性,这四家平台中,倒是这二者比较符合涵盖了产品爆料、开箱测评、数码汽车论坛等垂直领域的“大众点评”角色。

在这里简单插一句题外话,实际上很早之前贴吧本来也有机会成为这样的角色。但由于贴吧的每个吧都像孤岛,普惠且去中心化的,没有内容上升通道,强势垂类越来越强势,弱势垂类用户不断流失,贴吧的多样性便越来越低,中长尾的贴吧越来越少。

或许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今年的“微博红人节”上,微博宣布将微博热搜从“全局头部热点”转变提升为“全局头部热点+个性化热点”。但至于能有多大的效果,是否能避免了重蹈之前贴吧的覆辙,目前还尚不可知。

02、从种草的本质看去,

微博、小红书的各自围城

在这里《新立场》按照统计学中的方法,去掉一个营销高点的抖音,再去掉一个低点的B站,只讨论微博和小红书。毕竟从某些方面来说,二者的相似性足够高,并且也都困在各自的围城里:例如二者都是强UGC的内容平台,并以此形成多样态的内容生态,主营业务也都是广告业务等。

在上文中说完了二者的商业逻辑区别,下面再来对比其KOL垂类粉丝的现状。

据克劳锐《2023看得见的粉丝价值——KOL粉丝分析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微博的美妆、美食等消费垂类创作者生态同比2021年呈现增长趋势,游戏、科技数码等数字产业达人进入粉丝贡献榜Top-10;而小红书的粉丝贡献与达人贡献呈现垂类集中性,时尚、美妆、美食仍是其三大支柱,相较2021年,幽默搞笑、生活记录内容逐渐起势。

微博热门内容粉丝贡献中,男性占比大于女性,且内容也偏向于体育、旅行等重实践垂类,高互动内容商业消费气息浓厚;而小红书热门垂类粉丝依旧以女性用户为主导,小红书的美妆、时尚粉丝增长不及美食,但重点垂类内容正在由美妆美食向其它消费领域延展。并且小红书的种草属性开始逐渐融合至各大内容垂类。

小红书的种草优势强在哪里?

作为一种伴随着社交媒体和达人经济出现的营销手段,种草的目的是为了通过KOL的人设影响力和内容创作能力去说服消费者,促使他们产生产品认知,进而驱动购买行为,种草预算实际是买断了用户对达人内容的注意力。

本质上还是内容营销的一部分,利用和普通消费者有同样角色的达人,进行用户视角补充,对产品卖点做角色定制化的内容演绎,进而用真实的用户的亲身体验做出同一圈层用户会被打动的好内容。

这几年,早C晚A、211洗脸法、三明治护肤法等流行趋势越来越多,逐渐演变成为年轻消费者之间交流的语言,也席卷了国内美妆行业。

这种流行的黑话以旋风之势传播开来,本质原因是其在迎合国内消费者从不专业到专业、从入门新手到资深爱好者变迁趋势的同时,又恰好剥离了成分与功效原本的严肃感。

如果按照小红书的重度使用者丽丽对《新立场》的说法,那就是“小红书这种私密偏生活类场景更容易被种草,而微博更偏向于一个公开表达的场景,更趋于理性”。

这就正如在上文所提到的,微博是更容易结合社会热点、明星热点、热门影视综做内容创作,内容出圈的方向是多元发散的。

例如微博达人@幸福小匀吞,作为一个普通人,她上热搜的姿势,便是借由“佛山电翰”这一热点而完成。

image.png

但坦白来讲,哪个平台更容易产生信任感实质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用户心智培养。

然而想要扭转用户心智,快速摆脱固有标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例如一个精神产品,我们总要追问它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价值、有没有意义。按多数中国人心目中的固有印象,娱乐圈更多是一锅味道浓郁却营养稀薄的垃圾食品。

而不幸的是,微博身上已被打上“娱乐平台”的标签,即便自21年起,微博就在主动降低纯娱乐内容的热搜占比。

但对于小红书而言,“生活化”这种固有印象同样也是一种幸福的烦恼。

因此综上来看,当下微博和小红书都还是彼此先摸着对方过河为好。

03、写在最后

站在当下的节点再去复盘几家互联网领域的商业竞争,小红书和B站商业化进展缓慢,根本原因在于自身“既要又要还要”的战略摇摆:既要理想化地想做好内容,又想要高高端起,还要摆好姿态地去赚钱。反观抖音和微博却并没有这样的“偶像包袱”,当意识到互联网流量天花板渐现之时,就能够及时转换赛道。但垂直市场的竞争才刚刚开始,几家平台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和空间,让我们且看这几位玩家如何在牌桌上继续玩下去。

*题图及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举报

  • 相关推荐
  • 小红书,需要更多张曼玉

    ​最近刷小红书,看见了许多意想不到的身影。 六十一岁的影后张曼玉一身素雅,悠然漫步于大街小巷,没有精修图,没有话题炒作,仅凭一段段鲜活的日常生活分享,如今粉丝数已突破105万。 前不久在网络上爆火的五十五岁国际拉丁舞裁判谢尔盖斯·辛金斯也悄然入驻,这位身高达一米九一、被网友称为“行走的法拉利”的“帅老头”,凭借优越的体态与专业背景,单日�

  • 小红书进军本地生活:“小红卡”预计下月底上线 类似京东PLUS

    小红书近期正积极发力本地生活业务,其内测中的小红卡”计划预计于9月底全面上线。该计划当前主要面向餐饮、休闲活动及展览演出类商家进行招募,首批试点城市包括杭州、上海和广州。 此前,小红书已低调推出这一本地生活消费权益项目小红卡”,并选定有赞作为独家服务商。小红卡”在功能上与淘宝88VIP、京东PLUS等会员体系类似,旨在通过折扣等权益打通用户的线�

  • 小红书该不该绑紧赵露思?

    小红书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2000万”。 从8月3日至今,一连5天,赵露思在小红书以雷打不动的态势每天开播,迅速涨粉超200万。截至发稿,赵露思小红书粉丝量达到2142万,成为小红书首个粉丝量超2000万的账号,并且还在持续涨粉中。 当粉丝为赵露思奔走相告大拉人气时,小红书也顺势将#赵露思直播#话题屡屡送上站内热点榜。8月7日晚,小红书热一话题已经与时俱进为

  • “直播新一姐”赵露思粉丝超2200万:小红书的一场“顶流”合谋?

    95后顶流小花赵露思与经纪公司银河酷娱的解约风波,迄今已有两周多,并终究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网,每天承包热搜的大戏。 高强度直播爆料、疑似内涵同行、本身的粉丝基础等等,使得赵露思的直播间天天都是流量狂欢。截至2025年8月14日15时15分,赵露思各社交平台粉丝总量破1亿。其中微博粉丝数量超3119.4万,小红书粉丝数量超2281.3万,抖音粉丝数量超4601.6万。 身陷“�

  • 苹果官方账号正式入驻小红书,首日吸粉17万

    8月16日,苹果公司正式入驻小红书,24小时内粉丝突破17万,首条视频获11.7万点赞。账号采用小红书标志性红色背景,并推出创新互动技术,用户可通过触感反馈体验特殊欢迎效果。话题#Apple入驻小红书 阅读量近7亿,用户分享与苹果设备的故事形成UGC生态。这是苹果继微信、抖音后在国内开通的第三个官方社媒账号,显示其深耕中国社交生态的决心。数据显示小红书用户iOS设备渗透率近50%,平台科技类内容生态与苹果品牌高度契合。未来账号将侧重产品真实体验分享,强化用户互动。

  • 苹果正式入驻小红书 iPhone 17系列下月发布

    近日,苹果官方正式入驻小红书平台,其简介温馨写道:“你好,这里是Apple,在此和大家分享科技、创意与未来。”此举无疑为即将到来的新品发布增添了更多期待与话题。 据多方爆料,iPhone17系列发布会已定于9月10日凌晨1点举行。按照苹果以往的惯例,活动前两周将会发布邀请函,正式拉开新品预热的序幕。此次发布会将一次性推出四款机型,分别是iPhone17、iPhone17Air、iPhon

  • 小红书发布《2025年上半年户外观察报告》:“周末短途户外”成为城市人群的新潮流

    小红书《2025年上半年户外观察报告》显示,"周末短途户外"正成为城市人群主流生活方式之一。2025年上半年,平台相关笔记发布量超106万篇,互动量达7000万次,总曝光量突破76亿。北京、上海成为热门实践城市,西藏、云南等地凭借独特自然景观成为热门目的地。小红书发起第四届外人节,倡导"到户外,过两天再说"理念,鼓励人们用48小时回归自然。全国文旅部门积极响应,29家机构加入推广行列,推出特色户外路线。报告指出,短途户外活动既能满足都市人群对自然疗愈的需求,也将带动相关装备、旅游等周边产业发展。

  • B站要变成AI站

    互联网平台都在跟AI结合,B站没有成为例外。从新一季度财报来看,B站的AI味儿也越来越浓了。 8月21日,B站公布第二季度业绩,总营收达73.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其中,游戏业务收入为16.1亿元,同比增长60%,广告业务收入为24.5亿元,同比增长20%。由此推动B站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9.9%提升至36.5%,调整后净利润达到5.6亿元,创下历史最好成绩。 从整体来看,B站生态集聚

  • 昔日玉女!60岁张曼玉开通小红书账号

    今日,60岁的张曼玉开通了自己的小红书账号。 目前,张曼玉上传了一段个人视频,和网友们分享在生命旅途中的风景。 在视频中,张曼玉走在竹林小道上,回应为什么要开通这一账号:很多事情都不需要答案,时机是很个人的,当你自己觉得是个好契机的时候,就是个对的契机。” 随后,张曼玉用最新的、好玩的、有用的、好看的、很有意思的、该学的、值得一提的等25�

  • AI日报:阿里开源Qwen-Image-Edit;淘宝“AI万能搜”功能灰度测试;小红书发布DynamicFace人脸生成技术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AI领域创新:1)阿里开源Qwen-Image-Edit图像编辑模型,支持中文渲染与精准文本编辑;2)淘宝测试"AI万能搜"功能,重构电商搜索体验;3)小红书发布DynamicFace人脸生成技术,实现高质量图像视频换脸;4)Gemini API新增URL Context功能,简化网页内容获取流程;5)Nvidia推出小型开放模型Nemotron-Nano-9B-v2,支持智能推理开关;6)马斯克发布Grok Imagine 0.1测试版,进军AI图像生成领域;7)Vercel推出iOS版AI开发工具v0;8)理想汽车发布MindGPT 3.1模型,处理速度提升5倍;9)ToonComposer工具简化动画制作流程;10)ElevenLabs推出视频到音乐生成流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

热文

  • 3 天
  • 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