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到底是谁在吹白象啊?

2023-10-09 14:24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来源:半佛仙人

1

10 月 7 号的女排决赛,我看了全程。

我知道女排现在很牛,但我不知道可以这么牛——卫冕冠 军+ 3 比 0 零封日本,这个成绩太有实力了。

一场比赛给我看得热血沸腾的,打算下楼透透气。

在电梯里一抬头,就看到了这张白象海报:

其实这张海报在电梯里已经挂蛮久了,但放到女排夺冠的当下再来看,就会发现白象似乎预言了这一刻的出现。

它的成绩与女排横压亚洲的战绩似乎形成了某种“互文”,跨越时空遥相呼应。

女排的夺冠,是我们亲眼看到她们在赛场上一个球、一个球杀出来的,但白象又是怎么做到的?

我前段时间在小红书上发现的一件特别有趣的事情,或许可以解开这背后的秘密。

起因是这样的,我那天偶然在首页看到一个热贴,开头就是大大的一行疑问句:

到底是谁在吹白象?

我本来还以为国产品牌这么多灾多难呢,白象这种老实孩子难道也翻车了?

抱着凑热闹的心态点进去,没想到第二句就是:

是我在吹。

这个博主特别可爱,说自己两个月吃了 50 多包白象,还要补充一下之所以只有 50 多包是因为最近忘吃了。

我看了一下这个帖子,下面有接近两千条评论(我是几天前截的图,现在可能已经不止了),绝大部分都是在夸白象好吃。

有在白象走红之前就吃过几百包的;

有用发疯文学吹爆白象的——楼里还夸起了白象的蟹黄拌面真材实料;

在有个网友真诚提问求推荐白象的其他口味后,这个贴子的评论区甚至变成了“白象爱好者交流会”。

几百人聚在评论区的楼中楼里讨论自己吃过的白象口味,人人都是赛博美食家。

这些直接夸白象的只是“绝大部分”,那剩下的呢?

剩下的网友大概是只看了第 一句就直奔评论区了,他们在愤怒地维护白象。

你以为我只是要展示一下大家有多喜欢白象吗?

不不不,如果只是这一个帖子,那并不能说明什么,但这其实是个“连环贴”。

开头那个问句“到底是谁在吹白象?”。

其实是在呼应之前的一个小红书热帖,也就是帖子头图里出现的那个“不是……你觉得不好吃,就说别人在吹捧?”。

于是我又去搜索了一下原贴,发现原帖也是在维护白象声誉。

而这个贴子本身,其实又双叒是在回应更早之前的另一个质疑白象搞营销的小红书热帖。

先强调一下,我是真一个个点进发帖的博主们主页去看过了的,都是些没什么粉丝但平时有活跃动态的真实素人。

这些人的意见,代表的是大众、没有利益关系的那一批消费者。

无论是原帖下面高达四千多楼的评论区,还是回应这个热帖的热帖,又或者是回应回应这个热帖的热帖,所有错综复杂到极 致的互联网剧本杀式舆论,其实都是这些普通消费者在自发地发声:

是我们在吹白象,我们吹白象是因为它好吃。

一个方便面品牌能做到这一步,这辈子值了。

2

品牌想塑造一个所谓高 级其实不复杂,定个天价,找几个这辈子就没笑过的模特,弄一些听起来不明觉厉的奖项,总有冤大头会上钩。

但想让这么多消费者发自内心的喜欢——甚至可以说是宠爱,真的很难很难。

手机圈有个说法叫“精神股东”,但我觉得大家对白象的态度才真称得上精神股东这个词。

你见过普通消费者进了商超第 一件事,先关心里面有没有卖这个牌子方便面的吗?

你见过普通消费者因为大超市、小超市里终于有了一个方便面品牌而欢欣雀跃的吗?

你见过IP地址在上海的普通消费者抱怨上海买不到一款方便面,而另一个同样在上海的普通消费者安慰他会有的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吗?

我在网上冲浪二十多年也算见多识广了,但这阵仗我是真第 一次见,哪怕是那些国际奢 侈品品牌也从未见过有如此牌面的。

但白象有。

它虽然没有顶奢的高溢价、大体量和巨额营销费用,但它有消费者的喜爱、信任和支持,而这些是比任何奢 侈品都更奢 侈的东西。

关键是,这些声量不是虚的,而是真真切切转化成了销量。

大家可以再看一下电梯里这张白象海报:

圈一下关键词——

白象中国面,全 网销售额第 一。

说实话,看到白象这个战绩的时候,我第 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几天前在小红书上看到的那几个连环热帖,以及帖子评论区里那些真实的、活生生的、热切真诚的消费者。

原来他们不光是在为白象发帖和发声,还在用行动、用钱包、用自己的嘴巴和胃来支持白象。

这个成绩,真就是被一个个普通消费者,一包包亲手买出来的。

商超里没有我就到小卖部买,小卖部还没有我就在电商买,买出个一日千里,买出个虎虎生风,买出个原地起飞。

3

对白象创造的这个奇迹,我是既意外也毫不意外。

意外的是 2022 年那场土坑酸菜事件都过了一年多了,白象的热度不但没有降下来,反而还眼瞅着越来越火了。

我还记得当年 315 曝光到土坑酸菜的五分钟前,我刚好开了一桶老坛酸菜。

我正在咽酸菜,直播画面就给到了酸菜坑里的脚。

看着还剩下半桶的酸菜面我沉默了,比在苹果里吃到一条虫子更可怕的,是吃到半条。

我觉得那些脚都不是踩在酸菜上的,而是踩在了我的胃上。

也正是在那次事件中,白象因为过硬的产品质量一夜爆火。

不但官方旗舰店连续两天的单日直播销售额都超过了 200 万元,而且很快几乎所有产品都卖断了货。

但那个节点消费者们对白象的推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对卷入土坑酸菜事件那些品牌不满的发泄和“报复”—— 别以为没了你,我就没面吃了。

而再激烈的情绪也是会过去的,如果白象只是运气好,实际配不上这份热度,那很快就会被打回原形。

但你看上面截的这些图,大家夸的已经是白象的味道和产品质量,是实打实的“好吃”。

这些就已经和其他任何品牌做的任何或好或坏的事情无关了,这一次不需要情绪来推波助澜,白象是靠自己在产品、食材和口味上的积累,把消费者留了下来。

所以白象能有今天,其实毫不意外。

说白了, 2022 年的爆发只是一个契机。

真正让白象杀出来的,是过去 26 年里从未懈怠和放弃过的自己。

在别人忙资本运作、忙营销、忙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情的时候,白象在干什么?

它在研究怎么做出各种各样的地道中国面。

它在挑选小麦的黄金产区,为自己的面提供更好的地道优质原料。

它在研究怎么用 1 年以上的老母鸡、优质鲜棒骨这种真肉真食材搭配天然香料调味,做出货真价实的地道中国好面。

它在合作中国各地名厨,琢磨中国面的口味,悄无声息地拿下“全球食品工业大奖”等诸多美食奖项。

(白象获得“全球食品工业大奖”)

这其中九成九的事情,都是在白象还没有火的时候完成的。

没有外界瞩目,没有鲜花喝彩,甚至没有今天这样来自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但白象依然在坚持,并且一做就是 26 年。

本来大家已经对方便面各种失望了,忽然发现国产面里竟然还有白象这么一个老实孩子,过去 26 年来一直在坚持做中国面,又好吃又有性价比,还有产品优势。

你问我为什么买白象,为什么不但要买,还要在网上护犊子,拼了老命也要维护它?

别逗了,那都不是在支持白象,明明是在用脚为中国食品行业的未来投票。

我买的、我吃的、我支持的,就是我想要的未来。

4

说到消费者对白象的态度,还真有点“护犊子”的意思。

白象这一年多来,表现也堪比从小到大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确实是争气,确实是不负众望——

先是抓住契机卖爆产品,又因为产品质量过硬得到更多消费者认可;

接着靠消费者认可树立起品牌形象,再借助品牌形象卖出更多产品,做到销量领先;

最后因为销量起来了,手里有小钱钱了,有能力进一步建设品牌。

白象这一套小连招下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产品——品牌——销量的正循环。

还记得前面拍的那张白象海报吗?

上半部分是白象中国面全 网销售成绩的喜报,下半部分就是白象最近签约的女足、女篮、女排三大国家队。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孩子不但高考全省第 一金榜题名,还同时受到了清北的青睐招生组已经在门口准备抢人,我连做梦都不敢编这样的爽文剧情。

不仅仅是签约“三大球”国家队,白象董事长兼总裁姚忠良三月两任火炬手、发表“冠 军之志”感言。

对一般品牌来说这些新闻只是最普通的营销事件,你就算连买一周热搜天天刷屏我都不带正眼看的。

但这是白象,所以消费者的态度就是孩子出息了,终于也能上新闻,还能签国家队了。

说白了,消费者是把白象当自己人了。

大家平时都是防着其他品牌做营销,生怕又被洗脑了买了不必要的东西,但是看白象做品牌就怎么看怎么高兴。

为什么就对白象例外?

因为这二十多年来的事实,证明了白象就是个老实孩子啊。

所以大家相信白象不会坑自己,品牌更出名了,销量更好了,也会把钱花在研发和产品上,不会让消费者吃亏。

5

就像一句谚语说的,

你可以暂时骗过所有人,也可以永远骗过一部分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企业也是一样的,小聪明和偷奸耍滑可能会让你在一段时间里赚更多钱,但一旦被消费者发现了你的真面目,那就到了品牌完蛋的时候。

你到底是打着国货的名义道德绑架,还是真的实诚,大家心里都有数的。

别的不会看,性价比还不会看吗?

但你当个老实人,好好做产品、味道真好吃、真有性价比,那消费者不但不会找你茬,反而会希望你多赚钱,甚至为你担惊受怕——

怕你死了,怕你过得不好,怕这个行业没了你更会烂得别出心裁。

我这个人天生情感淡漠,很少被煽情桥段轻易感动。

但往往是白象这种发生于现实之中、完全真实、甚至就是由我自己亲手挖掘出来的故事,会非常非常打动我。

这几乎是一个美好的爽文剧本:

一个曾经意气风发,后又艰难蛰伏的国产品牌,在二十多年后完成了逆袭反杀;

一家在默默无闻不受关注的时刻,依然没有放弃钻研产品、提高质量的企业;

一群用行动和钱包,从舆论和销量上全都竭力支持的最可爱的消费者。

以及一个虽然中间多有曲折,但最终起飞的大团圆结局。

以上这些要素但凡少了任何一个,这个故事都会不够热血和精彩。

但现在它们竟然凑齐到了一起,那这天然就是一个吊打任何好莱坞编剧的商业传奇。

传奇的主角不仅仅是白象中国面,更是我们参与的每一个人。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AI空调市场火热,是谁在赛道上领头奔跑?

    AI空调赛道成为家电行业竞争热点,海尔空调凭借线上线下双增长领跑市场,安装量增长超50%。卡萨帝空调首创AI舒适家系统,通过三大核心模型实现智能调节:1)空气舒适模型动态调节温湿度;2)健康模型结合地域疾控数据提供专业建议;3)睡眠模型优化夜间空气环境。现场演示显示,系统能识别用户模糊需求(如"有点闷"),自动调整运行模式。经认证,卡萨帝获行业首个L3级AI空调认证,重新定义高端空调标准,推动行业向AI时代加速转型。

  • 谁在解锁“贴秋膘”的新方式?

    “贴秋膘,聚亲朋,酒香馔美,饮甘餍肥,一壶美酒喜相逢。吃得汗流长,盼着秋风凉。”当央视新闻主持人朱广权以诗词讲“立秋”,这届年轻人已经将贴秋膘安排得明明白白。 打开抖音等各大平台,从官方媒体科普“如何科学贴秋膘”,到美食博主大展身手制作“秋膘宴”,再到各地达人探店抢先“啃秋”……一方屏幕之间,烤肉的滋滋响声、海鲜的鲜美滋味、瓜果的甜

  • 推客崛起之谜:什么是推客?谁在幕后点燃千万人分销革命?

    2025年“推客”模式爆发式增长,其发展是多方协同的生态进化史。新浪2009年率先注册“推客”商标埋下火种;苏宁2018年实践“自购省钱、推广赚钱”的社群裂变模式,验证社交分销可行性;2025年微信与沸点会深度协同:微信提供亿级用户入口与底层交易基建设施,沸点会加速行业落地,通过三届大会推动“一键推客”小程序和短视频直播分销。核心启示:生态协同大于单点突破,开放共建才能点燃千万参与者参与的新商业模式革命。

  • 500块的手机壳,谁在买单?

    一个手机壳,想在2025年撬动百亿市场。 这又是一个把兴趣做成生意的故事。2011年,设计师出身的香港人吴培燊拿到最新款iPhone4S后,苦于没有找到合心意的手机壳,于是创立了一个名叫Casetagram的App,用户可通过下载ins照片定制手机壳,生意由此起步。 一次偶然的爆单让吴培燊意识到这桩生意的巨大潜力,2014年Casetagram更名为CASETiFY,专做手机配件。一个看似简单的需求,最�

  • ESG二十年:2284家企业32家标杆,都是谁?

    上交所发布《沪市ESG实践二十年》报告,系统总结沪市上市公司ESG发展历程。从2284家公司中遴选出17个行业的32家标杆企业,包括宝钢股份、中国石化、中国平安、海尔智家等行业代表。报告显示,2024年沪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达57%,披露质量持续提升。以海尔为例,2012年即探索产品全生命周期减碳。随着ESG披露要求趋严,中国企业正迎来全面ESG整合时代,这些标杆企业将为更多公司提供实践借鉴,共同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 带4名儿童坐高铁到底需要买几张票:答案来了

    微博话题女子带四个娃坐高铁被要求补3张票”曾登上热搜榜引发关注。问题来了,一个成人带四名儿童乘坐高铁需要买几张车票? 据悉,按照相关规定,儿童按年龄购票乘车分为以下3种情况: 1、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座:由1名持票成年人免费携带,无需购票,但必须提前申明,超过一名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2、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需购买儿童优惠票,�

  • Gemini 2.5 Flash-Lite与 DeepSeek-V3 深度对比:谁在性价比上更胜一筹?

    面对琳琅满目的大模型API,开发团队常陷入选择困境。文章指出,2024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的时代,闭源模型选择丰富但性能与成本平衡复杂。通过AIbase等数据驱动平台进行客观对比至关重要。以Gemini 2.5 Flash-Lite和DeepSeek-V3为例,前者综合能力强适合多语言场景,后者在代码生成和成本控制上优势明显。建议开发者明确需求,通过实际测试验证模型表现,理性选择最适合的方案。

  • 提到冰箱首先想到海尔,那第二名是谁?

    2025年上半年冰箱市场数据显示,海尔以25.9%份额稳居第一,卡萨帝以20.5%份额位居行业第二、高端市场第一。两大品牌形成"双品牌领跑"格局,其中卡萨帝在1.5万元以上市场占比超50%,成为唯一实现全价位段正增长的高端品牌。市场正从价格驱动转向需求主导,消费者更重视产品体验升级。卡萨帝通过AI氮氧智控保鲜等原创科技满足健康储鲜需求,平嵌冰箱因空间优化设计快速崛起,其1.5万元以上市场TOP5产品占4席。这种从"卖产品"到"卖生活"的转型,印证了产业竞争逻辑已转向产品价值与生活场景的高度适配。

  • 用户喊了十多年的“别直吹”,空调品牌们做的怎么样了?

    近年来空调行业迎来技术升级,海尔等品牌推出"双温区"创新产品,实现一台空调两种送风体验。卡萨帝星悦空调采用AI双系统分控科技,上市4个月销量突破10万套,在高端市场份额达57.8%。2025年行业数据显示,海尔成为TOP3品牌中唯一实现量额双增的品牌,安装量增长超50%。产品创新方面,通过双塔软风科技实现上下分区送风,上部冷风上扬不直吹,下部送出自然风,温差小于0.5℃。制冷效率显著提升,12分钟即可从40℃降至20℃,送风距离达12米。健康空气需求推动行业从单一制冷向舒适送风转型,技术创新正成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 谁在往“DeepSeek们”的回答里塞广告?

    AI正在重塑现代职场与当代生活。如果说在过去,人们遇到问题往往会首选“搜一下”,如今,则变为“问问AI”。或许是ChatGPT和DeepSeek,也可能是豆包和元宝…… 从数据来看,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全球AI搜索的用户量从2024年1月的3.1亿增长至2025年2月份的19.8亿,增长率达538.7%。 而当AI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越来越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变化正悄然发生。当DeepSeek的回答里频繁�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