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正文

这家韩国芯片巨头靠人工智能火了 它统治了一个关键领域|AI前哨

2023-08-28 09:30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AI前哨》北京时间8月28日,在当今世界上最火热的芯片行业中,有一个领域被一家相对名不见经传的韩国公司统治着,它就是SK海力士。

目前来看,人工智能(AI)浪潮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当属英伟达,其最尖端的H100芯片已供不应求。但是一般人可能不知道,这种最先进AI芯片还依靠着一种专用存储芯片:高带宽内存芯片(HBM)。正是在这种芯片的配合下,AI应用背后的大量惊人即时计算才成为了可能。

什么是高带宽内存芯片?简单来说,它就是把DRAM内存芯片堆叠在一起,就像一层层楼组合成摩天大厦一样。它会和图形处理器(GPU)封装在一起,实现大容量,高位宽的DRAM组合阵列。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需要消耗大量数据,这些数据必须从内存芯片中检索出来,然后发送给处理器进行计算。凭借其摩天大厦式的堆叠,高带宽内存芯片可以与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公司设计的处理器更紧密地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性能。

SK海力士就是高带宽内存芯片的主要供应商。这么多年来,内存芯片市场经历了起起伏伏,SK海力士一直是主要市场参与者,但它在历史上从未被视为行业先锋。不过这一次,它成为了高带宽内存芯片领域的领导者

十年布局

十年前,SK海力士就开始比其竞争对手更为积极地布局高带宽内存芯片。该公司负责先进存储产品设计的朴明宰(Park Myeong-jae,音译)表示,高带宽内存当时还被视为未知领域。

2013年,SK海力士与AMD一起率先向市场推出了高带宽内存芯片,其最新第四代产品将12个传统DRAM芯片堆叠在一起,高于上一代产品的8个,可提供业界最高水平的数据传输效率和散热能力。

恰巧也是在大约10年前,英伟达和AMD正寻找合作伙伴打造一种新型内存芯片,希望以更快的速度,将更大容量的数据即时传输到它们的GPU中。这一内幕由韩国科学技术院机械工程系教授金钟浩(Kim jung ho,音译)透露,该大学研究实验室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与SK海力士合作研究高带宽内存。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SK海力士做出了力度更大的投资。“这一投资既体现了对新技术的承诺,也有一些运气成分,因为他们大胆押注的产品在AI时代受到了关注。”金钟浩表示。 SK海力士没有透露公司在高带宽内存芯片开发上投入了多少资金,也没有公布这类芯片的销售额数据,但它表示,高带宽内存这一类芯片目前占DRAM芯片总销售额的20%以上。而在去年,这一占比还只是个位数。

开花结果

如今,随着依赖这种高带宽内存的AI应用兴起,SK海力士已经成为硬件领域的早期赢家之一。 SK海力士表示,其新一代高带宽内存芯片每秒可以处理230部全高清电影。

由于智能手机和电脑销量下滑,整个内存芯片市场陷入严重低迷。但是,SK海力士的股价自今年年初以来上涨了近60%,几乎是本国对手三星电子涨幅的三倍,也高于美光科技和英特尔大约30%的涨幅。英伟达的股价在2023年上涨了两倍多。

SK海力士的朴明宰表示,内存芯片不再仅仅是辅助性计算硬件。“从本质上讲,高带宽内存等内存技术的发展正在为AI系统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不过,尽管股价实现了飙升,但是SK海力士的业绩却不佳,该公司的营收仍主要依赖传统内存芯片业务。今年第二季度,SK海力士净亏损达约22亿美元,表明它在高带宽内存技术方面的进展尚未给公司财务带来多少好处。相比之下,英伟达最新一个季度的利润超过60亿美元。

SK海力士在今年4月表示,预计其2023年的高带宽内存业务收入将增长50%以上。花旗分析师表示,AI需求在全球DRAM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预计将从今年的16%增长到2025年的41%。

三星步步紧逼

然而,SK海力士不一定能够保住它的早期领先优势。

三星是全球最大内存芯片制造商,该公司计划大举投资,将2024年的高带宽内存芯片产量提高到今年的两倍。三星副总裁兼内存营销主管哈利尹(Harry Yoon)在接受书面采访时说,三星准备在今年晚些时候推出下一代产品,并且正在努力扩大与客户的合作关系。

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预计,三星今年的高带宽内存市场份额将赶上SK海力士,两者的市场份额将分别达到46%至49%。TrendForce称,美光预计将拿下大约5%的份额。美光已表示,有信心追赶上两家韩国竞争对手。

英伟达最近推出了一款用于加速计算和AI的新处理器,它将于2024年第二季度上市,号称配备“世界上最快的内存”。英伟达没有提到内存供应商的名字,但是业内专家表示,最能满足英伟达要求的公司是SK海力士。SK海力士在本月早些时候表示,已开始向客户提供下一代高带宽内存芯片的样品。

SK海力士的朴明宰称,SK海力士在开发速度、品质和量产准备工作方面仍然具有优势。“基于这些优势,公司打算继续引领市场。”他表示。凤凰网科技《AI前哨》对此将持续关注。

举报

  • 相关推荐
  • 海尔冰箱唯一获批“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

    海尔冰箱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新突破,主导建设的"制冷家电人工智能技术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成为2025年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名单中唯一入选的冰箱品牌。该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方向,开发了全空间智慧保鲜舱冰箱等140多项行业首创产品,近三年获授权发明专利803件。海尔冰箱还推出行业首款接入DeepSeek的AI全空间保鲜冰箱,具备方言识别、降噪技术等功能,显著提升用户体验。市场数据显示,2023年1-7月海尔冰箱以47%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通过AI技术赋能,海尔冰箱正引领行业向精准、智能保鲜时代跨越。

  • 下一个爆款在哪儿?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获奖名单揭晓

    8月16日,2025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大赛总决赛在深圳落幕。40支优秀团队从2817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围绕工业、教育、心理健康、游戏等领域展开对决。大赛展示了AI从云端走向边缘的趋势,依托酷睿Ultra处理器和低代码开发工具,推动AI应用本地化落地。获奖作品包括动力电池机器人协作拆卸系统和AI生成PPT服务,体现AI与产业需求的深度融合。英特尔与联想、惠普等合作伙伴共同为开发者提供全栈支持,加速AI技术普及和商业化进程。

  • ISC.AI 2025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圆满召开

    ISC.AI2025人工智能安全论坛在北京召开,聚焦AI安全治理与创新实践。论坛汇集顶尖专家,探讨大模型安全评估与防护、智能体安全、AI治理等前沿议题。360集团张向征指出,随着Agent技术爆发式应用,AI安全已成为产业核心焦点。专家们强调需构建AI安全防护体系,应对大模型直接访问核心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中国电子院彭健提出企业合规建设需关注九大要素,清华大学苏航揭示智能体安全风险远超传统AI。华为云范建军倡导端到端大模型安全防护,中国信通院杨哲超呼吁构建协同治理框架。论坛为构建安全、普惠、负责任的人工智能未来贡献智慧。

  • Razer(雷蛇)在新加坡设立AI CENTER OF EXCELLENCE,加速人工智能投资布局

    雷蛇宣布在新加坡设立全球AI卓越中心,并计划在欧洲和美国建立类似机构,推动游戏与开发者工具领域的创新。新加坡中心将招聘150名AI工程师,专注于下一代AI游戏技术研发。雷蛇还推出AI工具套件,包括Game Co-AI和QA Co-AI,帮助开发者提升游戏质量和开发效率。该战略布局正值全球游戏市场快速增长期,预计2033年AI游戏市场规模将达280亿美元。新加坡数字产业发展局表示,此举将巩固该国作为区域AI创新中心的地位。

  • 润和软件携丰富金融行业实践成果亮相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润和软件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上展示了JettoAI+智能助手平台等系列智慧金融解决方案,包括测试智能助手、消保助手、研报助手等创新产品。作为金融科技领域领先企业,润和软件深耕AI与金融业务融合,已服务6大国有银行、12家股份制银行及超280家中小金融机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科技市场预计将以13.3%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2028年科技投入或突破6500亿元。润和软件�

  • “十四五”硬核成果丨突破1000万片!我国芯片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文章概述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在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重点介绍了国产飞腾CPU的发展成就。截至2024年12月,飞腾系列CPU累计出货量突破1000万片,实现了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科研团队攻克了片上并行处理器体系结构、超大规模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等关键技术,并首创国内CPU层面的安全架构规范,为信息系统提供了"疫苗"级安全防护。目前飞腾已研制出10余款高性能通用CPU,广泛应用于政务办公、金融电信、电力能源等重要领域。

  • 时代周刊年度最佳发明 15国销冠 这家智能眼镜品牌横扫欧美市场

    中国AR眼镜品牌VITURE在欧美市场表现亮眼,占据美国52%市场份额。该品牌由前谷歌眼镜成员创立,2022年首款产品VITURE ONE XR打破行业众筹纪录,获《时代》年度最佳发明等多项国际大奖。2024年推出旗舰级VITURE Pro XR,支持双人同屏游戏等创新功能,并与任天堂Switch2深度适配。产品主打便携大屏体验,通过颈挂式设计实现135英寸虚拟屏幕,兼容多平台游戏设备。目前VITURE已入驻Best Buy,并入选全球50家最具发展潜力公司榜单。品牌持续深耕游戏生态,即将亮相德国科隆游戏展。

  • 时空壶X1:以技术硬实力领航AI同传领域

    时空壶X1同声传译器凭借AI技术革新翻译行业,支持40种语言93种口音识别,翻译准确率达95%。其自主研发的Babel OS系统整合语音识别、翻译与合成功能,通过端云协同技术确保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服务。产品已应用于国际会议、商务谈判等场景,支持20人5种语言实时交互,并创新推出"演讲翻译"模式,单设备即可服务50名观众。在深圳文博会等国际活动中表现优异,噪声环境下仍保持92%识别率。X1推动行业从传统人工翻译向轻量化、智能化转型,降低企业使用门槛,成为跨国交流的核心工具。

  • 聚焦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昇腾突破知识增强大模型关键技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宋骞团队基于昇腾平台开发了工业知识图谱构建框架和大模型增强推理技术。该研究通过融合领域小模型与大语言模型,构建了"初始识别-知识抽取-知识引导反思"三阶段框架,显著提升了知识抽取准确性。在智能运维系统应用中,团队采用ETL架构处理多模态数据,结合RDF语义网技术构建知识图谱,并研发故障智能预测诊断模块。同时创新性地提出知识增强与过滤框架,利用PLM嵌入空间降低计算负担,有效提升知识增强的灵活性。研究成果显著提升了工业设备智能运维水平,实现了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适配,为构建安全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ISC.AI 2025周鸿祎:应对“超级黑客”威胁 安全智能体成破局关键

    8月6日,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在ISC.AI2025大会上提出"ALL IN AGENT"战略,强调AI时代需要安全智能体应对"超级黑客"威胁。安全智能体以安全大模型为核心大脑,配合工具调用等实操功能,能精准复制人类安全专家能力,实现安全防护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周鸿祎回顾360二十年深耕安全领域的历程,指出当前企业面临安全人才短缺和AI黑客威胁双重挑战。360已实现全线产品智能化,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体工厂"打造安全智能体解决方案,帮助政企单位快速弥补人才短板。安全智能体不仅是传统安全的补充,更是重构数字安全体系的核心力量。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