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三大运营商云中期业绩齐出,移动云业绩增速大幅领先的背后

2023-08-15 09:48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近期,三大运营商们陆续发布了各自 2023 年中期业绩报告,从三家的半年报中,云业务方面的经营情况也悉数揭晓。

天翼云收入达 459 亿元,同比增长63.4%,保持公有云IaaS及公有云IaaS+PaaS国内市场三强;移动云收入达 422 亿元,同比增长80.5%,其中IaaS收入份额排名top3,自有IaaS+PaaS收入增速超高;联通云实现收入 255 亿元,同比增长36%,公司表示, 2023 年,联通云将力争实现收入超过 500 亿元。

从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云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均表现出色,移动云与天翼云的收入规模已经相当接近,而前者的增长速度更是处于领先地位。由此看来,在 2023 下半年里移动云实现赶超或许已经近在眼前。

云计算市场厮杀激烈,移动云发展稳中向前

目前,云计算市场竞争相当激烈,移动云面临的竞争对手绝不止天翼云和联通云,头部互联网巨头、科技公司在云计算市场上开启的价格战已多次上演,竞争背后,是行业发展进入了调速换挡期。面对业界同行、友商的较量,移动云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作为行业的观察者,我们很难准确预判移动云未来的发展趋势,毕竟左右的因素很多,有市场也有政策等方面的影响,但就此前的发展历程而言,我们能看到,移动云是具有“稳”和“进”鲜明特征的。

自 2019 年中国移动正式拉开“云改”序幕至今,移动云的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持续向好。 2020 年,移动云全年营收91. 72 亿元,同比增长353.8%; 2021 年,移动云全年营收 242 亿元,同比增长114%; 2022 年,移动云全年营收 503 亿元,同比增长108.1%。“云改”前三年,移动云奋起直追,市场规模实现 10 倍增长,三年复合增长率超200%,并在 2023 年迈入第 一阵营,站到国内云计算市场的舞台中央。

长期以来,移动云始终坚持以技术为基,高起点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健发展,为千行百业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的高品质云服务。移动云未来发展势头如何,或许能从其多措并举的建设行动中看出一些端倪。

勇立时代潮头,移动云多重优势开新局

当前,我国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进程正加速推进,作为数字化转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云计算业务迎来极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国家启动实施“东数西算”工程,陆续出台“央企上云”、“数字中国”等多项政策文件,鼓励云计算技术发展与创新,为云计算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政策环境,也为运营商云业务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机会。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最 新数据显示,我国云计算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期,年复合增长率超40%。且在大模型、算力等需求刺激下,市场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到 2026 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将突破约十万亿元。

面对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移动云在冲进第 一阵营后还想更进一步。在 2023 移动云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云业务已制定未来三年规划,将全力成为知名云服务商。那么,新目标新征程的底气是什么?

● 背靠中国移动,借力资源优势

“云×5G”是中国移动促进千行百业数智化发展的融合双引擎,目前中国移动5G网络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以发展云业务为核心,带动其它各类业务的发展将成为必由之路。

中国移动将“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和战略性关键业务,在云业务上的投入不可忽视。 2023 上半年,中国移动系统打造以5G、算力网络、能力中台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构建“连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务体系,深入推进改革创新。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 2023 移动云大会上表示中国移动在建设云基础设施的近三年累计投资 900 亿。据财报显示,截至上半年末,中国移动对外可用IDC机架达到47. 8 万架,净增1. 1 万架,累计投产算力服务器超80. 4 万台,净增超9. 1 万台,算力规模达到9.4EFLOPS。

近年来,移动云也在不断加大资源建设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布局方面,持续升级“4+N+31+X”算力集约化梯次布局,数据中心能力覆盖“东数西算”全部枢纽节点;在长三角、京津冀、大湾区、陕川渝四大热点经济区发布 8 个3AZ节点,实现中心云“一省一池”。近期,移动云还发布了新藏青省级节点,跨越升级全国算网资源布局;并成功构建首 个5G超高清互动视频算力中心,成为移动云节点超大规模的GPU异构算力资源池。

目前,移动云已实现三年三代架构,建成 31 省资源池、1000+边缘节点,结合中国移动SRv6 云专网构建云网边资源协同架构,同时打造了一脑一算五融算力网络核心技术体系,构建强大算力网络。

在中国移动的优势基础资源加持下,移动云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撑,可实现云资源的快速下沉和就近部署,将为千行百业数智化转型奠定关键基础,这也是其他服务商难以比拟的基础设施优势。

● 技术产品能力领先,硬实力是最 大底气

当前,国内云计算市场格局呈现出显著的马太效应,规模领先的企业占据大部分市场。而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数字孪生等新型技术出现的背景下,马太效应也将进一步加剧,想要成为业界领头羊,就需要从技术上进行更长久的布局。

移动云之所以能够一年一个台阶高速发展,成为业界黑马,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因为拥有过硬的技术和产品。与多数来自互联网行业的云厂商不同,移动云始终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并持续投入技术创新,打造众多领先优势。

在核心技术和产品方面,今年 4 月移动云发布全新技术内核3.0,带来泛在接入、海量算力、异构协同、能力汇聚、算网大脑、安全可信 6 大全新能力,进一步实现了技术领先、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引领行业技术变革。

同时,移动云原创提出“高性能计算架构”COCA,助力打造国家 级自主可靠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打造全栈自主可控的大云“磐石”算力底座,云主机等重点产品核心性能业界领先……据统计,移动云已累计申请专利超 1350 项,自有产品达200+,牵头或参与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20+项,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研发创新能力。

在安全领域,移动云将数据安全视为第 一要务,央企属性也使其在安全可控方面具备天然的内核优势。此前,移动云凭借“政企云安全综合解决方案”获得了“CSA2022 安全磐石奖”;近期,移动云又携手启明星辰打造云网全域安全能力,构建云安全行业新的数字化发展高地,全面体现了在安全领域领先的技术水平和卓越的创新能力。

在信创领域,移动云不断攻关“卡脖子”技术,大云操作系统成功突破国外商业软件垄断,入选 2022 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成为业界领先的安全可靠的算力基础底座。为加速信创落地,打造“一云多芯、全栈自主、安全可信、生态丰富”的信创云解决方案,成功入选工信部“信创典型解决方案”。在 2023 可信云大会上,移动云又凭借强大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性成果斩获了可信云多项认证,再次展现硬核实力,推动我国信创安全与科技自立自强。

腾云而上勇担当,未来可期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无论是中小企业客户,还是大型央国企客户,大家对“上云”的重要性都达成了共识。作为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国家队,移动云在国内云服务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客户服务及应用方面,移动云背靠中国移动强大的电信级基础设施保障,同时拥有过硬的技术、产品保障和遍及全国的服务优势,能为政务、医疗、工业、金融等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移动云已打造超 120 个行业融云解决方案、亿元级产品超 20 个,累计签约大单约 3000 个,服务超百万政企客户,包括建设 17 个省级150+地市级云平台,建设 15 省、区域教育云平台与 12 个省级医疗云平台,惠及千行百业。

当前,我国云计算市场发展迅猛,如果说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势和资源积累,移动云得以走到业界前列,成为公有云市场的领跑者,那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发展,移动云进一步打造全方位能力后,今后的表现会更加值得期待。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全球首次!我国三大运营商实现GSMA OpenGateway网能力对接

    近日,中国电信联合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基于GSMAOpenGateway国际统一接口标准,成功实现5GQoD三网能力的技术对接与平台互通。这标志着我国通信行业首次以统一国际标准实现跨运营商网络能力的深度协同,共同攻克跨网能力互通的行业难题,成为5G网络开放化、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全球通信产业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完成技术互通的基础上,三大运营商将携手加速推进5GQoD能力商业落地进程,针对智能驾驶、远程医疗、VR/AR等场景,通过调用三网统一的QoD接口,企业可实时获取跨运营商网络的时延、可靠性等参数,自动选择最优路径保障产线控制指令的精准传输,为企业客户提供可定制、可量化的QoS差异化网络保障。

  • 业绩同比飙升362%,追觅科技2025北美春促引爆市场

    作为全球智能家电领军品牌,追觅科技在2025北美春季促销期间,业绩同比飙升362%,再次有力彰显了全球化战略的丰硕成果。洗地机销售数据尤为夺目,同比增长超630%。追觅科技将继续发挥技术研发与市场洞察的双重优势,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出贴合用户需求、极具创新性的产品,为行业发展注入活力,引领智能生活新风尚。

  • 复星国际2024年业绩稳健增长 全球化战略成效显著

    2024 年 4 月 1 日,复星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国际")在上海召开 2024 年度业绩说明会。报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总收入1921. 4 亿元人民币,产业运营利润达 49 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园股份、复星医药、复星葡萄牙保险和复星旅文贡献了集团总收入的70.1%,展现出核心业务的强劲发展态势。复星国际董事长郭广昌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复星已顺�

  • 中手游发布2024年业绩 2025年多项战略调整谋增长

    3月27日港股上市公司中手游公布了2024年度业绩。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手游实现了19.3亿元人民币的收入,经调整后的净亏损达到20.8亿元人民币。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务实、高效的发展理念,为玩家带来更多优质的游戏产品和服务。

  • IBM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软件务引领强劲增长,自由现金流稳步提升

    IBM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软件业务增长7%表现亮眼。生成式AI业务规模超60亿美元,较上季度增长近10亿美元。CEO表示得益于全球客户对AI的强劲需求,公司对全年增长保持乐观。财报显示:软件业务营收63亿美元增长7%,混合云业务增长12%;咨询业务营收51亿美元下降2%;基础设施业务营收29亿美元下降6%。公司经营现金流44亿美元,自由现金流20亿美元。IBM预计2025年全年营收至少增长5%,自由现金流达135亿美元。

  • 2024年健合集团业绩披露,全年营收130.5亿元,夯实行领导地位

    3月25日,健合集团正式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报告。面对中国超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行业调整及全球经济波动,集团以"全家庭营养健康"为核心战略,通过多品类协同、高端化布局及科技创新,实现业务稳健发展。在持续优化盈利水平的同时,健合将坚持"让人们更健康更快乐"的企业使命,通过全球化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向全球高端营养与健康产业领导者的目标坚定迈进。

  • 发力线上渠道!茅台酱香酒招募美团、抖音、饿了么运营商

    快科技4月16日消息,据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公众号,该公司日前面向社会招募主题终端店在美团、饿了么和抖音平台的运营商。根据公告,入选的运营商将为茅台酱香酒公司产品在美团、饿了么或者抖音平台提供运营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基础搭建一站式服务(如平台入驻、系统对接等)、产品优化、店铺装修、营销规划、付费流量-广告代投、门店培训、短视频拍摄、直播、达人带货、售前、售中、售后等。茅台酱香酒公司是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全面负责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除贵州茅台酒以外的茅台酱香系列酒茅台1935酒

  • 忆联亮相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携手行伙伴共绘智算新蓝图

    4月10日,2025中国移动云智算大会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大会以"由云向智,共绘算网新生态"为主题,重磅发布了全新云智算体系、算力网络新底座、产业生态共创等多项计划与创新成果。忆联以中国移动战略合作伙伴身份重磅亮相展会,携新一代企业级PCIe5.0SSD及全场景存储解决方案惊艳登场,与行业技术专家及生态合作伙伴共探云计算与智能技术融合趋势,共绘存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蓝图。忆联将与中国移动携手并进,推动数据存储技术的创新发展,持续提供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底座,以坚实存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共绘智算新蓝图。

  • 韩国最大电信运营商SK Telecom遭攻击!用户数据泄露

    快科技4月23日消息,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SK Telecom发布公告称,遭到了黑客的恶意软件攻击,导致部分用户的USIM相关信息泄露。USIM数据通常包括国际移动用户身份(IMSI)、移动站ISDN号码(MSISDN)、认证密钥、网络使用数据以及存储在SIM卡上的短信或联系人信息等,这些数据可能被用于针对性监控、跟踪以及SIM卡交换攻击。SK Telecom是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占据该国约48.4%的市场份额,拥有约3400万用户。SK Telecom表示,在4月19日周六晚上11点检测到系统存在恶意软件,当时正值周末,许多组织人员不足。在发现恶意软件后,立即删除?

  • 寒武纪:边端一体化环境 大幅提升开发效率

    近日,寒武纪发布 2024 年度业绩快报。数据显示,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7,446.44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 46,507.78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65.56%。寒武纪表示: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 65.56%,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资深产业观察家李宏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当下AI技术的应用范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