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扩容,镭晨科技3D AOI为智造赋能

2023-07-28 09:29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持续扩张。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数量只有传统汽车20%,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是价值所在,保证核心零部件产品质量是新能源汽车性能稳定、安全可靠的重要保障。

其中,电池保护板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起到过充保护、过放保护、电流保护、短路保护、温度保护等作用,是汽车电池与外部连接的桥梁,决定电池的利用率。因此,保障电池保护板工艺稳定,对新能源汽车生产有着重要作用。

那我们要如何保障电池保护板的工艺稳定性呢?AOI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AOI检测电池保护板的缺陷,将产品问题阻隔在生产端,避免缺陷产品流入市场,产生隐患。

但新能源汽车电池保护板尺寸较大,传统的AOI检测效率低,无法满足产线生产需求。且板卡价值高,如果没有从源头优化工艺,持续的不良损耗会导致生产成本剧增。

2023上海NEPCON电子展中,镭晨科技除了携明星产品亮相,还分享了针对汽车电子、UF胶、新能源汽车等行业解决方案。针对新能源汽车电池当前的检测痛点,镭晨科技推出了长基板3D AOI——AIS430-X。这是一款专门为新能源电车电池打造的AOI设备,可以实现超长2米一段全检,助力生产提质增效。

镭晨科技长基板3D AOI采用多角度投影技术融合多频条纹结构光,解决柔板弯曲变形带来的成像过曝或偏暗以及阴影遮挡问题,高度还原板卡图像。算法具备出色的抗干扰能力,更好地检测微小角度偏移,提高检测准确性。

同时,由于FPC容易涨缩翘起变形,异常高度检测尤为重要。镭晨科技3D AOI具备AI智能去噪功能,能高度还原被测物的3D成像,对于柔性FPC立碑、浮高以及镍片叠片、浮高等缺陷都能提供准确的三维数。

而针对检测效率的问题,提升AOI的检测节拍至关重要。镭晨科技长基板3D AOI采用了直线电机直接传动来提高生产效率,接触传动力约等于0,能实现高速、稳定的运转,最 大速度可以达到1~2m/s。同时采用大幅面镜头一段式检测,减少中间启停运动时间,从而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

此外,结合镭晨科技InsightX,还能实现不同产线、不同AOI设备数据的集中管理。通过专业、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图表,工艺人员能快速定位到不良品和相关数据,优化关键参数和配置,保障产线稳定性和产品质量,减少不良损耗,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全新的产业赛道,核心产品制造将决定新能源汽车质量与智能化程度,镭晨科技以AI深度算法为核心,提供创新性的行业解决方案,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智造赋能助力。未来镭晨科技也将继续秉持“让工业检测更简单”的使命,为企业提供高检出、低误报、易编程的光学检测方案,满足企业多样化的光学检测需求,共促行业蓬勃发展。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破局之道:安全性与可靠性的系统性升级(上篇)

    在全球经济格局变化背景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25年中国电动车销量预计首超燃油车,突破1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技术方面,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显著缓解里程焦虑,智能驾驶系统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如购置税减免有效刺激市场需求。但海外拓展面临欧盟35.3%关税等贸易壁垒,中国企业通过本地化生产、开拓新兴市场应对挑战。全球电动化趋势不可逆,中国渗透率已超50%,领先欧美。铜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特性为产业环保发展提供支撑,其导电性也保障了充电安全。欧美市场面临充电设施不足等技术滞后问题。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需在复杂局势中提升安全可靠性以实现持续发展。

  • 长城汽车4月销售破10万辆 新能源汽车增速超比亚迪

    快科技5月1日消息,长城汽车今天公布了2025年4月的汽车销量数据。报告显示,长城汽车4月销售新车100061辆,同比增长5.55%。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28813辆,同比增长28.42%,增速超过比亚迪(同比增长21.3%)。长城20万元以上车型销售26360辆,同比增长2.87%,方盒子车型销售43182辆,同比增长24.74%,继续领跑中国方盒子和硬派越野市场。分品牌来看,哈佛品牌4月销售56748辆,同比增长20.60%。魏牌4月销售4811辆,同比增长7.92%。坦克品牌4月销售19201辆,全球累计销售66.32万辆。欧拉4月销售1797辆,全球累计销售51.81万辆。长城炮4月销售

  • 2025年Q1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榜单出炉:广汽埃安霸榜第一

    快科技5月3日消息,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质量排行榜单。令人惊叹的是,AION品牌继连续三年稳坐中国汽车质量中国品牌第一的宝座后,再次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根据榜单,AION UT摘得新能源微小型车质量冠军,AION Y荣获紧凑型SUV质量冠军,AION RT将紧凑型车质量冠军收入囊中,AION LX更是一举拿下中型SUV质量冠军。广汽埃安日前公布了其2025年4月的全球汽车销量28301辆,2025年累计销量达到了97639辆。埃安正加速向C端市场转型,2024年B端销量占比已从30%降至15%,同时推出多款10-20万元级车型(如AION S Plus),覆盖

  • 新能源技师严重短缺 超7成门店认为未来修车只剩“老头”

    快科技4月13日消息,AC汽车日前发布《2025年汽服店用工现状》报告。报告称,调研显示,80%的汽修门店员工以80后和90后为主,而00后对汽修行业的兴趣却显著下降。行业老人流失与新人不愿入行的矛盾加剧,导致汽修行业面临着严重的人才青黄不接问题。同时,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水平不高的前提下,也导致很多修理厂招不到修理工,特别是技术好的修理工。更为棘手的是,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人员的缺口正在急剧加大。有报告显示新能源汽车的人才缺口超百万人,新能源汽修工不足十万人。一方面传统技师因电路基础知识薄弱,转型新能源维修

  • 小米王腾谈空调产业持续创新才能领先 否则就会落伍掉队

    小米空调业务发展迅猛,2024年出货量超680万台,同比增长超50%。红米品牌总经理王腾表示,小米空调采用双缸压缩机技术,实现行业领先的超一级能效和低噪音,最新发布的米家空调巨省电Pro2025售价1999元。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重申,今年目标进入行业前三,2030年冲击前两名。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预计下半年交付,将聚焦空调品类生产。卢伟冰指出,小米在智能化方面优势明显,70%用户使用联网功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小米"人车家"生态战略将通过自建智能工厂实现闭环。

  • 喜临门发布2024 ESG报告:以绿色智造重构睡眠产业新生态

    喜临门发布2024年ESG报告,展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成果。报告显示,公司以"致力于人类健康睡眠"为使命,持续研发健康、绿色、低碳的睡眠产品,推动行业从"被动睡眠"向"主动睡眠"变革。在生产环节,公司全面贯彻低碳环保理念,获得多项环保认证,并通过旧床垫回收等举措践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方面,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拥有有效专利1568项,并与清华等高校合作推动睡眠科技发展。同时,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教育帮扶、乡村振兴等领域开展公益行动。未来,喜临门将持续深化ESG治理体系,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变革,打造科技睡眠与绿色未来协同共生的新标杆。

  • “光伏+仓储”,‌阳光新能源携手京东打造零碳园区新样本!

    “碳中和”风潮下,绿色能源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加速推进。

  • 森赛睿科技亮相 VisionCon 2025:视觉 AI 生态链能工视觉检测快速落地,引领智造升级新范式

    雅时国际商讯主办的“VisionCon视界系统设计技术大会”在武汉光谷盛大召开,聚焦工业视觉人工智能领域,展示其在视觉AI生态构建上的战略部署与创新成果,推动“AI+制造”深度融合,为全球工业视觉行业提供可复刻的智能解决方案,突破传统视觉系统的科技壁垒,打造“云-边-端”协同架构。

  •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 元宇宙产业主题交流活动在福州举办

    2025年4月30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元宇宙产业主题交流活动在福州成功举办。活动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承办,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主题,汇聚行业专家、政府领导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元宇宙技术赋能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现场成立了元宇宙产业创新联盟,并启动福州市人工智能协会,推动AI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活动通过政策支持、资本引导与生态协同,系统呈现福州在核心技术攻关、场景融合创新及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布局,为数字中国战略实施提供"福州实践"。

  • 金仓数据库:在网信领域持续打造有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电科金仓总裁杜胜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指出,单打独斗的企业模式已不适应网信领域国际竞争,构建产业生态才是关键。我国数据库产业发展迅速,电科金仓通过成立金兰组织,联合700多家企业、3200余生态伙伴,实现11000余款产品兼容互认,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企业强调开放合作生态,重视用户反馈机制,与高校共建实习基地、联合实验室,培养实战型数据库人才。目前电科金仓已与中国移动等大型企业合作创新,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通过产学研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