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腾讯大模型最新资讯  > 正文

腾讯公布大模型进展 但跟你想的不太一样

2023-06-22 09:08 · 稿源: TechWeb.com.cn

千呼万唤始出来。6月19日,腾讯披露了大模型研发的最新进展。不过,不是类ChatGPT的C端通用大模型,而是To B的行业大模型

今年2月初,有消息称,针对类ChatGPT对话式机器人,腾讯成立了混元助手项目组,由腾讯首席科学家张正友带队研发。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透露,“混元模型构建进展顺利”。此后便鲜有消息。

相较混元的低调,腾讯率先公布了行业大模型的研发进展。依托腾讯云TI平台打造行业大模型精选商店,为客户提供MaaS(Model-as-a-Service)一站式服务,助力客户构建专属大模型及智能应用。

事实上,自从ChatGPT掀起大模型热潮,如何将大模型能力应用到自身的行业和场景里,以及解决成本、数据、安全等大模型实际落地难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此前,百度、阿里等大厂已经官宣伙伴计划和工具链,声称要让每一个行业都能够用上自己的大模型。

与此同时,很多创业企业也马力全开,金融、教育、医疗、自动驾驶等多个垂直领域的公司都已相继传出要推行业大模型的消息。大模型的战事,已经开始从通用大模型卷向更加垂直的行业大模型。

通用大模型不一定是最优

过去半年,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360智脑、讯飞星火等国内通用大模型产品纷纷问世,不少C端用户在试用的同时,许多企业管理者也在思考,如何把大模型技术应用到自己企业场景中。

“虽然大家对通用大模型期待很高,但它不一定是满足行业场景需求的最优解。”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EO汤道生如此表示。比如,它不一定懂行业的专业术语,不了解企业内部的独特情况,回答会比较虚、比较笼统,偶尔还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信息也不够及时。

目前,通用大模型一般都是基于广泛的公开文献与网络信息来训练的,网上的信息可能有错误、有谣言、有偏见,许多专业知识与行业数据积累不足,导致模型的行业针对性与精准度不够,数据“噪音”过大。但是,在很多产业场景中,用户对企业提供的专业服务要求高,容错性低。企业一旦提供了错误信息,可能引起巨大的法律责任或公关危机。

汤道生认为,“客户更需要有行业针对性的行业大模型,再加上企业自己的数据做训练或精调,才能打造出实用性高的智能服务。企业所需要的是在实际场景中真正解决了某个问题,而不是在100个场景中解决了70%-80%的问题。”

另外,训练数据越多,模型越大,训练与推理的成本也越高。实际上,大部分的企业场景,可能也不需要万能的通用AI来满足需要。加上,安全和合规也是必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很多企业会选择与具备一站式行业大模型服务能力的云厂商合作,打造企业专属的行业大模型。

基于此,腾讯正在依托腾讯云TI平台打造行业大模型精选商店,为企业客户提供涵盖模型预训练、模型精调、智能应用开发等一站式行业大模型解决方案。

腾讯云行业大模型主打就是实用

从腾讯云MaaS全景图来看,腾讯云加大了大模型基础设施建设。

腾讯云MaaS全景图

在技术底座方面,今年4月,腾讯云发布了专为大模型训练设计的新一代HCC高性能计算集群,采用最新一代的腾讯云星星海自研服务器,具备业界最高的3.2Tbps互联带宽,算力性能提升了3倍。

此外,腾讯云即将推出向量数据库(Tencent Cloud VectorDB),源自腾讯集团每日处理千亿次检索的向量引擎(OLAMA),单索引支持10亿级向量规模,更适用于AI运算、检索,数据接入AI的效率也比传统方案提升10倍。

平台层的核心是腾讯云TI平台,结合大模型技术,TI平台此次进行了新的升级,除了包含此前就有的数据标注、训练、评估、测试和部署等工具,还有升级后的 " 太极 Angel”,可以进行更优训练和推理加速。

最上层的MaaS是针对具体产品和行业推出的具体解决方案,除了包含行业大模型精调解决方案,还有针对细分领域的模型训练平台、各种应用平台以及具体的智能应用。

比如,基于文旅大模型打造的机器人客服。如果你问“端午节有哪些比较经济的旅游景点推荐?”基于通用大模型的客服机器人,只能给出一些简单的景点介绍和路线规划。但是,当用大量有针对性的行业数据来做模型精调之后,客服机器人的回答就变得更加细致,能够规划出每天的交通、景点安排,给出经济实惠的定制化推荐方案。

据腾讯云副总裁、腾讯云智能负责人吴运声透露,目前,腾讯云已经为传媒、文旅、政务、金融等10余个行业提供了超过50个大模型行业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与合作伙伴共创之外,腾讯云行业大模型还在腾讯企点、腾讯会议、腾讯AI代码助手等多款腾讯生态内头部产品中率先应用。

其中,腾讯企点基于大模型能力研发探索全新一代智能客服和企点分析AI助手,旨在全面提升企业的客服和数据分析能力。腾讯会议宣布即将推出覆盖会议全流程场景的AI小助手。腾讯云将推出新一代AI代码助手,用AI加持来重塑开发体验和团队能力,让开发者通过全新的人机协作,达到高效创作。

由此来看,腾讯云行业大模型走的还是实用路线。吴运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行业大模型的核心在于根据客户需求制定相关的模型参数,而不是一味追求“规模大”或是“参数高”。

吴运声强调,希望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合适的模型和最好的服务把大模型真正做好,会在预算和成本可控的情况下提供最符合逻辑的模型,让其在场景中达到目的,解决问题,而不是关注几亿、几十亿、几百亿还是一千多亿这些参数数字。

腾讯多元布局大模型 行业大模型率先卷起来

与微软类似,腾讯采取投研并举的方式布局大模型赛道。

对外投资上,腾讯已经连投三家AI大模型企业。5月31日,北京深言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股东新增广西腾讯创业投资有限公司;6月2日,大模型创业公司MiniMax被曝完成新一轮2.5亿美元融资,腾讯参投;6月5日,王慧文创办的AI大模型公司光年之外被曝完成2.3亿美元融资,源码资本、腾讯投资等参投。

内部研发上,出于大模型落地的现实性考量,腾讯在通用大模型和行业大模型两个方向同步探索,这也是国内公司在大模型落地上达成的共识。

对于通用大模型,腾讯手中早有“混元”大模型,但一直没有推出具体的对话大模型产品。今年5月,在腾讯一季度财报会议上,腾讯总裁刘炽平透露,“混元模型构建进展顺利”。马化腾则表态,“不急于一时”。

相比通用大模型的低调,腾讯率先在行业大模型上行动起来,腾讯云目前已经可以提供超过50个大模型行业解决方案。而在此之前,百度、阿里等大厂已经官宣伙伴计划和工具链,声称要让每一个行业都能够用上自己的大模型。

大厂纷纷入局,行业大模型赛道也卷起来。但就目前来看,大多其实都还停留在讲概念、讲技术、进行内部测试或项目定制的阶段,在具体落地和商业化层面尚未实现质的突破。

汤道生说,“大模型只是开端,AI与产业的融合将绽放出创造力的未来。”腾讯等行业大模型还会带来哪些令人惊喜的落地产品或应用,值得期待。

举报

  • 相关推荐
  • 腾讯云马文霜:Cloud Mate:助力企业高效管云、用云,让云上业务坚如磐石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智算全面升级,推出面向Agent的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腾讯云副总裁李力强调“同源同构”为核心原则,通过统一技术架构支撑自研业务与外部客户,实现产品标准化与全球化服务一致性。升级方案包括Agent Runtime云沙箱、Cloud Mate智能运维体及全链路安全能力,旨在提升模型推理效率、工具集成灵活性和系统稳定性,助力企业降低AI应用门槛。李力指出,未来两年AI+Agent部署将大幅增长,腾讯云已服务国内90%的大模型厂商,并为多行业提供高效智算支持。

  • 易鑫发布Agentic大模型,破解汽车金融风控与效率痛点

    9月12日,易鑫集团在“IT Value Summit数字价值年会”上入选“2025创新场景年度AI应用TOP榜”,成为汽车金融科技领域唯一上榜企业。首席科技官贾志峰指出,易鑫以AI为核心驱动力,通过自研大模型“智鑫多维”等技术,显著提升风控水平与融资通过率,推动行业智能化转型。平台已连接全国4.2万家经销商及上百家金融机构,服务覆盖牧民、基层员工等多元群体,体现技术普惠价值。未来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深化国内普惠金融服务,并探索技术出海,助力全球汽车金融行业迈向更高水平智能化。此次上榜不仅是对其技术实力的认可,更反映出行业正加速拥抱智能化变革。

  • 腾讯云:扎根产业,出海破圈

    与产业共生共长,一直是腾讯云的愿景。 2025年9月16日,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在深圳如期举行,其间腾讯云展现了多项新产品的进展和能力升级,并全面开放AI能力。 这意味着,腾讯云的产数融合又进了一步。 当下,腾讯云正在与千行百业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拥抱“智能化”与“全球化”,进而推动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毋庸置疑,腾讯云“智向远大”。

  • AI日报:腾讯重磅发布混元图像3.0;快手发布KAT系列Agentic Coding大模型;苹果悄然研发ChatGPT式应用

    快手发布KAT系列代码大模型,腾讯推出“混元图像3.0”实现多模态突破,苹果研发类ChatGPT应用升级Siri,谷歌更新Gemini 2.5 Flash Lite提升效率。苹果还推出Manzano图像模型,YouTube Music测试AI音乐主播功能,VideoFrom3D框架简化3D视频生成,Moondream 3.0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超越GPT-5等顶尖模型,展现强大性能。

  • 雷军大方推荐友商产品:不买YU7 可以考虑Model Y和理想i6

    小米创始人雷军在2025年度演讲中透露,新款纯电SUV YU7的研发历程与亮点。团队为提升续航能力,将原定标准版620公里续航取消,转而将长续航Pro版(835公里)调整为标准版,续航提升超200公里,定价不变,打造“最强标准版”纯电SUV。雷军称,YU7在续航和性价比上均优于特斯拉Model Y,并展现出开放态度,透露团队今年购入三辆Model Y进行拆解学习。他还提到理想汽车即将发布的新车型i6值得期待,强调用户支持是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的关键。

  • AI日报:美团发布推理大模型LongCat-Flash-Thinking;阿里Wan-Animate开源;字节推豆包翻译大模型

    AI日报栏目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最新动态。美团推出高性能推理大模型LongCat-Flash-Thinking;阿里开源Wan-Animate模型革新AI视频生成;字节跳动发布豆包翻译模型,支持28种语言互译;华为与浙大联合推出安全大模型DeepSeek-R1-Safe;阿里云即将发布跨模态模型Qwen3-Omni;xAI推出计算成本降低98%的Grok4Fast模型;YouTube发布多项AI创作辅助功能;IBM推出轻量级文档处理模型Granite-Docling-258M;中科院发布类脑大模型SpikingBrain实现百倍速度突破;OpenAI将推出仅限Pro用户的计算密集型新功能。

  • 雷军:不买小米YU7的 可以考虑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i6

    今日晚间,雷军发布2025年度演讲。 会上,雷军介绍,小米YU7我们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投入,力求把每一个细节都干到完美。 例如,我们原来规划标准版续航是620公里,对纯电SUV来说,已经非常不错,也比 Model Y 好不少。

  • AI日报:豆包大模型1.6-vision发布;DeepSeek发布V3.2-exp模型;Claude Sonnet4.5发布

    本期AI日报聚焦多项技术突破:DeepSeek发布V3.2-exp模型,通过稀疏注意力机制降低API成本50%;Anthropic推出Claude Sonnet 4.5,在编码任务表现卓越;ChatGPT新增即时结账功能,实现对话界面直接购物;OpenAI将推出AI版TikTok,所有内容由Sora2模型生成;百度地图升级小度想想2.0,提供智能出行服务;蚂蚁集团开源万亿参数模型Ring-1T-preview;DeepMind提出“帧链”概念,推动视频模型实现全面�

  • 腾讯云李力:坚持同源同构,为企业打造更贴近Agent的AI原生云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智算全面升级,推出“更贴近Agent的AI+Infra”解决方案,包括Agent+Runtime、云专家服务智能体Cloud Mate及全链路安全能力。腾讯云副总裁李力强调,“同源同构”是核心原则,确保产品服务一致性与全球化布局。方案旨在提升模型推理效率、工具集成灵活性和系统稳定性,助力AI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级应用。腾讯云通过硬件多元支持、软件加速优化及智能运维服务,降低企业技术门槛,已服务国内90%大模型厂商及千行百业。

  • 腾讯云大数据TBDS重磅升级,助力金融行业构建Data+AI一体化数智新范式

    腾讯云在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宣布,其大数据平台TBDS面向AI时代完成重磅升级。此次升级聚焦“数据与AI一体化”,旨在为金融机构提供兼具数据工程与数据科学能力的综合平台,打破传统数据处理与智能应用间的壁垒。新TBDS通过多模湖仓平台、WeData数智开发治理平台及DataAgent数据智能即服务构成核心架构,实现数据存储、管理、开发、治理与运维全面智能化。平台支持多模数据统一汇聚、异构计算负载调度,并显著提升数据开发到模型上线的全链路效率。在金融场景中,新TBDS已应用于信贷自动审批等业务,帮助机构提质增效。未来,腾讯云TBDS将持续发挥专业化与智能化优势,助力金融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