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中信科移动最新资讯  > 正文

中信科移动率先完成5G NTN标准的宽带卫星通信试验验证

2023-06-03 21:53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 2023年6月3日,中信科移动星地融合研讨暨新技术发布会”在北京举办。结合卫星市场需求及5G NTN场景价值,中信科移动联合合作伙伴基于5G NTN的透明转发标准和全新的星地融合平台,通过高轨和低轨卫星,快速实现业界首次5G NTN标准的端到端宽带卫星通信业务传输的技术试验验证。

此次宽带业务测试性能符合预期,同时实现了5G NTN卫星宽带业务和地面业务打通,支持语音、短消息、高清视频通话、4k高清视频播放、FTP下载等业务,从整个星地融合通信网络架构、标准协议、试验设备等方面全面验证了5G NTN技术落地能力,有效支撑未来手机直连卫星的实现,全面展现了在透明转发模式下高低轨卫星业务的高速率传输、高等级QoS业务保障能力,实现了5G NTN端到端全链路技术贯通。

此次发布会由中国通信学会通信设备制造技术委员会主办,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协办,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科移动)承办,邀请了业界领袖,行业专家,合作伙伴等,深入探讨星地融合通信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中国通信学会副秘书长文剑,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陈山枝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张平,中国信科集团陈山枝等专家在会上发表演讲。出席发布会的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周志成,中国联通科创部总经理马红兵、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安全所所长舒平、中国卫通研究院副院长尹浩琼、中信科移动总经理孙晓南,中信科移动副总经理江萍、孙韶辉、蔡鑫、于继龙,宸芯科技副总经理龙红星。

中信科移动副总经理孙韶辉在现场发布了中信科移动“九万里计划”蓝图以及中信科移动在星地融合通信领域的多项国内首发技术。

“九万里计划”蓝图旨在政府的指导下,与运营商、商业航天、通信产业、高校院所等合作伙伴共同推动全球全域无缝覆盖的星地融合网络的构建。让每个角落都能够随时随地自由沟通和交流,实现“万物互联,无限沟通”的通信理想。

作为5G国际标准及其演进技术的核心贡献者以及国际3GPP NTN项目的核心成员,中信科移动积极开展星地融合研究,持续创新,完成多项NTN关键技术。中信科移动突破了典型卫星场景下大多普勒频移补偿技术、高动态条件下的移动性管理技术、弹性网络架构等关键技术,研制了5G NTN全套设备样机,包括终端、地面基站、星地一体化轻量型核心网等,模拟实现了卫星用户与地面4G/5G用户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持续进行新技术研究迭代和验证等工作。

在会议现场,孙韶辉博士还介绍了中信科移动联合无线移动通信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信科)发布的《全域覆盖 场景智联-星地融合通信白皮书》。白皮书分析了未来星地融合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网络能力需求以及面临的挑战。同时,白皮书提出了星地融合的网络架构和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指出星地融合通信正朝着“5G体制兼容”到“6G统一系统”的技术路径方向发展。

在此次会议的技术沙龙讨论环节,邀请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所长邓伟、中国联通研究院高级技术专家高一维、银河航天方案总监林广荣、vivo通信研究院院长秦飞、东南大学教授王闻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江、中信科移动高级技术专家缪德山等专家围绕“天地互连,手机直连”的主题开展了深入的技术探讨,对星地融合通信贡献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5G NTN标准规范是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制定的基于5G的卫星透明转发通信标准协议,于2022年6月在3GPP R17版本中正式发布5G NTN第一个标准规范。在原有5G地面蜂窝标准规范基础上,5G NTN根据卫星通信的需求和技术特点,设计和制定可用于手机与高低轨卫星直接连接通信的技术规范。通过对5G地面蜂窝网络和终端协议增添与优化,使其满足卫星通信要求,并保持与5G地面蜂窝通信标准兼容。5G NTN支持卫星通信网络单独组网,或与地面蜂窝通信系统联合组网,实现星地融合通信。

当前,我国在5G的技术、产业和运营方面已实现全球引领,采用5G兼容的卫星互联网模式可以借助5G的产业链和规模经济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星地融合通信领域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中信科移动称将积极推进星地统一、终端直连卫星,加速5G NTN星地融合网络商用落地进程。

举报

  • 相关推荐
  • 淘宝闪购入局到店团购,场景融合里藏着行业新活力

    当“淘宝闪购,团购来了”的字样在街头亮起,本地生活赛道又迎来新故事。 9月20日,淘宝闪购启动到店团购业务,首批覆盖上海、深圳、嘉兴三个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团购入口不仅包括淘宝闪购,还有支付宝和高德,阿里体系内最能打的三大流量入口同时开动,显示出这一业务的重要性。 这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尝试。回顾淘宝闪购的发展,今年4月30日,“小时达”正式升�

  • 2025 云栖大会|云通信+AI:释放通信新动能

    2025年9月25日,阿里云成功举办“云栖大会云通信分论坛”,聚焦大模型在云通信中的创新应用与全球化实践。论坛汇聚Meta、雨果跨境等生态伙伴,探讨行业趋势,剖析技术机遇与挑战。阿里云发布Chat App AI助理和智能联络中心2.0,展示智能化探索成果,强调合规化与智能化并重,推动通信服务从基础功能向个性化、自动化升级。通过AI与消息引擎结合,助力企业打通公域到私域的全链路增长,实现高效全球化运营与本地化深耕。

  • ColorOS 16阶段性爆料总结:拥有安卓首个跨级融合编译技术

    ColorOS 16将于10月15日正式发布,流畅度、AI、设计、互联四大方面全面升级。系统带来安卓首个无缝架构和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确保全场景流畅体验;AI功能全面覆盖相册、便签等日常应用,新增AI人像补光、AI写作等实用功能;设计语言全新升级,图标动画交互全面优化;生态互联支持通知流转、电脑投屏等跨设备协同。目前Beta版已开启招募,支持一加13、Find X8系列等多款机型。

  • 微算法科技(NASDAQ: MLGO)融合二次矩阵变换模型,研发基于区块链的可溯源IP版权保护算法

    微算科技(NASDAQ: MLGO)研发基于区块链的可溯源IP版权保护算法,解决现有技术效率低、可追溯性差等痛点。该方案融合二次矩阵变换、分布式随机嵌入与位置映射函数,实现版权从产生到交易流转的全链路精准追踪与安全保护。凭借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算法有效抵御重放攻击,确保版权信息稳定可靠,有望拓展至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领域,推动全球版权保护生态健全高效。

  • 聚焦科技运动融合!北京apm AI运动会引领沉浸商业体验升级

    北京APM于9月20日至21日举办“AI运动会”,集结多元智能机器人阵容,打造融合科技竞技与深度互动的沉浸式活动。活动以运动为核心,通过足球、拳击、马拉松等特色机器人项目,结合每日4场舞台表演和100个机器人领舞,直观呈现科技与运动的融合之美。现场设置AI互动环节,观众可体验机器人对抗赛、AI棋局对弈及机械臂操控,实现“科技可触、未来可感”。此次活动不仅是一场竞技盛宴,更以科技体验激发情感共鸣,通过沉浸式内容驱动消费新活力,突破传统商业增长极限,为城市商业生态注入创新动能。

  • 热AI无限,剧力生长:2025北京文化论坛“微短剧专业沙龙”共话科技内容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24日,北京文化论坛“热AI无限,剧力生长:微短剧内容与技术创新沙龙”在京举办。论坛聚焦AI赋能微短剧发展,探讨技术如何推动内容创新、产业升级与国际化传播。百度启动“AI星河计划”,通过资源扶持与生态共建,助力创作者成长。行业专家指出,微短剧正从爆发式增长转向高质量“精耕细作”,需平衡商业与艺术价值,突破同质化挑战。活动还围绕内容精品化、跨界融合等议题展开讨论,旨在推动微短剧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载体,构建可持续发展新生态。

  • 宜享花依托AI与大数据技术,推动消费金融合规创新与服务提质

    宜人智科旗下品牌宜享花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覆盖全链路的一体化智能服务体系。平台在严格合规框架下,深度融合金融机构与多元场景资源,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安全的金融支持,并通过科技创新持续优化风控能力与服务体验。宜享花高度重视合规经营,建立覆盖业务全流程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自主研发“Hawkeye反欺诈管理系统”有效识别并拦截欺诈行为。同时,平台发布《消费者权益保护2024年度报告》,建立六大消保评审维度,强化事前审查与专项检查机制。通过AI技术打造高效、智能的客户服务体系,累计提供智能客服超490万次,智能客服分流率达52%。未来,宜享花将持续深化科技应用,筑牢智能风控防线,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金融新动能。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Panduit 泛达网络无锡光纤实验室盛大启幕,打造全球领先的光通信测试中心

    2025年9月19日,泛达网络在无锡工厂隆重举行光纤实验室开幕典礼,50余位行业嘉宾共同见证。实验室分三期建设,首期投资1500万,占地200平方米,专注于光纤连接器、光跳线、分光器等产品的综合性验证。该实验室严格遵循国际标准,具备全方位测试能力,旨在提升产品一致性与可靠性,缩短开发周期,以超越国际标准的品质响应AI及数据中心光通信的激增需求。此举彰显泛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进一步巩固其在光通信领域的领先地位。

  • 空天地一体化发展提速:激光通信为关键技术,蓝星光域引领行业新方向

    中国商业航天正迎来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2025年工信部发文明确加速卫星互联网建设,推动低轨卫星通信商用试验。激光通信技术凭借千倍带宽、轻量化优势,成为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的关键。蓝星光域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通过全栈自研、批量生产及全场景产品布局,实现星载终端重量较Starlink降低30%,并完成超百台产品交付。其独创的“单设备多场景覆盖”模式突破传统通信边界,在应急通信、海上通信等领域展现技术优势,为全球激光通信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