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6日,支付宝的蚂蚁庄园小课堂的问题是关于古代历史知识的,问题是“古人常说身无长物指的是什么?”这个自然是俭朴了,下面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蚂蚁庄园最新答案。
今天问题:古人常说“身无长物”,指的是什么?
A、贫困或俭朴
B、没有特长
正确答案:贫困或俭朴
身无长物(拼音:shēn wú cháng wù)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身无长物(长物:旧读 zhàng wù,多余的东西)指身边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人除自身外东西极少。在句中一般作谓语。
东晋时有个人叫王恭,字孝伯,太原晋阳人,他出身高贵,父亲王蕴任光禄大夫,妹妹当了孝武帝的皇后。但王恭不是个轻浮子弟,很注重节操,从小就有好名声。丞相谢安很看重他,认为他将来会大有出息。他也自信才华过人,以后能辅佐君王治理国家。
在生活上,王恭非常简朴,他与同族的王忱很要好,二人都很有才名。王恭住在会稽,王忱住在都城建康。二人交情虽好,却不经常见面。一次,王恭随父亲到都城,王忱知道了,就来见他。二人交谈时,王忱看上了王恭坐的一张竹席,有六尺长,很精美。王忱想:王恭从会稽来,那里盛产竹子,这东西恐怕带得多。于是对王恭说:“你这竹席不错,能送我一张吗?”王恭表示同意。并马上把自己坐的那张竹席卷起来,让王忱带去了。过后,他在地上铺了一张草垫子,就坐在上面。
王忱听说后,很吃惊,赶来向王恭道歉:“真对不起,我还以为你不光只有一张竹席呢。”王恭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我这个人,身无长物。”王忱见王恭生活简朴,对人又这样慷慨大方,更加敬重他。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