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阿里影业最新资讯  > 正文

阿里影业发布S1财报:营收18.29亿元 经调整EBITA扭亏为盈

2022-11-30 06:50 · 稿源: TechWeb.com.cn

11月29日消息,阿里影业发布2022/23半年度业绩,截至2022年9月30日,阿里影业实现收入人民币18.29亿元,同比增长 35%;经调整EBITA扭亏为盈,录得盈利人民币1.49亿元。

业绩公告显示,受益于对优质内容的持续加注和精准把控,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内容收入人民币10.4亿元,同比增长85%;科技、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收入同比持平,分别为人民币5.66亿元和人民币2.23亿元。

2022/23上半财年,面对疫情反复带来的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阿里影业坚持“科技+内容”双轮驱动战略,坚定为优质内容投资、为有核心价值的科技投资,持续推进业务结构多样化发展,不断优化运营效率,推动业务稳健发展。

在内容业务领域,得益于对内容赛道的前瞻性布局及稳步提升的制作开发能力,报告期内,阿里影业共出品和发行影片18部,贡献票房超人民币70亿,其中《独行月球》、《人生大事》、《神探大战》分别位居同期国产片票房前三。同时,阿里影业旗下可能制造厂牌出品的《一周的朋友》摘得2022年青春片首日票房冠军;小宇宙厂牌联合追光动画出品的《新神榜:杨戬》创造国漫视觉新体验,夺得2022年暑期档动画电影票房第一。剧集方面,通过运营工作室的模式建立与平台、编剧及各合作方之间的紧密联系,在生产工业化中持续打造精品内容。其中,由敦淇工作室打造的青春竞技剧集《炽道》连续20天登顶优酷热度日冠;悬疑剧集《重生之门》灯搭正片播放市占率近11%,连续4周取得抖音热度周冠。此外,由拾穗工作室打造的自制剧集《她们的名字》浙江卫视收视率最高超1.8%,连续两周取得灯搭正片播出市占率周冠军。

与此同时,电影和剧集方面的内容储备丰富,且题材多元。电影方面,《保你平安》、《流浪地球2》、《交换人生》、《龙马精神》等多部体现“小人物、真英雄、大情怀、正能量”价值观的影片将按照市场情况择期上映;剧集方面,自制剧《手术直播间》、《飞驰人生》、《第五名发家》等也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在科技业务领域,淘票票联合大麦进一步优化“淘麦VIP”会员体系,报告期内,淘麦VIP会员规模已突破1000万,高质量、高粘性用户持续增长。 购票优惠、快速通道、明星见面会等稀缺权益和个性化服务获消费者认可。同时,阿里影业还加大科技投入。宣发平台“灯塔”、营销全案设计“黑马”、内容营销机构“淘秀光影”组成完整宣发闭环,通过底层预测逻辑、宣发商业模型,提供全案营销服务,报告期内,先后为《独行月球》、《还是觉得你最好》等多个影剧项目提供了独家策划直播和内容营销服务。此外,报告期内,云尚制片坚持推动影视制作工业化升级,为剧集、电影、动漫、综艺、短剧、纪录片等200余个泛文娱项目保驾护航。云尚现场管理系统也上线运营,帮助剧组在拍摄现场把控内容品质,提高现场协同效率。

在IP衍生及商业化业务领域,阿里影业以影剧综内容为载体,继续增进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连接。本集团的潮玩品牌锦鲤拿趣(KOITAKE)将自有IP “月白”、“果冻 -喜剧人”、“YOKUKU”与《独行月球》、《沉香如屑》、《这!就是街舞》等影剧综结合,打造出风格各异的潮玩产品,既彰显了角色个性又还原了影视剧名场面。此外,锦鲤拿趣还与工作室艺术家合作,独家推出了“香料公主-敦煌伎乐系列”和“凯拉十世-疯人院系列”潮玩,丰富内容类型的同时亦满足了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

此外,阿里影业还坚持发掘优质IP,让IP被市场看见,让商家因IP而获益,让消费者因产品创新而满意。报告期内,阿里影业与三丽鸥达成协议,获得凯蒂猫、美乐蒂、双子星等26个形象在中国大陆制造及销售商品为期五年的独家授权,同时亦通过打造跨品类特色商品及季节性创新产品,推动天猫模玩类目成交规模同比增加29%。

举报

  • 相关推荐
  • 叶国富要「浪费」一亿签IP,我们和潮玩从业者聊了聊抢IP这件事

    前不久,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在与罗永浩对谈的视频播客中提到,名创正在加速签约原创潮玩艺术家,并称「要浪费一个亿投入到IP当中」。这似乎掀开了潮玩行业争夺IP的一角。而在此次对话之前,名创已经独家签约了包括右右酱、猪坚强、气宝等十七个艺术家IP。 在一些潮玩从业者看来,名创如今的高调动作更像是为了加快TOPTOY的上市,而在潮玩行业,对IP的争夺一直近�

  • 千问,阿里的未竟之梦

    在一个大阿里和一个吴妈的统一指挥下,千问诞生了。 11月17日,阿里正式宣布推出“千问”项目,面向公众上线其App公测版。该项目前身为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通义App”,改名后的千问号称“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助手”,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官方称,千问后期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标志着阿里

  • 千问登场,阿里瞄准C端关键一战

    2023年9月,在正式接任CEO的第三天,吴泳铭发布的首份阿里全员信,宣布了阿里新的战略重点方向:用户为先、AI驱动。当时行业内更多把它视为一家企业在AI时代的惯性表述。 然而,就在过去一年中,围绕AI在C端用户场景的“可能性”,全球AI行业的叙事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向。 OpenAI在完成大模型能力的“基座化”后,开始把更多资源押在C端生态。过去两年,随着GPT-5等产�

  •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基建上,在To C的AI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2025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月17日,阿里�

  • 阿里巴巴回应千问崩了:状态良好 欢迎来问

    11月17日,阿里巴巴AI应用“千问”公测首日因用户涌入量过大,导致服务拥堵和中断,引发“千问崩了”话题登上热搜。官方迅速以轻松幽默语气回应“我好着呢”,并透露应用尚处初级版本,但已展现快速生成报告和PPT等“办事”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 千问APP悄悄上线,阿里的AI超级入口也终于来了。

    阿里“千问”APP昨日在应用商店悄然上线,界面从通义APP的双色渐变变为简洁单色设计,功能大幅增强,支持Qwen全系列最新模型。此次品牌整合将阿里分散的AI触点统一为“千问”品牌,实现模型与产品名称对齐,让普通用户首次能在官方APP使用最强Qwen3-Max模型。APP默认开启联网搜索,集成图像编辑、视频通话等场景功能,通过智能意图识别实现一站式服务。这标志着阿里开始认真打技术+品牌两张牌,推动AI技术以更清晰方式触达用户。

  • 阿里千问APP宣布开启公测 号称打造最佳个人AI助手

    阿里巴巴11月17日启动“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战略布局。APP公测版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店,网页和PC版同步推出,国际版即将上线。基于Qwen模型在海外的影响力,“千问”将与ChatGPT等国际产品竞争,展现中国AI实力。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性能超越Llama等,成为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千问”致力于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已具备生成报告、制作PPT等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成为用户得力助手。

  • 双11“换芯” 阿里妈妈AI按下加速键

    ​今年双11的不同,在平台对外披露的商家案例中得以一窥究竟。 AI智能选品、AI智能出价、AI智能调控投放节奏..... 这些营销策略的表述来自音箱品牌Marshall,双11第一波段10天活动期内,Marshall在影音电器行业品牌和店铺排名均位居第一;成交转化率提升67%,爆款成交同比增长30%。这波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反复被CUE到的AI可以说是深藏功与名。 绝非只是平台意志的表达,

  • 无万卡,不VLA:元戎启行与阿里云的“想法”和“解法”

    1980年代汉斯·莫拉维克提出人工智能悖论:计算机在逻辑推理等高级智能活动中易超越人类,但实现儿童般的感知与常识认知却极困难。智能驾驶的核心挑战在于让AI理解物理世界并进行因果推理。视觉-语言-行动模型通过融合多模态数据,使系统具备推理驾驶能力,推动行业迈向L5完全自动驾驶。面对VLA模型的数据处理、训练效率和成本挑战,阿里云等超级AI云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开源生态,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