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动力电池最新资讯  > 正文

全球动力电池格局生变:中国厂商霸榜、日韩厂商紧追不舍

2022-08-22 10:42 · 稿源: Donews

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在全球市场上再次以绝对优势霸榜。

8月2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前20的动力电池厂商中,有15家来自中国;在增速超过100%的12家动力电池厂商中,有11家来自中国。

而在前十名中,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占据了六席,合计市场份额超过了56%,其中,宁德时代的市场份额从2021年同期的28.6%提升至34.8%,继续稳坐全球动力电池“一哥”的宝座,位列第二名的LG新能源的市场份额由2021年同期的23.8%下降至14.4%,而比亚迪则位列第三名,其市场份额由2021年同期的6.8%上升至11.8%。此外,中创新航、国轩高科、欣旺达和蜂巢能源分别位列第七至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日韩动力电池厂商仅在前十名中占据了四席,合计市场份额为35.4%,其中,除了SK On的市场份额微增以外,其余三者的市场份额均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下滑,对此,SNE Research甚至十分担忧地表示,“为应对日益强劲的中国国内市场,国内三大公司很可能需要建立灵活的战略。”

显而易见的是,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屡创新高,中国动力电池厂商正在改写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竞争格局。

中国动力电池厂商掘金全球市场

“宁德时代的产品已经覆盖了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了400GWh,全球每三辆电动车中就有一辆配套了宁德时代的电池。”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如是表示。

宁德时代表现强势的背后,离不开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乘联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2022年1-7月,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乘联会还预测,2022年全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将超过此前预期,达到600万辆以上。

8月10日,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的一篇报道称,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拥有超过10亿人口的国家,电动汽车的发展异常耀眼。在短短数年内,该行业就从几乎不存在发展到了销售数据创纪录的程度。

一位动力电池行业人士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集中爆发阶段,行业预计动力电池行业仍会保持稳定增长,尤其是处于头部的动力电池厂商将最先受益。”

以宁德时代为例,根据2021年财报,宁德时代在海外市场的业务实现了高速增长,其海外市场业务收入为278.7亿元,同比增长2.5倍,占总营收的比例由2021年同期的15.71%增长至221.38%,海外市场业务的毛利率为30.48%,高于中国市场业务的毛利率。其中,特斯拉作为宁德时代最大的客户,所贡献的收入高达130.4亿元,约占动力电池业务收入的14%。

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宁德时代方面表示M3P电池已经实现了量产,预计在明年推向市场应用。另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将会在今年第四季度向特斯拉供应最新的产品M3P电池,将会搭载到Model Y车型上,该款车会将在明年年初上市。

现阶段,宁德时代在全球范围内共投建了13座生产基地,除了已有的德国图林根州生产基地和印度尼西亚生产基地外,宁德时代正试图继续扩大海外生产基地的布局,有消息称宁德时代将在北美地区建造一座年产能为800GWh的生产基地,就近配套特斯拉美国工厂,并且还计划投资50亿美元,在墨西哥建立一座生产基地,为特斯拉和福特汽车供应动力电池。

而比亚迪也享受到了头部优势带来的红利。当前,比亚迪生产的动力电池几乎为自家车型使用,换言之,仅凭比亚迪一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其动力电池装车量就占到了全球市场近15%的水平。

与此同时,比亚迪的动力电池正在逐步打开外供。2021年4月,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刀片电池已经开始向全行业外供,未来,刀片电池将陆续搭载在国内外各主流品牌的新能源车型上。”

2022年8月,据外媒Teslamag.de消息,比亚迪的磷酸铁锂电芯已经上线特斯拉柏林工厂的Model Y生产线。

不过,相比在全球市场上高歌猛进、开疆拓土,中国市场依旧是动力电池厂商的主战场和基本盘。

“如果不尽快提高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动力电池厂商在全球市场上超越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将遥遥无期。”上述行业人士判断。

动力电池第二梯队紧追猛赶

处于第二梯队的动力电池厂商虽然体量远不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但也在加速扩充产能、抢夺全球市场的订单。

不过,动力电池第二梯队想要挑战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地位其实并不容易。8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了7月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全国动力电池产量为47.2GWh,同比增长172.2%;装车量为24.2GWh,同比增长114.2%。

具体来看,宁德时代以11.41GWh的装车量、47.19%的市占率持续稳居行业第一,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和欣旺达紧随其后,装车量分别为6.10GWh、1.47GWh、1.14GWh和0.75GWh,市占率分别为25.23%、6.07%、4.70%和3.11%。

值得肯定的是,动力电池第二梯队正迎来新的突破。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利好环境下,新能源汽车厂商迫切希望在供应链环节降低成本以及保持稳定性,因此积极引入“二供”、“三供”,为动力电池第二梯队带来了突围的可能性。

事实上,动力电池第二梯队也奋起反击,比如得益于控股股东大众汽车集团的影响力,国轩高科未来将主要布局欧洲、北美和东南亚市场。目前,国轩高科已和博世、塔塔集团、大众汽车集团、VinFast等汽车厂商达成战略合作。与此同时,国轩高科还完成了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工作,募集资金约6.85亿美元。

亿纬锂能获得了包括戴姆勒、宝马、现代起亚、捷豹路虎等多家国际一线汽车厂商的青睐,6月8日,亿纬锂能发布定增公告称,拟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90亿元,用于投资其动力电池项目。

欣旺达则成功进入雷诺的供应链体系,并计划与日产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汽车电池,并且正在积极推进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进程。

此外,蜂巢能源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中创新航正式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计划筹集资金约15亿美元。

目前,各大电池厂商都开始了疯狂扩产。

宁德时代2025年的产能规划目标约在600GWh;中创新航将2025年实现300GWh的产能目标提高为500GWh;国轩高科预计在2025年达到100GWh产能;欣旺达的2025年落地产能为138GWh,全球规划总产能为500GWh,而蜂巢能源的规划加较为激进,按照占据全球25%市场份额的计划,2025年其将挑战600GWh的全球产能目标。

日韩动力电池厂商也在蠢蠢欲动,LG新能源在其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计划于2023年在LG中国工厂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此前,LG新能源一直在三元锂电池上布局,此次转向磷酸铁锂的举动意味着LG新能源或许想通过在中国市场加大布局,来抢夺宁德时代的优势。

根据外媒近日的报道,松下控股计划在2024年前,将向特斯拉供应的电动汽车电池的产量提高约10%。据悉,松下正在增加为特斯拉旗舰车型Model3提供动力的2170圆柱形电池的产量。

动力电池第二梯队的一些列动作,均指向了全球市场的争夺战。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接近30%,市场增速放缓,届时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或将出现大规模的价格战,而出海有望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SNE Research的测算数据,如果以2021年年初的规划产能进行计算,动力电池的产销缺口将在2022年出现,而动力电池的装车缺口将在2023年出现,到2025年,动力电池产销缺口将达到37%,装车缺口将达到25%且持续维持供需紧张的状态。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也在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直言“动力电池市场正面临供需不平衡”。动力电池供需失衡,意味着动力电池第二梯队突围的窗口期已经打开。

可以预见的是,进入2022年下半年后,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布局全球市场的步伐将再度加速,尽管这条道路上布满荆棘且困难重重,但一场全球范围内的市场争夺战已然不可避免。

举报

  • 相关推荐
  • 宁德时代或将发布钠离子电池产品 新钠离子动力电池正式亮相

    宁波时代宣布突破一项关键技术,全新锂电池动力系统正式亮相,并计划于今年12月启动量产工作。该新型电池不仅标志着动力能源领域的重大进步,还将为混合动力及纯电动市场带来新的活力。其能量密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性能表现令人瞩目。此外,在安全性方面,该电池展现出超越传统铅酸电池的优势,通过一系列严谨测试,包括多面挤压、针刺、电锯穿透以及电池短路等极端条件,均未出现起火或爆炸现象,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的使用体验。实测数据显示,在-30摄氏度的极寒环境下,该电池从30%充电至80%仅需30分钟,且可用电量高达93%。即使在10%SOC(电池剩余电量)的状态下,车辆仍能维持120km/h的高速行驶,展现了卓越的低温性能。宁波时代动⼒锂电池的量产将推动电动车行业的持续发展与技术升级。

  • 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电池,推出颠覆式动力电池解决方案

    而在安全改善上,宁德时代通过对电解液重筑高热稳定新型有机溶剂体系,大幅提升电解液耐高温性能,使电芯热稳定性提升80%,显著拓宽电芯热安全的边界。

  • 直曲之争就此终结!越来越多厂商青睐直屏

    直屏好还是曲屏好?机圈网友为此吵翻了天,如今来看,直屏曲屏之争划上了一个句号,曲面屏即将淡出历史舞台。纵观智能手机发展史,直屏手机曾经一统天下,曲面屏后来居上,一度成为安卓高端旗舰的标配,如今直屏又重新获得了手机厂商的青睐。

  • 打破传统桎梏,AI HR领先厂商易路如何助力HR降本+增效+提质面突围

    文章探讨了AI+HR的应用前景,指出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度赋能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核心内容包括:1)AI在招聘、考勤、薪酬等重复性工作中实现自动化;2)通过预测分析优化员工绩效评估和人才发展;3)智能机器人提升员工咨询服务效率。国内领先厂商易路已推出iBuilder智能体平台,内置38个智能体覆盖HR全场景,其四大优势包括:固化业务流程、标准化通信机制、六维权限矩阵和数据安全空间。典型应用场景包括:招聘趋势分析师、薪酬智控机器人、绩效目标教练等数字化分身,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数据显示,超半数企业AI投入年增速达5-30%,人力资源建设正从人事管理向人效管理升级。

  • 杭州湾库里南 极氪9X全球首发:拥有8大全球之最的顶级SUV

    极氪在2025上海车展全球首发旗舰SUV 9X,该车拥有8项全球之最和1项中国首发,预计第三季度上市。9X配备全球最大一体式格栅、2.15㎡蚌式机舱盖、4242颗钻石切割灯组,车身超5米3。搭载L3级自动驾驶技术,算力达1400+TOPS行业最高,采用宁德时代6C电池,纯电续航380公里,SOC20%-80%仅需9分钟。动力系统热效率46%,零百加速3秒级,极速240km/h。首创48V主动稳定杆,最大离地间隙288mm,爬坡能力70%。该车集多项行业顶尖技术于一身,展现了中国品牌在高端新能源车领域的突破。

  • 首发16项全球第一!动力最强家用SUV比亚迪唐L上市:22.98万起

    刚刚,比亚迪王朝系列全新旗舰SUV车型唐L上市,共推出6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22.98-28.98万元。作为比亚迪超级e平台打造的全新车型,唐L实现电动化深度整合,采用最新的家族化设计语言,前脸大面积为封闭式,点明了新能源汽车的身份特征,可选装车顶激光雷达、翼子板摄像头等,具备高阶智驾能力。相较于纯电版,唐L混动版首发搭载比亚迪DM-P王者混动技术,其由45.3%高热效率发动机和双电机组成,零百加速4.3秒,NEDC亏电工况百公里油耗仅5.6升。

  • 突发!加税至104%!法大大助力中国企业应对全球关税挑战

    背景分析:美国加征全球关税带来的挑战美东时间2025年4月9日零点,美国政府对中国输美商品实施104%的差异化“对等关税”正式生效,创下中美贸易战以来新高。美国已于4月3日宣布对中国商品征收34%的“对等关税”,叠加既有20%关税后综合税率达54%。也相信在我国政府的领导及丰富的政策工具支持下,我国企业定能平稳度过此次挑战,迎来新的机遇和发展。

  • 安波福加码中国本土化:速推进国产供应链,助力车企征战全球

    4月22日上海车展期间,安波福宣布全面升级在华本土化战略2.0,推出多款为中国车企定制的高性能解决方案。包括基于国产芯片的跨域融合方案、实时操作系统RTOS和虚拟化平台Hypervisor等核心产品,实现100%自主可控的智能汽车技术体系。公司在武汉新建连接器工厂,在上海建设自动化工厂,并筹建中国数据中心和测试中心,强化本土研发能力。目前安波福已与超100家本土供应商合作,核心物料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其"中国方案"已助力多家车企拓展海外市场,包括支持广汽缩短软件开发周期、降低成本的案例。预计到2027年,安波福将实现国内供应链全球覆盖,助力中国汽车产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

  • 美国人喜欢的三蹦子可能要断货了:多家厂商已不再供货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三蹦子在美市场供应变化"的消息引发网络热议。据媒体调查,国内多家三蹦子生产企业已暂停向美国市场供货,从事该行业十余年的任先生透露,尽管这款低速电动车曾于去年在美家庭消费市场掀起短暂热潮,但受限于高额关税政策,其出口规模始终难以突破临界点。目前企业已将销售重心转回国内市场,该车型在国内售价普遍在2000-3000元区间,而美国终

  • 柠檬微趣单品月流过2亿,背后还有北京厂商们集体跟上

    Sensor Tower最新数据显示,柠檬微趣旗下合成类手游《Gossip Harbor》3月海外双端月流水达3500万美元(约2.5亿人民币),跻身出海手游收入榜Top3。该游戏两年内流水增长近8倍,目前稳居合成类产品全球榜首。北京厂商在合成赛道表现突出,6款产品月流水超150万美元,其中柠檬微趣占据头部位置。产品通过"剧情+玩法+运营"三重驱动:剧情强化情感冲突和代入感;玩法从基础合成升级为"合成+加工/解谜"等复合机制;运营方面采用高频限时活动(每月4-6个)配合渐进式难度曲线。2024年新上线的《Hannah's Odyssey》等产品正尝试"合成+冒险解谜"的跨界融合,显示该赛道仍在持续创新。(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