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在线消息:8月4日,据相关爆料,8999元起售的iPhone13 Pro Max成本仅2870元,而券后优惠到手3299元的小米11 Ultra成本竟然高达4200元!
单从“堆料”上来看,小米11 Ultra的配置确实丰富,但相信用过苹果的用户都喜欢iOS系统的风格,这一点小米无法比拟。从成本以及售价来看,今后的手机市场还会朝着用户体验的方向优化。小米作为最有希望超越苹果的品牌,相信它能在“堆料”的路上越走越远。
(举报)
据爆料显示,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iPhone 18 Air作为常规升级的超薄机型。而更大屏幕的iPhone 19 Air预计2027年下半年发布,将成为苹果史上最大尺寸的Air手机。此前苹果曾设计6.9英寸的iPhone 17 Air原型机,但因机身强度不足可能弯曲而暂停开发。最新消息表明,更大尺寸Air机型已重新提上日程,有望在2027年面世。这一系列新品动态引发果粉和科技爱好者的期待。
快科技4月28日消息,苹果今年上半年推出iPhone 16e,这是iPhone 16系列最便宜版本,主打性价比。爆料人Mark Gurman透露,苹果尚未决定是否量产下一代iPhone 17e。iPhone 16e实质是iPhone SE3的升级款,但为营销效果归入16系列。若继续更新e系列,iPhone 17e预计明年春季发布,可能搭载A19芯片、8GB内存,支持AI功能并引入17系列的部分小功能。Gurman认为,为普及AI和抢占低价市场,苹果有必要定期更新e系列机型。
苹果公司今日在美国、加拿大官网正式上线官方认证翻新iPhone15 系列机型,涵盖iPhone 15、15 Plus、15 Pro及15 Pro Max全系产品。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颜色与存储版本,但库存将随供应情况实时变动。
预计 iPhone 17 Pro Max 厚度达 8.7 毫米,为 14 年来最厚的 iPhone。同时,还有历代最薄的 iPhone 17 Air……各机型特性鲜明。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在iPhone18Pro系列首次引入可变光圈技术,支持手动调节主摄光圈以适应不同光线条件。同时该系列正在测试屏下3D人脸识别技术,可能采用单挖孔设计置于屏幕左上角,将面部识别模块隐藏于屏幕下方以减少视觉干扰。这两项技术若实现,将成为苹果在移动影像和交互体验上的重大升级。目前相关技术仍处测试阶段,最终产品表现需以官方发布为准。
一不小心,iPhone 17 Air 可能会看起来更像一部廉价的玩具手机,而非一部真正的智能手机。
据郭明錤最新分析报告,iPhone 17系列(包括Air、Pro和Pro Max)将全系搭载12GB内存,标准版也有望配备12GB内存,但苹果正评估供应链能否满足需求,预计5月最终确定。若实现,这将是苹果近年来最大幅度升级,从全系8GB直接跨越到12GB。升级主因是Apple Intelligence功能需求,iPhone 16系列因AI功能至少需8GB内存,而iPhone 17的AI功能要求更高。目前手机AI分云端和本地两种,本地AI需更大内存支持。值得注意的是,明年的iPhone 17e(SE系列继任者)仍将保持8GB内存配置。
京东针对iPhone16系列推出独家优惠:iPhone16Pro直降2000元,到手价5499元起,支持12期免息;iPhone16Pro Max叠加优惠后最高可省2200元。京东"国补"覆盖全国29省市,远超天猫23省市,且提供更高旧机回收价(比天猫高1466元)和700元专属补贴。此外,京东现货供应最快1小时达,支持以旧换新叠加多重优惠。目前京东成为购买苹果产品最划算平台,建议用户提前锁定"国补"和"京补"福利。
据供应链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苹果计划在iPhone 17系列中推出超薄设计的"iPhone 17 Air",厚度仅5.5毫米,配备12GB RAM,与Pro机型配置相同。这款新机将取代Plus版本,定位高端产品线。基础款iPhone 17也可能升级至12GB RAM,但需视供应链情况而定。内存提升将支持iOS 19的新功能,特别是外接显示器时的多任务处理体验。这一升级虽会提高成本,但能让苹果在高端市场竞争中更具�
快科技5月2日消息,尽管iPhone 16e取得了成功,但iPhone 17e的前景却充满了不确定性。根据最新消息,苹果目前尚未最终决定是否发布这款新机型,仍在对其市场潜力进行评估。iPhone 16e凭借其599美元的起售价以及相比前代iPhone SE 3在设计和功能上的显著升级,成为了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这一系列改进使得iPhone 16e在市场上获得了不错的销量,帮助苹果在2025年第一季度夺得了全球智能手机销售冠军。尽管iPhone 16e的成功似乎为iPhone 17e的推出铺平了道路,但有传闻称iPhone 17e已经进入试产阶段,但苹果对未来产品的规划依然保守且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