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腾讯最新资讯  > 正文

数字化揭开惊艳面纱 腾讯以科技助力三星堆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

2022-06-14 15:17 · 稿源:站长之家用户

6月13日,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新闻通气会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举办,会上通报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进一步揭开三星堆神秘的面纱。与此同时,四川省文物局与腾讯将就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为重点,在推动四川省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等方面展开合作。

腾讯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知识图谱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聚焦新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助力考古科研工作者开展三星堆遗址数字考古与多维度的数字研究,建立三星堆遗址考古数据数字档案,并推动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成果的数字化阐释与转化,满足公众考古的文化体验需求。

据悉,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中多学科交叉融合所体现的科技含量,代表了未来考古学发展的新模式。新一代数字科技与考古研究的融合更是一个重点方向。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负责人舒展表示,“科技助力考古探源,用数字技术与创意保护、活化利用文化遗产、是我们一直致力探索的目标。”前沿数字技术在考古发掘与研究中的应用,将是腾讯与四川省文物局长期合作中重要而全新的探索方向。

image.png

文化遗址的考古工作面对大量残损、碎裂的出土文物,拼接与修复是一大难题。以三星堆遗址为例,1986年出土的大量青铜神树断枝,经过十年拼合修复,1号与2号青铜神树才得以向公众展示,但仍不完整。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三星堆8号坑发掘负责人赵昊表示,这不仅是三星堆遗址的问题,而是整个考古学界长期面临的问题,数万甚至数十万件文物碎片,靠人力无法高效准确地完成拼接修复,如果数字化技术能协助考古学家进行碎片的识别、比对和拼接,将是考古学上的重大突破。腾讯首席科学家、腾讯AI Lab与Robotics X实验室主任张正友认为,计算机视觉的前沿技术可以在出土文物的碎片拼接、复原,以及原初形态的数字化重建方面发挥协助作用,文物碎片经过3D扫描,建立数据库后,AI可以根据器物的颜色、纹理、断面的形态等信息计算拼接的可能性,大大提高效率。

类型学作为考古研究的重要方法,与文物碎片拼接工作一样,依赖考古学家的记忆能力。商周考古与三星堆研究专家、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讲席教授唐际根表示,文物的分类研究与不同遗址出土器物的比较研究,同样期待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协助。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山世光指出,在全国各地出土文物都进行数字化扫描的前提下,通过计算机视觉的技术可以高效地识别出具有相似性的文物,包括器物造型、结构上的相似性,以及局部纹理的相似性等等;如果考古数据能大量标注文物的年代或文化属性等信息,对AI来讲,就是典型的模式识别问题,可以实现快速比对,进而协助考古与文化研究。

作为一家以“科技向善”为使命愿景的公司,腾讯在数字文化领域深耕多年,如助力故宫深度数字化,协助敦煌打造数字“云游”平台,参与长城保护等。去年,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成立,并建立数字文化实验室,进一步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战略下的数字文化创新发展,通过“数字中轴”项目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及文化遗产的可持续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此次与四川省文物局展开合作,腾讯也将延续经验与优势,并且聚焦于用科技助力中华文明探源,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创新性保护、活化文化遗产,形成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模式。

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腾讯策划了“了不起的博物馆”系列视频,阐释三星堆青铜文物知识。近期,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作为学术支持,由腾讯数字文化实验室与三星堆博物馆联合开发的【古蜀藏品 等你来挖】创意互动H5,将川剧变脸与三星堆面具古今融合,打造独特的在线互动体验;同时,三星堆8号坑出土文物纪念版数字藏品免费公益发行,以青铜神坛、青铜神兽及一件即将出土的神秘文物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设计形成纪念版数字藏品,共计发行3000份。

image.png

另外,腾讯将持续借助平台数字内容产品的影响力,助力三星堆IP建设,推动三星堆作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国际化传播,同时加强三星堆遗址的文化内涵解析与展示,体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源远流长的理念和光辉灿烂的成就。

举报

  • 相关推荐
  • 进博会有哪些“AI好物”?三星展台藏着许多黑科技

    三星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从参展商转型为深度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投资伙伴。本届展会重点展示AI技术创新成果:AI Home智能家居方案实现全场景互联;Bespoke系列家电搭载AI节能技术;Galaxy AI手机及智能戒指推动移动终端智能化。同时,三星通过Micro LED等尖端显示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并向中国供应链开放核心能力。八年来,三星在华累计投资近550亿美元,带动3000家本土供应商协同发展,以科技赋能中国高质量增长。

  • AI浪潮下的产业变革与三星实践

    2025年人工智能已全面融入日常生活,从实验室技术发展为驱动全球产业变革的引擎。我国生成式AI用户达5.15亿,应用场景覆盖智能搜索、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等领域。三星等科技企业通过软硬件一体化创新,构建从芯片到终端的全链条技术体系,推动AI在智能家居等场景落地。行业同时面临技术伦理、数据安全等挑战。随着第八届进博会临近,更多AI创新成果将推动技术向更智能、人性化的方向发展。

  • “全勤生”三星的进博答卷:以创新促发展 打造中国“共赢链”

    三星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本届聚焦AI创新,首次在华展出AI+Home智能家庭解决方案,通过Bespoke AI、Vision AI、Galaxy AI三大模块实现全屋智能联动。同时展示Micro RGB电视、Neo QLED 8K等尖端显示技术,并借助进博会平台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展现其与中国市场深度融合、从"进入"到"融入"的长期承诺。

  • 亮相第八届进博会,三星以AI创新引领未来生活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11月5日在上海开幕。三星聚焦人工智能创新,通过AI Home解决方案、Vision AI显示技术及Galaxy AI移动生态,全面展示在显示、智能家电、通信及物联网领域的前沿成果。现场展出115英寸Micro RGB电视、裸眼3D游戏显示器及超轻薄折叠手机等产品,将尖端科技转化为可感知的智能生活场景,传递其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品牌理念。

  • 进博会三星八度赴约 消费电子引领AI时代新体验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聚焦“新时代,共享未来”。AI成为展会亮点,三星展示多款AI赋能产品:全球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实现高画质与节能;搭载AI芯片的Neo QLED 8K电视提升影像质量;AI冰箱通过摄像头智能管理食材;AI洗衣机优化洗涤流程。三星推出AI Home解决方案,整合家电、移动设备与健康管理,构建智能生态。未来,三星将持续深化本土合作,推动创新技术融入中国市场。

  • 进博会“全勤生”三星的AI全景图:AI Home中国首秀

    三星在进博会上首次展出AI+Home智能家庭解决方案,通过Bespoke AI、Vision AI和Galaxy AI三大模块,实现全场景智慧生活。AI正从"会语言"向"会行动"演进,软硬件协同成为核心竞争力。三星凭借从芯片到终端的全产业链优势,打破端侧AI的性能、算力与存储"不可能三角",构建起覆盖手机、电视、家电的生态闭环。未来,AI将全面接管生活,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

  • 三星连续8年亮相进博会,看科技巨头如何引领行业发展

    2025年上海进博会上,三星作为连续八年参展的科技巨头,展示了其在显示技术、智能家居及手机领域的领先实力。通过超大尺寸Micro-LED显示屏、全球首款115英寸Micro RGB电视等产品,突显面板技术优势;推出AI Home智能家居生态,整合家电、显示与手机服务,构建“硬件+软件+服务”闭环;折叠屏手机持续巩固高端市场地位。三星以多维度布局彰显行业引领者姿态,未来将在AI、Io

  • 进博会雁阵效应:三星助力供应链共同发展

    中国三星作为产业链头部企业,发挥“头雁”引领作用,通过赋能核心供应商、协同升级、现场帮扶、优化流程等方式,带动供应链伙伴共同发展。例如帮助洁美科技实现从“买膜加工”到“一体化生产”的转型,助力江苏新安电器完成质量体系升级,并推动供应链绿色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三星以“发展引路人”角色,构建互利共赢的供应链生态,在进博会舞台上书写产业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

  • AI体验助推出货量 三星持续拓展智能手机增长空间

    智能手机行业进入性能内卷、换机周期延长的阶段,用户换机动力正转向智能化体验与AI能力。三星凭借Galaxy Z Fold7与Z Flip7等折叠机型,在2025年第三季度继续领跑全球出货量。其AI战略覆盖全产品线,通过“即圈即搜”、Bixby跨应用执行等功能,将AI融入拍照、搜索、交互等场景,构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智能生态。数据显示,47%用户认为缺乏AI功能将影响日常生活,超70%的S25用户正使用三星AI工具。IDC指出,AI功能普及与换机机制复苏有望推动市场持续增长。

  • 进博搭桥梁,三星新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进博会作为三星展示前沿科技的重要平台,八年间持续推动产品从展品到商品的转化。2018年首秀带来全球首款8K QLED电视,开启视觉革新;次年推出折叠屏手机Galaxy Fold,引领行业新篇章。通过定制嵌入式冰箱、宠物护理家电等产品,精准对接中国市场需求。如今三星已推出第七代折叠屏手机,并与国内厂商合作开发2亿像素传感器,展现"进博速度"下的深度本土化创新。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