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大家都觉得国产芯片是我们的短板,但近日根据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一改我们的认知。
其中联发科手机处理器的出货份额达到了38%,高通为30%,苹果排在第三位,为15%,紫光展锐11%排第四,接下来还有三星5%和华为海思1%。
如果按照国别来区分的话中国独占50%,美国为45%,韩国为5%。
其中悄悄崛起的就是联发科,联发科得益于天玑700、天玑900等入门级芯片的需求量大增,此外像天玑8000/8100/9000等中高端芯片,也正在被市场接受,让联发科在中高端芯片领域有一席之地。
(举报)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焦点正从硬件比拼转向体验创新,人工智能成为关键驱动力。三星通过Galaxy系列全线布局AI功能,在交互方式、影像处理、信息获取等环节实现智能化升级,让用户通过自然语音指令即可完成多步骤操作。调查显示近半数用户已将AI视为生活必备工具,Galaxy S25系列超70%用户主动使用AI功能。三星通过多层次产品线推动AI普及,在折叠屏与旗舰机型中深化多模态交互体验,同时将对象橡皮擦、表情优化等技术下放至A系列,构建覆盖不同用户需求的智能生态。
在AI技术革新时代,三星Galaxy手机通过Galaxy AI重塑用户体验,从旗舰到中端产品全面普及。核心功能包括:即时简报整合日程与资讯,智能拖拽实现跨应用高效操作,Bixby语音助手升级多模态理解能力,支持图像识别与自然对话。影像方面,AI提供生成式编辑与智能优化,提升拍摄自由度和画质。同时,三星推出专属管家服务,保障用户安心使用。Galaxy AI正推动智能交互普及,让更多用户享受高效、可靠的智慧生活助力。
三星Galaxy Z Flip7以纵向折叠形态结合AI技术,打造便捷交互体验。其4.1英寸智能外屏可显示音乐、导航等信息,支持语音唤醒Bixby实现快速查询。内置AI功能涵盖即时翻译、智能收藏及内容创作辅助,如自动规划旅行路线、跨应用翻译和文档编辑。通过深度理解用户需求,这款设备以小巧机身承载智慧科技,提升生活效率与品质。
高通将在本月正式发布全新旗舰平台骁龙8 Gen5。 该博主透露,未来高通将会保持双旗舰的芯片布局,分别对标苹果的A和A Pro芯片。
高通骁龙8 Gen5芯片暂定11月底发布,由一加首发搭载。除了一加,vivo、魅族、iQOO、moto等品牌也将使用骁龙8 Gen5芯片。 据悉,高通骁龙8 Gen5由一加和高通联合定义,这颗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N3P)制程,配备Oryon CPU,由2*3.8GHz超大核 6*3.32GHz大核组成,并集成Adreno 840 GPU。 跑分方面,骁龙8 Gen5的安兔兔总成绩突破3
三星AI神+黑钻衣物护理机以595mm超薄机身巧妙解决小户型空间局限,通过双蒸汽护理系统高效除皱杀菌,19分钟快速程序应对突发需求。AI智能控湿实现精准烘干,大容量设计可同时处理9件衣物,结合镜面柜门与多功能置物架,兼顾美观与实用性,全面提升了都市年轻人的穿衣品质与家居效率。
三星显示器与传奇电竞战队T1达成深度合作,推出多款玄龙骑士系列新品。其中,G60SF电竞显示器专为竞技打造,具备500Hz高刷、0.03ms响应及裸眼3D技术,助力玩家畅享顶级游戏体验。双十一期间,T1选手签名版显示器开启拍卖,含Faker亲笔签名臻品。三星以技术创新持续引领行业,满足从职业竞技到日常娱乐的全场景需求,诚邀全球玩家共赴竞技与科技的盛宴。
日前,一加一款型号为PLR110”的新机跑分现身Geekbench数据库,博主数码闲聊站”透露该机正是一加Ace 6T,这也是高通第五代骁龙8首个跑分。 从跑分来看,第五代骁龙8单核3055、多核10460,单核基本追上骁龙8至尊版(3161),多核超越骁龙8至尊版(9773)。 GPU方面,第五代骁龙8识别为Adreno840,与骁龙8至尊版采用相同架构,这也意味着两者的图形性能几乎没有差距。
三星Galaxy S25系列通过深度整合Galaxy AI,重新定义智能手机体验。AI助手Bixby具备多模态交互能力,可理解自然语言指令、调用多应用协同完成导航等复杂任务,并支持图片解析生成摘要。实时简报整合天气、日程等关键信息,AI多截图实现智能翻译与GIF制作。影像创作方面,生成式编辑工具可一键优化构图,音频橡皮擦智能降噪,智绘人像生成艺术风格头像。AI赋能的智能拖放打破应用边界,实现跨应用信息流转。该系列以全场景AI体验提升生活效率与创作自由度。
三星连续八年参加进博会,从参展商转型为深度融入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投资伙伴。本届展会重点展示AI技术创新成果:AI Home智能家居方案实现全场景互联;Bespoke系列家电搭载AI节能技术;Galaxy AI手机及智能戒指推动移动终端智能化。同时,三星通过Micro LED等尖端显示技术引领产业升级,并向中国供应链开放核心能力。八年来,三星在华累计投资近550亿美元,带动3000家本土供应商协同发展,以科技赋能中国高质量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