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大众点评最新资讯  > 正文

大众点评必吃榜升级规则 涉嫌诱导好评餐厅将丧失参评资格

2021-07-14 17:48 · 稿源: 凤凰网科技

凤凰网科技讯7月14日消息,“唯一的标准,是绝大多数用户是不是真的觉得好吃”,近日,大众点公布2021评必吃榜入围餐厅,来自46城1323家餐厅入围,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首次详细透露了今年榜单的评选规则。

据介绍,必吃榜目前完全基于用户真实可信的评价,从各家餐厅在本地商户之中的口碑进行评比决定。为保证榜单的客观公正性,平台将优先对用户的评价是否“真实可信”进行筛选,确保所有上榜的商家都是“消费者真实体验后认可和推荐的”。

据介绍,为了确保用户评价的“真实可信”,必吃榜建立了针对用户评价的两大筛选体系。首先,通过风控模型对这些评价进行严格筛选,一旦在评价中监测出涉嫌诱导刷评、虚假好评的内容,相关餐厅会立即进入重点监控名单,该刷评行为被查证后,相关餐厅会立即失去评选资格。

其次,平台会对筛选后的真实评价通过关键词等方式进行大数据分析,提炼出有参考价值的评价内容,以“口味”、“本地特色”、“综合体验”为主要指标进行筛选。

必吃榜评选规则的五大维度

大众点评必吃榜从2017年开始首次发榜,以“好吃不贵”为主要原则对各地的特色美食餐厅进行筛选评比,至今,必吃榜已经成为中国普通消费者的“美食指南”。据了解,目前浏览关注必吃榜的消费者已经超过4亿,这意味着,“必吃榜”已成为中国用户基础最大的美食榜单。

商户参与“刷好评”将无条件下榜

必吃榜此前公示的规则显示,有参评资格的商户要求“在考察期内没有因为诱导好评、炒作等干扰评价秩序的行为”。

上述负责人表示,在考察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商户被刷评黑灰产欺骗,一部分黑灰产团伙会以“刷好评冲榜”等名义,诱骗餐厅参与刷评。这些行为被平台查证后,因为其餐厅原本的评价失去了公信力,参考价值存疑,因此,餐厅也失去了评比资格。

据了解,今年在榜单评比期间,系统筛查发现,某城市一家曾经上过榜的餐厅,为了能够继续留在榜单内,轻信了某黑灰产团伙成员,购买了“刷评”服务。该黑灰产随后招募组织了一部分账户,付费帮助该餐厅撰写了评价。

今年3月,大众点评平台治理组通过风控体系锁定了该黑灰产团队,并联手当地执法部门迅速查处了该团伙,并从该团伙的往来记录中,查到了涉嫌刷评价的商家和账户。于是,秉着“绝大多数用户的真实评价”的原则,这家餐厅丧失了上榜资格。

“餐厅把口味做好,让消费者感受到全方位的优质体验,就可以上榜,其实我们的原则一直很简单清晰”,上述负责人表示,但是在实际运营之中,有一部分商家希望能够“走捷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一位去年上榜的必吃榜餐厅负责人表示,上榜之后,到店的消费者明显增多,给餐厅运营带来了不小压力,因此,可以理解部分同行希望“走小路”的想法,“但从做生意的初心来看,一家餐厅能不能做得好,还是要看消费者吃得好不好”。

据了解,今年1-5月,大众点评公信力团队共处罚违规刷好评商户1万家,在过去的2020年,处罚刷评价商户4.5万家。

鼓励符合普通中国人的口味变迁,5年来仅10余家餐厅连续入围

“从我们观察的情况看,线下餐饮是一个很难长期坚持高水准的生意”,必吃榜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服务普通中国消费者的美食榜单,必吃榜的榜单更新率也反映出了消费者“口味”的不断变化和提升。据了解,自2017年开始至今,在千余家餐厅之中,仅有10余家餐厅能够连续五年都保持在榜单之中。

必吃榜数据显示,在2021年入围的1323家餐厅中,仅38.9%的餐厅为2020年上榜餐厅,更新比例超六成。在去年入围的1451家餐厅中,36.3%的餐厅是2019年的上榜餐厅,榜单更新率达63.7%。

从原因来看,一部分上榜餐厅有超过服务能力或者人员流失等等原因导致口味下降,与此同时,中国普通消费者的口味也在不断发生迭代变化,比如,过去喜欢吃西餐的消费者,可能现在更喜欢火锅,这都是榜单更新背后反映出来的中国美食现状。

“不管是街边小店,还是连锁餐饮,只要能满足普通中国人的中国胃,都有机会成为我们的必吃榜餐厅”,上述负责人表示。

举报

  • 相关推荐
  • 妈妈回应2岁萌娃自拍视频海外爆火:戳中大众童真情怀

    近日,一段2岁中国萌娃的自拍视频在海外社交平台上引发了轰动,点赞量迅速突破四千万大关,热度甚至超越了C罗与梅西世纪同框下棋的海报。视频中,这位来自中国深圳的萌娃“小汤圆”以独特的“蚊子视角”——将运动相机固定在帽檐上朝向面部拍摄,对着镜头露出了天真无邪的笑容,瞬间融化了无数网友的心。 面对女儿的意外走红,萌娃的妈妈汤女士表示非常惊喜和�

  • 降低创作门槛!爱诗科技新一代生成式大模型加速AI视频大众化

    爱诗科技8月27日发布新一代AI视频生成模型PixVerse V5,实现秒级高质量视频生成,支持360P至1080P分辨率。新模型在真实度、灵活性及生成速度上显著提升,覆盖人物、二次元、商业广告等多场景创作。同步上线Agent创作助手,降低使用门槛,用户无需专业技巧即可一键生成专业级视频。该技术推动AI视频从专业工具走向大众化应用,加速行业落地。

  • 小鹅通社群教练专访|从销售到私域专家,以“共情式运营”领跑270个高好评社群

    本文专访小鹅通杭州本地社群教练大白,分享其深耕私域运营9年的实战经验。他融合设计学与心理学,打造“温度密码”运营体系,带领270个社群实现100%好评,打磨超100套SOP,新粉转化率稳定60%以上。通过小鹅通工具承接专业落地,以“共情”打通私域信任链,放大价值。平台“工具+社群”双轮驱动,重构品牌与用户的连接模式,从赋能新人到支持资深运营,构建“专业能力+用户需求+品牌增长”的共生生态。

  • 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成立于 2003 年,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 2015 年 10 月 8 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合并成立新公司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后双方人员架构保持不变,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运营。截止到 2016 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2. 5 亿,点评数量超过1. 5 亿条,收录商户数量超过 2000 万家,覆盖全国 2500 多个城市及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1000 座城市;月综合浏览量超过 200 亿,其中移动客户端

  • 大众点评,“没了”

    9 月 11 日下午,美团点评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拟将公司名称简化为“美团”。公告原文为:诚如本公司日期为 2020 年 9 月 11 日之公告所披露,董事会建议将本公司之英文名称由Meituan Dianping简化为Meituan,并采纳中文名称美团作为本公司之双重外文名称,以取代其现有中文名称美团点评。

  • 剑指大众点评,抖音为何挖起点评用户的“墙角”?

    抖音又把发展本地生活的矛头对准了大众点评。抖音正在大力发展平台的点评体系,不仅大量邀请大众点评V5用户入驻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给到站内优质的点评用户扶持与奖励。本地生活赛道的竞争还未到终局,未来的战势走向究竟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 美团持续押注AI,这次点将到了大众点评

    高瞻远瞩也好、盲目跟风也罢,继OpenAI携ChatGPT掀起AIGC热潮之后,如何用AI“赋能”自家业务就成为这两年各行各业的一个共同命题,其中自然也包括一众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此前在今年4月,饿了么零售商家SAAS平台“翱象”面向商家推出“AI经营助手”功能。这也就意味着,美团需耗费大量时间和资源用于大模型的训练与优化对于作为重要语料来源的用户评价内容,大众点评不仅要想办法增加数量、还得确保质量。

  • 大众点评网涉嫌操控大众点评结果?

    今年来有客人反应,他们想在大众点评网发布对秋萍茶宴馆的评论,但奇怪的是一直未能在大众点评网显示出来,有客人甚至认为大众点评网在控制用户对网站的非合作商户的点评。

  • 王思聪怼大众点评

    昨日晚间,王思聪在微博怒怼美团旗下大众点评APP称,自己的大众点评账号在未经自己操作的情况下被别人改绑手机号。王思聪怒斥:“这就是上万亿市值公司的安全系统吗?莫名其妙我自己的号就能被别人改绑手机?你们大众点评除了会恰烂钱做虚假分数还会点啥?”

  • 美团:“弱化大众点评交易功能”等言论是谣言

    继上周美团点评辟谣放弃大众点评这一品牌后,媒体爆出美团点评于2月22日(上周五)公布了新一轮人事调整,但该邮件只发送给了总监及高管层。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