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业界 > 关键词  > 短视频最新资讯  > 正文

长短视频版权之争,维权还是垄断?

2021-05-21 16:06 · 稿源: Donews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DoNews”(ID:ilovedonews),作者:天边,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不久前,15家影视行业协会与爱优腾讯等5家视频平台以及53家影视公司发布了关于保护影视版权的《联合声明》。共同呼吁广大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未经授权不得对相关影视作品实施剪辑、切条、搬运、传播等侵权行为。随后,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芒果tv、咪咕视频为首的五大长视频平台携超500位艺人、54家影视公司及17家影视行业协会又发布联合倡议书,抵制网络短视频侵权现象。

长视频平台们亮明了态度:不再容忍短视频未经授权的“二创”。

然而在没有解决方案出台前,什么类型的二次创作属于侵权尚未有定性,如果对短视频二次创作者“一刀切”的做法又是否合理呢?此外,一味加大短视频领域侵权行为的声讨和管控力度又是否可行?版权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促进行业的进步,若过度将维权压力转嫁到一个权益主体,这又真的利于一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吗?

维权的终点

此次的版权保卫战,说白了其实是个流量抢夺战。

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72亿人,虽然年增速放缓至6%,但用户人均使用时长为42.6小时每月,依然保持着39.7%的较大增长。短视频对用户时间的抢占是显而易见的。

看到巨大的流量涌入短视频这块场地,长视频们也都在短视频项目上做了尝试,腾讯上线微视,爱奇艺推出随刻,优酷也在去年全新改版,上线短视频功能。一来长视频们有着天然的内容优势,二来让短视频的流量也在自己的平台流转,则可以打造流量闭环,资金效率将能被最大化。

但遗憾的是长视频们的短视频项目都效果平平。抖快等短视频平台已经占据绝大部分市场,用户也已养成在抖快看短视频的习惯。长视频们想要挤入赛道,就需改变用户习惯,而截断竞争对手的内容则无疑是最直截了当的方式了。

那么厮杀开始,打响的这场版权保卫战最终的导向或许就不仅仅是保护版权那么简单。

就目前情况,市场绝大多数的IP内容是集中在少数长视频手里。根据公开资料梳理,剧集互联网版权中,腾讯的覆盖率超过了50%,在国产电影互联网版权中,腾讯的覆盖率更是超过了82%,为业界最高。一旦IP资源被绑定,坐拥上游IP资源或也将带来下游的衍生内容垄断。

一方面,长视频平台们有自己流量闭环的打造企图,势必会将的IP资源牢牢握在手中,为其自己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做铺垫。即使短视频真的愿意投入资金,也很难拿到长视频核心IP资源的授权。

而另一方面,开放版权的目的绝不是为了自砸招牌,吐槽内容、混剪内容都很有引发版权纠纷的可能。因而大多影评账号想要活动版权,产出的影评内容势必多单一的正向内容。二次创作者们或也将丧失自由的影评发表权。

在IP资源已经被高度集中在少数行业者手里,版权保卫之战的“维权”将很有可能成为垄断的手段。

艺人被迫"二选一"?

有意思的是,这场对于短视频的围剿中,艺人们又为何会下场?

不比对于长视频的流量挤占,短视频对于艺人则是一条重要的宣传曝光渠道。除了通过短视频的播放为增加了曝光度,各种形式的混剪,带着笑点和梗的精妙运用,也为艺人以及作品带来大量的访问流量和粉丝。

从过往众多的合作例子来看,影视方以及艺人们对待短视频渠道宣发的态度是积极的。像依靠短视频剪辑推动,成为2020年爆火网剧《传闻中的陈芊芊》,就曾和B站合作进行有奖征稿,奖金高达上万元。在抖音上凭借“接着奏乐、接着舞”成为热梗,获得多大量流量的于和伟也谈:“演20年戏,靠一条抖音火了......”还有众多爱豆,粉丝们用爱发电主动传播的萌点视频,几乎是他们前期的热度制造地。

另一方面,提倡版权保护抵制短视频后,全版权意味的是后续包括衍生品、二次创作的收益全部归属于平台,即如果长视频平台对二次创作收取版权费的话,这些收益最终也是收入平台囊中,与艺人毫无关系。

在此情况下,艺人们还纷纷下场和平台联合发出抵制倡议,除了有版权保护的原因,也大有被平台裹挟的可能。

但垄断进一步加强,只会造成合作过程平台越来越强势,艺人更加弱势。

用户需求被忽视

这场版权战最终争夺的目标是用户的时间,但用户的看剧需求去被忽视。

“一分钟吐槽”、“三分钟讲解”“五分钟追剧”之类的二次创作视频之所以成为人们追剧潮流,不仅仅只是短视频的碎片化更贴合现代人们的时间,影视剧“注水”、“加戏”、“节奏慢”,也成为用户投身短视频的重要原因。

有位剧迷就表示:“我现在不怎么在长视频上追剧了,电视剧太水,太墨迹死人。老套的故事情节推动或是无聊叙事风格,再不就是给一些演技并不出众的配角们(很多应该是抢捧的关系户)强加戏,追的太累。但要是像《白夜追凶》这样的剧,我还是愿意看长视频追的,因为完全不舍得只看片段。”

同时,也有剧迷就平台的超前点播提出了问题。“我不反对内容付费,但是付费内容也得值得付费。若是对于内容品质足够自信,你大可以一开始就告诉观众这是付费剧,而不是播放到一半有了热度,就突然改成付费剧。这种一副你‘你是韭菜就割你’的做法实在让人膈应。”

内容上的粗糙,视观众追剧热度而定的付费剧标准,或许才是观众放弃追剧的原因。

版权保护倡议被提出后,就有网友发出疑问,当版权更加垄断之时,观众无他选择之时,剧集市场的内容会不会更加为所欲为的注水、加戏和收费?

毕竟版权之战彻底打响,上游的IP资源已然被集中握在腾讯等长视频平台手中,同赛道选手势必将受到掣肘。只是,彼时整个行业一家独大,这个行业又何来良性的竞争与发展。

举报

  • 相关推荐
  • 获赞百万、轻松变现?AI短视频是“风口”还是“骗局”

    用AI做短视频获赞百万、涨粉几十万,门槛低还轻松变现?AI热潮之下,短视频平台上出现了许多用AI制作的账号:用Deepseek写文案,用即梦做图、生成视频,再用剪辑软件进行编辑。尤其是今年以来、利用AI生成古人形象、配上养生内容的“AI养生”十分火热。然而,这类账号真的那么容易上手吗?普通人到底能不能赚到钱?或许,比起“挖矿”的,行动更快的是“卖铲子”的人。AI�

  • 张纪中:拍短视频养孩子是造谣 是两车刮蹭不是撞人

    张纪中在澄清视频中表示,相关事件实际发生于 5 月 7 日早晨,网传“撞到路人”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他解释称,当日驾车驶出小区时,与一辆直行车辆发生轻微刮蹭,事故中双方车辆均无人员受伤。他强调,事故发生后自己第一时间配合处理,全程保持积极态度,并希望通过此事为子女树立“直面问题、主动担责”的榜样。

  • 从工具到生态:逗哥配音“臻品达人”重构短视频配音内容生产链

    国内头部AI配音平台"逗哥配音"推出创新性板块"臻品达人",通过与全网超百位垂类头部创作者真人声源深度合作,结合自研3D语音合成与声纹复刻技术,为短视频创作者打造兼具真实感与流量加持的配音解决方案。该平台日生成超千万条配音内容,声纹复刻精度达98.7%,用户几乎无法分辨AI生成内容与原始人声的区别。新功能覆盖影视解说、好物带货、小说推文等热门创作领域,其中影视解说可一键生成"电影级"专业解说,带货场景能复刻头部主播的促销话术,小说推文则提供言情、玄幻等细分风格的专属音色,实测可使作品完播率提升40%。平台CTO表示,这项技术突破让每位创作者都能平等享有专业级语音生产力工具,未来计划将AI配音技术延伸至教育课件、品牌广告等多元化场景。

  • 10岁女孩沉迷短视频确诊强迫症:还要录屏 反复观看

    武汉一名10岁女童因频繁录屏、反复检查视频的异常行为被家长送医,确诊强迫症。起因是女孩偶然看到成人亲密镜头后产生强烈焦虑,逐渐发展为通过反复检查录屏内容来缓解强迫思维。这种"检查-确认-再检查"的行为循环已严重影响其饮食、睡眠和学习状态。医生指出,强迫症患者会陷入特定行为怪圈,与网瘾存在本质区别。建议家长采取科学应对方式,多给予关心安抚,陪伴孩子度过强迫期。若症状持续半年以上或导致严重失眠、情绪崩溃等,应及时就医。目前该女童正在接受系统治疗。医生提醒,随着短视频等新媒体普及,类似病例有所增加,家长需关注孩子的网络使用行为。

  • ​旅行社交新玩法!运动相机品牌双王牌:Ace Pro2 质感横扫朋友圈,Ace Pro成片制霸短视频

    文章探讨了运动相机在社交时代的转型,指出其已从单纯拍摄工具演变为塑造个人社交形象的重要媒介。Insta360推出的Ace Pro2和Ace Pro两款产品分别针对不同需求:Ace Pro2主打高品质直出照片,搭载徕卡影调技术,适合追求朋友圈美学质感的用户;Ace Pro则侧重短视频创作,配备AI智能剪辑功能,满足流量猎人对快速出片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当前旅行社交领域的创作痛点,包括审美疲劳、实时互动需求等,强调运动相机品牌正通过技术创新解决"拍完无人问"的尴尬,让每段旅程都成为具有社交价值的"货币"。

  • 荣耀400 Pro跑分出炉:预计搭载降频版骁龙8 Gen3平台

    快科技5月2日消息,近日,荣耀 400 系列新机备受关注,荣耀400 Pro现身Geekbench在线数据库,部分规格随之曝光。从数据库信息来看,荣耀400 Pro搭载骁龙 8 Gen3处理器,参与跑分的原型机配备12GB运行内存,其运行安卓15系统,CPU具备8核心,基础频率2.04GHz,不同集群核心频率有所差异,最高达 3.05GHz,配备 Adreno 750 GPU。从芯片的参数规格来看,隶属降频版本的骁龙8 Gen3移动平台。结合此前爆料,荣耀400 Pro亮点颇多。影像方面,后置200MP主摄、50MP长焦镜头,前置50MP自拍镜头,拍照能力值得期待。屏幕为6.7英寸1.5K OLED屏,120Hz

  • AI侵权纠纷愈演愈烈,特朗普罢免美国版权主管

    通过罢免珀尔穆特和海登这样的领导人,美国政府或许正在为更有利于行业发展的方式铺平道路,减少对企业数据使用方式(或者说“侵权”)的限制……

  • 被诉“反垄断”的谷歌称:为了美国,我们不能被拆分!

    美国加州联邦法院在审理谷歌反垄断案中,多位专家提出观点,支持谷歌整体形象及保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司法部强调为打破谷歌非法垄断,推出Chrome浏览器是必要的,并建议通过拆分谷歌来解决其在网络搜索市场上的垄断问题。此外,谷歌已表现出以人工智能模型Gemini为核心加强其搜索支持能力的意图,同时面临来自苹果、三星等公司的竞争压力。本次审理由下个月9日结案,法院将在8日前做出判决。业内预测,若判决对谷歌不利,谷歌将立即提起上诉。

  • 荣昌“卤鹅哥”维权打假发布声明 代理律师称正在搜集侵权证据

    近日,荣昌“卤鹅哥”林江通过抖音平台发布声明,称在线上网络平台(涵盖电商、社交媒体、短视频等)及线下实体店铺中,出现了大量未经其许可,擅自使用其肖像进行商品宣传与营销推广的侵权行为。

  • 谷歌CEO皮查伊:反垄断提案可能毁灭Google搜索!

    快科技5月1日消息,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美国司法部(DOJ)针对谷歌反垄断案的证词中,强烈反对政府提出的修正措施。皮查伊表示,这些措施将对谷歌搜索造成毁灭性影响”,并可能阻碍公司在搜索引擎领域的持续创新。在法庭上,皮查伊指出,美国司法部要求谷歌与竞争对手分享搜索数据的提议,将使谷歌难以继续开发其搜索引擎,甚至可能导致公司无法再进行创新投资。他强调,谷歌在搜索和人工智能(AI)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巨大,仅去年就达到了490亿美元。他还警告称,数据共享提议将使竞争对手能够完全逆向工程我们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