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点评 > 关键词  > 产品开发最新资讯  > 正文

产品开发“闭坑”指南,做到这几点才是合格的创业者

2020-12-12 08:57 · 稿源:站长之家

很多创业者存在着一个共同的“弊病”,一旦有了想法,在没有经过任何调查验证情况下,就开始动手开发产品。

结果只能遭受现实的"暴打",但始终没有弄明白:明明感觉自己的创意很好,产品也做得不错,为什么无法吸引用户呢?

如果你耐心看完站长之家分享的这篇文章,那么就能找到答案。本文中,视频工具grain.co CEO兼联合创始人Mike Adams在经历过多次失败之后,总结出开发出一个成功产品必须做到的几个要点。

相信做到以下几点,能更好的确保你能发现和开发出伟大的产品,真正解决客户问题。

以下是正文:

在开发任何技术产品时,最常见的建议之一就是“与用户交流”。

但是,我们大多数人与客户/潜在客户默认沟通的方式是不科学的,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偏差,这让我们处于“自欺欺人”的危险之中,浪费了数月时间结果构建出来的却是没人想要用的“垃圾产品”。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创立了多家公司,但在我第三次创业时,我才明白了一个更好的方法来真正理解用户。

“失败是最伟大的老师”

十年前,我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了一个想法,什么都没想就直接把它变成了一个UI,并雇佣了一些开发人员来实现它。在花费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和数万美元之后,我们正式推出了产品。

结果是,压根就没有人想用我们开发的产品。

我认为问题之一是自己缺乏技术技能,所以开始报课程去学习编程知识,并到正规的公司找到了一份软件工程师的工作。

当我开始二次创业时,事情肯定会有所不同。这一次,在我们做出任何东西之前,与几十个潜在用户和行业专家进行了交谈。这一次成功了!

我们的使命是引人注目的,高调启动了公司,并在10个月内筹集了1150万美元。然而,仅仅两年之后,我们的投资人撤回他们的投资资金,产品也立即被迫关闭了。

当时,我有一种被掏空的感觉,现在仍心有余悸。

事后,我回顾了最初的研究笔记,发现自己忽略了几个致命的警告。我的确听用户的意见,但是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其实我没有真正理解他们的意思。

因此,如果我想避免第三次失败,需要弄清楚怎么样算真正理解用户,自己在这方面有哪些欠缺。

产品开发的两个不可避免的“硬伤”

硅谷Product Group创始人、eBay早期的前项目经理马蒂•卡根表示,“关于产品,有两个残酷事实。”

真相1:我们至少有一半的想法是行不通的:

真相2:即使是好的想法也要经过多次迭代才能变得可行。

我的经验也告诉我,这些令人不快的事实是无法逃避的。

不管我们如何聪明或经验有多丰富,从统计学上讲,我们的大多数想法都是行不通的。成功的产品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打磨成真正的产品,并被市场广泛采用。

你的想法远不如你的过程重要——最好的过程开始于理解目标客户已经在采用什么办法来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理解目标用户为什么会这么做。

产品开发前的对话

然而,就算是在第三次创业,我又一次陷入了对上面两个事实视而不见的陷阱。

确认性的认知偏见是一种可怕的“毒品”。

两年前我们开始创建grain.co时,选择从一个特定的产品解决方案开始,构建原型,并从用户那里获取反馈。用户会告诉我们他们很想使用这样一个产品,但是在我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里把原型变成了产品,却很少有人真的会去用。

所以我们从头开始,但这次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 专注于一个非常特定的用户类型和一个需要完成的非常特定的任务。

  • 采访几十个有这类型需求的人,了解他们当下是如何以及为什么解决问题。

  • 我们的目标不是验证某个特定解决方案的价值,而是观察现有的客户行为和愿望,以此为潜在产品解决方案找出新想法的手段。

第一步:用户问题研究(避免用户“撒谎”)

当你倾听目标市场当前为解决问题所做的事情时,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潜在客户的现有动机、行为和期望,从而大致判断他们对新解决方案的反应。

罗伯·菲茨帕特里克(Rob Fitzpatrick)创造了“妈妈测试”(The Mom Test),这是一套提出好问题的简单规则,这样即使你的妈妈也不能在回答中对你撒谎,以保护你的自尊心。

用户问题研究注重于理解现有的行为。例如,以下是我们在Grain使用的采访指南中的一些问题,用来了解潜在用户如何记录和共享现场会议的信息。

  • 您当前记录和共享视频会议信息的流程是什么?

  • 您记录和共享的信息的准确性有多重要?

  • 您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确保捕获信息的准确性?

  • 如果文档不准确会发生什么?

  • 你有多少次在谈话中不需要记录或分享任何东西?

  • 对您来说,记录和共享哪些类型的对话是最重要的?

一定要避免关于人们可能会做什么的假设性问题。不要试图用“你会使用这个吗”或“你认为XXX有什么可能性”之类的问题来验证你未来的产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引导目击者(证人),这会导致不可避免地使你提供的数据产生偏差,并浪费时间来构建错误的东西。

在这个阶段,你只需要观察用户已经在做什么,而不是他们理论上可能会做什么。

Rob分享了一个更新的模型:如果你不小心,用户就会对你“撒谎”

  • 问错误的问题

  • 记住错误的事情

  • 根据你所听到的来“证明”,作出错误的决定

Rob和大多数其他研究人员建议,可以征得受访者的同意,记录这些采访并做有时间注释的比较,这将有助于他们准确记忆和整理行为模式,最终有助于定义产品、工程和设计团队可以放心构建的“要做的工作”。

第二步:评估用户测试

在了解了目标市场在生成研究中面临的问题后,你可能会有足够的信心去测试一个特定的产品解决方案,看看能否得到用户的重视。

这就是评估测试背后的概念。

在这个早期阶段,将产品解决方案的超轻量级实现放在目标用户面前,以了解他们的反应。虽然说原型产品越接近现实越好,但它不需要是一个功能齐全的产品:纸上的设计、原型、模型——任何类似的形式都可以。

你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得到明确的定性信号,让用户:

  • 理解建议的产品解决方案

  • 明确表达对该产品作为当前优越解决方案的前景的兴奋

不幸的是,太多的产品团队加速了测试,或者直接跳过测试,直接进入工程和交付阶段。根据市场的复杂程度和你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阶段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

这听起来可能让人泄气,而且很费时间,但我肯定的是:你的产品的成功将与在最初的客户发现阶段所完成的工作的质量成正比。

它值得去做,当然也值得把它做好。

第三步:可用性测试

即使你的团队创造出了人们想要的东西,如果客户不知道如何使用,那产品也是白搭。这就是产品团队在整个构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可用性测试的原因。

可用性测试的传统方法是建立一个测试环境,当用户浏览产品时,我们要观察具体情况。应当鼓励用户解释他们看到、想到和观察到的东西,同时还要提示用户,如果他们在使用产品时卡住了,接下来可能会考虑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可用性问题变得不言而喻。

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可用性测试面试的框架,可以询问参与者关于他们的:

  • 期望(关于将要发生的事)

  • (对所发生的事情)反应

  • 反思(关于1和2之间的差异)

这里有一种不太科学但更灵活的方法来识别较低的可用性问题。在进行测试时,让团队中的人指导新用户(最好是通过视频电话)设置产品并实时回答问题。这能够帮助团队成员理解用户被要求采取的步骤,以及这些步骤直接带来价值的方式。

这有助于团队形成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并找到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四步:不断的探索

最好的产品团队永远不会停止开发新特性并进行评估测试的工作。即使他们最初的研究和测试变成了真正的产品,他们也知道创造一个永不停止学习和成长产品交付的重要性。

产品团队更常见的做法是不断地从现有用户那里学习和发现,而从完全没有“偏见”的非用户那里收集见解会很少很多。但能在现有的和新的两大群体之间取得平衡是理想的。新用户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最初的产品体验,而现有的“高级用户”可以在使用某个产品几周或几个月后,为你提供深度的见解。

优秀的产品团队能够与最活跃的用户建立长期的信任关系。你可以看到这些团队中的人员会建立不断反馈的会议,以获得洞察和倾听用户的关注和想法。这些采访的目的是找出哪些是令人愉快的,哪些是令人沮丧的,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还有欠缺的。

在构建产品的早期,每周或每两周进行一次例行登记这些反馈会议是很重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产品越来越接近市场需求,频率可以降低到变成每月甚至每季度一次。

以数据驱动作出决策

在发现过程的每个阶段,你都应该用所学的知识来推动决策。对于没有经验的产品团队,这些决定通常是基于一个观点或选择,几乎没有数据支持。

团队成员还经常凭自己的感觉单独评估这些信息,得出不一致结论,从而导致产品设计很差。

因此,为了整个团队以及研究的受众,一定要优先考虑让你的数据易于共享。这是让团队最终提出支持或反对某个决定的理由,能够获得与最初进行采访的人相同的信息。

如今,已经有高质量的视频会议,你完全可以在任何地方做这项工作。在我问了几百次“你介意我录下来吗?”除了肯定,我还没听到任何回答。

保存音频和视频,挖掘他们的见解,并寻找可以与团队共享的模式。这些笔记越容易与录音的相关部分联系起来,就越容易得到多个不带偏见的观点,并一起找出出真实的行为模式。

成功的产品需要时间和倾听技巧

无论我们接受与否,初创企业的两个“残酷的事实”意味着,如果想要构建伟大的人们喜欢的产品,我们别无选择,只能用正确的方式与用户交谈,整个团队更加努力地就实际工作达成共识。

如果你开发产品能够遵循这个指南,就能避开很多不可必要的坑。

以上。

注:本文由站长之家编译自mgadams,原文标题《The Founder’s Guide to Actually Understanding Users》。

举报

  • 相关推荐
  • 创业者“奥斯卡”!卓世科技荣膺 HICOOL2025全球创业大赛二等奖

    10月16日,HICOOL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在京开幕。卓世科技的“璇玑玉衡大模型+MaaS训练平台+零代码Agent平台”三位一体AI全栈方案,从全球万余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大赛二等奖。该方案在模型性能、易用性及商业化闭环方面展现世界级水准,为大模型产业化落地提供标杆路径。五年来,HICOOL累计吸引167国3.4万项目参赛,孵化16家独角兽,赛后融资总额超500亿元,已成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创业赛事之一。

  • 加盟丸碧实体店,开启美业创业征程,追寻人生的更多可能

    人生不应是预设轨道的按部就班,而应如自由探索的广袤原野。文章指出,创业精神源于对创造、自主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切渴望,推动人们突破舒适区,亲历从无到有的成长历程。丸碧作为美业品牌,通过科学选址、门店设计、运营培训等一站式支持,为创业者构建坚实基座,让创业成为有护航的航行,助力实现人生蜕变。

  • 小鹅通赋能美学创业:从线下到线上,帮女性美学培训师实现 0 到 1 高口碑突破

    小鹅通《老鲍对话标杆客户》栏目聚焦美学领域创业者Elan的创业实践。她从服装陈列师转型私人造型师,2023年独立创业后借助小鹅通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业务转型,构建"实践训练+实时互动+个性化点评"的培训体系,核心服务35-45岁具备经济自主权的女性群体。通过标准化产品与灵活运营结合,既保障服务效果又降低运营成本,形成"轻量化启动+规模化链接"的创业范式。未来计划深耕美学赛道,探索AI技术与团队化升级,持续助力个体创业者实现可持续事业突破。

  • 厚植AI创新沃土!麒麟信安打造人工智能孵化器,赋能创业梦想

    10月28日,麒麟信安人工智能孵化器在长沙启动,旨在汇聚AI领域人才、技术与资本,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该项目获湖南省多部门支持,已吸引60余个项目入围,组建了首批30余位专家导师团,并与多家顶尖机构共建联合体,通过政策扶持、资本对接等多维度赋能,培育优质AI项目在湘落地发展,助力区域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 “数境杯”数据智能创新应用大赛-工业互联网数据创新应用专业赛(第八届)圆满落下帷幕

    2025年10月16日,第八届“数境杯”工业互联网数据创新应用专业赛颁奖仪式在深圳举行。本届大赛以“数据赋能,智领未来”为主题,聚焦工业数据应用,联合多家高校与企业设置三大创新赛道。经过6个月角逐,27支队伍从2700余支参赛团队中脱颖而出。同期发布“十大工业大数据算法”,这些成果汇聚历届赛事智慧,精准解决行业痛点,推动数据价值转化。八届赛事累计吸引超5万人参与,挖掘近40组工业数据集,培育了一批复合型人才,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营造了良好创新生态。

  • 王腾首次回应下一步计划:称在考虑些创业项目

    Redmi品牌10月17日宣布,年度旗舰机型K90 Pro+Max将于10月23日发布。该机被总经理王腾称为“史上最强K系列”,未亮相已引发行业热议。王腾在社交平台发文预热,并首次回应离职小米后的个人规划,称正考虑创业项目。值得注意的是,王腾此前因违反公司规定被辞退,他澄清不存在窃取机密等违法行为,呼吁关注新品。多位小米员工在评论区互动,氛围和谐。

  • 世界互联网教父凯文·凯利来访每日互动,探讨AI趋势与杭州创业生态

    近日,《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与每日互动创始人张洁展开深度对话,探讨人工智能趋势与杭州创新创业生态。凯文·凯利提出“镜像世界”理论,认为未来将是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智能新纪元。每日互动推出的个知·智能工作站(GAI Station)正是该理论的生动实践,通过“本地小模型+云端大模型”混合模式,实现高效安全的AI办公,覆盖会议纪要、深度搜索等场景,将简历筛选耗时缩短80%。凯文·凯利盛赞杭州拥有创业者、大公司、政府、大学和创投五大要素的健全创新土壤,与MIT提出的创业环境要素高度契合。这场交流展现了杭州创业活力与未来智能愿景的完美呼应。

  • 顺网科技召开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披露云业务关键数据:5万路可运营算力居行业领先

    顺网科技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15.09亿元,同比增长8.04%;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59%。公司重点披露算力云业务进展:已落地300多个边缘机房,覆盖全国近200个城市,服务超80万终端设备,其中电竞级算力规模达5万路,位居行业前列。游戏生态持续扩展,与B站联合推出卡牌游戏《三国:百将牌》。AI布局稳步推进,推出内置多模型的AI云电脑,并搭建AI基础设施平台。公司通过优化业务结构,聚焦高价值领域,强化长期竞争力。

  • 蝉妈妈AI新品震撼发布:电商营销Agent时代来临,6万+从业者共寻增长新引擎

    2025年电商竞争核心转向AI效率。蝉妈妈于10月23日发布电商专属AI工具,旨在解决传统运营痛点。该工具覆盖全链路场景:从行业分析、竞对数据到图文创作、视频脚本生成,帮助从业者实现策略制定到落地执行的一站式智能运营。发布会集结多位实战专家,分享全域增长、内容提效等可复用的方法论,吸引超6万观众。蝉妈妈凭借行业数据沉淀与AI技术结合,为电商从业者提供突破增长瓶颈的系统路径,推动行业迈向技术驱动的高效新纪元。

  • 比亚迪出海:从“建”到“简”的车联网修行

    比亚迪作为中国汽车出海代表,在2025云栖大会展示旗舰车型“钪7”,并成为全球首家新能源车下线破千万的车企。2024年以超427万辆销量蝉联全球新能源销冠,同比增长41%。通过与阿里云合作升级海外车联网系统,实现可靠性提升及成本降低5%-10%,构建“区域合规中心+卫星站”模式满足全球数据合规要求。此次技术进化印证了中国智能制造与数字基建的协同优势,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重要范本。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