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闻 > 关键词  > Spotify最新资讯  > 正文

妙啊!Spotify发明一项AI技术,可监督词曲作者剽窃行为

2020-12-03 09:38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2月3日 消息:音乐作品抄袭事件非常常见,为了更好阻止这类情况的发生,国外正版流媒体音乐服务平台Spotify发明一项AI技术,目的是监督词曲作者剽窃行为。

根据上周公布的一份文件,Spotify正申请一项“剽窃风险检测器和接口”技术的专利,该技术涉及“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主要用于用于测试音乐作品是否抄袭。

正如文件中解释的那样,简谱是一种乐谱或音乐符号,用来表示歌曲的旋律、和弦,有时还有歌词或附加音符。Spotify的发明将允许通过平台的“剽窃探测器”输入简谱,然后“在已预先存在的多个已编码的简谱上接受训练”,立即将有问题的歌曲与存储在其数据库中的所有其他歌曲进行比较。

经过系统分析之后,会显示一组信息——描述已检测到的剽窃程度,涉及歌曲的“多个元素”,如和弦序列、旋律片段、和声等。人工智能软件还可能计算出这首歌与Spotify简谱列表库中其他歌曲的“相似性值”。

Spotify的文件称,这些技术也可以反过来发挥作用,让歌曲作者相信“(你歌曲的)旋律片段似乎是全新的”。其中一个特别有趣的因素是,它几乎可以是实时,允许词曲作者或作曲家在他们(或他们的唱片公司)花大价钱录制最终版本之前,调整他们作品的元素以避免侵权。

Spotify的文件还补充道:“在某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与可能被侵犯的流媒体内容条目(例如专辑的一首歌曲)的链接,以便(歌曲作者)可以快速了解那些可能被抄袭的作品。”

这样的一个功能对音乐创作者无疑是一个福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作品被剽窃。

举报

  • 相关推荐
  • 出门问问发布Agentic AI软硬结合产品TicNote,定义新一代“AI思考伙伴”

    出门问问发布新一代AI硬件TicNote,内置"Shadow AI"系统,实现"有记忆的AI记录+主动洞察+主动分析+陪伴创作"功能。该产品通过软硬件结合,成为用户的随身AI思考伙伴,适用于会议、商务沟通、学习等场景。TicNote具备20小时续航、10米远距收音、120+语言转写能力,支持跨文件项目管理。CEO李志飞表示,TicNote是"用AI的AI做AI"的AGI实践产品,标志着公司在软硬结合道路上更进一步。国内版已上线,海外版自2025年4月推出以来获广泛认可。

  • 破解高密散热难题, 维谛技术(Vertiv) 360AI混合制冷方案重塑AI时代热管理

    文章主要探讨AI大模型训练带来的高温危机及解决方案。随着GPU集群全功率运转,数据中心面临前所未有的散热挑战,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10kW,传统散热手段力不从心。维谛技术(Vertiv)提出"360AI高效混合制冷方案",整合风冷、液冷和自然冷却三种方式,构建全链路温控体系。方案覆盖从服务器到户外的不同场景需求,包括风液混合型、液液CP组合等多元方案,能精准应对10-130kW不同功率密度需求。同时,维谛推出业界首创风液氟泵一体机,支持快速部署,并创新研发适配AI的自然冷高温冷机,单框架制冷能力近3MW。该方案兼顾算力需求与节能政策要求,为智算时代构建更可靠的温控底座。

  • 海尔空调参与5G项目获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6月27日,海尔空调参与的"工业物联网5G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获山东省科技大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该项目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G核心设备,构建了支持大规模工业设备高效互联的通信网络系统,已在工业物联网领域落地应用。应用该技术后,工厂生产效率提升30%,空调生产实现设备精准配合,品质稳定性提高15%。海尔采用"企业主导、高校协同"模式,目前拥有5300项发明专利。该项目为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技术路径。

  • 直击企业痛点 全球制造链+科技巨头聚焦GPTBots.ai

    在2025深圳国际人工智能展上,极光旗下企业级AI Agent平台GPTBots成为焦点。该平台展示了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中的解决方案,包括构建企业知识搜索引擎、自动化办公流程及跨境商务沟通等应用场景。展会期间,平台吸引了苹果等科技巨头及多国企业代表关注,探讨了AI在供应链管理、项目监控等领域的落地实践。GPTBots凭借模块化架构和安全部署能力,已服务金融、制造等十余个行业客户,助力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和智能化转型。

  • DigitalOcean 携手 AMD 推出 AMD Instinct MI300X GPU Droplet,加速 AI 创新

    DigitalOcean与AMD达成合作,将推出搭载AMD Instinct MI300X GPU的云服务器,支持AI/ML/HPC工作负载。该GPU具备192GB HBM3内存,能完整加载数十亿参数模型,显著提升训练和推理效率。服务定价每小时1.99美元起,支持1-8个GPU配置,并与Kubernetes无缝集成。未来还将推出MI325X GPU,并面向中国市场提供服务。此次合作旨在为开发者提供经济高效的AI开发解决方案,简化云端GPU部署流程。

  • 为何头部企业都选 Testin云测?揭秘 AI 测试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探讨了软件定义时代下数字化转型带来的质量新命题。在金融、汽车、人工智能三大领域,软件已成为企业战略核心载体:金融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汽车行业"软件定义汽车"重构竞争格局,AI与传统软件融合催生新范式。同时指出软件质量缺陷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强调软件测试已突破传统质控范畴,成为企业数字化竞争的基础设施。Testin云测通过AI测试技术,在大模型应用、金融行业、智能座舱三大场景实现突破:构建全机型覆盖矩阵、创新无码化脚本开发、优化自动化分层策略,显著提升测试效率与资产复用率。未来趋势将向智能化、场景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演进,AI技术从辅助测试向自主决策升级,推动测试环节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

  • 2025 AI科技小巨人TOP50揭晓:Testin云测、Deepseek、宇树科技等入选

    6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互联网周刊》发布"2025AI科技小巨人TOP50"榜单,Testin云测作为唯一AI测试服务商入选。该榜单聚焦AI全产业链应用场景,覆盖大模型、芯片、测试、风控、机器人等领域。Testin云测凭借AI重构测试流程的创新实践,通过智能工具助力企业质效升级,其行业领先性获业界认可。CEO徐琨表示将持续优化AI测试工具,推动软件测试智能化发展。当前AI测试技术呈现三大跃迁:自动化深度提升、测试周期缩短、质量管控智能化。数据显示,先进AI测试方案已实现人效提升1.5倍以上。Testin云测旗下XAgent系统深度融合生成式AI技术,在金融、汽车等领域提供全链路智能测试解决方案,构建覆盖开发、测试、运维的全生命周期质量保障体系。随着AI技术发展,测试正从成本中心转型为价值创新引擎,重新定义软件质量维度。

  • 从车企CIO视角看Testin云测的智能座舱AI测试实施案例

    文章探讨了智能座舱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的趋势。2024年数据显示,智能座舱故障率高居新能源汽车投诉首位,暴露传统测试模式在复杂系统下的不足。以Testin云测为代表的AI测试服务商通过三大技术重构测试体系:1)视觉引擎实现跨系统界面识别,测试效率提升3倍;2)缺陷预测模型使65%问题在开发阶段暴露,降低后期修复成本50%;3)云端设备池化使硬件利用率从30%提升至65%。某头部车企案例显示,该方案使测试效率提升35%,缺陷检出率提高55%,年节省测试费用超千万元。未来趋势将向AI深度渗透、虚实结合测试和全生命周期管控发展。

  • 智能座舱AI测试服务商盘点 ——Testin 云测

    文章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与智能座舱的发展趋势及测试挑战。智能座舱正从传统人机交互向全域智能化生态演进,其软件系统的稳定性、交互精准度和迭代敏捷性成为车企竞争关键。行业面临三大测试痛点:异构设备协同测试的资源调度困境、复杂场景的全链路测试覆盖难题,以及敏捷开发模式下的质量保障矛盾。Testin云测通过AI测试系统XAgent提供解决方案,采用微服务架构和容器化部署,实现测试资源弹性调度,并融合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升测试效率。实践案例显示,该系统帮助车企提升测试效率35%,自动化覆盖80%功能点,缺陷检测率提升55%,全年节省测试成本超千万元。未来,随着智能座舱向舱驾融合、多模态交互发展,测试技术将呈现AI深度赋能、虚实结合仿真等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