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见闻 > 关键词  > 微软最新资讯  > 正文

海洋中的云服务!微软验证了水下数据中心的可行性

2020-09-15 10:49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9月15日 消息:2014 年,微软确信海底密封容器可以提高数据中心的整体可靠性,因此在 2015 年,它测试了第一个水下数据中心。

在进行设计并证明其可行性后,微软于 2018 年在苏格兰奥克尼群岛海底部署了一个集装箱大小装满服务器的舱。在经过几年的测试后,该公司坚持自己的主张,认为水下数据中心是可行的,而且在后勤、环境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

日前,微软在最近的一篇博客文章中介绍了水下数据中心的情况,该数据中心部署在海底 117 英尺处,包含 864 台服务器以及相关的冷却系统基础设施。

注:图片来自微软

据悉,微软在今年夏初将 "Project Natick "水下数据中心舱从水中拉了上来,并仔细研究了这一数据中心。结果表明,使用这些离岸的水下数据中心在性能方面似乎很好,数据中心内所包含的服务器的可靠性是陆地同类产品的 8 倍。

研究人员将研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更高的可靠率,希望也能将这些优势转化到陆上服务器场,以全面提高性能和效率。

注:图片来自微软

其他优势还包括能够以更高的电力效率进行运营,尤其是在陆地上的电网被认为不够可靠、无法持续运营的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海底的条件,位于数据场内的服务器对人工冷却需求降低。

微软的Natick实验意在表明,数据中心可以在不利用淡水资源的情况下运行并保持低温。这些发现也为微软的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信息。微软在 1 月份宣布了其到 2030 年实现负碳排放计划,到 2050 年清除掉公司所有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举报

  • 相关推荐
  • 算电协同新征程,2025 伊顿智算数据中心大客户峰会(北京站)成功举办

    2025年伊顿智算数据中心大客户峰会(北京站)于9月19日成功举办,聚焦“AIDC的算电协同”主题。会议汇集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建设方、芯片厂商等,探讨全球AIDC增长趋势下电力基础设施挑战与出海战略。伊顿展示了行业研究成果、解决方案布局及供应链韧性,强调能源供给与管理对算力扩张的关键性。通过本土创新与合作,伊顿推出新一代高功率UPS产品,并探索多能源接入架构,助力数据中心实现高效、可靠、可持续的能源保障。峰会凸显伊顿在算力时代的引领能力,致力于构建稳健的能源底座,支撑全球智能算力安全运行。

  • 拥抱AI变革,点燃算网引擎: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在京召开

    2025年9月9日至11日,以“拥抱AI变革,点燃算网引擎”为主题的2025开放数据中心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大会聚焦算力技术发展,发布63项研究成果,涵盖服务器、数据中心设施、网络、边缘计算、智能运营等领域。多位行业专家分享前沿趋势,强调加强算力标准布局与产业协同,推动开放融合的算力生态建设。同期举办近20场分论坛及人才培训活动,旨在汇聚产业智慧,赋能行业提质增效,加速数字经济发展。

  • 深耕睡眠科技新质生产力,喜临门大健康联合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2025年9月30日,喜临门家具与浙江大学上海高等研究院成立"大健康联合研究中心",聚焦脊柱健康"防筛诊治康"一体化方向。双方将整合资源,围绕睡眠科技与AI智慧健康,重点开发智能健康监测系统、构建睡眠研究平台、推动中医药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致力于打造医疗级睡眠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带来更具科技含量的健康新体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祺:未来公司要么大,要么小,中型公司将急剧收缩

    微软在AI浪潮中通过前瞻性投资与快速转型实现强劲增长。2019年投资OpenAI后,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第二家达成此成就的科技巨头。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祺强调,大公司需具备“成长型思维”,以“学习一切”的态度拥抱变革,并推动“单人创业者”模式,即个人借助AI工具可完成传统团队的工作。微软将AI深度集成至Windows、Office、Azure等全线产品,年发布产品数量超过去十年总和。面对Agent技术等新趋势,张祺指出,未来组织形态将融合人类与数字员工,传统行业边界模糊,竞争核心转向算力与生态协同。微软以“与AI为友”的战略,持续引领技术革新与商业重塑。

  • RingConn智能戒指解码健康数据,亮相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

    9月27日,上海市医师协会医学大数据与转化创新专委会成立,并举办医学大数据创新应用论坛。会议聚焦可穿戴设备的医疗级数据价值,以RingConn智能戒指为例,展示其在持续监测心率、血氧、睡眠呼吸暂停(OSA)筛查等方面的突破。该产品凭借高佩戴率(超80%)和精准数据,正推动健康管理从医院向家庭延伸、从治疗向预防前移。未来,智能可穿戴设备将构建协同生态,实现数据互补与价值共生。

  • 长城汽车与中汽中心协同创新,紧跟产业发展新机遇

    2025年9月4日,长城汽车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汽中心)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标准、技术、国际化等领域加强合作。中汽中心将整合全价值链资源赋能长城汽车,助力其实现“造好车、造高质量车”的目标。面对激烈市场竞争和产业转型,此次合作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提升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华为联合伙伴景联文、吉大正元发布城市存力中心解决方案

    在2025年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联合景联文、吉大正元共同发布城市存力中心解决方案。该方案聚焦AI、算力与存力融合,旨在构建安全可控的数据基础设施,释放海量数据价值。通过聚合数据要素,打造数据开发、流通、治理和安全保障中心,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 国庆节家电怎么选?数据来了:海尔智家1-9月线上线下双第一

    GfK数据显示,海尔智家线上线下市场份额双第一。其通过智慧家庭战略,打造智能交互引擎,实现用户需求快速转化。爆款产品如三筒懒人洗衣机成交近20万台,麦浪冰箱稳居行业高端第一。智慧套系提供差异化方案:小红花套系主打极简智控,麦浪套系专注健康科技,卡萨帝套系塑造高端生活方式。AI技术实现主动服务,如烟机防溢锅、洗衣机自动识别衣物等,助用户享受智慧生活。海尔持续创新,精准满足多元需求,引领市场。

  • 全球迎来气象数据共享浪潮,中科天机四大优势彰显中国力量

    2025年10月1日,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宣布向全球用户开放实时气象数据,包括综合预报系统和人工智能预报系统生成的数据,每日更新4次,覆盖未来1-15天全球范围,最高分辨率达0.1°。数据包含温湿度、气压、降水、风速等变量,支持13个标准等压面。此前,中科天机于9月23日宣布共享其全球12公里和中国区域3公里高分辨率气象数据,最长延伸15天,逐小时更新,覆盖160余项气象要素。中科天机数据相比ECMWF具有四大优势:更高分辨率的中国区域数据、更高的数据输出频率(逐小时)、更低的获取成本(免费下载)以及更便捷的可视化服务。专家指出,多源数据融合应用可提升气象预报质量,数据开放共享有助于推动行业创新与数据安全。

  • 续科天下发布全新XUKE TECH产品体系,为AI时代构建可靠数据基石

    续科天下发布XUKE TECH完整AI数据处理系统,推出Base、Embed、Vault三款核心产品,解决企业AI化过程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处理难题。该系统能统一处理多模态数据,通过向量化转换和安全存储管理,形成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将70%的数据预处理精力转向模型开发,显著缩短AI项目上线周期,已在金融、互联网等领域验证实效。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