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权 > 关键词  > 阿里最新资讯  > 正文

全国首例域名解析服务商侵权纠纷案宣判 阿里不构成侵权

2019-12-24 09:48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12月24日 消息:据北京海淀法院公众号报道,因认为域名解析服务商未及时停止对侵害商标权网站的解析服务造成损害扩大,并拒绝披露域名注册人信息,原告阿鲁克股份公司(ALUK S.A.,以下简称阿鲁克公司)、阿鲁克幕墙门窗系统(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鲁克上海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由,将被告阿里巴巴云计算(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公司)诉至法院,要求立即停止解析服务,并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开支共计 20 万元。

二原告诉称,阿鲁克股份公司在第 6 类、第 19 类门窗等商品上享有G653037 号“ALU-K”商标、在第 19 类商品上享有第 13247224 号“ALUK”商标的商标专用权。阿鲁克上海公司经授权在中国使用上述商标。二原告发现,域名为alukitaly.com、alukgroup.com以及alukbj.com的三网站,在商品介绍中使用与涉案商标近似的“阿鲁克”“ALUK”标识,易使相关公众误产生混淆,故该三网站存在侵犯原告商标权的行为。

阿里巴巴公司为涉案三域名提供域名注册及解析服务。由于阿里巴巴公司为涉案三域名的域名注册人提供“隐私保护”的服务,使得二原告无法获取上述侵权网站注册人的信息。且二原告多次致函要求阿里巴巴公司停止为涉案三域名提供域名解析服务,但是阿里巴巴公司均予以拒绝,并拒绝提供侵权网站的注册人信息。阿里巴巴公司的上述行为已经违反了《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构成帮助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阿里巴巴公司辩称,阿里巴巴公司依法不能在起诉前披露域名注册人信息,但在诉讼中已将掌握的涉案域名注册人的全部信息作为证据提交法院。域名解析服务商区别于一般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应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停止域名解析服务亦超出了前述法条规定的“必要措施”的范围。

对此,法院认为,阿里巴巴公司作为域名解析服务商,属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涉案三网站侵害商标权的行为未经审判或仲裁的情况下,阿里巴巴公司在本案的投诉场景下,无需采取停止解析服务的措施;且阿里巴巴公司已经采取了“转通知”的必要措施,并在诉讼中披露了涉案三域名注册人的相关信息,已经尽到了合理的注意义务和协助义务。

同时,由于二原告在本案中坚持不起诉涉案网站和域名的所有者,致使侵害商标权的直接侵权行为无法认定,故二原告要求阿里巴巴公司停止为涉案域名提供解析的请求,亦缺乏依据。最终,法院驳回了二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举报

  • 相关推荐
  • 千问,阿里的未竟之梦

    在一个大阿里和一个吴妈的统一指挥下,千问诞生了。 11月17日,阿里正式宣布推出“千问”项目,面向公众上线其App公测版。该项目前身为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通义App”,改名后的千问号称“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助手”,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官方称,千问后期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标志着阿里

  • 千问登场,阿里瞄准C端关键一战

    2023年9月,在正式接任CEO的第三天,吴泳铭发布的首份阿里全员信,宣布了阿里新的战略重点方向:用户为先、AI驱动。当时行业内更多把它视为一家企业在AI时代的惯性表述。 然而,就在过去一年中,围绕AI在C端用户场景的“可能性”,全球AI行业的叙事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向。 OpenAI在完成大模型能力的“基座化”后,开始把更多资源押在C端生态。过去两年,随着GPT-5等产�

  •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基建上,在To C的AI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2025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月17日,阿里�

  • 阿里巴巴回应千问崩了:状态良好 欢迎来问

    11月17日,阿里巴巴AI应用“千问”公测首日因用户涌入量过大,导致服务拥堵和中断,引发“千问崩了”话题登上热搜。官方迅速以轻松幽默语气回应“我好着呢”,并透露应用尚处初级版本,但已展现快速生成报告和PPT等“办事”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用户体验。

  • 千问APP悄悄上线,阿里的AI超级入口也终于来了。

    阿里“千问”APP昨日在应用商店悄然上线,界面从通义APP的双色渐变变为简洁单色设计,功能大幅增强,支持Qwen全系列最新模型。此次品牌整合将阿里分散的AI触点统一为“千问”品牌,实现模型与产品名称对齐,让普通用户首次能在官方APP使用最强Qwen3-Max模型。APP默认开启联网搜索,集成图像编辑、视频通话等场景功能,通过智能意图识别实现一站式服务。这标志着阿里开始认真打技术+品牌两张牌,推动AI技术以更清晰方式触达用户。

  • 阿里千问APP宣布开启公测 号称打造最佳个人AI助手

    阿里巴巴11月17日启动“千问”项目,全面进军AI to C市场,标志着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战略布局。APP公测版已上线各大应用商店,网页和PC版同步推出,国际版即将上线。基于Qwen模型在海外的影响力,“千问”将与ChatGPT等国际产品竞争,展现中国AI实力。Qwen系列模型全球下载量突破6亿次,性能超越Llama等,成为全球最强开源大模型。“千问”致力于打造“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已具备生成报告、制作PPT等能力,未来计划接入地图、外卖、办公等生活场景,成为用户得力助手。

  • 双11“换芯” 阿里妈妈AI按下加速键

    ​今年双11的不同,在平台对外披露的商家案例中得以一窥究竟。 AI智能选品、AI智能出价、AI智能调控投放节奏..... 这些营销策略的表述来自音箱品牌Marshall,双11第一波段10天活动期内,Marshall在影音电器行业品牌和店铺排名均位居第一;成交转化率提升67%,爆款成交同比增长30%。这波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反复被CUE到的AI可以说是深藏功与名。 绝非只是平台意志的表达,

  • 无万卡,不VLA:元戎启行与阿里云的“想法”和“解法”

    1980年代汉斯·莫拉维克提出人工智能悖论:计算机在逻辑推理等高级智能活动中易超越人类,但实现儿童般的感知与常识认知却极困难。智能驾驶的核心挑战在于让AI理解物理世界并进行因果推理。视觉-语言-行动模型通过融合多模态数据,使系统具备推理驾驶能力,推动行业迈向L5完全自动驾驶。面对VLA模型的数据处理、训练效率和成本挑战,阿里云等超级AI云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开源生态,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 阿里通义App重大品牌升级!正式更名为“千问”

    11月14日,阿里巴巴旗下“通义”App正式更名为“千问”,版本号从3.60.0跃升至5.0.0,已登陆苹果及各大安卓应用商店。该应用基于阿里最强Qwen大模型打造,具备对话问答、智能写作、多模态相机等核心功能,被定位为“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AI助手”。阿里巴巴视其为“AI时代的未来之战”,已抽调上百名工程师加速推进,并同步研发国际版,计划借助Qwen模型的海外影响力与ChatGPT直接争夺全球用户。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