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权 > 关键词  > 阿里云最新资讯  > 正文

国内首例云服务器侵权案二审改判 ,阿里云不承担法律责任

2019-06-21 14:44 · 稿源:站长之家

站长之家(ChinaZ.com) 6月21日 消息:2017 年,阿里云因给从事游戏私服外挂运营的不法分子提供服务器,一审被法院认定构成侵权并判决赔偿原告乐动卓越公司 26 万元。

历时两年时间,近日,首例云服务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二审改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驳回一审原告的所有诉讼请求,阿里云公司不承担法律责任。

关于本案双方围绕的争议,北京知产法院从本案的法律适用、合格通知的判断标准、云服务器提供者应当采取何种必要措施、阿里云公司是否构成共同侵权及应否承担民事责任等方面做出全面回应。

关于本案的法律适用,法院认为,云服务器租赁不属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的具体网络技术服务类型,因此不适用该条例,而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二款和第三款。

关于合格通知的判断标准问题,法院认为,“权利人发出的通知不满足法律规定的合格通知要件即为不合格通知,不应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苛以进一步联系、核实、调查等责任。”“如果容忍通知缺少法律规定的要件,并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进一步联系、核实、调查,无疑使得法律对通知合格要件的规定落空……在《侵权责任法》对前述问题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上述要求必然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面临责任承担的不确定性。”

关于云服务器应当采取何种必要措施的问题,法院认为,根据阿里云公司提供的涉案云服务器租赁服务的性质,简单将“删除、屏蔽或者断开链接”作为阿里云公司应采取的必要措施和免责事由,与行业实际情况不符。鉴于信息服务业务类型不同,以及权利人主张权利内容不同,阿里云公司仅根据权利人通知即采取后果最严厉的“关停服务器”或“强行删除服务器内全部数据”措施有可能给云计算行业乃至整个互联网行业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不适当,不符合审慎、合理之原则。在不适合直接采取删除措施的情况下,转通知体现了网络服务提供者“警示”侵权人的意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损害后果扩大,可以成为“必要措施”从而使得网络服务提供者达到免责条件。

关于阿里云公司是否构成共同侵权及应否承担民事责任,乐动卓越公司向阿里云公司发出的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属于无效通知,阿里云公司在接到通知后未采取必要措施未违反法律规定。因此,法院认为,阿里云公司就其出租的云服务器中存储侵权软件的行为,在本案中不应承担侵权责任。

法院也认为,从我国云计算行业的发展阶段来看,若对云计算服务提供者在侵权领域的必要措施和免责条件的要求过于苛刻,势必会激励其将大量资源投入法律风险的防范,增加运营成本,给行业发展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动辄要求云计算服务提供者删除用户数据或关闭服务器,也会严重影响用户对其正常经营和数据安全的信心,影响行业整体发展。

作为国内首例涉及云服务器责任认定的侵权案,该案曾引起云服务行业和法律界的广泛关注与争论。

举报

  • 相关推荐
  • 无万卡,不VLA:元戎启行与阿里云的“想法”和“解法”

    1980年代汉斯·莫拉维克提出人工智能悖论:计算机在逻辑推理等高级智能活动中易超越人类,但实现儿童般的感知与常识认知却极困难。智能驾驶的核心挑战在于让AI理解物理世界并进行因果推理。视觉-语言-行动模型通过融合多模态数据,使系统具备推理驾驶能力,推动行业迈向L5完全自动驾驶。面对VLA模型的数据处理、训练效率和成本挑战,阿里云等超级AI云提供全栈解决方案,从算力基础设施到开源生态,加速技术迭代与商业化落地。

  • 工程师变身AI“指挥者”,吉利与阿里云的软件开发变革实验

    1975年,IBM工程师Fred Brooks在《人月神话》中指出软件工程的核心难题:系统与团队规模增长会导致复杂度指数级上升,且“没有银弹”能单一提升生产力。如今汽车行业正经历软件史上最大挑战,吉利汽车软件人员占比从不足10%跃升至40%,智能汽车代码量超亿行。面对异构系统协同、安全标准严苛等难题,吉利与阿里云通义灵码深度合作,通过AI生成代码(占比超30%)、代码审查测试等,提升开发效率20%,并探索用AI破解遗留系统维护、知识传递等痛点。工程师角色正从“执行者”转向“AI指挥官”,未来或实现从需求到交付的全流程自动化协同。

  • AI日报:Lovart AI上线“元素拆分”功能;Xcode 26.1.1发布;阿里云通义模型首次大规模赋能双11

    本期AI日报涵盖八大热点:Lovart AI推出"元素拆分"功能,实现海报智能分层编辑;苹果Xcode 26.1.1优化AI编码性能;阿里云通义模型双11单日翻译调用量突破14亿次;Gemini 3在历史手稿破译中展现专家级能力;德国法院裁定OpenAI使用歌词训练构成侵权;开源语音模型Maya1实现富有表现力的实时文本转语音;Meta首席AI科学家LeCun计划离职创办世界模型公司;AI专家罗福莉加入小米,将致力于构建物理世界智能。

  • 超54%用户服务器操作系统首选龙蜥,龙蜥操作系统蝉联国民喜爱度第一位

    2025龙蜥操作系统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聚焦“生态共融·智驱未来”主题。大会发布了《国产服务器操作系统发展报告(2025)》,数据显示龙蜥生态相关系统市场占比近50%,装机量突破1000万,用户迁移意愿达54.25%居首。会议宣布启动“龙腾计划3.0——AI引擎生态加速合作计划”,联合超千家产学研力量共建开放AI生态。龙蜥社区成立五年来汇聚2万余开发者、超千家合作伙伴,�

  • 千问,阿里的未竟之梦

    在一个大阿里和一个吴妈的统一指挥下,千问诞生了。 11月17日,阿里正式宣布推出“千问”项目,面向公众上线其App公测版。该项目前身为智能信息事业群旗下的“通义App”,改名后的千问号称“阿里最强大模型官方助手”,定位为“会聊天、能办事”的个人AI助手。 官方称,千问后期计划与阿里生态内的各类生活场景深度结合。其目标是与ChatGPT展开全面竞争,标志着阿里

  • 千问登场,阿里瞄准C端关键一战

    2023年9月,在正式接任CEO的第三天,吴泳铭发布的首份阿里全员信,宣布了阿里新的战略重点方向:用户为先、AI驱动。当时行业内更多把它视为一家企业在AI时代的惯性表述。 然而,就在过去一年中,围绕AI在C端用户场景的“可能性”,全球AI行业的叙事逻辑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向。 OpenAI在完成大模型能力的“基座化”后,开始把更多资源押在C端生态。过去两年,随着GPT-5等产�

  • 阿里下场抢AI超级流量入口了

    在过去三年的全球AI军备赛中,阿里巴巴的主要精力放在面向B端的AI基建上,在To C的AI原生应用中,并没有投入过多精力。高盛也提出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AI基建看阿里,AI应用看腾讯”的观点。 然而,阿里巴巴不会轻易放过争夺下一代超级流量入口的机会,在2025年临近收官之际,向行业又投下一颗重磅炸弹。 在阿里启动“千问”项目的消息传出四天后,11月17日,阿里�

  • 重塑数字服务体验——东软云科技荣膺2025《财富》中国最佳设计榜

    东软云科技凭借"重塑用药指导体验"项目入选《财富》2025年中国最佳设计榜单。该项目通过微信小程序一键连接真人专业团队,实现实时视频用药指导,将单向教学转变为覆盖用药全周期的持续性关怀。设计以用户为中心,消除技术门槛,整合药品咨询、真伪鉴别等关键服务节点,有效解决老年患者面对复杂给药装置时的操作障碍与焦虑。近100%的用户满意度印证了其颠覆性价值,不仅释放了临床医护人员精力,更为药企开辟售后服务的品牌建设新路径。此次入选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正从技术输出迈向价值引领。

  • 智检加速:AI云测试如何为香港企业 IT 项目减负40%人力成本

    香港企业在App研发中面临高昂人力成本与复杂技术栈挑战,导致测试效率低、交付缓慢。Testin云测通过AI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方案,整合云端资源与专业服务,实现降本增效:硬件投入优化50%,人力成本降低40%;AI脚本生成技术提升测试效率60%,支持跨平台复用;精准OCR识别助力迭代周期缩短50%。聚焦金融、政企、交通等重点行业,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安全测试保障,助力企业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以更高质量、更快速度赢得市场竞争。

  • VMware替代与升级选型必看!腾讯专有云TCE成企业升级首选

    根据Omdia调查,VMware过去20年主导软件虚拟化市场,但2023年被博通收购后引发连锁反应。博通调整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及合作伙伴网络,导致客户成本上升、服务目录不全等问题。73%的VMware客户正考虑三年内寻找替代方案,转向全栈能力、生态构建与智能运维的综合考量。腾讯专有云TCE作为企业级全栈私有云平台,成为替代首选,支持无缝迁移、显著降低TCO至少20%,并具备高扩展性和面向AI与云原生的升级能力。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