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媒 > 关键词  > 华美浩联最新资讯  > 正文

专访 | 加码人工智能,华美浩联再次狂飙布局数字化医疗健康

2023-06-21 16:26 · 稿源: 站长之家用户

凭借健康险与健康服务的协同效应,华美浩联未来市场空间令人畅想无限。

不少企业在健康管理铩羽而归的时刻,华美浩联反而加速了入局步伐。

5月末,官宣数千万元B轮融资的同时,华美浩联更是透露了人工智能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的升级。尽管资本机构均勒紧钱包过冬,但华美浩联仍能以傲人优势在两年内收获四笔大额融资。

面对未来七年数万亿元的中国健康险市场,因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和供需错配而导致的覆盖人群数量并不高,但这,却给华美浩联充分的发挥空间。其将健康险与健康服务紧密串联,掀起贯穿销售端、服务端、产品端三大维度的一场变革。真正解决用户痛点、以需求为导向的精细化运营,也恰恰暗合了健康险+健康管理的大势所趋。

迄今,华美浩联采用B2B2C的模式,通过为商业保险、银行、企业提供医疗健康服务解决方案,已经与80家金融保险公司、20家银行及中大型企业达成合作,触达用户数量已达2500万。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平台,华美浩联在ChatGPT热潮落地的关键期,又将在人工智能领域加码布局。下一步,华美浩联将建立类ChatGPT医疗能力,实现医疗服务端降本增效。

如大洋彼岸的美国联合健康,聚焦于健康险及健康管理服务业务股价十年增长十倍,总市值超4千亿美元,为美国医疗系统带来颠覆性改变。同属于这一赛道的华美浩联,未来高成长性值得期待。

让健康管理更具医疗特质

健康管理历来被视为朝阳产业,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多个政策文件的发布,行业必定会迎来超乎想象的增长速度。在这个阶段,激情与混乱交融,机遇与风险共舞,往往需要企业去洞悉背后的管理命题。

“健康管理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面临健康管理效果不佳、商业化难以为继、无法规模化等难点。”华美浩联创始人、CEO徐冰玉在接受亿欧大健康专访时一针见血分析指出。

华美浩联创始人、CEO徐冰玉

具体而言,健康管理往往需要在健康体或者亚健康体的时候,便开始介入,不然经济效果和社会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其次寻找支付方是个横亘已久的难题,大众目前为健康管理服务买单的意识较为薄弱;最后由于每个人均是不同的主体,健康管理需要个性化服务,但在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规模化就难以实现。

凭借着对健康管理困境的洞察,华美浩联走上了破局之路。在徐冰玉看来,国内健康管理仍归属于医疗的一部分,要提高健康管理效果,首先需要提高优质医疗资源供给。此观点首先让人遐想的要在优质医疗资源上开疆拓土,而事实上,自2017年成立以来,华美浩联便布局资源整合,在医疗合作机构方面更是一路狂飚。

178家优质三甲医院签约、7家国际优质医疗体系、41个专科2000名国际专家奠定了华美浩联优质服务的基石。徐冰玉透露,未来将会按照复旦排行榜、专科学术排名等榜单,加强与头部三甲医院合作数量,提升与国内外优质医疗机构的合作深度。

坐拥大量优质医疗资源之后,随之而来的则是如何寻找付费方。华美浩联则创新性地实现医疗场景的按需选择和医疗资源的精准匹配,打造了用户、医疗机构、保险机构、企业多方共赢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简而言之,对于保险机构而言,健康险与健康管理融合,可以做好预防式健康管理,有效地控制风险,降低未来的赔偿支付成本。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健康管理,降低员工健康风险、提高员工个人产能,管理者自然乐见其成。以打造利益共同体方式,将支付方难题迎刃而解。

医疗资源、支付方问题已然解决,规模化则是另一痛点。“我们是从B端切入,以B2B2C的模式将健康管理复杂的场景切割成模块化产品。每个模块产生的参数在设计之初便已考虑进去。”徐冰玉介绍道,在这样的开发思路下,华美浩联的产品既满足了个体的需求,同时又可以大规模的产业化。

循着此发展轨迹,华美浩联优质医疗资源护城墙已然耸立,庞大的健康服务网络也逐渐浮出水面。官网数据显示,就医网络服务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37个城市的1312家三甲医院,全链条健康管理服务可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医疗环节。

徐冰玉透露,以健康管理服务为主体,临床业务和金融保险为两翼的商业模式中,两翼已经打通,正平稳地在高速公路上畅行。今年将通过数字赋能和精细化运营,让一体两翼的商业模式运行得更为流畅。

数智化健康管理服务全场景赋能客户

回归到商业模式,企业要解决的问题无非为客户是谁?要解决怎样的问题?

华美浩联给出的选择是——商业保险、银行、企业等。站在客户角度,就是要真正解决用户痛点并验证服务价值。这一关,恰恰最难逾越。华美浩联则踏平知识盲区和专业壁垒,成为穿起最合适医疗资源的那根线。

以保险机构为例,商业健康险虽前景向好,但增速近年来呈断崖式下跌趋势,2022年健康险增速已经跌至2.4%的冰点。盈利空间被大大挤压缩减,降本控费和增加盈利点成为保险公司发展和经营健康险的关键。

回望健康险的发展轨迹,徐冰玉剖析认为健康险“引擎”熄火背后,主要在于商业健康险高度同质化、销售端代理人员缩减、供需错配等原因。

尽管保险公司也已认识到健康管理在营销获客、增加客户黏性、塑造健康险产品竞争力方面的优势,但大多健康管理仍流于形式,管理效果欠佳。缺乏全周期闭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直接导致了健康险与健康管理的融合力度未能尽如人意。

基于此判断,华美浩联向金融保险机构提供“获客、增值、风控、健康险产品创新”等四大解决方案,实现从保险精算到风控赔付全链路的服务。在以获客作为切入点的基础上,华美浩联对客户群体进行合理划分,提供差异化、精准的健康管理服务。从事前的健康管理、体检数据进一步分析,客户健康状况的后续跟进,形成全周期闭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实现健康管理的正向循环。

与华美浩联牵手,保险机构不仅可以提升保险客户粘度,也有助于提升险企盈利能力、优化资金投向。

“我们把自己定位成一家产品/价值驱动的公司,所以肯定要陪伴客户前行,从客户的角度给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徐冰玉介绍道。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保险机构外,专注人工智能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的华美浩联正在积极拓展银行、企业等客户群体,实现B端场景规模化复制。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一直是互联网医疗企业们跃跃欲试的金矿,据平安健康测算,当前中国企业健康管理市场大约为2300亿元,中长期看,中国企业健康市场的规模将达到2万—3万亿元。

华美浩联所积淀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也可以助力其在B端场景的规模化复制。目前华美浩联服务项目涵盖科普培训、体检筛查、咨询问诊、就医绿通等项目。在咨询问诊服务中,用户不仅可以享受到电话医生、图文咨询、全科视频问诊等基础服务,还可以享受到国际TOP100海外专家线上远程咨询服务,不出国门享受全球资源整合。国内MDT、国际MDT给足了就医安全感。

将健康管理深深嵌入历史发展沿革中,会发现当下问诊模式重度依赖人效,运营效率欠佳。针对于这一弊病,华美浩联将逐步建立升级人工智能能力,打造类ChatGPT在医疗端的应用,实现降本增效的功能。

作为“健康险+健康管理服务”的独特样本,华美浩联见证了健康险从飞速发展到暗礁密布,成为其转型发展的重要注脚。蜂拥而至的资本,恰恰说明了其独特定位与行业价值备受认可。凭借健康险与健康服务的协同效应,华美浩联未来市场空间令人畅想无限。

推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均为站长传媒平台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对本页面内容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相关信息仅供参考。站长之家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页面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及时向站长之家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点击查看反馈联系地址)。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依规核实信息,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相关推荐
  •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做对什么才能抢占先机?

    国务院8月26日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加快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到2035年,我国将全面步入智能经济和社会新阶段。金蝶集团作为企业数字化服务商,以“AI优先”为战略,将AI技术深度融入SaaS产品与服务,推出金蝶云·星空EMA平台及多款智能产品,覆盖财务、供应链、差旅等场景,助力企业构建“AI+业务”新能力,实现高效管理与创新发展。

  • 腾讯云安全发布人工智能风险评估框架,助企业构建可信智能体

    9月17日,腾讯云在2025全球数字生态大会上发布人工智能风险控制框架及多款安全产品。该框架涵盖六大风险模块、七层级、130余项措施,系统性应对AI应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挑战,包括数据泄露、供应链隐患及权限滥用等核心问题。同时推出LLM-WAF防火墙、AI-SPM态势管理等产品,构建覆盖研发、部署、运维的全链路防护体系,助力企业建立可信、稳定的AI服务生态。

  • 每日互动参与发起《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 守护人工智能产业可持续发展

    9月17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在昆明召开,会上正式发布《人工智能安全行业自律倡议》。该倡议由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联合多家科研院所、互联网头部企业、网络安全厂商及人工智能企业共同发起,提出筑牢安全根基、强化技管结合、深化协同共治等七方面共识,旨在推动构建可控、可信、可靠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 马斯克: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突破

    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研发Grok 5模型,有望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重大突破。该模型采用全新架构设计,预计未来几周启动训练。若成功将代表AI从专用领域向通用认知能力的质的飞跃,被视为人工智能发展的终极目标。科技界密切关注xAI能否在激烈竞争的大模型赛道实现突破。

  • 市值一日暴增近3000亿港元,阿里迈向超级人工智能之路

    9月24日,阿里巴巴股价创下四年新高,单日涨超9%,市值达到约3.32万亿港元,一日增加近3000亿港元。 引爆股价的,是阿里集团每年一度的云栖大会。在会上,阿里释放多条重磅消息,尤其是在阿里集团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吴泳铭的演讲结束后,阿里的股价表现就出现了明显的拉升。

  • 2025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创意可计算性:设计人工智能”,特赞升级五大内容+AI解决方案

    2025年9月25日至28日,上海将举办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2025),主题为“设计无界,生生不息”。大会聚焦人工智能赋能设计创新,探讨设计如何驱动产业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特赞科技作为内容与AI领域代表企业,将展示“计算×创意”如何拓展设计生命力,包括跨行业赋能、产教融合及人机协作三大板块,呈现AI在打破学科边界、推动产业创新中的实践。WDCC2025旨在为全球设计领域注入新动能,构建“设计×科技×可持续”的新想象空间。

  • 十方融海:以开源生态为基,绘就“人工智能 +”产业融合新蓝图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圳企业十方融海凭借AI大模型研发、产品创新及开源生态构建等领域的卓越实践,成为行业先锋。其开源模型如OpenBuddy、小智AI等突破传统技术局限,实现多模态交互与跨领域知识融合,覆盖教育、办公、养老、文体等多元场景。通过开放共享模式,十方融海有效降低AI应用门槛,激发行业创新活力,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征程。

  • 安踏集团构筑系统化健康体系 多维度关怀员工身心健康

    安踏集团近日举办“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公益讲座,特邀厦门红十字会专业培训师为员工提供心肺复苏、AED使用等系统化急救技能培训。作为持续获得认可的“最佳雇主”,安踏将“与员工共生”理念落到实处,从医疗保障、运动健康、心理支持及家庭关怀等多维度构建全面健康职场环境,2024年员工福利投入超4亿元,计划到2027年持续投入10亿元提升员工幸福感。

  • 乐牛晨检机:筑牢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让健康晨检从“人工查验”升级为“智能守护”

    2025年,食堂晨检成为食品安全监管“第一道防线”。传统人工晨检效率低、易出错,乐牛XP-CJ-01-PJ智能晨检机通过刷脸识别、健康核验、智能监测,实现身份验证与体温检测同步,准确率超99.8%。数据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异常情况自动预警,晨检效率从人均5分钟缩短至15秒。实际应用中,某医院食堂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率下降85%,高校食堂晨检漏检率从12%降至0.3%。该设备通过数据分析助力管理升级,推动监管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防控,成为食品安全的“数字哨兵”。

  • 年轻人“整顿”月饼 推动平价健康新风尚

    临近中秋,月饼市场迎来传统销售旺季,而今年年轻人成为改变市场格局的重要力量,他们以独特的消费选择推动月饼市场发生深刻变革,“年轻人‘整顿’月饼”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 长久以来,月饼市场存在诸多被消费者诟病的问题。价格方面,动辄数百元的天价礼盒屡见不鲜,里面仅有几块迷你月饼,包装盒却大而奢华,过度包装现象严重,节日似乎演变成了商家提升

今日大家都在搜的词: